第19章 開張

開業那天選了個黃道吉日。

李志偉去買了幾挂鞭炮,在門口熱熱鬧鬧地放了起來,又找花店訂了兩個花籃送來。

老胡頭幫忙寫了一幅開業對聯,用的是顏體,大氣端莊,将小院內外裝飾得紅紅火火。

左鄰右舍也買了鞭炮過來添氣氛。

柿子胡同第一家公司就這麽熱熱鬧鬧地開張了。

晏旻沒有告訴親朋好友自己下海開公司的事,只邀請了西華和計算所一些同事,其中有徐潤良夫婦。

大家有些送了花籃,有些買了鞭炮過來慶賀。

因為不是周末,開業酒到晚上才擺,晏旻在飯店擺了幾桌,除了同事,還請了老胡頭、左鄰右舍以及居委會的張大媽等人,以後這些人都是近鄰,有些事少不得還要麻煩大家。

徐潤良夫婦對晏旻這麽快就張羅起了一個班子覺得非常不可思議,後生可畏,行動力可是真沒得說。

酒席上晏旻也招呼得也很到位,并不像是不擅長跟人打交道的,看來那些領導都有些走眼,晏旻并不是個只會做技術的人。

這頓飯吃到很晚,晏旻喝得微醺,送走了客人,才回宿舍。

李庚雲将晏旻送到宿舍,說:“晏工,您也忙一整天了,早點休息吧!”

晏旻擡起手揮了揮:“謝謝,你也早點休息!”

打開門,晏旻坐在桌子邊,雖然疲憊,但他并沒有什麽睡意,精神還有些興奮,他揉了揉臉,鋪開了信紙,提筆給藺征西寫信,他急于跟他分享此刻的雀躍。

“征西:

見信快樂!

“今天是個好日子,2月22日,我的公司終于開張啦!是房東老胡頭幫我選的日子,說今天是個黃道吉日,宜開業。我看這個日子也挺好,又順又好記。希望承他吉言,公司能夠紅紅火火,生意興隆!

“我這些天真是忙死了,招員工、請師傅裝修、買材料、購置辦公用品,還要去申請營業執照、刻章、定做招牌等等,做了好多我以為這輩子都不會去做的事。這些體驗都很奇特,長了不少見識,也認識了不少有意思的人。很累,但也很充實,就是腿都跑細了一圈,嘻嘻。

“當然,這些也不全是我一個人去做的,我原來的助理給我推薦了一個非常可靠的幫手——他的堂弟李志偉。小李是個能幹的小夥子,又機靈又勤快,可幫了我的大忙,好讓我不必去應付那些瑣碎又複雜的事,房子裝修基本是他幫忙搞定的。

“現在他就住在四合院的東廂房裏,負責守夜,畢竟我買了五臺電腦,價值十幾萬呢,還是很怕小偷惦記的。你說我是不是找了個十項全能的好幫手?

“公司現在有四名員工了,除了李志偉,還有三名是我原來部門的同事,都是搞技術的,這樣我總算不是單槍匹馬啦,我的草臺班子算搭起來了,接下來就該輪到我們登臺唱戲了!

“他們從西華辭職加入了我們公司,說是相信我能夠給他們創造更多的機會,帶給他們更光明的前途。

“你說我是不是還是很有人格魅力的?他們放棄了鐵飯碗,跑來跟着我打拼,我感到壓力巨大,但也充滿了幹勁,有壓力才有動力嘛,希望我不會辜負他們。為我加油吧!

“今天特別高興,公司終于開起來了,這些是我從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可見有時候,還是要膽子大一點,努力向前邁出一步,就能夠做到。

“有不少朋友陪我見證了這個重要的日子,唯一覺得遺憾的是你沒能跟我一起分享這份喜悅。我回來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寫信告訴你這個喜訊,希望你也替我高興高興。不知道你現在正在做什麽?我這邊已經是晚上了,你那邊天已經亮了吧,也許正在喝着咖啡想我。

“我的信比預期的來得要晚一點,我忙嘛,你要原諒我,希望你沒有等太久。

“公司已經去郵電局申請安裝電話了,等安裝好,我就告訴你電話號碼,不過估計要等很久很久。你知道的,現在的中國百業待興,效率什麽的,還差得遠呢,你慢慢等吧,嘻嘻。

“對了,你猜一下我給公司起了個什麽名字?你絕對想不到,猜中有獎哦。

“我困了,去睡了,今天就說到這裏吧,期待你的來信!拜拜!

想你的朋友 晏旻”

晏旻一邊寫信,一邊哈欠連連,寫完信,将鋼筆往桌上一放,筆帽都沒蓋上,然後轉身上床,蓋上被子和衣而睡。

這一覺無比香甜,甚至還夢到了藺征西,他看到公司的名字,興奮地跟他說:“晏旻,晏旻,你起這名字,是不是我想的那樣?”

