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使節和談

“哈哈,半天功夫,便轟塌了雲州城防樓近三丈缺口!”

“不出三天!定能将之夷為平地!”

睦王心情大好,遠眺着對面,被轟得猶如破爛的城防樓。

他興奮舉杯,與衆副将豪邁共飲。

“主帥大人,那厮絕不敢派兵出來送死,待這城樓推倒,我等立刻率領翊衛軍,主動出擊!”

“诶?不必,不必……”睦王放下酒杯,說道:“此戰,慢慢陪他們打。”

說着話間,睦王眼神示意劉宛筠留下:“好了,你們都退下吧,我與大人有事要聊聊。”

“是,主帥大人。”

清場後,睦王又找人叫來李祺,随後開門見山道:“祺兒說,你對朱晁內部,相當了解?”

這話一出,李祺頓時尴尬:“皇叔,我只是想降低傷亡,所以才那樣跟您提一提的。”

劉宛筠已明白這兩叔侄,打起了什麽算盤:“你是想讓我把了解的列下來,按名單來瓦解朱晁內部,以此收複雲勝?”

“嗯,如此不好嗎?朱晁喜怒無常,一怒就要殺人。”

“不如借他這缺陷,再輔以其他法子,同時持續轟城威懾,逼他投降。”

“畢竟雲勝盤踞五十餘萬叛軍,百姓數目未知,陛下心善仁厚,見不得傷亡太大。”

劉宛筠冷着臉拒絕道:“下官所了解的很膚淺,不足以撼動其內部。”

“五十多萬,死就死了,死不足惜。”

Advertisement

李祺被這冷酷話,驚的心口一窒,跟睦王面面相觑。

睦王沉下臉色來,冷冷道:“劉筠,陛下有令,吾乃戰時統帥,你必須無條件服從本……”

“睦王,下官尊稱您睦王,是下官識大體、知禮數。”

“下官乃正一品堂上,您,正三品罷了,無權指揮本官。”

“你!”睦王被氣到了。

“皇叔皇叔,別急別急,我跟她聊聊去。”

李祺趕忙救火,拉起劉宛筠就往外走。

站在城樓上,李祺滿心語塞,又因尴尬和驚詫而手足無措。

好不容易組織好語言,反倒是劉宛筠先開腔了:“來應州的路上,我就跟你說了,朱晁的叛軍,是不能留的,毫無策反餘地。”

“若有這餘地,兩年前,睦王揮師圍剿,以二十萬對陣朱晁六十多萬,這一路打下來,就能盡滅叛軍。”

“然而結果,朱晁一路敗退至雲勝,還保有了十餘萬軍力,能策反的約十萬叛俘,一大半都發配到了安東鎮。”

“而河朔那幾十萬大軍,不服唐廷已有百年。”

“道理全在這,非我狠心。”

李祺臉上,仍舊寫着尴尬:“對不起啊,我不是故意把你的話,随意告訴別人的。”

劉宛筠滿心無奈:“你們看不到代價是什麽,所以不痛不癢。”

“我看到了。”

劉宛筠看着李祺,一字一頓:“我看到了投誠的叛軍,不可能真心實意投誠。”

“我看到了若不将叛軍盡數剿滅,反而為己所用,大唐将被反噬。”

“大唐會因為這反噬而亡。”

李祺撐着笑,一想若此言當真,那麽叛軍也确實,只聽朱晁的。

現在也是聽朱晁號令,不得不固守并禦北。

此前以為劉宛筠琢磨戰車,是為了百姓,原來……

更是為了盡數滅殺叛軍。

“我看到你父皇,被朱晁殺了。”

“可惜我沒有證據,因為證據……”

“是你父皇的屍首。”

此言一出,李祺被這話給震住。

“你……你怎麽看到的?做噩夢了?”李祺不禁地有些慌亂。

“我看到禁軍中,過半是朱晁的人,朱晁追擊陛下,陛下繞柱躲藏,最終還是被刺死。”

“陛下一死,禁軍立刻叛變,控制朝綱,滿朝文武盡遭誅殺。”

“所以這五十萬叛軍,必須死,決不能天真地、想當然地,為己所用。”

不明所以、想不出有力的關聯,毫無證據。

可就是,不敢不信。

她連看到屍首都會嘔吐不止,又怎會這般強硬堅持,必須滅殺五十餘萬叛軍。

是為了父皇?可是……

“烏!”

沉寂間,對面的雲州城防樓,傳來嗚鳴聲。

劉宛筠下意識地心頭一緊,趕忙背過身去。

她不想再看到那墜落的畫面。

她這反應,李祺看在心裏。

“你看你,連幾十幾百的死亡都看不得,更何況幾十萬?”

“你若是怕父皇出事,我們再想別的辦法不行嗎?”

李祺緊緊握住她的手,這才感知到,她的手在顫抖。

“兩軍對戰,不斬使節!”

“對面提出要派使節過來!”

