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時謙的阿娘,也就是堇王的母妃,貴妃雲氏,出身于一個書香門第,但幼年時遭逢家變,在走投無路之際,被一個揚州大戶買去做了瘦馬,從此養在了深閨。
那一年,還是七皇子的當今聖上昭武帝去了揚州密查一些事情,得到消息的揚州大戶為了讨好巴結,紛紛獻上自己家中的瘦馬,有些甚至是自家小女。
在那麽多的婀娜女子中,七皇子一眼就看中了雲氏,贊她美目流盼,溫婉宜人。
七皇子事情辦完之後回帝都,順便帶上了她。後來,七皇子發現她很是善解人意,如一朵解語花般,三言兩語就能将自己心中的郁結解開,于是越發的寵愛她。可以說,除了正妻之位,七皇子對雲氏萬般許諾。
再然後,七皇子在奪嫡之争中勝出,成功繼位,雲氏被封為貴妃,依着昭武帝的本意,是要加封為皇貴妃,但因着雲氏的出身,朝野上下對此頗有微詞,又加上雲氏對這位置也不是很熱衷,于是昭武帝就妥協了。但其實雲貴妃形同皇貴妃,後宮裏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昭武五年,昭武帝率群臣泰山封禪,途中還未至,卻遭遇刺客。
當時因為國泰民安,誰都沒料到會有刺客,刺客來得猝不及防,剛開始打得他們措手不及。混亂中,雲氏護着自己的兩個孩子不慎與隊伍分散。為了孩子能夠脫身,她将他們隐在暗處,而自己暴露在了刺客的面前。
毫無疑問的,雲氏被捉住了。那個刺客拿刀架在雲氏的脖子上,以此威脅随後趕來的昭武帝。
雙方也沒怎麽交鋒,雲氏就被射穿了胸膛,而射劍之人,确是昭武帝。
堇王至今還記得,大片的血染紅了襦裙,母妃那震驚的神情,以及那人雲淡風輕的一句話。
“普天之下,還沒人敢威脅朕。”
好一個沒人敢威脅!要不是當時自己被阿姐死死拽住,嘴也被捂住,他一定會跳出來大聲質問,為什麽?!
後來他才明白為什麽,為了他的位子。
在親眼目睹那件事之後,堇王一度變得很沉默。直到有一天,他當沒事人一樣走出房間,坦然接受了來自那人的關心賞賜以及群臣的稱贊。
因為從那時起,他的目标只有一個,奪位。那人不是很稀罕他的位子嗎,若是他以後能坐上他的位子,不管是順理成章還是勾心鬥角坐上去的,都是從他手裏得到的。
在堇王幼小的心靈裏,那是他僅能想到的報複方法,也是他覺得唯一能夠讓母妃含笑九泉的方法。
Advertisement
雲氏因為胸膛處被中了一箭,身子不穩,再加上刺客當時也沒料到事态的發展,晃悠間,他們雙雙跌落于身後的懸崖。
崖高萬丈,但幸運的是他們都被挂在了懸崖底的一顆枝繁葉茂的古木上,被采藥路過的時晏所救。
時晏此人,醫術高明,但性情怪異。他将箭拔了出來,簡單的止了血,就扛起了這個女的,然後拖着另一個回了住的地方。
他将傷勢較輕的那人扔在了一遍,讓其自身自滅,而花盡精力去救治傷勢很重的人,因為他覺得,只有這個将死之人才配得上他的醫術。
也沒過幾天,他就将奄奄一息的人給保住了性命,一點挑戰都沒有。
無聊。時晏拽過這人,正想将她拖出去扔了的時候,她卻悠悠轉醒了。
睜着雙杏子般的大眼睛,盯着時晏使勁的瞧。然後便是展顏一笑,眉眼彎彎的,時晏覺得自己的心被撞了一下。
“我是誰?”雲氏其實沒有失憶,但可能是傷勢過重,她的記憶模模糊糊,時有時無的。
“你是……我的妻。”時晏聽見自己回答。
後來,便有了時謙。
時謙小的時候還算過得不錯。阿娘很溫柔,老頭子性子怪異但還算在正常範圍內,他們家也不缺錢,因為每隔一段時間,就有青谷的人過來送銀錢,順便将時晏新制的藥帶走。
