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路征求親
周恕沉默了片刻,他承認妻子說的有理。路征算是他們看着長大的,且未來也基本能夠預見,可以說是前途無量。再者路随玉還是周家的兒媳。若把暄兒許給路征,無論如何,他都不會委屈了她。
然而事情哪有這麽簡單。換親一說由來已久,路征雖然在移風易俗,但更改風俗談何容易?
況且,即使換親一說不複存在,子息單薄的路家姐弟均與周家結親,難保不會有其他流言。
周恕自己幼時因為生母不詳的緣故,沒少聽過各色流言。如果可以選擇,他并不想看到子女也這般。
他輕聲道:“再說吧,還沒問過暄兒的意思呢。她自己的親事,總得教她自己點頭才是。”
——周恕慣是會推己及人的。他們夫婦當年的親事不被衆人看好歷盡艱難才在一起。及到了他們的一雙兒女,他們雖未言明,但內心深處卻也希望兒女的親事不為其他,只因有情。
楊氏點一點頭,這事兒還得她來問。
晚間,楊氏親自去了女兒房中,見女兒早已洗漱完畢。卸去釵環,換上寝衣的她烏發如瀑,小臉瑩白如玉,秋水樣的眸中似有光華流轉。
楊氏暗暗嘆息,聽說女兒的相貌有幾分像她的親奶奶,眉目如畫,清麗動人,有時候還會覺得楚楚可憐。也難怪宋家一次又一次來求娶。
好在女兒應該是個福澤深厚的,定不會像周恕的生母那般薄命。
“娘親……”周暄有幾分詫異,母親這個時候來,定然是有事了。她心念微轉,問道:“是有什麽事嗎?”
房中并無他人,楊氏也不瞞她,直接說道:“三天前,宋夫人來咱們家,你可還記得?”
周暄略一遲疑,點了點頭:“自然記得。”
才三天而已,怎麽會忘?
“那宋夫人此番前來,帶了一樣東西,就是你和小宋探花合八字的庚帖……”
“什麽?”周暄大驚,“我什麽時候跟,跟他合過八字?!”
Advertisement
她心裏亂的很,也不知這是怎麽一回事。
楊氏見女兒的反應,越發篤定此事與女兒無關。她輕按女兒肩頭,說道:“別急,咱們家的确沒給過宋家八字。就是不知道宋家從何處得來的了。那宋夫人言語之中,仍是暗示你與宋探花有種種逾矩之事……”
“我沒有!”周暄氣急,她與宋愈總共見過幾面,每次她都匆忙避開,何曾有逾矩行為?
“娘當然知道你沒有,他們不就是為了迫得咱們同喜這樁婚事麽?”楊氏道,“你放心,爹娘都信你。只是……”
楊氏搖了搖頭,欲言又止。
周暄心頭酸楚而無助,卻因為父母的信任而又頗感慶幸。她輕聲問:“只是什麽?”
——在她看來,只要她在乎的人信任她,也就夠了。旁人再蹦噠,也傷不了她分毫。
楊氏又看一眼女兒,忖度着道:“你祖父今日喚了你父親過去,說是街上也頗多流言……”
周暄身體微微一僵,心內隐隐有了猜測,但仍不願意相信。她定了定神,澀然問道:“什麽流言?說我與宋愈有染?”
她出奇的冷靜,大約是有了之前的雙胞胎姐妹責問一事,她反倒不那麽慌了。——盡管她仍滿腔憤怒。
“有染”二字教楊氏心裏硌得慌。聽丈夫言說,外面傳的沒那麽難聽,左不過是說暄兒跟宋愈才子佳人,天作之合。
——這也是坊間傳言中常見的。世人多喜歡這樣的故事,一看符合他們的想象,越發傳的歡快,仿佛是親眼所見一般,還憑空虛構出不少細節。
比如什麽一見鐘情,什麽月下私會,什麽暗地裏合了八字等等,聽着着實感人。
可是,“才子佳人”無媒無聘的,落到那起子嘴上刻薄的人口中,可不就是說他們有染麽?
這些年的風氣終究是與幾十年前不同了。
楊氏的不言語,在周暄看來就是默認了。盡管她早就告訴自己莫生氣,沒必要生氣,可她仍是沒忍住,臉色殷紅,眼中含淚。
也不知是急的,還是氣的。她口中反複說着:“我又沒做,我怕什麽?我敢和他們對質的……”
她一點都不喜歡宋愈,甚至可以說厭惡到了極點。她都想問問他,她究竟哪裏得罪了他,以至于他非要娶她不可?哪怕毀了她也要娶她?
