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無端猜測

楊氏看得分明,這庚帖上分明是她女兒的生辰八字,她的女兒尚未許親,為何會與人合八字?也不知這位泾陽侯夫人,是從哪裏得來她女兒的八字的。

林樾蓉只瞧她一眼,也不惱,不疾不徐道:“周夫人莫生氣,這意思還不明顯麽?這兩人八字都合了,尊府就定個日子吧。我們宋家,絕不會委屈了令愛若說這婚事,原是上天注定,最是強求不得,也違拗不得……”

她想到上輩子自己初時表白宋愈不成,嫁給了其父宋三爺卻不知珍惜,只一意挑撥作弄宋愈夫婦,令他二人夫妻艱難不說,她自己最後也落得那般結局……

她又是一嘆,卻不知楊氏已經氣的身子微顫了。

“合八字?卻不知道是何人做的媒?何時問的名?怎麽就不明不白合了八字?”

楊氏今日非要弄清楚不可,莫非是女兒身邊有內鬼,将其生辰八字告知旁人?很明顯林樾蓉出面是為宋愈而來。

京中誰不知道林大姑娘和小宋探花當年的那點糾葛?林樾蓉還真好意思來為他求親!

林樾蓉覺得尴尬,卻還是答道:“請王媒婆做的媒,問名也在那一日,至于八字……”她嘿然一笑,“這就要問令愛了。”

言下之意,自是說周暄與宋愈私定終身,才會将八字透露給男方了。

楊氏惱怒異常,她的女兒她了解得很,很明顯暄兒很不待見甚至是厭惡小宋探花,又怎會将八字透露給他?

她女兒是個好的,都是那姓宋的使壞!一定是這樣。

楊氏也不想跟林樾蓉糾纏下去,她深吸一口氣,說道:“宋夫人,咱們今天就把話說開吧。這庚帖怎麽來的,你我心中都有數。小女雖頑劣,卻幼承庭訓,還不至于做出這等與人私定終身的事情來!”

“不是……”林樾蓉想反駁,私定終身也不是什麽壞事。

楊氏已然續道:“我們周家已經明确表态過了,咱們兩家不合适。小女年幼不懂事,實在配不上貴府的公子。而且,我們打算将她許配給旁家,注定與貴府無緣了……”

“你說什麽,你把周暄許給了別人?”林樾蓉大吃一驚,“許給了誰?”

笑話,周暄怎麽可能許配給別人?周暄的父母不是疼她麽?許給別人,她怎麽也不哭鬧?就這樣認命了?那她還把八字給宋愈做什麽?

Advertisement

——楊氏說周暄已經許給他人,也是氣急了。那宋愈三番兩次提親,一次不成,再來一回,而且還不知怎麽得到了周暄的八字,自行合八字。

她想,恐怕也只有說周暄訂親,是人家未過門的妻子,才能讓宋愈死心吧。小宋探花,總不至于公然搶奪他人.妻子吧?

——時至今日,楊氏對宋愈真是一絲好感也無。無論是他三番兩次的求親,還是他這回托了林樾蓉前來,都讓她覺得氣悶。

林樾蓉問她,周暄許給了誰,楊氏幾乎是脫口而出:“是個親戚家的後生,親上作親,好得很。”

林樾蓉猶不相信,追問:“到底是誰?”

她還是不信。周暄是宋愈的,她很清楚。

楊氏咬牙,沒好氣道:“是太子少保,路征。”

她實在是忍無可忍了,越發覺得路征比那宋愈好千倍萬倍。同樣是求親被拒,一個是死纏爛打,甚至用不知名下作手段。而另一個,卻胸懷坦蕩,盡心盡力解決難題。——她也知道路征忙着移風易俗的事情,看得出來,他是把親事、把周暄放在心上的。

若換親一說不複存在,她願意女兒嫁與路征為妻。

“誰?路征?”林樾蓉呆了片刻,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路征?”

她第一反應是楊氏在撒謊。路征和周家走得近,她是知道的。可那不是因為路征的姐姐是周暄的嫂子麽?他們有了這樣的關系,又怎麽能訂親?

這不成了換親麽。

林樾蓉這般想着,話語也說了出來。而且她記得清楚,前世直到她死,路征都沒有娶妻,那他又怎會與周暄訂親?

忽然,她想到了一種可能,會不會,周暄跟她一樣,也是重生者?

