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1)
我回到書房,驚訝地發現奴才侍婢跪了滿滿一屋子,個個瑟瑟發抖,大氣不敢出一聲。我正疑惑的時候,忽然看到自己的案頭筆硯散落在桌子上,那個筆筒被丢到角落,裏面空蕩蕩的。
我氣得火冒三丈:“誰來過這裏嗎?”
“晚思。”一個蒼老嚴肅的聲音從屏風後面傳來,殷昭在侍從的攙扶下緩慢地走了出來,然後撩起官服跪下行禮。
我哼了一聲,并不命令他起來,在屋子裏來回走了幾步,覺得這個老頭子未免管得太寬了。
“陛下活潑好玩,這是少年人的天性,我原本不該拘束着。”殷昭緩慢地開口:“老臣勸說陛下的那些話,不但沒有任何作用,反而徒惹人嫌。既然說了無用,我原本應該回到家裏頤養天年的。”
我吓了一跳,急忙扶他起來:“相父,你別這麽說,國不可一日無相父啊。”
盡管我已經親政,但是朝中的一些重大事務我難以決斷,不得不靠殷昭裁處。
殷昭不用我扶,自己站起來,說話依然硬邦邦的:“我并非拿這些話威脅陛下。只是想起了先王臨終前,對我說過的那些話,先王把陛下托付給老臣,老臣如今卻眼看陛下荒廢政事,死後哪有臉面去見先王。”
我覺得臉上羞愧難當,氣勢也矮了許多,只能像幼時做錯事那樣低頭道:“相父,我以後不敢這樣了。”
殷昭長長地嘆口氣,問道:“方才司徒逆來,除了帶給陛下那些腌臜玩意兒,還說了什麽嗎?”
我搖頭道:“沒有。”見殷昭神情凝重,立刻問道:“出什麽事情了?”
殷昭從袖子裏拿出一張折子,呈給我,說道:“這是一大早西南邊境将領送來的,還是為了建行宮的事情,亂冢國直接把軍隊都駐紮在邊境。這麽大的事情,他一個大将軍居然敢隐瞞不報?!”
奏折上講了事情的始末:在山頂建造宮殿時,奠基需要大量的青花石。陳留國雖然有這種石材,然而路途遙遠,運輸不易,而緊挨着邊境線的亂冢國卻有大量的青花石材。負責建造的官員和亂冢國的居民協商,購買這些石材,後來交易時起了沖突,官員和當地的軍隊就聯合起來,把亂冢國的居民驅逐出邊境線,霸占了這片地方。這件事情驚動了亂冢國,立刻派了幾十萬的軍隊到邊境線。
雖然奏折上将沖突寫得很簡單,但是我猜得出來是怎麽回事。陳留國國力強盛,在弱小的亂冢國面前自然盛氣淩人,既奪了石材,又占了地方,那亂冢國氣不過,才集結軍隊,預備打一場惡戰。
“這件事情我知道了,明天早朝再議。至于司徒逆,如果真的敢隐瞞軍情,我自然不會姑息。”我想了一會兒,放低了語氣說:“司徒将軍精通兵法,年少英勇,是個很難得的人才。他父母被腰斬時,他才七歲。”
殷昭眼神一凜:“陛下要說什麽?”