看到女兒哭泣,楊氏心疼急了,一把攬了女兒入懷,溫聲勸慰:“你別怕,咱們不會遂了他們的願。”
母親的懷抱給了周暄安慰。說到底,她也不是非常害怕。她有父母家人做後盾的,他們不會委屈她。
女兒猶在低泣,楊氏忽道:“忘了,還有件事,阿征也托了你舅公來提親呢。”
周暄心裏一咯噔,瞬間止住了眼淚。她擡頭看着母親,眼中亮晶晶的,想等她說下去。
母親以前并未跟她提過路征求親一事,現在忽然提起,是不是說明母親想問問她的意見?
周暄一顆心砰砰直跳,臉上剛褪下的紅又暈染開來。
楊氏觑着女兒神色,不是驚訝,不是生氣,反而是喜悅和期盼。她瞬間了然,心中明鏡一般。她頓了一頓,輕聲道:“怎麽?他讓人求親,你很歡喜?”
——楊氏努力想忽視心裏的那點子不自然。別人來提親是一回事,女兒心裏有人是另外一回事。
她的女兒還不滿十五歲,就想着嫁人的事了。她心說,怪不得路征願意想盡辦法移風易俗,定是他知道暄兒心裏也有他……
當然,也許未必是這樣。
周暄飛快地看了母親一眼,慢慢地點了點頭。她聲音極低:“其實,我是知道的。”
“你知道?”
周暄點頭:“娘,我和他,我和他……”
她聲音越來越地,到後來楊氏已經聽不到了。
“你不怕被人說換親嗎?”
周暄想了想,才道:“怕。可他說他會解決。”
她這般全心信賴的模樣讓楊氏有點吃味。楊氏故意問道:“那如果他解決不了呢?他不是神仙,不是什麽事都能解決。”
周暄微微一笑:“解決不了我和他一起受着呗。不過是幾句閑言碎語,又不是什麽大事。我只怕……”
她只怕現在的流言,會讓他難堪,讓他不舒服。
事實上,她的擔心有點多餘。
流言不少,路征自然也聽到了。對流言,他并不相信,沒有人更清楚,與他的姑娘互許終身的人是誰。
周暄喜歡的是他,怎麽可能跟宋愈一見鐘情,下輩子也不可能吧。
不難猜測,這大約是宋家放出來的。那次,他在宋家時,宋愈言語中就流露出非要娶周暄為妻的意思。
這些日子,他忙着移風易俗的事情,也沒去過多理會。所以,現在宋愈是想以流言逼迫周暄麽?
路征皺了皺眉,有時候情敵太奇葩也不是一件好事,感覺無形中,就拉低了他的檔次。
路征先去了周府,再次表明要娶周暄的決心,以避免産生不必要的誤會。
彼時,除卻周恕夫婦,周旸夫婦也在場,俱是一驚。
路随玉更是尖叫出聲:“你說誰?你要娶誰?”
她知道弟弟有心儀之人,但那心儀之人怎會是小姑子?
路征道:“周暄。”
周旸也很吃驚,他只當是路征因為流言的緣故在為妹妹結尾,心裏感動,卻是皺眉道:“不必了,流言止于智者,想必很快就會散了。你出面,只會火上澆油,此舉并不妥當。”
然而周恕夫婦卻明白,路征是來表明态度的。他娶周暄的決心,不會因流言而改變。
對這一點,周恕有些許贊許。他已經從妻子那裏知道了女兒的意思。這兩人互有情意,很好。可是想到他們的身份,卻不大好了。
似是猜出了周恕心中所想,路征直接道:“身份不是問題,我會請皇上賜婚,移風易俗,總得有人做表率,是不是?”
周恕暗暗點頭,若有皇家賜婚,那意義可就不同了,至少換親一說不複存在。他琢磨着,路征現在正得聖心,皇帝又同意了移風易俗,這道賜婚的旨意,想必不難求吧?
路随玉終于回過神來,問道:“征征,你說真的?你不是說……”
路征笑道:“我說的那個人一直就是她啊。我說過姐姐會很喜歡她的。”
當着公婆丈夫的面,路随玉梗在喉頭的“我不同意”一時半會說不出來。她只得悄悄拉了拉丈夫的衣袖。
周旸會意,其實他的想法與妻子類似。他開口說道:“這不大妥當吧?會被說換親的……”
楊氏卻道:“如果真有聖旨,那就不是換親,而是奉旨成親了,你怕什麽?”
對路征,她是越看越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