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陳訓沒注意他的語氣, 面色嚴肅,語速匆匆:“事情很急,但是今天一直沒能聯系上您。之前您交代我審查的合同, 确實查出了問題, 我們需要盡快解決。”
原來陳訓今天把電話打到了他的私人司機上,并不是因為這次的公關事件。
彥卓下意識坐直了身子,蹙眉道:“上周你不是剛彙報過, 說沒有任何問題?”
“總部存檔的合同都是經過法務部反複核查的, 确實沒有纰漏。但是今天我才收到分公司發過來的電子合同,目前只抽查了十份, 其中就有三份存在法律漏洞。”
彥卓交代陳訓重新審查已經簽訂的合同, 為的是避免私生子事件鬧大, 昌越集團眼見“聯姻”無望, 就會翻臉不認人,所以要陳訓去确認,從前的合同是否有漏洞可能會被昌越集團利用來對付他們。
陳訓連同幾個信任的屬下, 确認了總部存檔的合同都是經過法務部反複核對的,沒有任何纰漏, 當時彥卓便順口.交代了幾句,要他抽查一下那些沒有被總部法務部經手過的分公司合同, 所以陳訓才去問各個分公司要來了合同掃描件。
本來只是随手為之, 确保萬無一失, 誰知這無心之下, 竟然真的查出了問題。
只抽查了十份, 竟然就有三份有問題, 這樣的概率很難不讓人膽戰心驚, 怪不得陳訓今天這樣沉不住氣, 在明知他生了病需要休息的情況下還要急匆匆地來打擾他。
兩人臉上的表情是如出一轍的凝重,尤其是在陳訓仔細地指出其中的問題之後,彥卓的臉色已經黑得可以滴出墨水來了。
“都是跟昌越集團有關的?”
“起碼這三份都是。”
“對方給我們供貨,為什麽我們反而要給他們巨額賠償?”
“合同上寫明,甲方可以由于質量原因選擇拒收貨物,但由此而導致乙方蒙受經濟損失,須由甲方承擔補償。”
也就是說,如果昌越集團供給了不合格的貨源,彥氏集團的分公司可以選擇拒收,但是昌越集團會因為這批貨物找不到人接手而蒙受損失,這些損失就要由彥氏集團來補償給他們。
這本身就是極其不合理的合約條款,無論放在哪裏都沒有這種霸王條款存在的道理。更何況分公司擁有極大的經營自主權,在這個流程中,沒有總部的監管,可以操作的餘地實在太大了——
好一點的情況是昌越集團确實提供了不合格的貨源,分公司拒收,昌越集團以合同條款為依據來要求經濟補償,這樣對集團來說,每年都是一大筆損失。
差一點的情況是自負盈虧的分公司為了不出這筆補償款導致公司負債,對貨源問題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放任劣質産品冠以彥氏集團的品牌流入市場,假以時日被消費者發現,一定會對名牌形象和公司的口碑産生極其惡劣的影響,這種情況帶來的損失簡直是無可計量的,比直接損失金錢還要嚴重得多。
可這還不算最差的情況。
彥卓在聽完陳訓的說明之後,第一反應就是,這個條款實在太方便分公司的管理層勾結昌越集團的人,聯手做空賬假賬了。
昌越集團甚至不需要提供任何貨物,只要分公司的管理層一句已退回,一紙批文,一枚公章,一批根本不存在的“不合格産品”就可以憑空出現在分公司的賬簿上,而分公司還需要為這批根本不存在的貨物買單,向昌越集團提供經濟補償。屆時只要雙方一碰頭,一筆神不知鬼不覺的分贓交易就完成了。
分公司的人員流動性并不強,有些分公司的負責人甚至已經十幾年沒有挪過窩了。而彥氏集團的待遇又是出了名的好,即使只是分公司,這些人手下的員工也都很穩定,只要雙方不因為分贓不均把事情鬧大,總部根本就無從得知。
再加上分公司的管理層魚龍混雜,之前彥卓剛剛回國接手公司時,把許多原本屍位素餐的高層從總部調離,又因為彥明睿的極力阻止沒法直接辭退他們,最後只得把這些人分別打發去了各地的分公司。
這一通聯想下來,彥卓幾乎已經不敢再往下深想了。
昌越集團跟彥氏集團早已達成了深度合作,無論跟總部還是分公司都簽訂過各種各樣的合同,但總部經手過的合同卻從來沒有出現過這樣的條款,說明這漏洞百出的合同分明是他們為分公司量身打造的。
可是昌越集團的人怎麽就能确信,集團總部始終不會幹涉分公司的事務,不會去核查這些合同?
還有,各地的分公司法務部難道都是吃幹飯的嗎?
這麽多人經手過的合同,難道就真的所有人都粗心大意,從來沒有任何人發覺過合同的不對勁?