Advertisement
“司徒夫婦犯下的罪,和司徒逆沒有關系。這幾年來他憑自己的本事做了大将軍,陳留國上下誰不敬服?”我緩緩地說:“我希望相父大人不要總針對司徒逆,他年紀還輕,和南梧哥哥差不多,相父既為人父,将心比心啊。”
殷昭目光深沉地看着他,眼神銳利而陰沉,半晌之後才說:“陛下和司徒逆的關系,比我想象的還要深。”他語氣冷硬地說:“陛下将他視為摯友,恐怕他卻未必。十年之內,司徒逆不反,老臣将眼珠摘下來獻給陛下賠罪。”
我有些郁悶:何必呢,一把年紀了還這麽強勢。結果殷昭還是怒氣沖沖地走了。
他走了之後,我手裏拿着奏折,一時也有些心神不寧。我從來沒有窺測別人心機的興趣,所以直接備了馬車,去大将軍府。
司徒家根基深厚,先輩曾出任過前朝的丞相、将軍等重要職務,總之是陳留國數一數二的名門王族。這一點,連殷昭都比不過,他畢竟是草莽出身,雖然位極人臣,然而根基到底不如司徒家牢固。
我的馬車到門口時,門前已經跪了上百個司徒家的人,為首的是司徒逆的爺爺,司徒章,七十多歲,須發皆白,雖然他和殷昭一樣不茍言笑,然而兩人區別很大。殷昭是土匪出身,性格剛直硬朗,即使年紀大了,依然龍行虎步、聲若洪鐘,令人敬服。然而司徒章是老牌的貴族,養尊處優慣了,身體蜷縮,彎腰駝背,聲音尖利,一雙小眼睛裏射出銳利而陰鹜的光,讓人不寒而栗。
我原本想直接問:“司徒逆呢?”但是想起殷昭教我的待人接物的禮儀,只好和司徒章這老家夥客套半晌,将司徒家的元老問候一遍後,我才裝作無意地說:“司徒将軍在哪?怎麽不見他來迎接?”
司徒家的人面面相觑,最後看着司徒章,司徒章厲聲說:“還不快把那逆子找來!?”
過了一會兒,司徒逆一身白衣,短衫長褲,好像是剛練武似的,飛快地走過來,未語先笑:“你怎麽來了?”
“混賬東西!”司徒章喝道:“連禮數都忘了嗎?”
他這一聲喊得突然,司徒逆沒怎樣,我倒是吓得打了個冷戰,幸虧別人都沒在意。司徒逆急忙跪下行了隆重的君臣之禮,我見他跪下時,眉頭微皺,臉色也蒼白得厲害,心中有些疑惑,卻不好細問。
司徒逆那些叔叔伯伯們又走前,說是安排了戲文,又要引自己的兒子來拜見。我想我又不認識他們,見面做什麽?就胡亂找了個理由,将屋子裏滿滿的司徒族人連同侍婢全打發了出去。
這幾百號人一出去,屋子裏頓時空曠安靜了許多。我倒有些不适應,輕輕咳嗽了一聲,彎腰扶司徒逆起來,他站起來時,步伐踉跄了一下。這就有些異常了,他平時習武,下盤是很穩的。
我見自己坐的紅木椅寬敞,便騰出一塊地方:“過來坐。”
司徒逆有些猶豫:“這是在我家,不好吧。”
我冷着臉:“那你就站着!”
司徒逆笑了笑,一瘸一拐地坐在我身邊,又捏了捏我的手心,說道:“你剛才是不是被吓住了,膽子也太小了,說出去叫人笑話。”
我本想說那是因為你爺爺太神經質了,但是他一向極尊敬司徒章,所以就轉換了話題:“你剛才在幹什麽,聽見我來,還不巴巴地跑出來,擺什麽架子?”
司徒逆低頭笑,看着自己的手指:“也沒有什麽,我在祠堂罰跪。”
我彎下腰撩開他的褲腿,雖然被司徒逆極快地躲開,但還是看到膝蓋上觸目驚心的青紫。司徒家的家規很嚴,司徒逆的背上大概也挨了棍棒。
“這次又是為了什麽?”我生氣地說。
“嗯,不是什麽大事,今天中午在相府,被丞相訓了一頓,爺爺知道後,很生氣。就罰我在祠堂思過。”
“他為什麽訓你……哦,我知道了,又是早上松鼠的事情。”我一時覺得憤怒又慚愧,半晌暴躁地說:“不就是玩個寵物嘛,這些大人真無聊!”