解讀信號的将士,将嗚鳴信號解讀過後,匆匆往哨房走去。

“使節……”劉宛筠頭腦飛快地轉動起來。

不多時,睦王壓着怒火匆匆而來:“劉大人,這是個試探叛軍的好機會,下官想請您來談談,行嗎?”

睦王破天荒的放下姿态,用懇請的眼神看着她。

畢竟似乎,只有她掌握朱晁的內部詳實。

劉宛筠被他那懇請眼神給動搖了,可……

若最後,真的繳獲了數十萬叛俘,将後患無窮。

朱晁不過是個莽夫,思想并不長遠。

早前未起殺昭宗的心思,是因為他,還沒有萌生稱帝的想法。

等他起了稱帝心思,什麽阻礙,都不是阻礙。

試圖用道理跟無賴溝通,叫無賴做個人,純屬妄想。

“見過使節再說吧,方才,對不住了,睦王殿下。”

劉宛筠稍微松了口。

睦王有點無奈,倒不至于說記恨她的沖撞,只是想不明白她怎麽回事。

明明眼下用實力威懾,就足以叫叛軍無條件繳械投誠。

為何非要将五十萬叛軍置于死地?收為己用不好嗎?

目前禁軍人數,也不過五十餘萬,正是擴大禁軍規模的緊要時候。

收起思緒,睦王傳令止戰,轟鳴聲戛然而止,意為接見使節。

不多時,雲州的破城門,露出一個破口。

十幾個人影,從破口裏鑽了出來。

睦王對等帶上十幾人,劉宛筠和李祺也跟了過去。

中線兩側,十餘人自動面對面站立,睦王站在中央,率先開口道:“我軍堅弩利炮俱全,不日,你這城防樓便将夷為平地,陛下有言,不殺叛俘,勸爾早早束手就擒。”

“将軍,主上傳話曰,此戰你贏不了,至多兩敗俱傷,還便宜了北方的契丹疊剌坐收漁利,不如和談,你盡管講講停戰條件。”

睦王将目光,投向劉宛筠,希望她能,說出一串名單。

“經查,李振、朱珍、李思安、張廷範、王景仁,此五人曾入主神策軍,明領将帥之職,暗通你朱晁,嚴重腐蝕神策軍戰力。”

“陛下震怒,要将這五人繩之以法,你方接受交人條件,則我方暫時停火,後續仍有商談餘地。”

聞聲,睦王淺淺松了口氣,終歸是從了他的心意。

“我軍紮寨邊境,缺少女眷,限你天亮之前,送五千女眷過來!”

李祺突然來了這麽一句,叫睦王和劉宛筠都聽愣了。

但旋即,劉宛筠便明白了她的心思。

且心思還挺細——

崔绮玉已經嫁人,可能已經生子,女眷一詞指泛指女子,以及已成婚的女子。

叛賊使節客氣道:“不如這樣,交人條件,我級別不足,還要向上請示。”

“五千女眷,我可以答應,只要你依約熄火,後續繼續接受和談。”

“不……”

“可以。”

睦王想拒絕,李祺卻直接答應了。

一時間又是面面相觑。

“啊?那是……可以,還是,不可以?”對方使節問道。

“可以。”李祺率先應道。

……

達成初步約定後,那使節便帶人折返了。

“居然妄想将我繩之以法,笑話。”

“現在才知我的分量?哼,晚了。”

這使節,正是李振。

出現在唐廷要人名單上,還位列頭一個,這在他意料之外。

不過,他是梁王朱晁麾下的第一謀臣,連唐廷都知曉了這一點。

這不禁讓他有些忘乎所以,滿心豪壯。

但他決無為唐謀事的可能。

“輕蔑我李振三十餘年,叫我連年落榜不得志,現在倒是重視起我來了。”

“呵呵,呵呵呵,輕蔑我的代價,沉重的很。”

如果可以,他誓要殺盡唐廷所有朝臣,以雪落榜三十餘次之恥。

“女眷?哈哈哈,用女眷換城樓,還行。”

聽聞對方開出這麽個停火條件,朱晁哈哈大笑:“那你帶隊去搜人吧,哦對了,他們也沒說年紀?”

“沒有。”李振回應道。

“那就盡量找老的醜的,或者是病的殘的,惡心惡心他們。”

朱晁一臉油膩,吩咐完就摟着王氏繼續睡了。

……

深夜時分,雲州王城卻火光通明。

咋呼聲、吆喝聲、驚呼聲,此起彼伏。

外頭的轟鳴卻停了,忽然安靜下來,反倒靜的睡不着。

“嗯……什麽動靜……”

睡的迷糊的朱友球,翻身從崔绮玉身上挪開。

不經意睜開眼,偶然看到外頭,有一隊隊火把綿延掠過。

心起疑惑的朱友球起身,走到房門外。

“你們二半夜的幹甚呢?”

聞聲,一将領恭敬行禮:“唐軍提出交涉條件,我方上交五千女眷就停火。”

朱友球一愣,旋即猛的回頭。

他快步沖到床邊,一把攥住崔绮玉領口,将她拎起來道:“你的機會來了。”

“只要你能立下大功,将來你就是皇後,我的皇後!”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