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萬琉哈氏對自己還住在重華宮的事沒什麽抵觸的,一來這是她剛穿越來的地方,比較熟悉,繼續住着也安心,不必換個陌生的地方重新适應。
二來重華宮偏遠,其他嫔妃怎麽遛彎順路都順不過來,也就免了跟陌生人寒暄的功夫,她能落了個清淨,不必擔心自己會不會露餡。
三來還不必跟陌生人合住在同一個宮殿裏,萬琉哈氏能輕松自在得很,不用擔心自己一舉一動在別人的目光之下。
在這裏她就是唯一的主子,那些宮人只需要圍着自己轉就行了。
倒是金桂這個跟着萬琉哈氏好幾年的宮女頗為惋惜,想着若是搬去離養心殿近一些,皇上過來的次數必然要多一些了。
她私底下唉聲嘆氣了兩天,很快重新振作起來。
畢竟如今萬琉哈氏晉了位份,這可是莫大的喜事!
于是金桂帶着月瑩和文雪開始整理庫房,把內務府送來的東西歸置,再騰出空間來放各宮娘娘們送來的賀禮。
萬琉哈氏晉了位份,哪怕是沒怎麽見過面的妃嫔們都送來賀禮。
佟佳氏派人送了一盒子珍珠,只有拇指大小,卻有幾十顆,過年過節用來送人是極為不錯的,做成首飾也可以。
德嫔讓人送來一串迦南十八子手串,淡淡的香氣聞着很是寧人靜心。
其他人有送布匹和不大的擺件,要麽好看要麽實用,送禮最是合适。
其中庶妃鈕钴祿氏還送來一方端硯,想必是知道萬琉哈氏是個愛書之人,送文房四寶總不會出錯。
賀禮裏未必都是名貴的東西,畢竟很多份位低的嫔妃手頭緊,也送不出什麽貴重的物件。
多是送自己做的女紅居多,比如荷包和腰帶等等。
不管是什麽,總歸是心意,萬琉哈氏都笑納了,還讓稍微識字的文雪造冊記錄下來。
Advertisement
以後若是回禮,也能根據上面的來。
別是哪怕妃嫔送了貴重的禮物,萬琉哈氏沒能記住,回了個不怎麽樣的,那就太失禮了一點。
萬琉哈氏自認她的記性還不錯,但是作為研究員最為謹慎,記錄出一丁點的差錯,很可能就會失敗,還得重新再來。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記下來以後總歸不會輕易出錯。
金桂一邊收一邊給文雪報,讓她記下來,到最後不免有些奇怪。
各宮都送了,偏偏皇帝卻沒送,難不成之前送的就算上了?
她心裏念頭一過,很快就放下了,畢竟皇帝要不要賞,什麽時候賞,都不是自己能夠過問的。
佟佳氏知道後,也納悶康熙是不是太忙,把這事給忘了。
隔了幾天之後,李德全卻親自帶人送了好幾個大箱子過去不說,另外十幾個太監擡着好幾個大木架,浩浩蕩蕩去了重華宮。
這麽多人一起到了重華宮,把萬琉哈氏也驚着了。
她出去一看頓時十分詫異,康熙這是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要不是太監擡着木架進來,就像是來勢洶洶準備把自己拖出去一樣,怪吓人的。
李德全拱手道:“娘娘,這是皇上的賞賜,就放在偏殿?”
偏殿已經收拾出來了,原本的家具都收進了庫房,免得空在外頭,還得宮人時常去打掃擦灰。
放的時間久了,還會舊,甚至容易壞掉,倒不如收起來。
如今偏殿空空蕩蕩的,正好放這些木架子。
萬琉哈氏一點頭,李德全揮揮手就示意太監擡着木架去了偏殿,沿着牆壁擺了一圈。
幾個大箱子也被擡了進來,她納悶裏頭究竟是什麽的時候,李德全已經讓人麻溜打開。
萬琉哈氏一看,才發現這幾個大箱子裏滿滿當當全是書!
她不由瞪圓了眼,又是驚訝又是感慨,康熙這真是會送。
比起送珠寶首飾,萬琉哈氏确實更喜歡這些書了。
滿屋子都是書本的墨香,她伸手輕輕撫過這些新淨的書冊,随手拿起一本翻開,看得出這些全是謄抄本。
藏書閣裏有很多孤本,卻是不能輕易外借的,哪怕是臣子想看,也得親自過去看。
想要借出去是萬萬不能的,實在喜歡,那就只能自個謄抄,或者出錢讓翰林院的小吏幫忙抄寫了。
另外孤本哪怕收藏得再好,時間越長就越容易損壞,拿在手裏的次數越少越好。
所以康熙另外也讓翰林院的人花時間把孤本全都謄抄了好幾本,平日借閱看的都是謄抄本,孤本就能好好收藏在錦盒裏頭,能放得久一些。
一兩冊謄抄本不算什麽,幾大箱子送過來,那真是大手筆了!
李德全看萬琉哈氏眉眼開笑的模樣,就知道她對皇帝這個賞賜十分歡喜了,笑着問道:“奴才這就讓小的們小心些,把書冊都放在架子上?”