司徒逆噗嗤一聲笑了,牽動到背上的傷口,又呲牙咧嘴地吸氣。
我們倆并排坐在椅子上,一時都沉默着。
從小我和司徒逆一起玩,一起讀書。我和他雖然是朋友,但是受到的待遇是完全不同的。每次我犯了錯,都要由侍讀司徒代替我受罰,而他犯錯,懲罰則會加倍。從小到大,我無數次看到幼小的司徒逆在青石地板上罰跪以至于無法站立,被太監掌掴,被宮女欺辱,回到家裏還要堂兄弟戲弄,他是個孤兒,就算被人欺負了,連個訴說委屈的懷抱都沒有。
“你怎麽了?”司徒逆謹慎地看了我一眼:“你可別哭呀,又不是小孩子啦。”
那時候他被罰,我向父王求情不得,只能哭哭啼啼地陪在司徒逆身邊。
“你知道,那時候我看到你被罰跪,心裏想的是什麽嗎?”我忽然開口問。
“說說看。”司徒逆饒有興致地說。
“我那時候想,我一定要成為陳留國最厲害的人物,比父王、殷昭、司徒章都要厲害。這樣我就能保護你,不再受任何人的欺負。”我認真地說。
司徒逆側過臉,目不轉睛地看着我,半晌沒有說話。
我忽然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便低下頭嘟囔道:“那時候真幼稚啊。”
司徒逆也收回了目光,卻沒有回答。
我想起此行的目的,從袖口裏掏出那份奏折給他看。司徒逆仔細翻閱了一遍,臉上倒是沒有太多的意外:“當初你要建行宮時,我就猜想會和亂冢國産生沖突,沒想到這麽快。”
我很仔細地觀察他的表情,問道:“你沒有收到這份軍情嗎?”
司徒逆将奏折攤開給我看,然後耐心地解釋:“邊疆守城将領會派專人将軍情彙報給我,根據路程估算,這份軍情大概會在傍晚送到将軍府。”
我覺得不可思議,又很生氣:“丞相接收信息居然比你還要快?你這個将軍也太廢物了!”
“在我的軍隊裏,軍情的傳遞速度是最快的。丞相之所以比我先一步得到消息。是因為,他有辦法,控制軍情的傳遞速度。”司徒逆看着我說:“陛下,我雖然是陳留國的大将軍,但是殷昭的手,早已經伸到了軍隊。”
我雖然有些驚訝,但是覺得又在情理之中,當初我沒有親政時,殷昭總攬全國的政事,相當于實際上的國王。雖然我親政後,他逐漸縮小自己的勢力範圍,但是難免會有殘餘的力量。
我低頭想了一會兒說:“殷昭的權力的确很大,但是沒關系。”
“沒關系?”
“是啊,整個陳留國交到他手裏,我都很放心。這話是我父親說的。當初這個江山,就是殷昭讓給我父親坐的。他想反,早就反了。”我說道。
“我也知道丞相是天下第一的忠臣。”司徒逆慢慢地說:“但是,他忠的是先王,不是你。他能把江山讓給先王,不一定同樣讓給你。”
我立刻站起來,厲聲說:“司徒逆,你再說這種話,我就走了。”
司徒逆平靜地說:“殷昭算計我,我難道就不能進他的讒言?他權傾朝野、黨羽衆多。我有的,只是陛下。”
我一言不發地走出去。
身後傳來司徒逆的聲音:“陛下,先王臨終前曾給殷昭一道遺诏。”
我不想理睬他的話,但是遺诏這兩個字卻一直在懸在我心裏。我從來不知道我老爹還給殷昭留過诏書。我是他兒子,他有什麽不能對我說的,還要瞞着我跟一個外人講?
