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信使’(1)
=============================
英國小報以其毫無下限,在國際間都頗有名氣。但身為外國人,對英國小報的了解也就止步于此了。甚至大多數人都以為,‘小’報之所以叫小報,是因為規模小,或者難登大雅之堂,無法和嚴肅報紙相比。
其實不是,小報和大報的标志性區別就是字面意思上的‘大小’,小報紙張只有大報的一半大。
至于說小報的規模...emmmm,事實證明,相比起大報上一本正經地讨論戰争、人道主義、非洲饑荒、首相出訪、稅制改革、金融危機這些,大家還是更喜歡看娛樂八卦、名人隐私、奇談怪事的。
事實上,小報的規模超大,紙媒時代,英國發行量前五的報紙,就全都是小報了。現在,很多報紙都有電子版,有屬于自己的網站。新一代的年輕人用筆記本電腦訂閱小報,現在也非常常見了。在這個紙媒有凋零跡象的年代,如果算上網上的點擊率,小報更是具有壓倒性優勢。
但難登大雅之堂倒是真的,從一開始,小報的辦報方針就偏向大膽搏出位,會登載很多普通人‘喜聞樂見’的公衆人物醜聞。
不過,直到上世紀中期,人們多多少少還有着相應的矜持,至少相對今天的人們來說是這樣。所以,當時的小報即使報導醜聞,也還沒有到沒下限的地步。
打破這層底線的是個進軍英國傳媒界的外國人,在收購了英國數份發行量極大的小報之後,這個外國人密集地、無底線地報導醜聞和奇聞異事。其中有很多是過去的小報也不會報道的,比如王室新聞。
而底線這種東西,一旦有人率先打破,之後就會用最快的速度滑坡。六十年代之後,小報的狂歡時代來臨了!
報社用重金收買‘線人’,搜集涉及到隐私的新聞已經是最基本的操作了。至于非法安裝監聽器、隐藏攝像機,侵入私人領地,開車追逐乘車的公衆人物,而不在乎可能的危險...這些也只是進階版。
至于最後的集大成之作,大概是憑空杜撰新聞了。
跑大新聞太難了,大家都買新聞,掌握新聞的關鍵人物叫價越來越高。而且你能買新聞,別人也能買新聞,始終無法脫穎而出。相比之下,杜撰新聞就輕松愉快多了,而且是零成本的。
所以‘貓王其實是外星人’‘日耳曼伯爵複活’‘月球上有史前人類痕跡’‘亞特蘭蒂斯出現了’,這樣的新聞也都出現了。
小報最鼎盛的年代當然是□□十年代,頂級小報每天都有幾百萬份的發行量——世紀之交時,小報就沒那麽美麗了,主要是利潤豐厚,大家都垂涎不已,市場競争就激烈。哪怕是小報業的龍頭,也要靠打價格戰弄死競争對手。
現在,新的模式出現了,很多新出來的小報不要錢,就免費送。
這種報紙,與其說是報紙,不如說是商品目錄,在商品目錄之外,順便登載一些新聞、圖片、小說。
艾米麗做的就是這種報紙。
其實,如果艾普莉願意的話,她的小說要出版就太容易了,根本不用上這種不入流的報紙。不過,她不在乎這個,莫妮卡和戴維斯也不太在乎——他們更在乎孩子們本身的想法。
艾米麗辦的小報叫《信使報》,在和艾普莉簽訂合同之前,她已經做了很多準備工作了。所以在艾普莉和家人去南非度假沒多久,《信使報》就公開發行了。一開始發行量并不大,除了網絡版,紙版只印了五千份。
以免費送的小報來說,這個數字偏多,但也在正常範疇內。
《信使報》發行時沒有激起多少水花,有一些媒體提到這件事,還是因為艾米麗·多裏斯的名氣——她曾經是很有名的平面模特,富家千金的身份也如假包換,還上過一些節目,也是一代名媛了。
在大衆眼中艾米麗算是名媛中逼格比較高的了,因為她家裏的有錢程度和幾個常常出現在頭版頭條的‘名媛’相比,不是一個層次的。而且,她學歷很好,也沒有今天和某個富翁、公衆人物鬧緋聞,明天又去真人秀混眼熟。
大概是因為這個原因,《信使報》發行時,網上的點擊率一開始就很好看,不像是一份初發行,且沒有大的傳媒公司做後臺的報紙...畢竟,會關注艾米麗的也都是年輕人,年輕人在網絡上的影響力更大。
他們不見得會在現實生活中特意找《信使報》,但只是在網上浏覽一下,就很簡單了。
就在這種情況,艾普莉(她取了一個‘瑪麗·倫敦’的筆名)的小說《玫瑰戰争》開始在《信使報》上連載。
一開始,受限于《信使報》的規模,《玫瑰戰争》并沒有多少讀者。至于評論界,更是一無所知——沒有人知道,出了今年賣的最好的詩歌集的詩人,去寫了一本通俗愛情小說。而一個‘新人’在小報上連載的通俗愛情小說,高高在上的評論界又怎麽關注?
