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朔方行(一)

天聖九年,皇太子李怏奉命巡視朔方,同年夏,儀仗至九原郡停歇,九原太守蘇儀率地方官員出城相迎,并邀太子觀九原将士之勇,于九原城內最大的築場設宴擊鞠,太子平易近民,特許百姓一同觀之。

大唐開國,擊鞠盛行,尤在軍中,将士皆以此為訓,可強身健體。

君臨九原,消息剛一放出,九原城就變得熱鬧了起來,擊鞠比試的當日,城中百姓早早忙完手中瑣事趕往擊鞠的築場,人人都想搶占一個觀試的好位置,除了觀看比試,更想一睹儲君風采。

比試還未開始,築場旁的短垣外就擠滿了觀試的百姓。

而街道上,還有許多人正往築場趕,徒步的百姓、騎馬的富人、乘車的官僚。

奔跑間難免剮蹭,只見那巷口的拐角處便傳來了口角争執聲。

九原城的大街上,有個很是獨特的年輕人,與遍地穿着圓領袍衫及缺胯袍的男子不同,他身上穿的是大袖單衣、長裙覆膝,也未戴幞頭,而是以小冠束發,面容清秀,頗有書生之氣,又或是隐世的山人。

文人雅士在尚武的九原郡并不多見,見百姓紛紛往一處趕,她伸手推着座下的輪車,想要離開主路進到前面那個小巷裏躲避人潮,然即将到達巷口時,卻被腳下兩個不算高的臺階堵住了去路。

對于平常人而言,只要稍邁一步便過去了,可對于坐在輪車上的她來說,這小小的臺階卻難如登天。

即使是有人路過,也都只是避讓,她用盡全部力氣來撥動木輪,卻始終不見它向前挪動半分。

她無力的嘆了一口氣,苦笑道:“長安城中縱橫的溝壑都未能阻止我,今日卻敗在了九原郡這小小的臺階之上,怪哉,怪哉。”

就在她要放棄時,輪車忽然向前滾動,緊接着便越過了階梯,平穩來到了由黃土夯實的臺階上。

她以為是自己貼身護衛回來了,便輕聲道了一句,“怎去了這麽久。”見身後沒有應答這才回頭,她愣眨着好看的雙眼,原來替她推車的是一名身着缺胯袍的年輕“男子”,雖着男裝,但還是一眼能看出來,于是連忙拱手謝道:“多謝小娘子。”

女子只是為之一笑,“前方街道皆為平地,小郎君可自行去留,奴家還有要事在身,便先行告辭了。”

扶她上去的女子留下話就匆匆離開了,她連名字都沒來得及問出口。

沒過多久,侍衛買了一些幹糧趕了回來,在巷口找到她後,眼裏充滿了自責,“郎君。”

“文喜,你怎去了這麽久,莫不是上看這九原郡哪家的小娘子了?”她并不生氣,只是打笑道。

文喜連忙解釋道:“小人适才替您去買胡餅,好巧不巧,回來的路上被幾個莽撞的婦人撞到,小人倒是沒事,可胡餅遭了殃,怕郎君挨餓,小人這才折返鋪子重新買了些,路上聽得他們在議論,說當今太子殿下巡游到九原,蘇太守在九原鞠場上設了擊鞠宴,特許百姓一同觀看,那些婦人是去觀賽的。”

“怪不得。”她這才明白那些人為何都往一條街道湧去,“擊鞠…”

意識到說錯了話,文喜便推着輪車往築場的反方向走,“郎君…”

“我們也去看看。”她道。

文喜愣住,自家主人因自幼患疾導致無法直立行走,因此但凡有關騎射之事,她都十分不喜,甚至是厭惡,“可太子殿下在,他不知道您來了九原。”

“這麽多人觀賽,他發現不了我的。”她道。

“喏。”文喜不敢不從,遂應道。

築場上,三面堆砌短垣,四周插有紅旗,太守與皇太子坐在北面的彩棚下,周圍有重兵把守,百姓們只能站在短垣外觀看。

比試的隊伍都是特意從軍中挑選出來的精銳,因此築場上的比試十分激烈。

馬背上的人手持如偃月一般彎曲的球仗,在築場上來回穿梭,如拳頭般大小的鞠球在馬蹄下飛滾,球頭緊握月仗,騎馬上前用力一擊,鞠球成功穿進了毬門的風流眼中。

“好!”皇太子拍手叫好,“蘇太守的部下,果然都是勇猛之士。”