因為遺诏的事情,我一夜都沒有睡好,第二天早晨有些萎靡不振,然後才忽然想起來今天要讨論對亂冢國的戰争。
雖然我知道這件事情是因為我任性引起的,但是從古到今,那些決策錯誤的君王多了去了,我這還不算什麽。
我自己是這麽想的,沒想到早朝一開始,殷昭就把我劈頭蓋臉地訓了一頓。
他聲音洪亮,語氣嚴厲,那些訓斥的話萦繞在整個宮殿上空,餘音袅袅。滿朝大臣低垂着頭,不敢發一聲。
我坐在大殿之上,羞愧得臉上發熱,簡直無地自容。小時候淘氣做錯事被殷昭罵,還不覺得丢臉,但現在我是一國之君,陳留國臣民的表率,居然被殷昭像孩子似的訓斥,關鍵是他說的每句話都十分有道理,我連反駁都沒勇氣。
殷昭終于訓罷,目光銳利地掃過整個大殿,包括我和群臣。那是真正的鷹的眼睛,淩冽高傲,明察秋毫。
剛才被他訓斥的時候,我還一直很謙恭,但是直到看到這種目光,我在那一霎那忽然覺得:殷昭這個人太危險了!
任何一個帝王都會對自己的競争者有極高的警覺性。雖然我這人比較遲鈍,但是那一刻十分清楚的明白了:殷昭才是真正的帝王風範。有他在,我永遠都不可能是陳留國的國王。
我的腦子陣陣驚濤駭浪掠過,殷昭連着喊我了幾聲,我才回過神來。他看到我這個樣子,大概是覺得剛才罵得太狠了,語氣略微緩和了一些:“陛下,我打算帶兵抵禦亂冢國的侵略,陛下覺得如何?”
我深深吸了幾口氣,平複內心的震驚,然後緩緩從椅子上站起來,走下大殿,走到群臣之中,平靜地說:“相父年紀已高,不宜遠征,還是由年輕的将軍去吧。況且軍事一向由司徒逆掌管。”
殷昭冷笑,看着司徒逆:“司徒将軍這幾日忙着陪陛下開心,恐怕早就忘了行軍打仗的事情了。”
他對我恭敬地彎腰,然後說:“臣出身行伍,行軍打仗三十多年,做将軍也有二十多年。臣殺的人,比司徒逆見過的人都多。難道此時還不如他懂打仗?”
我聽了這些話,心中更加戰栗,是的,殷昭是軍事天才,又是政治天才。是因為有他在,陳留國才被治理的四平八穩,周圍國家才服服帖帖。
我咬牙道:“這次打仗,還是由司徒逆領軍!”
殷昭厲聲道:“司徒逆不可帶兵!”
整個大殿的空氣凝固得結成了冰。殷昭震驚而憤怒地看着我,似乎不明白我為什麽忽然不聽他的話了。而我則盡量握緊了拳頭,以免手指顫抖的太厲害。
司徒逆緩緩地從群臣中出列,站在我身邊,目光冷冷地與殷昭對視,司徒逆并不懼怕殷昭,甚至嘴角有一絲嘲笑的弧度。
然後司徒逆躬身跪在我面前,朗聲道:“臣領旨。”
司徒逆率軍離開都城,前往南方平亂。而我的未婚妻明珠,也從家鄉來到都城,等待入宮選秀。其實只是走個形式,反正她是內定的王後。
其實這件事情,我還沒有答應,但是丞相似乎刻意地忽略了我的意見,已經大張旗鼓地準備婚禮。他似乎很高興,曾經對我說:“晚思成親後,臣就可以放下這副擔子了。”
這幾天我悶悶不樂,司徒又不在身邊,只好穿了平民的衣服,悄悄出宮,去祭壇找九重。殷昭很反感我和九重走太近,擔心我成為一個“不問蒼生問鬼神”的昏君。
今天祭壇十分安靜,但是裏面傳出的香味更加濃郁,兩名教徒守在門口,嚴禁任何人出入。我熟悉祈神教的教令和教義,因此裝作剛入門的教徒,混了進去。
整個祭壇都是皇家的建築師設計的,我以前看過圖紙,熟悉這裏的任何房間,包括地下的隧道,不過我從未進入地下隧道,據說那裏只允許等級高的教徒進入。
