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這些書寫的零碎,該是直接從那些作者餘下的收稿拼接起來記錄的。

謄抄的人估計也不懂數學,東一塊西一塊。

因為失傳,後人恐怕也看不懂,幾代人勉強能把收手稿保留一些下來就已經相當不容易了。

萬琉哈氏捧着書看了一會,金桂就在門口催促她去用飯。

金桂生怕她聽不見,先是輕輕敲門兩下,接着又敲了兩下。

如果萬琉哈氏再不應,估計金桂就要闖進來催了。

她只好把書放在桌上,出去的時候金桂擡起手還要繼續敲門,險些敲在萬琉哈氏的臉上,吓得這宮女手一縮,放在身後去。

萬琉哈氏一邊走一邊随口問道:“今兒吃的什麽?”

金桂這才回過神來應道:“主子,今兒禦膳房做得頗為豐盛。小金子和小銀子兩個去取了食盒回來,有菊花鳜魚和五色蜜藕,另外還有砂鍋炖鴨。”

萬琉哈氏走了幾步,清霞已經迎了上來。

文雪和月瑩正在裏面把食盒裏的飯菜一一取出來擺在桌上,要是擺得早了,若是冷了就不好的。

除了剛才金桂報的菜式,還有一碗梗米飯,另外人參雞湯也是少不了,每天中午都有一碗。

曾太醫特意讓人挑選年份小的人參,用的是老母雞,這樣補起來要溫和許多,不至于補過頭了。

萬琉哈氏這身子骨是虛不受補,只能徐徐圖之。

她嘗了一口就知道肯定是禦膳房大廚的手藝,不像之前估計是二廚或者進禦膳房年份更少一些的禦廚。

這禦廚也是分等級的,大廚能夠獨自有三個竈,身邊也有不少徒弟和雜工幫忙。

Advertisement

二廚能有兩個竈,身邊也有徒弟和雜工,卻不如大廚來得多。

餘下的禦廚能有一個竈,身邊可能有雜工幫把手,卻暫時沒有徒弟,或者他們原本就是大廚和二廚的徒弟了。

能進得了禦膳房,禦廚們自然手藝不會差到哪裏去,不至于天差地別。

只是吃過大廚的手藝,再吃其他的,還是能分得出來。

康熙的禦膳不用說,自然是在禦膳房年份呆得最久的禦廚做的,萬琉哈氏吃了一次就惦記好久。

之前原身吃着的應該是小禦廚的廚藝,而且還可能是剛進禦膳房沒多久那種,飯菜的味道中規中矩的,不怎麽出挑,卻也挑不出毛病來。

如今萬琉哈氏吃的是一次比一次好,她不由感慨,果然後宮裏晉升和加年俸才是嫔妃們的最終目标。

畢竟這日子是自己過的,自然是越舒服越好了。

萬琉哈氏這陣子很是得康熙的青眼,哪怕康熙一次都沒留夜,轉眼卻晉了位份,禦膳房那邊自然不敢怠慢。

這大廚肯定不會是康熙那個等級的,卻也足夠好了。

畢竟就連貴妃佟佳氏吃着的也是大廚的手藝,萬琉哈氏如今能吃着末等大廚的手藝就心滿意足了。

那麽多菜她不可能都吃下,每道菜吃了一小半,餘下的自然有四個宮女和兩個小太監瓜分掉了。

宮人們少能吃到禦膳房的飯菜,多數是雜工做的大鍋飯,味道更不好了。

也就自家主子受寵的話,禦膳房送來的飯菜不但味道好,分量也是足足的,他們才能嘗嘗鮮。

四個宮女在萬琉哈氏身邊伺候,也會輪流休息。

早上請安的時候是清霞跟着的,這會兒來回走了一路也累了,伺候萬琉哈氏用了午膳之後就去歇着了,不然下午就得打瞌睡。

金桂是打算守夜的,想了想就讓稍微識字的文雪跟着萬琉哈氏去偏殿伺候。

識字的話,替萬琉哈氏拿書,或者磨個墨什麽的也行。

月瑩也跟着過去,幫忙泡茶,要是萬琉哈氏忘了,茶涼了她得換一換。

兩個小太監正是精力旺盛的年紀,一點都不困,一個就在偏殿門口守着,若是萬琉哈氏有什麽吩咐也能跑腿。

另外一個就在重華宮的門口守着,若是來人了,他也能第一時間發現并通傳。

免得跟上回一樣,康熙帶着李德全拍門好一會兒,居然沒人去應門。

第一回那是人手少,加上雷聲轟隆的關系,裏頭才聽不見而怠慢了。

再有一回,他們這些伺候的就得全換下去了。

小金子和小銀子很珍惜在重華宮的生活,主子萬琉哈氏是個好脾氣的,從不打罵人。

有什麽好吃的,四個宮女也不會藏私獨食,都給他們兩個分一分。

尤其知道他們兩個之前因為年紀小被欺負,搶不到什麽吃的,飽一頓饑一頓,如今又是半大小子最是餓的時候,每次分給兩人的飯菜都不少。

兩個小太監也知道好歹,每次見着什麽活都忙不疊去搶着做,生怕累着四個對他們好的宮女了。

他們兩個也算是難兄難弟了,這次重華宮挑人,一起把身上值錢的都給了管事,這才換來機會。