但就是有點孤單。因為時晏經常會帶着雲氏大江南北的采藥,常常一走幾個月。他不帶時謙一起,覺得麻煩,“你已經是一個獨立的生命體了,不要跟着我們。”
所以時謙小時候的日常,便是搬個小板凳坐在前院兒門口,并攏的膝蓋上放一本醫書,眼睛張望着遠方,一坐就是一天。
但有時也會去後院兒的馬廄裏逛一逛,那裏鎖着一個人。時謙沒明白這人是幹什麽的,為什麽被鎖在馬廄裏,出于好奇,時謙經常去看一眼,看着看着,就被他手中的匕首給吸引住了,那匕首小巧精致,在他的指尖随意翻轉,轉瞬間便在他手中花樣百出。
“小家夥,想不想學?”那人木着一張臉,問。
時謙點了點頭。
後來,雲氏病危,她将自己的故事講給時謙聽,并将身上所有的信物都給了他。
“......若是可以,阿娘希望你能去外面瞧一瞧......去找奕兒吧,他是你的兄長,會護着你的.....你也要護着他。”
時謙手裏拿着信物,眼睜睜的看着漫天的大火将一切化為了灰燼,火是老頭子放的,他和阿娘都在裏面。
時謙放了馬廄裏的那個人。然後聽了阿娘的話,走出了深山,走進了帝都,找到了他的兄長,堇王朱顯奕。
當時堇王深中劇毒,時謙藏在房梁上,看着那些大夫個個搖頭嘆息束手無策。他乘大家出去的時候下了房梁,盯着昏迷不醒的這人瞧,嘴巴好像阿娘,鼻子也像,整個臉也神似,這就是阿娘所說的兄長?
時謙探了探脈,中毒了,但也不算沒得救,時謙喂了顆藥給他。
後來堇王獲救,幾人相認。
堇王對于自己有個弟弟是震驚的,查證過後倒也接受良好,就是得更加小心謹慎一些,畢竟這于那些朝臣看來,是莫大的醜聞。
為了将時謙名正言順的留下來,堇王以救命之恩将其認作了義弟,然後為他重新辦了戶籍,年齡增報了兩歲,出生地也改了,同時派人去做了點手腳,保證有跡可循。
皇城內自是森嚴肅穆。
今日下朝較晚,此刻昭武帝換了身常服,坐在德政殿裏批改奏折。
儀态挺直,面容威嚴,很有九五之尊的氣度。但兩鬓斑白,時不時的咳嗽以及臉上的病容能夠看出,其實他現在的狀态很不好。
夜色慢慢降臨,昭武帝看了一個時辰的奏折,力不從心的放下了。
“陛下,今日要擺駕哪位寝殿?”太監總管福全見昭武帝起身,忙上前恭候着。
“走走吧。”昭武帝忙了一天,很是疲憊。他能夠感覺到自己的身體在慢慢變差,之前坐一下午都精力充沛,現在一個時辰他都感覺到了吃力。
累,身心俱疲的感覺,心裏也無端壓抑,他現在只想到處走走散散心。皇宮很大,昭武帝也不知道要去哪裏,于是便随便轉轉,不知不覺,他轉到了一處廢殿旁。
這是朝雲殿,之前他最喜歡的地方。
“你們就候在這裏吧。”昭武帝獨自進了殿內。斷垣殘壁,最重要的是,焦黑一片,可以看出這裏被火肆虐過。
看着這些,昭武帝卻想到了從前的景致。一花一草一樹,那都是雲兒親自布置的。
還有雲兒在這殿裏嗅着青梅的嬌羞樣兒。杏眼微嗔,一颦一笑,歷歷在目。
當晚,昭武帝留在了自己的寝殿,哪兒也沒有去。睡在龍床上,他又見到了自己的雲兒。
雲兒依舊那麽年輕,站在他的面前笑得溫柔。他很開心,忙不疊的幾步過去,他已經很久沒看到雲兒了。
伸出手,他才發現自己的手松弛滿是皺褶,這才突然意識到,原來自己已經這般老态龍鐘。
感慨了一下,便聽見了哭聲。他擡頭,見雲兒嬌嫩的臉上沒有在笑,而是在哭,哭的梨花帶雨,“陛下,當年您那樣做,妾不怪陛下的,妾知道,當時您是為了大局着想。”
“你不怪朕就好,”昭武帝對雲兒的善解人意一直很是滿意,“當時正值封禪大事,關乎着大周百姓的安定,也關系着朕的威望,若是真的爆出什麽事,那朕便是大周的笑話了.....雲兒你明白嗎?”