晏旻逗他:“你想的哪樣?”

藺征西說:“就是那樣!”

“哪樣?”

……

兩人就這樣拉鋸着,誰都不肯說破,結果還沒争完,晏旻就醒了,他是被尿意憋醒的,昨晚水都沒放,就直接睡了,喝了那麽多酒,這會兒膀胱都快炸了。

跑去放完水,天還沒大亮,晏旻已經沒有了睡意,昨晚睡得早,大概十點不到就睡的,現在快六點,睡了七八個小時,對他來說真是一個長覺,他精力旺盛,通常睡五六個小時就夠了。

晏旻走到桌邊,看着自己昨晚寫的信還攤在那兒,便拿起來從頭到尾看了,看到後頭,只覺得有點起雞皮疙瘩,那語氣特別像是在撒嬌,這怎麽可能是他寫的信!

他拿起筆來,準備将那些話劃掉,無奈鋼筆沒蓋筆帽,在幹燥的空氣中晾了一晚,此刻筆尖都幹透了,估計筆管裏都沒墨水了。

他無奈地捏着自己的額頭笑,算了,還是不劃了,昨晚那種微醺的狀态寫出來的信,以後怕是很難再有,給藺征西點甜頭吧。

晏旻将信折起來,放進信封裏,将地址填寫好,寄信地址特意寫了柿子胡同的,封口,貼上郵票,準備投遞到郵箱裏。

還要多久才能收到藺征西的信?要是他當初沒有讓他等自己的信再回信,這個時候差不多都能收到他的來信了。算了,頂多再過一個月,無論如何也能收到他的回信了。

晏旻去洗漱,準備上班。這算是在公司第一天正式上班,以後,他就要真正為自己而戰,為中國芯片而戰了,加油!

他出門的時候,還不到七點,天才剛剛亮。在計算所大門将信投進了郵筒,轉身看見面攤攤主已經在拾掇他的攤子了。

這老頭從早賣到晚,早上賣餃子包子,中午晚上賣面條。

餃子包子是他老伴兒在家包好的,隔天一早帶出來,蒸一蒸、煮一煮就可以。

晏旻停下來:“大爺,早哇!給我來四兩水餃。”

“好嘞!您這麽早就出門上班?”大爺熱情地說。

晏旻笑眯眯地說:“可不,早起的鳥兒才有蟲吃。大爺您這攤子擺了幾年了,什麽時候開店啊?”他自己剛開了公司,就忍不住想着別人也開店。

大爺說:“我兒子正在給我找店面呢,我覺得開店成本高,但我兒子說寧可少賺點,也不能再讓我們這麽風裏來雨裏去的了。”

晏旻贊許地點頭:“大爺,您兒子說得對!您放心,您的手藝這麽好,不愁沒客人,開了店照樣財源滾滾,生意興隆!”

大爺笑眯了眼:“承您吉言!”

晏旻吃着熱騰騰的水餃,胃裏心裏都暖暖的。他自己可能都沒意識到,從前他哪會跟人閑聊這個啊,倒回來這麽一趟,他對生活的态度都改變了。

到公司的時候,院門還沒開,晏旻敲門,過了一會兒老胡頭來開了門:“喲,您來這麽早啊!”

晏旻笑着說:“大爺早啊!早上醒得早,就過來得早了。回頭我将這大門鎖換一下吧,不用這老式的門鎖了,換個自動鎖,在外面用鑰匙也能反鎖和開門,以後就不必麻煩您關門開門了。”

老胡頭說:“您看着方便就換吧,你們那東西精貴,我也怕丢了擔責任。”他可是聽說了,一臺電腦兩萬多,貴得吓人呢。

晏旻笑:“那肯定不讓您擔責任。”

木匠師傅已經起來了,他們就在小院的東廂暫住,正在院子裏收拾材料和工具,準備開工。房子是裝修好了,但電腦桌椅還沒做完,木匠師傅還在繼續。

李志偉還沒起床,聽見動靜,趕緊從床上爬起來了,從屋裏探出頭來,嘿嘿笑:“晏工,您這麽早就上班了?”

晏旻說:“我昨晚睡得早,今天也起得早,你不用管,到點上班就行。”他們是早上八點上班,到下午五點半下班,中午休息一個半小時。

晏旻停好自行車,轉身進了辦公室。

目前啓用的辦公室就兩間,西廂靠北的一間,還有一間挨着西廂的上房,上房是晏旻的辦公室。

晏旻的辦公室很寬敞,裏面除了電腦桌,還有一張茶幾和木沙發,都是木匠師傅做的,這裏除了當接待室,也暫時可以用來當會議室,反正公司人還不多。

熱水瓶裏還有昨天燒好的開水,晏旻給自己泡了一杯茶,就開始工作起來。

他最近利用空餘時間,已經将BP機的內部構造研究透徹了,為了研究這個,他還特意去買了一個新BP機,兩千多的物件說拆就拆。幸虧沒給其他人看到,要是看到,不定得心疼成什麽樣。