想到這裏,彥卓似乎又突然抓住了什麽:“簽訂這三份合同的分公司都是哪裏的?”
陳訓給出的答案讓他緩緩閉了閉眼。
果然,都在長期無法實現盈虧平衡,需要總部定期撥款才得以延續的那些分公司名單上。
各地分公司自負盈虧的規則是彥明睿還在管理公司時就早已立下的,只有創立初期總部才會給予人力物力財力的支持,通常兩到三年之內就會收回這種扶持。
為了激勵分公司的獨立經營,集團采納的是分成制度,每年只會從分公司的利潤中收取一定比例充入總部財務,剩下的則或充作當地員工獎金,或充作分公司的發展資金。可以說只要業績夠漂亮,賺的越多,分到的也就越多,收益是不設上限的。可一旦經營不善,長期處于虧損狀态,總部也不會一直撥款扶持,只會考慮更換負責人,或是直接關閉這些公司。
這是彥明睿定下的規矩,可也是被彥明睿一手打破的。
因為他曾經的心腹多數都被打發去了這些分公司,所以在彥卓第一次想要關閉經營不善的分公司時,彥明睿親自出面阻止了他,讓他不要傷了公司元老們的心。
彥卓第二次起了關閉分公司的念頭,彥明睿又說這是當地的營商環境導致的,但他們不能因為一時的失利就徹底退出當地市場,所以适當的虧損來維持集團在當地市場的影響力是有必要的。
第三次,彥明睿又說……
總之,從彥卓接手公司以來,這個規則就悄無聲息地被改變了,彥卓沒能成功關閉任何一家分公司。
分公司經營不善,向總部賣賣慘哭哭窮,總部就會拿出大把的資金來支持他們繼續經營,似乎也已經成為了各地分公司負責人的共識。
彥卓沉聲道:“這件事我會調查清楚。至于你,接下來把所有分公司的所有合同,全部都過一遍。部門人手不夠可以請獨立的專業團隊來,記得簽好保密協議。”
這是一項大工程,陳訓卻絲毫不覺意外,一口應了下來。就連白紙黑字被反複确認核查的合同都能存在這麽大疏漏,那那些平時看不見的、沒有被明文記載的東西,恐怕只會更加過分,更加可怕。
周一晚上,彥氏集團正式回應了董事長私生子的傳聞——先前媒體的一切爆料都是造謠,董事長彥明睿只是大發善心,資助了一個年幼的孤兒,偶爾把他接回家裏照看一下而已。
跟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小道消息比起來,這則回應實在不痛不癢,顯得滑稽又可笑。
“什麽啊,這不是拿我們當傻子嗎?敢做不敢認,更讓人瞧不起了,還不如直接坦坦蕩蕩承認是私生子呢。”
“據我所知,彥氏集團光是助學基金和獎學金就資助了不少孩子吧,怎麽偏偏只把這一個接回家?”
“這好像不是彥氏集團的公關水準啊,公關團隊換人了?之前無論回應什麽都是有理有據的,這次說是資助,連相關證明都拿不出來?”
“何止,這個回應連公章都沒有蓋,就是說連糊弄都懶得糊弄了。”
“我覺得這份回應的潛臺詞就是,私生子确實是私生子,婚內出軌也确實是婚內出軌了,但是董事長打死也不讓我們承認,所以我們就意思意思否認一下,大家也配合着意思意思假裝相信一下吧!”
“诶?只有我覺得這份聲明一出,那個傳說中的私生子無論是不是彥氏集團董事長親生的,以後都只能當一個被資助的孤兒了嗎?以後就算變成了養子,跟被承認的私生子能分到的家産也完全沒法相提并論吧?”
“+1,我也覺得這個聲明應該不是彥氏董事長的意願,而是他兒子的意願,直接把一個能争家産的私生子打成了被資助的孤兒,還是公司出面回應的,以後就算彥明睿偏愛小兒子,也得考慮一下對公司的影響。”
外面的議論紛紛沒有給彥氏集團帶來任何影響。
說到底,經商最重要的還是産品和服務,這種私人緋聞只會被大衆當成笑話吃吃瓜。等稍微過一段時間,有了新的熱點事件出現,大家的注意力是很容易被轉移的,屆時就不會有什麽人議論這件事了。
可對彥明睿來說,這件事的影響就太大了。
一邊是沈昌越咄咄逼人的質問,一邊是沈珍玉委屈的哭訴,還有一邊是親戚和心腹紛紛來打探他對這個小兒子到底是什麽态度,搞得他焦頭爛額,煩不勝煩。
誰知,他剛要把彥卓喊回來訓斥,彥卓就自己送上門來了。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2-08-31 20:40:05~2022-09-02 21:10:31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碉堡堡yyds! 20瓶;尹纓 10瓶;demoのtest 6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