我悄悄打開一扇小門走進去,沿着狹窄潮濕的階梯走下去,裏面吹出的空氣并不陰冷,反而是暖香的,可見裏面大概聚集了不少人。走了大約一盞茶的功夫,階梯逐漸平緩,我踏上了平地,這裏應該距離地面很深了,但是遠處居然有一簇簇的光。
我走近了一些,發現這裏是一個地下的祭壇,甚至比地面上的那個更大。
數萬教徒在祭臺下面站着,雖然看不到他們的面容,但是我猜應該是非常虔誠的。
祭臺上立着許多火把,把臺上照得十分明亮,猶如着了火一樣。一開始我的眼睛不适應,沒看到上面是什麽,待看清之後,頓時驚得目瞪口呆,又有些臉紅。
祭臺上跪着兩個赤身裸|體的年輕人,雙手反綁,腦袋低垂,一動不動,大概是已經羞恥得麻木了。
這是在幹什麽?我心想,難道是什麽神秘的祭祀活動,我忽然覺的頭有些疼,胸口悶悶的,有點窒息的感覺。
過了片刻,一個穿着黑袍的人走上祭臺,身材異乎尋常地高大,帽檐低垂,依然露出了幾縷藍色的頭發。臺下的教徒高聲喊着“教主”,如潮水般跪下。
這人必然是九重了,他依次走到兩個年輕人面前,用手撫摸兩人的頭發。其中一人吓得瑟瑟發抖,另外一個則幹脆暈了過去。九重立于祭臺中央,念了一段經文,這是祈神教的聖經,我聽不太懂,大概是寬恕、洗淨之類的。
我大概猜出來臺上的兩個年輕人是犯了錯的教徒,所以今天要做的是懲戒的儀式。
果然一個教徒拎着一個水桶上來,桶很重,他一路走得磕磕絆絆。那清醒的年輕人看到水桶,立刻顯得十分懼怕,掙紮着想要逃走,然後只一瞬間,他又撲到暈倒的那人身上,似乎想用身體遮蓋那人。
教徒把桶裏的水潑上去,兩人同時哆嗦了一下,又絕望地抱在一起。另一個教徒走上來,朝兩人投了什麽東西。
我的眼前,忽然竄起沖天的火光。
我從來沒有見過如此恐怖的巫術,那兩個環抱的人消失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臺上兩個翻滾的巨大火球。火球燃燒是發出吱吱的冒油聲音,空氣中原本的香味逐漸添加了烤肉的味道。
我覺得頭疼欲裂,身體搖晃了幾下,就暈了過去。
我回到書房,驚訝地發現奴才侍婢跪了滿滿一屋子,個個瑟瑟發抖,大氣不敢出一聲。我正疑惑的時候,忽然看到自己的案頭筆硯散落在桌子上,那個筆筒被丢到角落,裏面空蕩蕩的。
我氣得火冒三丈:“誰來過這裏嗎?”
“晚思。”一個蒼老嚴肅的聲音從屏風後面傳來,殷昭在侍從的攙扶下緩慢地走了出來,然後撩起官服跪下行禮。
我哼了一聲,并不命令他起來,在屋子裏來回走了幾步,覺得這個老頭子未免管得太寬了。
“陛下活潑好玩,這是少年人的天性,我原本不該拘束着。”殷昭緩慢地開口:“老臣勸說陛下的那些話,不但沒有任何作用,反而徒惹人嫌。既然說了無用,我原本應該回到家裏頤養天年的。”
我吓了一跳,急忙扶他起來:“相父,你別這麽說,國不可一日無相父啊。”
盡管我已經親政,但是朝中的一些重大事務我難以決斷,不得不靠殷昭裁處。
殷昭不用我扶,自己站起來,說話依然硬邦邦的:“我并非拿這些話威脅陛下。只是想起了先王臨終前,對我說過的那些話,先王把陛下托付給老臣,老臣如今卻眼看陛下荒廢政事,死後哪有臉面去見先王。”
我覺得臉上羞愧難當,氣勢也矮了許多,只能像幼時做錯事那樣低頭道:“相父,我以後不敢這樣了。”
殷昭長長地嘆口氣,問道:“方才司徒逆來,除了帶給陛下那些腌臜玩意兒,還說了什麽嗎?”
