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皇帝賜婚

路征沖楊氏感激一笑,接過話頭,說道:“确實是這個理。況且,皇上既然願意移風易俗,想必也願意樹立幾個典型……”

“征征!”路随玉輕聲喝止了弟弟,皺眉道,“你是認真的?”

——她回想着路征先前所說的話,當時似乎句句皆有所指。看來,他可能預謀已久。她心裏很別扭。老實說,她的确和小姑子關系和睦,可她并不大願意周暄成為路家婦。

公公婆婆他們都太理想化了。按說聖上賜婚也不難,可是悠悠衆口并不那麽好堵。她不想路家成為人們茶餘飯後閑聊的話題。

她希望路征的親事是常态化的,而非特殊的。

路征直視着姐姐,一字一字道:“自然是認真的。我若娶妻,必然娶她一人。若不然……”他笑了一笑,緩緩說道:“那便終身不娶吧。”

他話一出口,在場諸人皆變了臉色。路随玉更是道:“胡鬧!”

這種近似于承諾的話怎可輕易說出口?若娶不到周暄,難不成他真要打一輩子光棍?豈不聞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路征笑笑,他大約也猜得到路随玉想說什麽。

周恕開口道:“還是先求了旨再說吧。”

路征點頭,略坐一會兒,便起身離去。

路随玉心裏一直悶悶的,不是說周暄不好,只是她更希望路征可以順遂一些。

周旸知道妻子心中不虞,回房寬慰了一會兒,只說此事還未定下,尚有變化也有可能。

然而,這件事很快就定下了。

路征請皇帝賜婚時,皇帝剛見過大皇子夫婦。皇帝對兒子選媳婦兒的眼光還是很滿意的。那侯氏模樣不錯,氣質頗佳,瞧着性情也好。——至少比皇後朱氏好。

皇帝聽聞路征求見,以為是關于新政令的問題,就喚了他進來。待聽聞路征想求他賜婚,皇上樂了,饒有興致地問:“哦?誰家姑娘?朕以為你打算學你先生,孤獨終老呢。”

Advertisement

路征笑了一笑,輕聲道:“臣以前也這麽以為。”

“說吧,哪個姑娘?”皇帝心情好,也很看重路征。一則是因為他是舟山先生高足,二是因為路征有很多古怪卻很有用的點子。

“忠勇侯的孫女,周尚書的千金。”

“雙胞胎?”皇帝下意識道,很快反應過來,“不對,雙胞胎是周家老二家的。周愛卿的女兒?”

路征點頭:“是的。”

“朕記得,你跟周家是親戚?”

“是的,家姐是周家婦。”路征答道。

皇帝皺了皺眉:“換親?不!”他搖了搖頭,細長的眼睛微微眯起,冷聲說道:“路卿提出要移風易俗,不是為了自己一己之私吧?”

路征心中一凜,來這個世界十五年,他早知道這裏皇帝獨大。在皇帝面前,有些話得忖度着說。

他正思索着該怎麽開口,卻聽到皇帝自己說道:“你膽子不小哇!不過能為了一個女人做到這種地步,也算是個有情有義的……”

皇帝嘆了兩句,回想起一些舊事,不免有幾分感慨。

路征眼皮跳了跳,估摸着皇帝不像是生氣的樣子,就輕聲道:“回皇上,臣不是單單為了那個女子,更重要的是為了自己。是我想娶她。”

“咦?”皇帝愣了愣,品味着這細小的差別。他沉默了片刻,問道:“周家怎麽說?朕知道你是個無父無母的,朕總得問問周家的意思。”

路征笑了一笑:“周伯父說,等臣先求了賜婚的旨意再說。”

“唔”。皇帝擺了擺手:“罷了,既然要移風俗,少不得要有人做榜樣。你既然提出來了,那朕就允了吧。難得你求朕一回。”

路征大喜,唇角勾起的弧度越來越大,他大聲道:“多謝皇上。”

“你一向老成,這會兒倒像是個少年郎了。”皇帝嘆道,“日後可要盡心做事。”

路征連聲稱是。盡管早已猜到皇上會同意,可這一刻真正來臨時,他仍是滿心歡喜。

他心說,本就是少年。

皇帝的辦事效率還是很高的,不多時賜婚的聖旨就拟好了。

賜婚的旨意當天就到了周家。

周暄聽到聖旨,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皇上賜婚?這可是極榮耀的事情。她原本想着她和路征在一塊兒,難逃衆人非議,沒想到如今他卻讨了這麽一道護身符在手。

她內心甜蜜又歡喜,眉眼彎彎,俱是笑意。然而丫鬟連翹,卻脫口而出:“皇上怎麽這樣賜婚,這,這不是換親嗎?”

