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畢業生(3)

============================

對于正在‘from six two’春季學期的艾普莉來說, 派對是稀少的,更多時候她只能專心提高成績。她的成績還算不錯,足夠上好學校了, 但要上最好的學校——如果她不是一個‘海多克’,就挺危險了。

事實上, 艾米麗舉行的慶功派對就是她春季學期的最後一個派對了, 直到春季學期結束,複活節假期開始她才很有限地參加了幾次‘課外活動’...相比之下, 雙胞胎就要爽的多了, 他們的生活完全不受考試影響。

這樣的情況下, 艾普莉更像是一個小可憐了...莫妮卡和戴維斯不能表現的太偏心她,故意讓雙胞胎和她一起苦讀,只能嚴肅地警告了雙胞胎:怎麽玩耍都可以, 只是不能舞到你們姐姐面前!

對此伯特萊姆和尼克勒斯是真的失落——這該少了多少樂趣啊!

“你們在做什麽?”輔導艾普莉的家庭教師才剛離開,學到頭昏腦脹,像一條暈頭轉向的小魚的艾普莉走出了房間, 問了女仆之後才在‘電視房’找到戴維斯和雙胞胎。

就像很多已婚男人總想有個私人空間,可以和好兄弟們一起喝酒、看電視, 完全躲開妻子的唠唠叨叨、孩子的吵吵鬧鬧一樣, 戴維斯有的時候也有類似的想法。不過不同于很多男人無法真的擁有這樣的私人空間,對于戴維斯來說, 這是小事一樁。

在‘貝奇丹克府’,電視房就是這樣的地方。他只要呆在電視房,莫妮卡就默認他需要自己的空間,不會來找他了。

“在看網球賽, 是大師賽......”比賽正在精彩的地方,伯特萊姆頭也沒回說了一聲。

美國男人喜歡看體育比賽, 這沒毛病。

忽然尼克勒斯回頭看向站在門口的姐妹:“這樣說的話,本廷克已經轉入成年組...應該已經在打成年組的比賽了吧?”

艾普莉接受過20個課時的網球訓練,但生活中很少打網球,畢竟她是讨厭一切戶外運動的。20個課時的充分訓練讓她在必要的場合不會出醜,和其他人一起玩兒足夠了,但要說她對網球有多了解,特別是對職業網球有多了解,那就是說笑了。

所以她很誠實地搖了搖頭。

“你居然不知道?我以為你會知道的。”

尼克勒斯的表情浮誇,讓艾普莉忍不住捏了一下他的耳垂,警告自己的小弟弟。

一點也不痛的尼克勒斯對着自己的雙胞胎兄弟做了個攤手的動作,然後就忍不住笑了起來。

伯特萊姆看比賽更加投入,沒有一下反應過來尼克勒斯的意思,‘啊’了一聲就沒有反應了。

艾普莉坐到戴維斯和伯特萊姆中間,也加入了男孩兒們的活動——對于準備考試的學生來說,似乎除了學習本身,其他的活動都變得有趣起來了呢。

大電視裏,網球場內,兩個網球手追着小黃球跑來跑去,艾普莉看了一會兒就低頭擺弄手機去了。過了幾分鐘,小聲地對尼克勒斯說:“對,阿瑟在打成年組的比賽。”

“嗯?”尼克勒斯看了看姐姐,又看了看她手裏的手機,過了一會兒反應過來,故意用很輕松的語氣說:“那麽,他的比賽在哪裏可以看到呢?”

艾普莉搖頭:“只能看現場哦。”

每年的職業網球比賽太多了,加起來幾萬場是有的。這其中普通人最耳熟能詳的是四大網球公開賽,即美網、溫網、法網、澳網。而在四大網球公開賽中以英國的溫布爾頓公開賽為例,光是這就會在兩周內舉行超過650場比賽(包括男單、女單、雙打、混雙),所以有這麽多比賽也就不奇怪了。

當然,相應的青年組比賽是不含其中的。

四大公開賽這種級別的比賽,都不是每場比賽都能得到轉播,以下級別的比賽就更不要說了。

青少年組的網球運動員,男子可以在16歲轉職業,女子可以在14歲轉職業——一般來說,有天賦的運動員在青年組時期就脫穎而出了,他們為了成長期獲得長足的進步,也因為職業野心,會很早就轉職業,能多早就多早。

當然,也有人卡着極限轉成年組,但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阿瑟是天賦絕倫的網球運動員,單論力量,他在同齡人中并不出衆,但他的技巧、閱讀比賽的能力、永遠沉得住氣的大心髒,讓他的未來非常被看好——青少年組的網球賽,其實身體條件更容易左右比賽的關鍵,像阿瑟這樣的反而少見。而他的素質,又恰好是成年組更看重的。

在剛剛過去的3月,阿瑟年滿16歲,立刻注冊了職業網球運動員,開始準備職業比賽了。

青少年組的網球手轉成年組,之前的積分會清零。

大部分的職業賽事對于參賽選手是有排名要求的,哪怕是參加資格賽也是如此。而排名則是和積分相關——所以,一般情況下,剛從青少年組來的‘新人’得從一些不需要積分的比賽打起。

