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真假嬴政(10)
“呂不韋,你還有什麽話說?”
秦王一語既出,顯然已認定了真假嬴政的各自身份,并未給呂不韋申辯的機會。
呂不韋何嘗不想倒打一耙說嬴政是冒牌貨,奈何隊友是頭豬,假嬴政看到真嬴政,當場就吓成那熊樣……就算換了他是秦王,哪怕明知這個是真的也沒眼看不想要了。
貨比貨得扔,人比人得死。
他只能汗顏地說道:“當初政兒……政公子高燒至假死,是微臣未能徹查,誤以為公子無救,一時糊塗,方才犯下大錯……求大王降罪!”
秦王死死地盯着他,“若是政兒不曾回來,你是不是就打算欺瞞寡人一世?”
“微臣不敢……”呂不韋剛說了半句,在秦王失望的目光下,終于沒說下去,緩緩跪倒在地,重重地叩拜下去,只幾下便額頭沁血,他卻依然不停。
身邊的假嬴政早已吓得癱在地上,見他都如此,也跟着連連磕頭,“都是呂丞相讓我做的,我也不想的……求大王饒命!”
秦王冷下臉來,揮揮手,“拖下去——”
早有帶甲侍衛守在他身後,立刻聽命上前,将呂不韋和那假嬴政一起拖了下去。
呂不韋倒也硬氣,并未像那假貨一般苦苦哀求。對他而言,投機本身就是風險越大收益越大,此事若成,那他便是當今第一大國秦國未來君王身後真正的掌權人。
若是不成……便如當下這般,不過一死而已。
作為一個商人,有賺錢的時候,也有賠錢的時候,既然輸了此局,那他也只有認命。
嬴政一直并未插話,直到看着呂不韋被帶走,方才起身,朝着秦王深深一禮,“多謝大王替我伸冤!”
秦王疲憊地長嘆一聲,說道:“若非上天垂憐,讓寡人夢見你被人替換,只怕寡人就要中了呂不韋的奸計,認賊為子,反倒讓吾兒淪落在外。”
荀卿聞言意外地看了嬴政一眼,他原以為是這個弟子帶了什麽信物或送信給秦王,揭穿此事,才有今日之變,卻沒想到,竟然是秦王先做夢,還夢到兒子被人換了?
Advertisement
子不語怪力亂神,他也不信。
嬴政感覺到他的視線,亦沖他行了一禮,“大王此言差矣,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政雖未能及時回鹹陽侍奉大王,但能夠在失意之時拜入荀師門下,得荀師教誨,受益匪淺,此番能請得荀師及幾位師兄入秦,以老師和諸位師兄大才,定能輔佐大王成就霸業。”
秦王看着這個兒子氣度不凡,言辭有理,比之前那個假貨不知強了多少倍,頓時有種不愧是我兒子的欣慰感。
“好,好、好!”
在他離開趙國之前,被困于質子府,哪怕有呂不韋暗中相助,可秦趙兩國不時交惡,他都要受到趙國貴族的排斥甚至辱罵,只能與妻兒相伴,嬴政幼時,幾乎是他親自陪伴,看着他從一個小小的團子,開始牙牙學語,翻滾坐爬,直到站起來行走。
他甚至還記得嬴政第一次叫“阿父”時的模樣,那種骨血相連的父子之情,是後來回國後,在太子之位上,多少美人投懷都無法比拟的。
哪怕後來又有了成蟜,他還依然記得趙姬和嬴政,才會派人去接他們回來。
可沒想到,接回來的竟然是個假貨。
難怪他除了第一次見到趙姬母子時,竟然再沒有到昔日那種父子之間親近的感覺,當時還以為是趙姬母子在趙國逃難受苦良多,導致性情大變。
原本對兒子已經有些失望的秦王,忽然發現,這居然是個假貨,而真正的親兒子不光一表人才,還替秦國請來了儒學大師前來傳道授徒。
原本秦國對儒家并不在意,只因秦國是以軍功立身,以法家治國,軍紀嚴苛,故而秦軍之悍勇,遠勝諸國。
可偏偏荀卿這位儒學大師,教出的韓非、李斯兩位弟子,短短數年間,著書立說,竟是以法家揚名,就連秦莊襄王亦曾聽聞荀卿之名,只是當年荀卿曾到秦國一游,以秦法嚴苛,有失仁德之故,并未久留。
這次荀卿若能留在秦國,對于秦國上下來說,都是一件大事。
秦莊襄王大喜之下,當即命史官記錄今日之事,并命人擇期開宗祠,要親自帶嬴政前去祭祖,并在秦王室宗族譜記名。
嬴政自是無不答允,乖巧的連系統都有些意外了。
系統:“宿主,你這次……是真的打算孝順你父王嗎?”它怎麽就不信呢?
總感覺,太過一帆風順之事,裏面總會有點奇奇怪怪的問題。
嬴政鄙視它:“不是你非要綁定我,讓我做什麽任務的嗎?現在我做了,你居然還懷疑?”
系統:“不敢不敢!宿主你随意……只要完成任務,你就可以拿到通往星際的身份卡,實現你征服星辰大海的夢想!加油啊宿主!”
呵!嬴政懶得搭理它,這種人造之物,只會按照所謂的程序運行,所以他才要先回到自己最熟悉的地方,跳出原來的選擇,來試探這個系統判斷任務完成度的标準,方便自己以後行事。
至于孝與不孝,當然要看父王的了。
所謂父慈子孝,先有慈父,方有孝子。
至于什麽仲父假父還想要他按頭當孝子?做夢去吧!
前世的仲父,今生還沒來得及等到在秦國掌權攝政,就早早地飲下毒酒身亡,甚至連當年那部一字千金的《呂氏春秋》尚未開始編撰,便已徹底沒有面世的機會。
不過嬴政倒是借機向秦王提出建議,以荀卿為主,韓非為副,編撰《大秦全書》,廣收天下各門各派學說文集,荟聚百家經典,再由大儒評述編撰,定能成為一部傳世巨作。
不光秦王對此大贊,連秦國文武百官都對這個半道殺出來的“真”公子刮目相看。
原本王室鬧出這種“真假”公子之事,向來是王族大忌,有時甚至不論真假都會被君王厭棄,更何況這種在外長大的公子,未曾經過王族教育,很難融入宗室之中,更難以得到文武百官的信任和追随。
可嬴政何許人也,哪怕現在不過十歲小兒,已展露峥嵘,上馬能騎射作戰,下馬能執筆行文,還懂得替君父分憂,比原來那個假貨,簡直是雲泥之別。
“我懷疑……這個政哥,是穿越者!”
“我也是,還以為政哥不跟呂不韋和趙姬回秦國是一時之氣,可沒想到,人家借此扳倒了呂不韋!要說他不知道呂不韋以後會做什麽才怪呢!”
“沒了《呂氏春秋》,多了個《大秦全書》,同情他們那個世界未來學歷史的同學們了!”
“也不一定,若是政哥一統天下後,再來個焚書坑儒,大夥兒也就不用擔心了!”
“你傻啊,政哥既然都是穿越者了,怎麽可能還會焚書坑儒呢?”
“啊?可這樣的政哥,還能成為秦始皇嗎?”
“就沒有一個人像我一樣,想看一眼趙姬的結局嗎?”
嬴政默默地關閉了腦中刷屏的彈幕,後世那些人的評論,他并不在乎,趙姬的結局,他沒過問,秦王也未再提起趙姬,就好像這個人不曾存在過一般。
好了,未來的三座大山,仲父、假父、太後,好走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