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貝奇丹克府(5)
===============================
戴維斯·海多克是美國人,莫妮卡·海多克是英國人。他們結婚二十多年,過去一家人一直生活在美國,是最近才搬到英國來的——戴維斯是一家美國醫藥公司的擁有者,但他不是那種白手起家,自己管理公司的老板。
事實上,‘鋒銳’是他祖父創辦的,不過直到他接手前,在衆多美國藥企中‘鋒銳’都很不起眼。只生産繃帶這類簡單的用品,以及一些過了專利期,任何一家藥廠都能生産的藥品。
戴維斯·海多克的天賦不在管理,而在研發。現在‘鋒銳’的管理者是一群職業經理人,他自己則是研發部門的負責人。在業內,戴維斯·海多克一向以研發效率高聞名,在他手上‘鋒銳’接連誕生了幾個重磅炸.彈,引爆了業界,也成就了如今的‘鋒銳’傳奇。
剛結婚時,為了支持戴維斯的事業,莫妮卡和他一起定居美國,同時也将自己的事業中心轉移到了美國。
莫妮卡主要是做藝術品生意的,有一間名叫‘泊世’的藝術品公司。在藝術品交易這個領域,她是業內女王。她最得意的兩筆投資,一個是針對俄羅斯的,一個是針對中國的——在九十年代初期,她就非常有前瞻性地篤定俄羅斯和中國的藝術品市場會爆發式增長。
事實上她是正确的,當初大量買入的藝術品,如今不知道帶來了多少倍的利潤!
美國富豪雲集,是做藝術品生意的好地方,但英國也不差。丢掉了世界中心的位置之後,倫敦這座城市對全世界的富豪依舊有着不小的吸引力。這一方面是因為慣性,這一代超級富豪成長起來的時代,英國還有一點兒日不落帝國的餘晖。對于倫敦,不少人還是挺向往的。
另一方面,就是倫敦對富豪的友好了。就像摩納哥的免稅政策,讓那裏成為富豪的天堂,超級富豪的密度前所未有的大一樣。英國對富豪在政策上、法律上的友好,讓很多富豪青睐這裏。
而且,倫敦金融城也是和紐約交易所并列的,這裏的金錢流動非比尋常。跟着錢走的富豪們,怎麽可能錯過這裏!
蘇.聯解體之後,瓜分了國家財富的俄羅斯寡.頭,中東半封建半現代國家裏的石油王室,非洲□□統治者和他們的親戚們,前英國殖民地出來的壟斷買辦們...這些人紛至沓來,在倫敦城內安家。
莫妮卡在經營了二十多年美國市場之後,又看到了曾經半道放棄的英國市場。這一次,換戴維斯來支持她了——‘鋒銳’那邊依舊離不開戴維斯,他最近只是在重磅新藥成功之後,給自己放了一個長假而已。至于将來怎麽辦,只能辛苦一些,日常飛過大西洋了。
超級富豪們日常做空中飛人也不是什麽新聞了,那麽多昂貴的私人飛機,買來總是有理由的。
——海多克家沒有男強女弱,而且非常難得的,兩個出色的父母不僅沒有讓家庭無法維持,反而建立起了互相關心的家庭氛圍。
等到艾米麗離開,莫妮卡才第一次讀艾普莉寫的小說。雖然是艾普莉寫的小說,但最近正忙着打入倫敦藝術品市場的莫妮卡實在沒有時間,之前并沒有看過。
“真沒想到莉兒會寫長篇小說,我是說,她繼續寫詩,我都不會那麽驚訝。”莫妮卡翻開還是電腦打印字體的《玫瑰戰争》,對丈夫說到自己的真實想法。
艾普莉很難長時間專注于某件事,這是大家都知道的。詩歌還好,燃燒過激情之後,天才型的詩人可以很快完成作品。但小說就不同了,即使是天才,長篇小說要寫出來,也需要作者持之以恒。
“是的,這次莉兒堅持的時間久的驚人,就像是‘玫瑰戰争’本身一樣。”戴維斯這個美國人,這個時候說了個英國比喻。
“或許莉兒只是終于找到了願意為之奮鬥的事業,對于熱愛的事物,海多克的耐心向來是空前的。”
“不過...沒想到會是小說創作...之前莉兒的詩歌明明受到了歡迎。”戴維斯顯然想到了女兒意外受歡迎的詩歌集《鳳凰》——她的詩集出版其實有偶然性。
她從小就寫詩,還會将自己寫的詩歌朗誦給親戚們聽,那些詩歌是幾年積攢下來的。她的外公覺得這些詩歌寫的很好,應該做一個紀念。所以出錢請了設計師設計典雅複古的封面,又自費印刷了一百冊。
羊皮封面,燙金的書脊,內頁也是非常高檔的紙張,比時下昂貴的精裝書更好!很像是文藝複興時期偉大作者們的偉大作品。
一百冊詩歌集除了留幾冊作為紀念,其他的都贈送給了朋友,炫耀自己有一個聰慧的孫女。
這些詩歌集送人之後,大多會被扔進富豪們的書房吃灰,正如他們書架上大多數精裝書的命運一樣。但有一本被某個年輕人讀到了,讀完之後驚為天人,陸陸續續發表到了自己的臉書上,獲得了大量人氣。