比如ITF的衛星賽什麽的,只要是注冊球員,誰都能報名。不過,一些熱門區(其實就是經濟發達區)往往會出現報名人數超過名額限定的情況,所以有的運動員還得特意跑到非洲這類不發達地區參賽。

在這個問題上,阿瑟沒有那麽難,因為他之前在青少年組排名第一。青少年組排名前四的男子網球手,可以直接參加ITF巡回賽25KH、25K、15K級別的賽事。另外,還有一些別的賽事也有拿外卡參加的可能,其中甚至包括四大公開賽這種。

當然,拿正賽外卡參賽有個問題,那就是即使贏了也拿不到積分。倒是拿資格賽外卡,沒有這層顧慮。

ITF巡回賽的級別是很低的,25KH、25K、15K的話,即使在某一站的決賽中贏了,也只有三十幾個、二十幾個積分...想也知道,那種級別的比賽,直播和轉播是不太可能了。

當然,阿瑟很受歡迎嘛,所以如果比賽成績不錯,相應的報導還是會有的。

然後,三天後,艾普莉收到了阿瑟寄給她的禮物,一個黃色小球——他拿第一個職業賽冠軍時用的球,祝福她的‘A-Level’考試一樣旗開得勝。

尼克勒斯看到之後酸溜溜的:“職業網球選手,一場比賽會用很多球吧?我覺得也沒什麽意義哦。”

艾普莉捏了捏小黃球一下,表面挺粗糙的、硬硬的......

最後小黃球的歸宿是用尼克勒斯一個模型盒子給裝了起來,玻璃材質,大小合适,被擺放在了艾普莉的桌上。

對此尼克勒斯是很有意見的:我特麽——

憑什麽就要用我的模型盒?我的模型就活該落灰嗎?雖然可以再定作盒子,但那可是原裝的啊!

“怎麽說呢,尼克你啊,經常覺得自己比我聰明,但是啊......”伯特萊姆伸出一只食指,在尼克勒斯面前晃了晃,一切盡在不言中。

......

網球、亞瑟、和兄弟的‘小問題’...其實都只是複活節假期中的小插曲,整個複活節艾普莉最大的主題始終是學習。因為學習,她甚至都忘了關注在複活節假期中發售的《玫瑰戰争》第二冊 《情與理》,嗯,最終還是定名為了《玫瑰戰争2情與理》。

在過去的連載中,意大利情人洛倫佐已經俘獲了大家的心,後出場的英國偵探貝爾登在失去先手優勢之後還要與他不相上下,這就需要‘億點點’設計了。而在艾普莉的設計中,他是那個唯一察覺到珍妮弗‘異常’的人。

作為理性的偵探,他并沒有考慮‘超自然’因素,他也不知道珍妮弗在打一場愛情戰争——她得讓人愛她,非愛她不可,她才能存活!

但除了這個之外,貝爾登全都推理出來了!

有點兒古板,或者說古怪的天才注視着那女孩兒,他那精妙運轉的頭腦不停思考。他看穿了她的異常,看穿了她誰也不愛,只是在追逐愛本身,她要別人愛她。而這,也不是出于年輕姑娘可笑的虛榮心,她甚至沒打算更現實點兒,釣個金龜婿。

事實上,這個過程中她表現的比‘受害者’們更痛苦,或者說,她本身也是受害者呢。

在貝爾登與珍妮弗的交鋒中,她一開始像一道謎題,他是為了解謎才看她、觀察她、了解她的——而這就是問題所在了:

養成一個習慣需要多久呢?據說只要21天呢。在兩個月的時間裏,他一直在看他,最終就不能不看她了。

理性的偵探不會像情人一樣,因為不能确定,所以什麽都不說,若即若離總好過一刀兩斷。

他為一切做了終結,他找珍妮弗攤牌了!

他條理清晰地分析珍妮弗的種種,看上去比她自己更了解自己。當然,在他的分析裏,珍妮弗應該是患有某種心理疾病,類似于強迫症、心瘾——他要她清醒一點,在被毀掉之前嘗試去解決問題。

不論她接不接受偵探的表白,他都希望她能有面對問題的勇氣。

珍妮弗幾乎要抓住貝爾登的手了,因為他是唯一一個洞察了她所有的人,包括她笑容背後的痛苦、堅持背後的疲憊...就像一個要溺水的人,哪怕是一根稻草也會去死死抓住。

在艾普莉的筆下,這場攤牌交鋒幾乎被描寫到了巅峰,屬于珍妮弗的那種強烈的痛苦、溺水前的求救,是要讓讀者落淚的。某種程度上,某位評論家說的沒錯:瑪麗·倫敦是在用實例告訴所有人,文學的技巧可以何等程度上拯救內容本身的貧乏。

--------------------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22-07-24 02:06:45~2022-07-25 02:28:51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明月下西樓 30瓶;茶茶、赤穗 2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