我搖頭道:“沒有。”見殷昭神情凝重,立刻問道:“出什麽事情了?”
殷昭從袖子裏拿出一張折子,呈給我,說道:“這是一大早西南邊境将領送來的,還是為了建行宮的事情,亂冢國直接把軍隊都駐紮在邊境。這麽大的事情,他一個大将軍居然敢隐瞞不報?!”
奏折上講了事情的始末:在山頂建造宮殿時,奠基需要大量的青花石。陳留國雖然有這種石材,然而路途遙遠,運輸不易,而緊挨着邊境線的亂冢國卻有大量的青花石材。負責建造的官員和亂冢國的居民協商,購買這些石材,後來交易時起了沖突,官員和當地的軍隊就聯合起來,把亂冢國的居民驅逐出邊境線,霸占了這片地方。這件事情驚動了亂冢國,立刻派了幾十萬的軍隊到邊境線。
雖然奏折上将沖突寫得很簡單,但是我猜得出來是怎麽回事。陳留國國力強盛,在弱小的亂冢國面前自然盛氣淩人,既奪了石材,又占了地方,那亂冢國氣不過,才集結軍隊,預備打一場惡戰。
“這件事情我知道了,明天早朝再議。至于司徒逆,如果真的敢隐瞞軍情,我自然不會姑息。”我想了一會兒,放低了語氣說:“司徒将軍精通兵法,年少英勇,是個很難得的人才。他父母被腰斬時,他才七歲。”
殷昭眼神一凜:“陛下要說什麽?”
“司徒夫婦犯下的罪,和司徒逆沒有關系。這幾年來他憑自己的本事做了大将軍,陳留國上下誰不敬服?”我緩緩地說:“我希望相父大人不要總針對司徒逆,他年紀還輕,和南梧哥哥差不多,相父既為人父,将心比心啊。”
殷昭目光深沉地看着他,眼神銳利而陰沉,半晌之後才說:“陛下和司徒逆的關系,比我想象的還要深。”他語氣冷硬地說:“陛下将他視為摯友,恐怕他卻未必。十年之內,司徒逆不反,老臣将眼珠摘下來獻給陛下賠罪。”
我有些郁悶:何必呢,一把年紀了還這麽強勢。結果殷昭還是怒氣沖沖地走了。
他走了之後,我手裏拿着奏折,一時也有些心神不寧。我從來沒有窺測別人心機的興趣,所以直接備了馬車,去大将軍府。
司徒家根基深厚,先輩曾出任過前朝的丞相、将軍等重要職務,總之是陳留國數一數二的名門王族。這一點,連殷昭都比不過,他畢竟是草莽出身,雖然位極人臣,然而根基到底不如司徒家牢固。
我的馬車到門口時,門前已經跪了上百個司徒家的人,為首的是司徒逆的爺爺,司徒章,七十多歲,須發皆白,雖然他和殷昭一樣不茍言笑,然而兩人區別很大。殷昭是土匪出身,性格剛直硬朗,即使年紀大了,依然龍行虎步、聲若洪鐘,令人敬服。然而司徒章是老牌的貴族,養尊處優慣了,身體蜷縮,彎腰駝背,聲音尖利,一雙小眼睛裏射出銳利而陰鹜的光,讓人不寒而栗。
我原本想直接問:“司徒逆呢?”但是想起殷昭教我的待人接物的禮儀,只好和司徒章這老家夥客套半晌,将司徒家的元老問候一遍後,我才裝作無意地說:“司徒将軍在哪?怎麽不見他來迎接?”
司徒家的人面面相觑,最後看着司徒章,司徒章厲聲說:“還不快把那逆子找來!?”