因為周暄經歷過一世,所以知道和宋愈在一起會困難重重,所以才遲遲不願答應宋家的提親。因為知道路征将來地位尊崇,所以甘願冒着換親的名頭,也要與路征的訂親。——這不是跟她重新回來後,不顧名聲也要嫁宋三爺是一樣的嗎?

她越想越覺得有可能,不由地冷汗涔涔。

林樾蓉又想起之前的件件小事,似乎有很多可疑之處,都能驗證她的猜測。

比如那次在忠勇侯府,她想撮合周暄和宋愈,卻被周暄躲開,比如周暄對她一直親近不足。這難道不是因為周暄對她有防備嗎?

林樾蓉暗暗搖頭,真是太大意了。

在她看來,這猜測大概八.九不離十。

她一時心灰意冷。若周暄真也是重生的,那可該怎麽辦?

腦海裏另一個聲音卻說:“別多想,不會的……”

林樾蓉也無心在滞留下去,頹然離去。一路上,她都在思考周暄是否是重生的。

畢竟,這輩子和前世不一樣了。

林樾蓉回去後,很遺憾地告訴宋愈,周家不同意,多的也沒再提。她想,周家對宋愈有偏見是顯而易見的了。

這偏見定是來自周暄了。

林樾蓉暗笑周暄拎不清。明明上輩子作弄他們夫婦的是她林樾蓉,周暄怪宋愈做什麽?

到了這個地步,還是被拒絕嗎?宋愈捏着庚帖,也不說話,微微笑了一笑。

他也沒辦法的。

第二日,他便又去找了王媒婆。

……

三天後,周恕被父親叫到了忠勇侯府的書房。

忠勇侯劈頭就說:“近兩日,有些傳言不大好聽。都到這一步了,就趕緊把倆孩子的事情定下吧……”

周恕摸不着頭腦:“什麽?”

忠勇侯這才說起,他聽說周暄與宋愈已兩情相悅。現在外面傳的還好聽些,無非是才子佳人,天作之合之類的。

他聽着覺得還好,早些定了親,就好了。

周恕聞言,心中怒火蹭蹭直冒。那日他聽妻子說起來過,說那宋三爺新娶的夫人拿着不知何時合的八字,又提婚事,被她以路征為借口給拒了。

他雖然也覺得妻子此舉可能不大妥帖,但這都改變不了他對宋愈的壞印象。

大丈夫何患無妻,像宋愈這般,就有些下作了。

周恕連忙辯解,說并無此事,只是謠傳。宋家的确曾經求親,卻被拒了。

這流言也不知怎麽傳出來的。

忠勇侯擰了擰眉,不明白兒子兒媳為什麽看不上宋愈,多好的一後生。

周恕便說起八字一事。

忠勇侯道:“怎麽知道不是暄兒授意的?”他瞧着,這倆人甚好。話一出口,他又有些悔意。暄兒不是這樣的人吧?

暄兒向來乖巧柔順,又守規矩。如此夢浪的事情,不像是她能做出來的。

可是宋愈也是個好後生啊。書讀的多,會畫畫,對他這個老人也很尊敬。

忠勇侯又道:“既然都有了這樣的傳言,那就借此機會定下來吧。不定下來也不行,而且對姑娘家名聲不好。”

理是這個理,可是周恕并不願意這樣做。不能因為一點風言風語就草率定下女兒的親事。還是要給女兒好好挑一個。

只是速度要快。

父子倆并沒有達成一致意見。

周恕回家後,與妻子提起此事,要妻子多費心,最好早些定下女兒的親事。

他則讓人查查這傳言是從哪兒傳出來的。

不過是求親不成,怎麽就傳成已互許終身了呢?

楊氏這才正式提親路征求親一事,又說起路征請求先不要給周暄許人。

周恕詫異:“你說真的?”

路征和周暄,之前舅舅也提過。他想都沒想就否了,只當是舅舅一時興起。

難道說路征自己也有這念頭?

楊氏道:“不是說他在倡導移風易俗麽?”

“你是說——因此事而起?”周恕更詫異了。路征最近的動作,他自然知道的,卻不知是因此而起。

楊氏道:“可不是,也不知能不能成。”

“這話說的,若成了,你真把女兒嫁給他?”周恕問道。

楊氏反問:“有何不可?要不是怕人說換親,我覺得他倆就挺好的。看得出來,阿征是認真的。而且,他肯定不會欺負暄兒。”

——原本除去換親的擔憂之外,她對路征能否做女婿,也不是百分百肯定。有了宋愈做對此後,她對路征的好感驟然到達頂端。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