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雖然沒有趁手的工具,對金屬離子提取比較難,但是只分開金屬氧化物而已,并不需要很多繁複的工具,只要燒就行了。
高溫燒制後再溶解,就能做簡單的分離。
雖然這樣的分離不能做出百分百金屬氧化物,純度沒那麽高,會有一點雜質,不過只是作畫而已,顏色不要影響太大就行了。
那麽問題來了,萬琉哈氏去哪裏弄個實驗室來分離這些金屬氧化物?
而且這個還怪危險的,若是在重華宮後頭弄個實驗室,雖然她自信一般不會炸,就怕有人不留神動了什麽炸了,那就說不清了。
萬琉哈氏還可能沒地方住了,那就有點慘了。
她眼巴巴看着康熙,估計他應該有辦法吧!
康熙一聽萬琉哈氏的苦惱,不由笑道:“朕在養心殿側邊建了個實驗室,這幾年太忙,倒是很少過去了。”
哪怕他很少過去,實驗室自然還跟原來一樣,每天都有人打掃得幹淨整齊。
若是想用,那是能立刻用上了。
康熙示意侍衛把這塊彩色玻璃給南懷仁送回去,因為萬琉哈氏指出了這塊玻璃是畫上去再燒的,他連多一眼都不想看見了。
天色擦黑,時辰卻還算早,康熙索性領着萬琉哈氏去養心殿,看看那間實驗室的。
萬琉哈氏是興致勃勃,沒想到康熙對西學如此喜歡,連實驗室都有!
而且還真叫實驗室,難不成也是南懷仁給康熙起的名字嗎?
她一問,康熙就答道:“是,南懷仁說在西洋那邊,皇家都會設立實驗室,朕想着也該有個差不多的。”
西洋皇家人有的,他也要有才行!
Advertisement
這不服輸的勁頭讓萬琉哈氏忍不住抿唇笑了笑,康熙看她笑了,也跟着笑道:“那時候朕還年輕,還讓南懷仁從不少傳教士那邊買下器皿,布置了這個實驗室。可惜後來平三藩的關系,朕沒有時間再細細鑽研,倒是叫實驗室落灰了。”
算是他年輕時候難得一頭熱做出的決定,不過這幾年雖然忙碌,卻也沒有撤掉實驗室的念頭。
如今三藩平定得差不多,算是比之前能閑下來一些,康熙也能重新在實驗室開始做他的研究了。
這個實驗室除了李德全領着幾個心腹太監打掃之外,還有就是偶爾被康熙叫過來讨論的南懷仁,就沒別人踏足過。
萬琉哈氏在後宮裏算是頭一個進入實驗室的人,她以前曾聽說康熙在自己的住處設置了實驗室。
但是很可惜後世的子孫對西學不如他來得喜歡,研究也沒有繼續。
雍正還繼承了一部分,但是他登基的時候國庫空虛,費了十來年終于緩過氣來,卻因此累病,很快去世了。
等到了乾隆的時候,他對這些大部分都沒有興趣,更不願意花時間去鑽研,全都讓人收了起來,鎖在庫房裏面不見天日。
也就是後世從宮廷記錄當中,才發現康熙對西學的造詣已經相當厲害,甚是可惜了。
如今她竟然能踏足這間實驗室,興奮得臉頰都有些泛紅。
康熙見萬琉哈氏的眼睛裏滿是好奇和歡喜的樣子,不由笑笑道:“裏面還沒有多少東西,以後再添置一些才行。”
隔了好幾年,也不知道西洋人是不是弄出更多有趣的儀器來。
鑰匙在李德全手上,他小心翼翼開了鎖頭,打開門請兩人進去。
康熙在前頭,萬琉哈氏跟在後邊探頭探腦。
一進去,她率先被門邊的一座觀察天體的雙筒望遠鏡吸引住了。
康熙回頭見萬琉哈氏的眼睛黏着雙筒望遠鏡不放,就笑着道:“正好今兒月色昏暗,應該能看見繁星。”
他過去調整了一下,尤其調整好高度,讓萬琉哈氏站着就能從雙筒望遠鏡看出去。
萬琉哈氏只是驚訝康熙這裏居然有觀察天體的望遠鏡,對看這個倒是不好奇。
畢竟在現代的時候,這種望遠鏡都随便裝在高樓之上,只要塞個幣,後來直接手機掃碼就能看了,非常方便。
而且後世的天體望遠鏡能看得更遠更清晰,這個只能算一般。
不過康熙如此熱情,萬琉哈氏也不好拒絕,就閉着一只眼扶着望遠鏡看了出去。
哪怕隔着幾百年,這星空卻是一樣的。
尤其因為古代的燈光不像現代那樣亮如白晝,更能看清楚天上那些璀璨的星星。
萬琉哈氏出神了一會,很快站直身,對康熙笑着道:“星空很漂亮,這望遠鏡也是南大人送來的?”