過了一會兒,司徒逆一身白衣,短衫長褲,好像是剛練武似的,飛快地走過來,未語先笑:“你怎麽來了?”
“混賬東西!”司徒章喝道:“連禮數都忘了嗎?”
他這一聲喊得突然,司徒逆沒怎樣,我倒是吓得打了個冷戰,幸虧別人都沒在意。司徒逆急忙跪下行了隆重的君臣之禮,我見他跪下時,眉頭微皺,臉色也蒼白得厲害,心中有些疑惑,卻不好細問。
司徒逆那些叔叔伯伯們又走前,說是安排了戲文,又要引自己的兒子來拜見。我想我又不認識他們,見面做什麽?就胡亂找了個理由,将屋子裏滿滿的司徒族人連同侍婢全打發了出去。
這幾百號人一出去,屋子裏頓時空曠安靜了許多。我倒有些不适應,輕輕咳嗽了一聲,彎腰扶司徒逆起來,他站起來時,步伐踉跄了一下。這就有些異常了,他平時習武,下盤是很穩的。
我見自己坐的紅木椅寬敞,便騰出一塊地方:“過來坐。”
司徒逆有些猶豫:“這是在我家,不好吧。”
我冷着臉:“那你就站着!”
司徒逆笑了笑,一瘸一拐地坐在我身邊,又捏了捏我的手心,說道:“你剛才是不是被吓住了,膽子也太小了,說出去叫人笑話。”
我本想說那是因為你爺爺太神經質了,但是他一向極尊敬司徒章,所以就轉換了話題:“你剛才在幹什麽,聽見我來,還不巴巴地跑出來,擺什麽架子?”
司徒逆低頭笑,看着自己的手指:“也沒有什麽,我在祠堂罰跪。”
我彎下腰撩開他的褲腿,雖然被司徒逆極快地躲開,但還是看到膝蓋上觸目驚心的青紫。司徒家的家規很嚴,司徒逆的背上大概也挨了棍棒。
“這次又是為了什麽?”我生氣地說。
“嗯,不是什麽大事,今天中午在相府,被丞相訓了一頓,爺爺知道後,很生氣。就罰我在祠堂思過。”
“他為什麽訓你……哦,我知道了,又是早上松鼠的事情。”我一時覺得憤怒又慚愧,半晌暴躁地說:“不就是玩個寵物嘛,這些大人真無聊!”
司徒逆噗嗤一聲笑了,牽動到背上的傷口,又呲牙咧嘴地吸氣。
我們倆并排坐在椅子上,一時都沉默着。
從小我和司徒逆一起玩,一起讀書。我和他雖然是朋友,但是受到的待遇是完全不同的。每次我犯了錯,都要由侍讀司徒代替我受罰,而他犯錯,懲罰則會加倍。從小到大,我無數次看到幼小的司徒逆在青石地板上罰跪以至于無法站立,被太監掌掴,被宮女欺辱,回到家裏還要堂兄弟戲弄,他是個孤兒,就算被人欺負了,連個訴說委屈的懷抱都沒有。
“你怎麽了?”司徒逆謹慎地看了我一眼:“你可別哭呀,又不是小孩子啦。”
那時候他被罰,我向父王求情不得,只能哭哭啼啼地陪在司徒逆身邊。
“你知道,那時候我看到你被罰跪,心裏想的是什麽嗎?”我忽然開口問。
“說說看。”司徒逆饒有興致地說。
“我那時候想,我一定要成為陳留國最厲害的人物,比父王、殷昭、司徒章都要厲害。這樣我就能保護你,不再受任何人的欺負。”我認真地說。
司徒逆側過臉,目不轉睛地看着我,半晌沒有說話。
我忽然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便低下頭嘟囔道:“那時候真幼稚啊。”
司徒逆也收回了目光,卻沒有回答。
我想起此行的目的,從袖口裏掏出那份奏折給他看。司徒逆仔細翻閱了一遍,臉上倒是沒有太多的意外:“當初你要建行宮時,我就猜想會和亂冢國産生沖突,沒想到這麽快。”
我很仔細地觀察他的表情,問道:“你沒有收到這份軍情嗎?”