萬琉哈氏點點頭,其實她也可以自己來,不過如今這小身板病好後還有些孱弱,這點粗重功夫還是讓別人代勞算了。
李德全帶來的太監果然手腳麻利,不一會兒就把書冊都放置在架子上,擺得是整整齊齊。
萬琉哈氏讓金桂給太監們都發了賞錢,自然李德全那邊是最大的。
李德全笑着收下,讓太監們擡起空了的大箱子離開了。
等人一走,金桂才敢開口道:“娘娘,這麽多的書冊,皇上是把翰林院的藏書閣都搬空了嗎?”
萬琉哈氏笑着搖頭道:“藏書閣的書冊聽聞有上萬本,哪裏是能随便搬空的?”
她摸着書冊愛不釋手,當場就挑了一本坐下開始看了起來。
金桂熟悉自家主子,之前從禦書房拿回來一本書,萬琉哈氏連夜看完才放下,怎麽勸都沒用。
應該說萬琉哈氏沉迷在書本當中,外邊誰在說話都聽不見,叫宮女們十分無可奈何。
這會兒看她坐下了,金桂給清霞遞了個無奈的眼神。
她們能怎麽辦,只能守在一邊,等萬琉哈氏盡快看完了。
果真等天色擦黑,萬琉哈氏還津津有味看着書。
這是一本游記,有趣的并非是一個書生或者官員寫的,而是一個商人記錄了自己在絲綢之路通商之事,實屬難得。
傳統的絲綢之路只有一條,就是沙漠之路,從漢代開始就是往西域通商。
但是到後世,認為廣義的絲綢之路并非只有一條路,而是八條,陸上和海上分別有四條。
除了傳統的絲綢之路,陸上還包括了過江之路。
這裏的江就是鴨綠江,去的也是朝鮮半島,也可以叫做高麗國,一直作為附屬國存在,這條路也叫上貢之路。
另外是草原之路,走的就是蒙古草原到俄國。
這個時期跟俄國的關系還很緊張,過幾年康熙還會出兵在邊境驅逐俄國人,甚至動用上萬的兵力,歷經四年的功夫才停戰開始通商交流。
海上之路包括了東洋、南洋、西洋和美洲,東洋自然還是朝鮮和琉球,南洋是東南亞一帶,甚至到達澳洲和新西蘭,西洋則是到了歐洲和非洲。
美洲的話,萬歷初年商船已經到達墨西哥,但是跟美國通商卻得是乾隆晚年了。
可惜清朝初期實施海禁,如今的人只能從書中得知海上的風景。
萬琉哈氏翻開一頁,忍不住微微出神。
康熙既然能在藏書閣裏把這麽一本書送給她這個妃嫔看,顯然在翰林院,這就不是禁書。
看來他是有意放開海禁,想必沒多久就得重新開始了。
“……在想什麽,如此出神?”
冷不丁一道熟悉的聲音從身後響起,萬琉哈氏一怔,手裏的書冊就被後頭的人拿了去,低頭看了一眼就笑道:“朕還想着你會先讀哪一本,沒想到會是這本書,這是看了一下午?”
萬琉哈氏回過頭來,連忙起身給康熙行禮。
金桂和清霞就在門口,一臉惶恐的樣子,顯然想提醒萬琉哈氏,可惜被康熙攔下了,頓時滿心着急和愧疚。
萬琉哈氏倒沒被吓着,只看了一眼桌案旁邊不知道什麽時候點上的宮燈,她居然一看就是一下午,這天都黑了?
“是,這書是一個海商書寫的。沒多少華麗的辭藻,只把經歷幹巴巴寫了一遍,卻是真實得很,我忍不住就看到這個時候了。”
書冊已經看了大半,顯然她是真的喜歡。
康熙笑着放下書冊,點頭道:“确實,朕也看過這本,這海商确實沒什麽文采,經歷卻是十分有趣。”
這海商曾經因為海浪卷走了所有的貨物,人也是僥幸活下來,船隊卻被沖到一個無人知道的孤島上,從落後的島民手裏用很低的價錢買下了一盒子嬰兒拳頭大的珍珠。
等回去後他把珍珠高價出手,賺到的銀錢不但把貨物的損失補上,還有餘力再進更好的貨。
九死一生,卻可能是柳暗花明。
對其他人來說,海商就跟賭命一樣,每次出海未必能活着回來。
但是海商很喜歡甚至沉迷這樣刺激的生活,出去一次可能落空了,也可能是一次豪賭。
萬琉哈氏贊同地點頭道:“确實有趣得很,對海商來說平凡安然的生活不是他想要的。”
雖然她并不向往這樣的日子,卻還是很佩服這位海商的勇氣。
康熙看着偏殿裏擺着的木架,上邊滿滿當當的書冊都填滿了,他卻覺得按照萬琉哈氏這看書的沉迷,幾個月後估計這些書都要看完了,還得換上新的。
“入夜後看書,看久了總歸眼睛難受,你身邊人該提醒一二才是。若是提醒不及時,就該罰了。”
萬琉哈氏感覺他這開口罰的不是宮女,而是她了,于是乖巧點頭答應下來。
見她一臉乖巧的樣子,顯然明白自己的意思,康熙笑了笑,看着桌上的書冊忽然漫不經心問道:“那你覺得海禁三百年了,如今還需要海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