蘇儀則謙虛道:“他們是因太子殿下來了,這才士氣大振。”

皇太子笑了笑,“說起這個擊鞠,聖人年輕時,常與軍中諸将對擊,無一敵手,百官無不驚嘆。”

“聖人是國朝的聖天子,平內亂,創盛世,擊鞠騎射,自然不再話下。”蘇儀道。

随着幾支隊伍相繼敗下陣來,一名身材嬌小的球手吸引了李怏的目光。

築場上,駿馬擦過,月杖相擊,一名球頭出聲斥責對手道:“你怎麽來了,豈不胡鬧麽!”

“阿爺又未曾點名不許我來,怎麽,兄長難道怕輸不成?”說話時,她忽然執仗将球從兄長馬下偷走,随後又在片刻功夫間将球運到球門下,一連躲開好幾人的防守。

只見那球,在她用力一擊下穩穩穿過了風流眼,衆人皆是一驚,只因得球的竟是那身材嬌小最不起眼之人。

“好,好,好。”皇太子李怏拍手連道了三個好,“不光身手敏捷,騎術更是了得。”

後來上場的皆為壓軸,競争也越發激烈,因此次得勝,不光有太守的獎勵,還有皇太子的獎賞,更重要的是,獲得頭魁的隊伍能被太子召見,若得太子賞識,對将來的仕途便有極大的幫助,故而蘇儀将幾個兒子全都安排上了場,只可惜只有長子堅持到了最後。

文喜推着她來到築場旁,花了幾串銅板買通,才擠進一個邊角的位置。

“珠球忽擲,月杖争擊。”她坐在輪車上看着場上的争鬥說道,“意氣風發,好一個少年。”

沒過多久便看到了今日幫扶她的那名少女,身形雖嬌小,卻絲毫不輸場上其他的壯年男子,無論騎術還是球技,甚至比那支連勝隊伍的球頭還要更勝一籌。

她的出現,使得場下圍觀的百姓,尤其是女子,紛紛叫好,中間不乏女着男裝者,見她贏球也異常的激動,“女子騎上馬,也可以如此英姿飒爽,也有不輸男兒之勢。”

連文喜都感到十分的驚訝,他瞪着雙眼,“郎君,小人還從未見過這般灑脫的女子,擊鞠竟這般的厲害,無論單兵作戰,還是團隊戰術,一點都不輸男子,不過對面的球頭也十分了得,但論戰術指揮,還是她更勝一籌。”

顯然,在文喜看來,這場擊鞠,勝負已分。

眼前的場景,讓她心生感慨,同時也對馬背上的女子充滿了羨慕之情,越是如此,她便越是難過與自厭,搭在雙腿上的手也不由的攥緊了衣裙。

“走吧。”她道。

文喜看得入迷,差點忘了身旁的主子,連忙彎腰推起輪車,“喏。”

準備離開時,場上恰好追逐到了築場一角,縱馬奔跑時,女子的汗水順着揮下,幾滴熱汗灑到了短垣外,她的腿上便多了一處被汗滴沾濕的痕跡。

而她眼裏那充滿了失落的目光也被馬背上擊球的女子看到,那是一種對自己無能而産生的厭棄。

最後,文喜推着她離開了圍觀的人群,女子也将心收回到賽場。

直至黃昏,比試落幕,皇太子接見了頭魁隊伍,還單獨獎賞了球頭。

蘇儀将太子安置于太守府的官署中,又帶着太子去了蘇宅,皇太子拉着蘇儀坐下長談,蘇儀便吩咐婢女烹茶。

“蘇太守治理有方,麾下個個神勇,我大唐又要多幾名得力幹将了。”皇太子慈和的笑道。

“殿下過譽了。”蘇儀道。

“不過吾最看好的,還是最後争勝隊伍中落敗的球頭,這場比試若無失誤,本該是她贏才對。”皇太子有些可惜道,“吾看了這麽多年的擊鞠比試,頭一次看到這般厲害的女子,與軍中的男子相争,竟有獲勝之勢。”