司徒逆将奏折攤開給我看,然後耐心地解釋:“邊疆守城将領會派專人将軍情彙報給我,根據路程估算,這份軍情大概會在傍晚送到将軍府。”
我覺得不可思議,又很生氣:“丞相接收信息居然比你還要快?你這個将軍也太廢物了!”
“在我的軍隊裏,軍情的傳遞速度是最快的。丞相之所以比我先一步得到消息。是因為,他有辦法,控制軍情的傳遞速度。”司徒逆看着我說:“陛下,我雖然是陳留國的大将軍,但是殷昭的手,早已經伸到了軍隊。”
我雖然有些驚訝,但是覺得又在情理之中,當初我沒有親政時,殷昭總攬全國的政事,相當于實際上的國王。雖然我親政後,他逐漸縮小自己的勢力範圍,但是難免會有殘餘的力量。
我低頭想了一會兒說:“殷昭的權力的确很大,但是沒關系。”
“沒關系?”
“是啊,整個陳留國交到他手裏,我都很放心。這話是我父親說的。當初這個江山,就是殷昭讓給我父親坐的。他想反,早就反了。”我說道。
“我也知道丞相是天下第一的忠臣。”司徒逆慢慢地說:“但是,他忠的是先王,不是你。他能把江山讓給先王,不一定同樣讓給你。”
我立刻站起來,厲聲說:“司徒逆,你再說這種話,我就走了。”
司徒逆平靜地說:“殷昭算計我,我難道就不能進他的讒言?他權傾朝野、黨羽衆多。我有的,只是陛下。”
我一言不發地走出去。
身後傳來司徒逆的聲音:“陛下,先王臨終前曾給殷昭一道遺诏。”
我不想理睬他的話,但是遺诏這兩個字卻一直在懸在我心裏。我從來不知道我老爹還給殷昭留過诏書。我是他兒子,他有什麽不能對我說的,還要瞞着我跟一個外人講?
因為遺诏的事情,我一夜都沒有睡好,第二天早晨有些萎靡不振,然後才忽然想起來今天要讨論對亂冢國的戰争。
雖然我知道這件事情是因為我任性引起的,但是從古到今,那些決策錯誤的君王多了去了,我這還不算什麽。
我自己是這麽想的,沒想到早朝一開始,殷昭就把我劈頭蓋臉地訓了一頓。
他聲音洪亮,語氣嚴厲,那些訓斥的話萦繞在整個宮殿上空,餘音袅袅。滿朝大臣低垂着頭,不敢發一聲。
我坐在大殿之上,羞愧得臉上發熱,簡直無地自容。小時候淘氣做錯事被殷昭罵,還不覺得丢臉,但現在我是一國之君,陳留國臣民的表率,居然被殷昭像孩子似的訓斥,關鍵是他說的每句話都十分有道理,我連反駁都沒勇氣。
殷昭終于訓罷,目光銳利地掃過整個大殿,包括我和群臣。那是真正的鷹的眼睛,淩冽高傲,明察秋毫。
剛才被他訓斥的時候,我還一直很謙恭,但是直到看到這種目光,我在那一霎那忽然覺得:殷昭這個人太危險了!
任何一個帝王都會對自己的競争者有極高的警覺性。雖然我這人比較遲鈍,但是那一刻十分清楚的明白了:殷昭才是真正的帝王風範。有他在,我永遠都不可能是陳留國的國王。
我的腦子陣陣驚濤駭浪掠過,殷昭連着喊我了幾聲,我才回過神來。他看到我這個樣子,大概是覺得剛才罵得太狠了,語氣略微緩和了一些:“陛下,我打算帶兵抵禦亂冢國的侵略,陛下覺得如何?”
我深深吸了幾口氣,平複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