但每一個讀過《信使報》的讀者,特別是女性讀者,都對《玫瑰戰争》非常感興趣。
“簡真是讓人嫉妒,她現在已經在南非度假了,我也想有個假期...”在簡·哈茨和室友合租的公寓內,室友貝絲有些酸溜溜的。
不過另一個室友薇薇安卻沒有當真——她們這些服務于富豪的家庭雇員,跟随雇主去度假勝地是隐形‘福利’。但大多數時間,這‘福利’都不是那麽好拿的。不是去到度假地就是去度假了,雇主是在享受與家人的悠閑時光沒錯,但她們還得服務雇主呢!
不過,他們的服務也不是24小時、一禮拜7天無休的,所以呆在度假勝地,有機會放松放松,也是真的。
薇薇安不說話,貝絲就有些無聊了。伸過頭去看貝絲在做什麽,發現她正在翻閱一份小報。
“是《太陽報》嗎?,還是《每日新聞》?”都是發行量很大的小報。貝絲很随意地朝室友抛了個媚眼:“親愛的,我先去洗澡,你看完後放在桌上可以嗎——我也想看。”
貝絲今天工作很忙,早上還差點兒遲到,完全沒時間了解今天又發生了什麽‘大事件’。
薇薇安心不在焉地點了點頭,似乎看的很認真,沒留意貝絲說了什麽。貝絲也不在意,去浴室沖澡去了,大約快半個小時,才披着濕漉漉的頭發出來。
她很意外,薇薇安竟然還在...要知道浏覽小報都是不用費腦子的,小報信息量又小,一份小報浏覽完畢根本花不了多少時間——結果,明天還要上班的薇薇安,到了這個時間還沒有去休息,就為了一份小報?
“這份小報有什麽了不起的地方嗎?莫非報導了皇室醜聞?又或者該死的,有加稅的消息?”貝絲走過去吐槽抱怨。
生活在這麽個時代,對政府,對經濟形勢,抱怨更像是一種習慣了。
“哦,不是,沒那回事...呃,”薇薇安放下小報,從自己看的這份小報下面找出一份報紙,這是這份小報的第一期,創刊號:“我是在讀報紙上連載的小說,就是這個,《玫瑰戰争》...我的同事,就是你也認識的阿曼達,她推薦我讀...”
“這是她收集到的報紙,還要還的,你能留心一點兒嗎?”見貝絲夠着報紙的時候毛手毛腳的,薇薇安忍不住提醒了一下。
“我以為你這樣的金融精英是不會看小報上的三流庸俗小說的。”貝絲展開報紙,還打趣了薇薇安。
“是什麽金融精英?只是個‘copy girl’而已。”薇薇安自嘲:“明明是蠢蛋都能做的事,招聘會上要求是名校生,要有漂亮的實習經歷,還要......”
說到後面,薇薇安都說不下去了。對此貝絲也只是笑着安慰她:“‘copy girl’可比‘coffee girl’上了一個臺階,好姑娘,你已經進入到人生新階段了!會越來越好的。”
貝絲笑着和薇薇安鬥嘴,時不時低頭讀連載小說。越往下讀,說的話就越少,看完第一節 結尾‘愛情點數+2’幾個字。這個時候,貝絲并不知道這意味着什麽,但她本能覺得這揭露了某種很重要的東西。
流暢又疏離的文字之下,暗示的東西讓貝絲脊背發麻,又莫名激動。
“之後的還有嗎?”
似乎預料到了室友的反應,薇薇安一只手托着下巴,一只手将《信使報》第二期遞給了貝絲。
貝絲拿過報紙,又飛快地讀了起來。
今天是《信使報》創刊後的第三天,《信使報》是一份日報。也就是說,《玫瑰戰争》已經連載三天了。
每天連載有幾千詞,并不少,可積累的內容還是不夠多。但即使是這樣,也逐漸展開了一個令人着迷的故事。凡是讀過的人,很難不為之傾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