聽到皇太子這般誇贊的話,蘇儀不由的想到了好友的提醒【“蘇兄不是滿腔抱負無處施展麽,太子殿下宅心仁厚,只要蘇兄好好招待,在太子殿下跟前留個好印象,将來不愁不被重用。”】

“殿下。”蘇儀拱手微微擡頭道,“其實,不光勝者是下官的長子,那落敗的球頭,也是下官之女。”

“哦?”皇太子有些驚訝,“她,竟是蘇太守之女?”于是摸了摸胡須思索,他打量了蘇儀一眼,知道九原太守是官宦子弟,出身不算差,身後也沒有大的背景與勢力,便道:“吾有兩個弟弟,今年剛及冠,一個封周王,一個封雍王,成年的親王裏,就他們二人尚未婚配,而吾呢,又與雍王最是親近,我這個做兄長的,自然要為弟弟們着想。”

蘇儀沒有想到因為自己的一句話,竟讓皇太子有了要替弟弟納妃的心思,他本想說些什麽,皇太子便又道:“周王李恬,母親是張德妃,乃節度使之女,婚事自不用吾操心,但雍王自幼喪母,吾身為長兄,這些年也一直在為他的婚事留意,今日看到令愛,覺奇女子也,便想替雍王做主,回京向聖人請婚,蘇太守覺得如何?”

蘇儀因軍功官至太守,卻一直不受朝廷重用,壯志難酬,如今好不容有了機遇,卻不曾想到皇太子竟一下看上了自己的女兒。

他并不知道女兒的意願,但以她的性子想來大抵是會拒絕的,可這送到眼前的機遇,蘇儀實在不想就此放棄,他知道此刻駁了皇太子之意,損了他的顏面,今後恐仕途再難有起色。

“阿郎,太子殿下,茶來了。”婢女端來兩杯剛烹好的茶,随後抱着托盤退下。

是夜,七月将至,臨近乞巧,九原城內挂滿了燈籠,街道兩邊的攤販也開始販賣起了花燈。

江畔偶有情窦初開的少男少女在月下相會,攜手放燈,清風拂過江面,吹散了夏日的燥熱,也吹走了來此散心之人的煩憂。

白天築場上的身影,時而浮現出她的腦海,是羨慕,也是幻想中的渴望,她坐在靜無人聲的江畔,看着江面漂下來的花燈,燈上有他們的寄托也有相思,在風的推送下,順着江水漂向遠方。

她從懷中摸出一支玉笛,迎着江面徐徐吹來的微風,閉眼吹奏,風拂起衣袖,卷起長長的發帶,悠揚的笛聲也随風而起。

水面浮映着孤獨的人影,笛聲引來了流螢,一只手從江畔伸出,輕薄的長袖慢慢向下滑落,露出了白皙修長的手,流螢在她身側飛繞,撲騰,閃爍。

“我雖不懂音律,卻也聽得出這笛聲的美妙。”女子說道,目光旋即轉向輪車上的少年,“就像吹笛人一樣。”

作者有話說:

架空唐代,擊鞠也就是現代說的馬球,至今為止,未曾于文獻上看到“馬球”二字出現。

唐代風氣十分開放,女性着男裝騎馬出行非常普遍,馬是唐代非常重要的出行工具。

關于服飾,以幞頭與窄袖袍、衫為唐代特色,但是上衣下裳的制式不曾斷過,古代服飾非常複雜,祭服、禮服、公服、常服、燕居服,看過作者菌以前的文章的應該知道,這裏就不多贅述啦。

本文全文架空,以唐代的安史之亂為背景,全文虛構,與歷史無關,請勿考據。(會有人物原型,但與歷史對應的時間有所出入,雖然是小說,但也會帶來大唐的人文風貌,稱呼、官職,皆會參考文獻。)

凡文裏的“大人”一詞,皆指父或母,唐代稱呼官員都是姓加官職,宰相稱相公,唐宋稱呼很相近,但因為唐朝胡風之盛,所以有些差異,從明開始,大人才用作對官員的敬稱。

He  he  he  重要的事說三遍。

穩定下來會日更,更新速度可看舊文,專欄有完結文,感興趣的寶兒們可以幫忙點下收藏。

推薦舊文《女庶王》《女世子》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