兩人不同姓,卻跟親兄弟沒什麽兩樣。

當差的時候,要一個人總守在偏殿那邊,在主子面前晃悠,總歸占便宜一些,索性兩人就換着來。

萬琉哈氏踏進偏殿的時候回頭看了一眼,重華宮的幾個宮人都不必她親自吩咐就知道分工合作。

該休息的休息,該輪換的時候輪換,絲毫沒有一點争執,不會鬥來鬥去的,這一點讓她心裏頗為滿意。

要一個個跟鬥雞眼一樣,削減腦袋往萬琉哈氏面前擠,誰都想當她面前的心腹和大紅人,那她就真是煩透了。

要浪費時間管着他們,萬琉哈氏倒不如讓內務府另外換幾個人來。

好在她的眼光不錯,這幾個要麽年紀大的要麽年紀小的彼此和睦,辦事也十分妥當。

萬琉哈氏收回目光,在書桌前坐下,拿起之前看了一部分的書繼續翻閱起來。

月瑩蹑手蹑腳泡了一壺熱茶過來,斟茶後等沒那麽燙了才放在萬琉哈氏的手邊。

兩人小心翼翼退到門口,免得打擾萬琉哈氏看書,卻又能第一時間發現主子的需要。

看茶水涼了,她們就輪流上去換茶。

文雪不經意掃到萬琉哈氏正津津有味看着的書,上面大部分的字她都認識,拼在一起她壓根就看不明白,還看着有點暈。

她心裏不由感慨,不愧是定嫔娘娘,才能看得懂皇上送來的書了。

萬琉哈氏看着看着忽然嘆氣,這書寫得斷斷續續的,看得人渾身不舒服,于是吩咐道:“文雪來給我磨墨,月瑩給我鋪紙。”

不把中間續上,她看着實在太難受了。

月瑩很快從櫃子裏取了新紙,文雪則是倒了點水在硯臺裏開始輕輕磨墨。

磨墨這個力氣大了,墨水就會濺出來,若是力氣小了,這墨水就太淺了一點,是個技術活了。

月瑩鋪好新紙,萬琉哈氏看了一眼愣住了,不由問道:“這是什麽紙?”

這紙摸着順滑,吸墨應該不錯,是上等的紙了。

就是上面布滿了梅花圖樣,花裏胡哨是,讓她把字寫到哪裏去?

月瑩被問得局促,看向文雪,後者這才小聲解釋道:“主子,這是梅花玉版箋,是內務府新做的紙。原料是皮紙,施粉、打蠟、砑光之後再以泥金繪制碎冰紋、梅花紋于在上面……”

萬琉哈氏擺擺手打斷她的話,無奈道:“這種紙我用不慣,換平常的紙就夠了。”

又是梅花又是冰紋,大字寫上去都要看不清了。

她想到博物館裏康熙和雍正的文物瞧着挺正經的,康熙喜歡的要更華麗一些,就乾隆忽然基因突變一樣,變得花裏胡哨還各種色彩鮮豔起來。

如今內務府出了這樣的新紙,說明是康熙喜歡的。

所以乾隆那樣,實際上還是有源頭,算是隔代遺傳了嗎?

遺傳別的不好,怎麽就遺傳這個去了?

萬琉哈氏心裏吐槽了一番,月瑩也換上了普通的宣紙,她就坐下提筆寫了起來。

她習慣性先列個綱要,把想要寫的幾點記下來。

等會就能按照這個提綱一個個慢慢詳細擴一擴,不至于七零八落的。

而且前面把提綱做好,後邊就要容易得多了。

這是萬琉哈氏做研究員時候的習慣,另外還随手記錄自己想要擴充的幾點,要點寫上,等會就不容易忘記了。

光是提綱她就寫了一下午,仔細檢查後瞧着沒有需要補充的,感覺也餓了起來。

萬琉哈氏這才剛擡頭,在旁邊的文雪就問道:“主子寫了一下午該餓了吧?小金子已經去禦膳房提了點心,就在小廚房那邊溫着,這會兒就讓他送過來。”

她這一點頭,那邊月瑩已經在門口揮手示意候着的小金子去小廚房取來點心。

月瑩接過點心盒子送了進來,萬琉哈氏卻指着旁邊道:“在那邊吃就好。”

別是點心渣滓掉在紙上,回頭惹來蟲蟻咬上幾個窟窿就麻煩了。

如今保存紙張的方法都比較原始,大多就是放在密封的錦盒裏面,隔絕大部分的氧氣,就能放得久一點,沒那麽容易氧化。

氧化之後的紙張容易變黃,也會很脆,一碰就碎。

以前那些資料,很多也因為保存不好直接風化,實在太可惜了一點。

氧化分為熱氧化和光氧化,換言之只要讓室內保持恒溫,然後有遮光的,擋住陽光。

恒溫這個條件估計比較難,保持在二十度左右是最好的,如今也沒這個條件。

但是遮光這個還是可以的,另外就是密封的程度。

錦盒用木頭做的,密封效果一般,如果用玻璃做的盒子來保存,也不知道如今的技術達到什麽水平,怎麽都比錦盒要有效得多了。

透明玻璃自然是不能擋光的,那麽就需要顏色暗一點的彩色玻璃了。

那麽問題來了,如今彩色玻璃已經有了嗎?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