BP機的構造說簡單也簡單,內部其實就是兩塊集成電路板構成的,一塊用來接收信號,一塊用來處理接收到的信號。

信號處理電路板主要功能是解碼信號、存儲、信息處理、顯示信息等,也就是說,晏旻要做的就是在這塊電路板的微處理器中增加漢字處理功能,将接收到的信號轉化為漢字。

這個說複雜也複雜,那麽小的電路板上集中了那麽多的功能,但要說簡單也簡單,将信息通過轉化系統轉化為漢字,這正是他們之前做微機漢卡就需要解決的問題,對他來說也算是駕輕就熟。

最大的挑戰是,這個集成電路板更小,功能更多,不過這應該不是難事,只要芯片生産工藝能實現就行,畢竟前面的人已經證實了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晏旻已經有了構思,只要将架構做好,再讓技術員往裏填充功能模塊就行。

康小林他們到的時候,晏旻已經在工作了,他專注得大家都不太忍心打擾他。

不過還是得打擾,因為他們并不知道自己的工作內容。

所以康小林屈起手指敲了敲門:“晏工,早!”

晏旻停下來,擡頭看着他們,說:“哦,來了啊。”

康小林問:“我們今天做什麽?”

晏旻說:“先進來開個會吧,讨論一下咱們接下來的工作內容。都坐吧!”

李志偉敲了敲門,推門進來,說:“晏工,我給您屋裏加點煤。”

晏旻說:“好,謝謝!”

四合院沒有暖氣,取暖全靠煤爐子,這次裝修,每間屋子裏就都弄了一個煤爐子,專門取暖用的,雖然不及暖氣有用,但聊勝于無,才使得房間裏不像冰窟窿似的。

李志偉往爐子一邊加煤一邊問:“晏工,今天有什麽事安排我去做?”

晏旻說:“是有一件。我這裏有一份招聘啓事,你拿到印刷店裏印刷出來,在海澱區的各街道辦事處的公告欄裏張貼一下。然後再幫我送一份到《北京晚報》去刊登廣告。”

李志偉接過去:“登報紙招人?那得多少錢啊?”

“多少錢也得花,不然去哪裏招人?現在也沒有個統一的人才市場。”晏旻說。

李志偉說:“你說人才市場?咱海澱區不就有個人才市場,在善緣橋那邊。我有一回看到很多人在那兒排隊,排得老長,我以為什麽事呢,一問,才知道是人才市場招聘。”

晏旻非常驚喜:“真的?那你去人才市場,把我們公司的信息登記一下,看看什麽時候有招聘會,好去招聘。”

“好,我去問問具體怎麽弄。那還貼廣告嗎?晚報還登嗎?”

“先問問情況,要是短期內有招聘會,晚報就先不登了,街道辦還是貼吧,說不定能有合适的人呢。”晏旻說。

康小林出主意:“晏工,要不要去附近的高校貼廣告試試?”

晏旻擺手:“高校暫時不用貼了,還不到畢業季,咱們也不是招臨時工。過些日子,我直接去高校招聘。現在要招的主要是業務員,需要有從業經驗的。”

康小林點點頭,沒再說話。

李志偉領了任務,便去忙活。

晏旻和大家繼續開會,讨論工作任務。

這是幾個同事第一次得知他們的工作內容,發現跟他們原來的工作性質差不多,都默默松了口氣,他們就擔心應付不了新工作。

幾個人一起群策群力,為完善芯片架構出謀劃策,然後各自分配了具體的任務去完成。

康小林走在最後,問晏旻:“晏工,咱們這個芯片做好之後,賣給誰呢?”

晏旻眉頭皺起來:“還不确定,等架構搞定之後,我想去跟摩托羅拉和松下談談,看有沒有合作的可能。其實我倒是更想和國內的傳呼機商家合作,回頭讓李志偉去調查一下,有沒有出靠譜點的國産傳呼機。”

如果能與國産品牌合作,當然更願意做國産的,畢竟肥水不流外人田。

康小林聞言,說:“國産傳呼機我倒是知道一個牌子,叫新潮,好像是山東出的,具體在哪個城市我就不知道了。”

晏旻問:“你從哪裏知道的?”

康小林說:“今年回家過年的時候,見我小舅子買了一臺傳呼機。我問他花了多少錢,他說一千五,國産的,比外國牌子便宜了好幾百。”

晏旻非常感興趣,說:“好,我知道了,回頭我去了解一下。咱們得抓緊時間弄出芯片架構來,有必要的話,我們要跑一趟山東出差,去找廠商談合作。”

康小林點頭:“好,那我趕緊去忙了。”

晏旻也靜下心來,專心投入工作。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