“明白的......可是陛下,您為什麽,為什麽對奕兒那麽狠心呢,他是您的親生孩子啊,您為什麽要下毒害他,為什麽要置他于死地?”
雲兒掩面而泣,昭武帝聽着她的質問,猛然轉醒。
為什麽呢?昭武帝睜開了眼睛,盯着床幔上繡着的那條張牙舞爪的金龍,可能是他那雙跟你一模一樣的眼睛吧。
昭武帝當年射殺雲氏的時候絲毫沒有猶豫。他是天子,怎能受人威脅?且那個時候情況特殊,他是聰明人,知道怎樣做才是最為妥當的。
妃救駕而薨,可歌可泣,正好可以掩蓋封禪遇刺不吉利的言論。
後來他就後悔了。每夜每夜的,他只要一閉上眼,眼前就會浮現出當時雲兒看向自己的眼神,他無法形容那是一種什麽樣的眼神,但就是忘不了。
後悔之後是愧疚。他是喜歡雲兒的,也真心的寵過她,他曾經想過,若是自己可以與一人如尋常夫婦一般白頭偕老的話,那人一定是雲兒。
但他卻親手射殺了她。所以他将自己的愧疚,全數補償在了奕兒身上,加倍的對他好,甚至不惜違背祖制,将他接到身邊親自教養。
昭武帝每天深受良心的譴責,他很痛苦,痛苦久了就想到了逃避。他總是在想,若是那件事沒有發生過就好了。
就當沒有發生過,他從來就沒有雲兒,大周也從來就沒有什麽雲貴妃。于是他命人将雲兒的東西都封存起來,不,這還不夠,他讓朝雲殿走水,将雲兒的東西都毀掉了。又将當年身邊的人全部清理幹淨,如此,什麽都沒有發生過了。
但奕兒他每天都在自己面前晃悠,看見他,特別是他那雙與雲兒相似的眼睛,昭武帝覺得很刺眼。
某天他突然授意讓人毒害了奕兒。奕兒若是不在了,才是真正的什麽都沒存在過。
但沒想到奕兒服了毒竟然會沒事,那毒藥他是知道的,見血封喉,至毒。
聯想到之前朝雲殿走水時突下暴雨,昭武帝這一刻才幡然醒悟過來,自己似乎太瘋狂了。那可是自己的親生子,虎毒還不食子,他在幹什麽?他不要毒害奕兒,他是雲兒的孩子,是自己最喜歡的孩子,他要加倍對他好。
耳邊又響起了雲兒嘤嘤的哭聲,昭武帝伴着哭聲,昏昏欲睡,但突然哭聲戛然而止,昭武帝很是不習慣,睡意全無。
“雲兒!”他忍不住呼喚她,“雲兒!”
“陛下,您怎麽了?”福全聽見裏間有響動,匆匆忙忙的進來,見陛下坐在龍床上,冷汗直冒,臉色也越發的蒼白,松怔着,一直喃喃自語。
“陛下,您怎麽了,可要宣太醫?”說着便要出去吩咐人去宣太醫。
“不用了,”昭武帝叫住了他,“咳咳,去将堇王叫來。”
“是。”
“等等,什麽時辰了?”
“三更了,陛下。”
“還是別去了,那孩子現在應該還沒睡醒。”昭武帝又咳嗽了幾聲,“嶺南山匪的事情,你怎麽看?”
“這.....具體奴才也不知道。”福全身子越發低垂了下去。像這種大事,他們這些人如何會知道?好在他也明白,陛下問自己這些,也不是想要從自己口中問出個什麽。
昭武帝也只是随口一問,并沒有要他說出個所以然來,見他什麽也沒說,也沒怪他,只是深深的嘆了口氣。
這些人啊,沒一個可以談心的。哪像自己的雲兒,溫言解語,深得他心。
雲兒,朕現在後悔了,你若是現在還在自己身邊,那該有多好。
--------------------
作者有話要說:
理一下時間線
昭武五年,貴妃薨
昭武二十年,時謙14,救下20的堇王,嘉義25,新寡
昭武二十六年,就是故事開始的這一年,堇王26,嘉義31,時謙本來20,因為增報了兩歲,22了
花花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