周暄眼中的笑意,一下子消失殆盡。原來賜了婚,還是會有議論。

轉念一想,有議論也沒關系,再不會有人當面譏諷的。畢竟有聖旨在那兒。

再說了,這也是路征努力的結果。

她雀躍之情漸漸歇了,輕聲道:“皇上賜婚,自有他的道理。不要胡亂議論。而且,聖旨裏不是說了嗎?要移風俗,革陋習,促教化。那些不該說的,就別說了。”

連翹“哦”了一生,不敢再說。她能察覺到姑娘不開心了。

當然,周暄也沒多少不開心。相反,因為跟路征親事定下,有了正經名分。她懸了許久的心,終于得以放下。

以後,他們就是名正言順的未婚夫妻啦。

這聖旨在周家宣讀後,周家上下心情不同。

周恕一面感嘆路征确實用心,另一方面,卻又有幾分不舍來。——這一道聖旨一下,就再沒反悔的可能了。女兒這一世都将與路征纏在一起。

他也不知道,這一步,對是不對。

楊氏倒是歡喜多于憂愁。女人總是感性的,她能看出路征是真心實意想娶暄兒,也覺得女兒與他在一起日子會不錯。但說到底,她一時半會兒,還真不能完全結束,女兒就這樣許人了。

沒有求親、問名、合八字……就這樣一道旨意就板上釘釘了。

她特意對路征道:“雖說是皇上下了旨,可是該有的步驟,一個也不能少……”

“是是是,伯母說的是,只是我家中無長輩提點,此事還得周伯母多多費心。”路征心內歡喜,周伯母說什麽都是對的。

楊氏無疑更滿意了。

路随玉怔伀了好久,終是去找了周暄。

看見大嫂,周暄有些羞意,福了一福,拼字給嫂子倒茶。

路随玉道:“不必了,好妹妹,你先讓丫鬟們下去,咱們說會兒話。”

周暄依言行事。

路随玉嘆了口氣,道:“暄兒,我原本是不同意這樁親事的。便是到了此刻,皇上都下了旨,我心裏也不是很歡喜……”

她看也不看周暄的神色,繼續說道:“我本想教他娶個姑娘,人品好就成,沒想過那個人會是你。”

她又是一嘆:“不過事已至此,我縱使不情願,也沒法子了。我只想着,你們日後成了婚,能好好過日子,我也能放心一些。”

周暄只低低地“嗯”了一聲,并無他話。

路随玉又道:“他從小主意拿的就很正,說什麽就是什麽。我知道他是認準了你,甚至去求了聖旨。他待你好,你也要好好待他,別辜負了他的情意。至于那些閑言碎語,又黏不到身上去,不理會便罷。”

她心中本有千言萬語,但最終卻只說了這些。

周暄點頭一一應下。

皇帝賜婚的消息傳的很快。衆人聽說,都是驚訝莫名。大皇子和二皇子甚至不約而同來尋路征。

大皇子開口便道:“好你個路征,怪不得那回在忠勇侯浮,你不許我惦念那周姑娘,原來你是想留給自己!難怪你要忽然移風易俗,原來是這麽着……”

路征掃了他一眼,慢悠悠道:“殿下,你昨日剛說,以後口裏心裏只有一個人。”

這确是大皇子所說,既然娶了妻子,就要好好對待。侯氏那麽好,他以後眼裏只有她一人。

大皇子一噎,瞪了路征一眼。

二皇子卻道:“皇兄此言差矣,依我看,路征才是真正的勇士。政令沒執行時,只是一張廢紙。他決定來做這第一人,可敬可佩……”

路征聽得直點頭,卻不想二皇子忽的話題一轉,一本正經道,“話說,周姑娘真的很美麽?”

大皇子毫不猶豫地點頭。其實周暄是什麽模樣,他早就記不大清了,只記得她是個很好看的姑娘。

二皇子啧啧兩聲:“有意思……”

任憑他們兩兄弟打趣,路征只含笑聽着。反正他目标已實現,他們打趣幾句又能如何?

舟山先生關于風俗教化的文章已然寫好,只等刊印。

他想,憑舟山先生的影響力,肯定能在文壇有巨大水花。只要能引發争論,就好說。

她是他未婚妻了呢,想想就覺得胸口溫暖,猶在夢中。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