由此吸引來了出版社,通過艾普莉的外祖父找到她,希望為她出版這本詩歌集。
艾普莉對此沒有太多感覺,很随意就答應了這件事...之後的事就都知道了,詩歌集《鳳凰》很受歡迎,至少以詩歌來說賣的很好。
流行小說作家相對于詩人來說,在當代肯定是更有‘錢途’的職業。但問題是,艾普莉屬于中了‘出生大□□’的超級幸運兒,她的人生可以斷言,缺什麽都不會缺錢。所以做流行小說作家,還是做詩人,其實沒什麽不同。
甚至,後者因為其‘曲高和寡’,格調更高,還更能得到認同呢。
所以戴維斯的‘疑惑’,并不算奇怪。在他看來,如果艾普莉想要做詩人,是沒理由轉去寫小說的。
莫妮卡已經在讀《玫瑰戰争》,敷衍地‘emmmmm’......認真地說,莫妮卡已經很多年不讀愛情小說了,作為有自己事業的女強人,她的家庭和事業都很充實,消遣時間的讀物并不在日程中。
但即使是女強人莫妮卡也在讀了《玫瑰戰争》後有點兒迷。
客觀地說,小說本身是沒什麽深刻內涵的,艾普莉的文筆比當下流行小說平均水準要高出一大截,但也改變不了這就是一個非常商業的愛情小說的事實——然而話說回來了,這樣的作品就是有趣啊!
商業作品能大獲成功是有道理的。
莫妮卡也并不是非莎翁、奧斯汀、狄更斯不讀的文藝女青年,如果是電影的話,她也喜歡看那些小情小愛、大團圓結局,甚至有些俗氣的作品。
《玫瑰戰争》不知道為什麽,即使是莫妮卡讀起來也有一種暗爽感。
讀完《玫瑰戰争》的存稿之後,莫妮卡若有所思:“說不定莉兒這次能獲得前所未有的成功......”
戴維斯摘下眼鏡,已經準備睡覺了:“我以為,《鳳凰》出版之後,莉兒已經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她大概是今年詩集賣的最好的當代詩人了。前一段時間,我在南漢普頓見到了一些‘老朋友’,他們提到了莉兒.......”
“你真該去看看他們嫉妒的嘴臉,雖然我一貫不贊同攀比孩子,但不得不說,每當這種時候,總是愉快的。”
上流社會幾乎無時不刻不在互相攀比,超級富豪們當然也會比較誰的孩子更好看、更聰明——普通父母都會做到這種程度了,生活在嚴苛等級、浮華炫耀中的富豪們,更無法免俗。
莫妮卡放下了打印的《玫瑰戰争》:“嗯哼...可惜,我們要去度假了,不然的話,可以在倫敦見證莉兒的成功。”
自從進入現代社會,旅行這一過去貴族們的專享,迅速在全階層風靡。歐美國家,一個家庭做家庭預算時,旅行度假都是必要的固定開支,正常家庭都習慣設定一個收入百分比為旅行支出。
哪怕沒錢,也可以去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者某個親戚居住的小鎮、農場借住一段時間。這段時間不用想工作的事,體驗和家裏完全不一樣的生活。
而對于富人來說,旅行度假就更是必不可少的了。艾普莉今年十五歲,印象中家裏每年都會外出度假——雖然有的時候工作很忙,度假時家庭成員不一定能到齊。
度假的日子一般在盛夏,七月份八月份,或者在聖誕節前後。
原來在美國的時候,艾普莉夏天度假,七月、八月都有。但現在在英國,按照傳統,只能遲一些——英倫的氣候,夏天還是很舒适的,因此在近現代以前,有錢人的很多活動都安排在夏天,夏天也是倫敦的社交季。
這種傳統順承到了今天,例如亨利皇家劃船賽、馬球賽、私人領地狩獵...等等等等,還包括以蛇廊夏季亭展為代表的一大堆夏季藝術展,都會在夏天進行。
所以,不少人會選擇七月間留在倫敦,參與社交活動,至少是大部分最重要的社交活動結束後,八月份的時候再離開倫敦。去阿爾卑斯山滑雪,去地中海或者加勒比海沿岸沐浴陽光,去非洲大草原看動物...總之就是這些。
海多克家也是這樣,他們打算今年去南非。
而艾米麗準備已久的小報,也會在他們度假期間創刊。
--------------------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22-06-30 08:05:36~2022-07-01 08:16:23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芊芊 4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