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二天,卡爾來酒店和蘿絲共進早餐的時候,蘿絲想了想,決定還是提醒下卡爾。“親愛的,我最近聽到很多關于霍克利家族的不好的傳言。”
“恩,”卡爾停下了手中的刀叉,“你也說了是傳言,既然是傳言,很多都是不真實的,以訛傳訛罷了,你不需要理會。”
“但是公衆并不知道哪些真,哪些假,傳的人多了就會變成真的了。所以我們應該重視輿論不是嗎?”
“蘿絲,你想說什麽?”
“我的意思是,我們應該掌握主動權,主動先傳播有利于我們的消息,而不是坐等不好的信息傳播。比方我們可以請專家學者在報紙上分析泰坦尼克號沉沒的原因,當然這樣的分析主要是為了說明沉船不是鋼材質量造成的。”
看到卡爾并沒有反對她的意見反而聽得很仔細,蘿絲忍不住又說:“我們還可以采用轉移視線的辦法,引導媒體多報道一些在事故中發生的感人的故事,讓人們的視線不要一味盯着追究事故的責任。還有我們在事故中配合船員空出了一條救生艇返回去救人,要知道這是唯一返回去救人的一條救生艇。這些應該讓公衆知道。或許我們還應該倡議成立個基金會什麽的幫助那些有困難的幸存者,聽說很多二、三等艙的幸存者在海難中失去了全部財産衣食無着。當然這些純粹是我瞎想的,我沒什麽經驗,不知道有沒有操作性。”
卡爾點了點頭,有些驚訝地看着蘿絲。他一直以為蘿絲聰明但不谙世事,沒想到她能提出這麽有見地的想法。“理論上很好,但是要實際操作沒有那麽簡單。作為一名女士,能提出這樣的看法是很不容易了。”
蘿絲看着卡爾別扭地誇她,暗笑了下,這個男人就是大男子主義。“我什麽也不懂,太自以為是了。但我很擔心你,看你最近那麽忙,我想幫你——”
“謝謝你,蘿絲,不用擔心,我會把一切都處理好的。”卡爾又一次感動了。完全忘了過去自己認為女人不該插手男人的事的看法。
很快,在接下來幾天的報紙上,蘿絲看到了卡爾的動作。紐約時報專欄刊登了一位知名專家的分析文章。文章結合對大量當事人的采訪調查,指出泰坦尼克號所用的鋼材是這個時代最好的鋼材,為大多數豪華郵輪所采用。之所以還會發生如此的慘劇原因有四:
首先是白星公司高層和史密斯船長為了制造新聞不顧當時北大西洋正是大量浮冰的季節以及之前收到的多次關于游輪前方航道上有浮冰的報告,冒進地将船速提到幾乎全速的25節,導致發現浮冰以後來不及躲避。
其次在發現浮冰後,高級船員做出了致命的誤判。本來整艘船最堅硬的部分是船頭,按當時的情況進行模拟實驗和推算,在發現浮冰後如果馬上減速并用船頭正向撞上去,船根本不會沉。但是大副默多克卻命令左滿舵避讓,将整艘船最柔弱的側面迎上了冰山,導致船體被劃開了一個大窟窿,4個密封艙瞬間進水。
再次是船的設計有致命缺陷縱向隔艙只有底層有,上層的水平隔艙上沒有設置縱向隔艙,結果導致海水越過底層隔艙到達上面的水平隔艙後沒有阻擋,快速進水沉沒。關于這個設計缺陷曾有人向白星公司和設計師愛德華質疑過但并沒有被引起重視。
最後是救生艇的配置不夠,滿載兩千多人的郵輪救生艇只夠1178人坐,而事發時由于船員對救生艇的負荷不了解,最後只坐了651人,其中多數是頭等艙和二等艙的旅客。
文章的最後作者指出,要對此次海難深刻反思,嚴格制定船只的設計标準,并應該要求所有的船只都配備足夠所有乘客逃生的救生艇,要保證所有的人,不管男女、貧富都能逃生,這才是人權的體現。
文章有理有據,并且第一次刊登了大量當事人員的證詞,而事件的調查此時還在進行中,很多實情并沒有公開,立即将社會公衆的視線引向了對白星公司和不平等的社會制度的譴責。
Advertisement
随後報紙開始連續報道泰坦尼克號事件中的感人故事。比如船上的樂隊一直堅持演奏到最後一刻;比如梅西百貨的創始人斯特勞斯先生的妻子寧可放棄逃生的機會,堅持留在甲板上和丈夫同生共死;比如至始至終堅強樂觀地被人稱為“永不沉沒的莫莉”的布朗夫人;比如——咦,坑爹了,怎麽還有我!蘿絲正一邊喝茶一邊看報紙,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現在報紙上差點沒一口噴出來。
報紙上将蘿絲.凱伯特小姐描述為一位忠于愛情、勇敢無私的年輕女士。這位出身于波士頓的新英格蘭名門之後,她的先人是值得尊敬的五月花號的第一批乘客。她在女子學校畢業後前往歐洲游學,期間結識了匹茲堡鋼鐵大亨的獨生子卡爾.霍克利先生,兩人迅速墜入愛河。此次乘船返回美國是為了舉辦訂婚儀式。在沉船發生時,她拒絕和母親一起登上第一艘救生艇,堅持和未婚夫在一起,直到後來右側甲板上的大多數婦女兒童都上了救生艇,船員開始讓部分男乘客上艇時她才和卡爾先生分別上了救生艇,後來她又請求救生艇返回出事地點救落水的乘客,挽救了6條生命。故事的最後還含蓄地提到霍克利先生在她的影響下積極捐助慈善事業,慷慨地幫助其他海難幸存者。
蘿絲看完以後忍不住要滿頭黑線,雖然有些部分确實是實情,但根本不是那麽回事好不好。居然能演繹成一個感人的愛情故事,不用說,一定是卡爾授意的。此舉不僅提升了公衆對兩人乃至霍克利家族的好感,也提前宣示了兩人的關系,打破了凱伯特夫人的小算盤和其他男人的觊觎。真是太狡猾了,蘿絲感嘆道。雖然在電影裏的表現很腦殘,但是能從25歲起執掌家族事業的人怎麽可能是普通的纨绔子弟呢,卡爾.霍克利分明就是老狐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