康熙搖頭道:“不是,是法蘭西的傳教士送來的,朕很喜歡就留下了。”
萬琉哈氏一聽,明白他肯定是花了一大筆錢,才把這個天體望遠鏡給留下來的。
她跟着康熙走進去,李德全已經在各處點了燈,漸漸亮了起來。
萬琉哈氏看到桌上的渾天儀,很像張衡的渾天儀,只是刻度上用的是西方的法度。
而且在運轉的時候,能看見周圍的球體。
這分明是演示了太陽、月亮和地球轉動,以及日月蝕等天體運行的情景。
這就太讓萬琉哈氏驚訝了,畢竟這個時候古代還信奉天圓地方,康熙倒是走在前沿了。
當然比起西方,他們一直信奉地球是方的。
但是他們戰國的時候,地圓說就已經有了。
直到張衡做出渾天儀,地球是圓的這件事是毋庸置疑的,比起西方要早上許多。
但是一直以來都認為地面是方的,地球也是宇宙的中心,天體圍繞着地球轉動。
康熙估計是因為得到那一架天體望遠鏡,觀察到星體,對西方這個日心說接受頗為良好。
不過他也只在自己的實驗室裏擺上這個,要讓其他人都相信這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這麽看來,康熙年輕時候,思想還是有點小叛逆的?
而且他對新事物和新知識的接受度都相當好,只好自己覺得對的,就願意相信并努力鑽研。
萬琉哈氏看向康熙的目光都柔軟了幾分,作為研究員,最喜歡看見的就是願意接受新事物和有鑽研精神的人。
她側過頭,忽然發現桌案角落有一個光禿禿的球體。
看這個球體斜着鑲嵌在架子上,手一轉,球體也跟着轉動,萬琉哈氏不由驚訝:這是地球儀?
她都懷疑究竟自己是穿越的,還是康熙才是那個穿越的人?
康熙見萬琉哈氏轉動那個光禿禿的球體,想了想說道:“這是地球儀,原本朕打算跟南懷仁一起做的。只是這幾年耽擱了,加上地圖并不完整。”
萬琉哈氏一聽就明白,明代的時候其實已經繪制出世界地圖了。
地圖上關于世界幾大洲和國家的地理位置比較清晰,但是經歷戰亂,加上剛入關的幾個帝王對這些都不感興趣,大多都毀掉了。
餘下有些經過三百年沒有保存好,自然也開始腐化或者發黴,再也看不清楚了。
如今想要重新弄出來,就得借鑒西洋人的地圖,這讓康熙有點不爽,不太想直接用。
而且康熙擺明不太相信西洋人給他的地圖是真實的,看他的意思,不會想自己繪制吧?
不過如果後邊開了海禁,海船穿越各個海洋和大洲,彙聚起來,确實能給康熙帶來真實的地圖。
果然康熙又說道:“西洋人的地圖十分簡陋,就是南懷仁都沒辦法拿出最詳細的地圖來。”
不用說,西洋人防着他們呢!
康熙心裏不悅,想着不用就不用,他自個弄一個新的就行了!
也就多花些年頭的事,他還等得起!
康熙想了想,示意李德全從櫃子最上面的抽屜裏拿出一個卷軸。
李德全小心翼翼打開,平攤在桌上。
萬琉哈氏一眼就看出這是一張世界地圖,雖然沒有具體表明所有國家的分界線,不過五大洲的輪廓還是能清晰可見的。
康熙的指尖精準點在大公雞的位置,又輕輕一挪道:“咱們在這裏,這都是大清的疆土,這裏是京城。”
萬琉哈氏點點頭,看得仔細,康熙的指尖确實點在京城的位置。
他的指尖在疆土上轉了一圈,又說道:“朕打算派人四處測量國土,彙聚精确的數據來。”
打仗的時候,含糊的地圖就讓人吃虧了。
如果他們有更精确的地圖,用上西洋新的測量儀,統一的數據,那麽繪制出的地圖就精巧極了。
不管山有多高,是否有小路,有幾條路,都是一清二楚的。
更別提是周邊有山林,那麽山林的面積多少,裏面有什麽樹木,以後需要的時候也能立刻找到。
就是這樣一寸寸測量太費時間,康熙也不知道有生之年能不能做完,總歸現在開始的話,有一天就能測完。
但是給後世的子孫們,也算是留下一件不錯的寶物了。
萬琉哈氏聽着就笑道:“皇上這個想法極為不錯,咱們地大物博,好東西多得很。如今零零散散的,沒能知道得太全面。若是知道各處的大小,有什麽好東西在,尋起來就要容易得多了。”
“興許還能找到不少以前以為沒有的,給咱們能多添點好東西。”
聞言,康熙就笑着點頭。
要是其他妃嫔聽了,想必也會毫無理由來贊成自己,卻未必能點出他的心思來。
确實他們地大物博,好東西多得很,如今很多找不到,只能依賴外邊買入,價錢被擡得極高。
如果能找到一樣的,哪怕是能替代的都極為不錯了。
如果是群臣聽了,想來會認為剛征戰結束的康熙只為測量數據就揮霍大量的人力物力,只怕會委婉勸阻一番。
能遇到一個真正懂自己,又無條件支持的人,确實不容易。
康熙不由笑着反問萬琉哈氏道:“要是朕派了許多人出去,只測量出數據,其他什麽好東西沒找到,那豈不是白費功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