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藏鋒

42、藏鋒

距離年節還有一段時間, 自從簡單拜師禮節之後, 穆夫人長居宮中陪伴教導蘇言。早晨一般讀書寫字,因為蘇言畢竟還年幼, 現在還不适合長時間的正式學習, 穆夫人建議, 等她大一些再慢慢加長學習的時間。

天陰欲雪,灰蒙蒙的, 下午師徒倆便留在了房內烤火閑聊。穆夫人也精于禮學,她會教授怎樣的言談舉止才足夠大方。但她性子卻并不刻板, 私底下也是個有趣味的人。她與蘇言說起, 便道,生活就是這麽一回事, 陽春白雪有之, 偶然閑趣也不可少。

火盆因放了些栗子和芋頭埋在下邊煨着,除了炭火烤着的幹燥熏味,還有些誘人的甜香味道。

蘇言也享受這麽呆着的閑暇時間, 不經意的提起如今宮中的一樁子事情:“先生您知道甘泉殿那位蕭娘娘嗎?前幾日阿娘說她有了娃娃。”

同一批入宮的女子當中蕭如清不算是最為受寵的,如今确實第一個有孕的, 太醫确診之後, 皇帝大喜,當即就将她的位份由美人晉為了婕妤,且她的居所從冷僻的紫蘭殿遷到了甘泉殿當中, 為一宮主位。

“知道的, 那位娘娘來萬春殿給皇後娘娘請安的時候遠遠的見過一面。人如其名, 清麗高華,儀态出衆,真不愧是蘭陵蕭氏出身的女子。”穆夫人說着便拿着火鉗将盆子當中的芋頭栗子給慢慢播出來放在一邊晾涼。“最難得的是,她怕是宮內真心實意過來這萬春殿請安的娘娘,對皇後尊敬得很。”

“先生,您是怎麽看出來的?”蘇言自然是知道寧後與蕭如清私底下的關系的,但穆夫人不一樣,她并不知道後宮這些前因後果的事情,就寥寥幾面便猜測個差不多了。

“看人時候需多留神,舉手投足之間可以看出許多東西。不過宮中之事還是慎言為好,在往下邊說,就有可能招來些不必要的口舌之患了。我還是與公主說說一般大戶人家的事兒吧。”

“尋常人家尚且有無後為大的說法,大戶人家對于子嗣的重視程度更是如此,越是家大業大的越是如此,不然費心竭力積蓄這麽多産業連個繼承的人都沒有也是十分頭疼的事情。因此是子嗣對于後宅女子至關重要,有了子嗣的妾侍身價便不同往日了,行走時候喜歡挺着肚子,頭也昂得比平日高些。說個不那麽雅致的比喻,就如家養母雞下了蛋,總叫得格外響,生怕人家不知。”

穆夫人說到這裏,蘇言便明白了。蕭如清即使有了身孕,恩寵極勝,但對于寧後的恭敬不減半分,依舊規規矩矩的過來請安,也沒有享受特權坐着步辇進來殿中,依舊遠遠的落地走進來。

“多謝先生提點,學生受教了。”蘇言點點頭說道,心底更加欽佩眼明心亮的穆夫人。

“公主之前與我說,想與學習些防身的本領,我仔細想想還是過了冬天後吧。一來天氣适合,二來等您大些。今天無事,公主可願說說自己對于所學有什麽想法?明年開春正式學習時也好安排。”

穆夫人少年時随其父遠游,後又嫁于武将,世人皆知她少年便負有才名,卻鮮少人知道她拳腳功夫其實也不差。前幾日小公主偶然與她提起學武這一樁,穆夫人知道自己這位弟子雖年紀小,但比起一般同齡孩子早慧聰穎許多,不會是突發奇想,應該有自己的想法,因而有此一問。

穆夫人将晾了一會兒的芋頭遞了過來,蘇言接過那芋頭已經不燙手,握在手上剛剛好。

蘇言稍想了一會兒,決定還是與穆夫人坦誠自己的想法:“先生,不瞞您說。阿娘只願弟子平平安安長大,前些日子才提點弟子不可鋒芒不露,平凡庸碌些反而安全。因此讀書琴棋弟子都會用心的跟先生您好好學,但為着阿娘的心願,将來必不至于落後他人,卻也不能為先生您争光了。”

“如此想來,真是枉費您一番苦心教導,教我這樣的弟子真是有損先生您的賢名了。”

看着小姑娘面有愧色的坦白一番,穆夫人只笑着搖搖頭,摸摸她的發頂溫言道:“凡有所學,必有所得。在外言傳,大多虛妄,何必在乎這些外人的謠傳呢?再說公主您身處這深宮之中,藏鋒隐行小心些也是必要的。只要我自己清楚我有個聰明伶俐的弟子便可,他人之言與我如浮雲。”

“先生,弟子還有一件事想求您。”蘇言聽着穆夫人諒解,便順勢把另一件事情提了出來了。“您教弟子習武這一件事,能不能就我們師徒倆知道,連阿娘也不告訴。弟子學武只為必要時候自保,并不想張揚。”

“好,就依你。”穆夫人聽蘇言這一番話說得入情入理,當下便爽快的答應了。

用過晚飯以後,蘇言被寧後帶着一同坐着步辇外出。寧後身為中宮皇後,本身事物繁雜,加之她的性格也喜靜,甚少從萬春殿出去,更別說像這般夜間出行了。

這麽一趟出去,蘇言也不由好奇問:“阿娘,我們這大晚上還出去,是要到哪裏去?”

“去甘泉殿看看。”寧後抱着蘇言輕聲告訴她。蘇言知道寧後頗為欣賞蕭如清,平時對她總比宮中其他人多幾分關照。其實也難怪,深宮裏頭一群女人你算計我,我算計你,人心詭谲,難得個看得順眼些的,平日還能說上些。

蘇言自入宮大多時間都随着寧後在萬春殿裏頭待着,這還是第一次到別的嫔妃的宮中。到底還是能看出些差別,顯然這甘泉殿的規制小些,用度方面也簡樸些。

一路進去,宮人早早恭敬的在一旁迎候着了,即使已經是夜間蕭如清還是身穿戴整齊對寧後與蘇言行禮相迎。寧後上前扶起蕭如清,道:“早早便免了你的禮,偏生你在這些方面如此固執。”

“新遷這甘泉殿可有不适應的地方?身邊伺候的人可還夠?”寧後坐下後先對蕭如清生活狀況問了番。

“多謝娘娘關心,嫔妾一切都好。”蕭如清這人性子本就恬淡得很,也不是挑剔來事的人。即将當母親的女人,眼神比起從前溫柔了許多。

蘇言坐在寧後旁邊吃着宮女端上來的點心果子,聽着兩個女人聊天。蕭如清出身蘭陵,甘泉宮小廚房上來的點心大多都是精致清淡的南方小點。

“吃穿自己還是多上心些。”寧後再次看着蕭如清鄭重的提點了一句。蕭如清如此聰慧的人,自然聽出了寧後的言外之意,點頭答應了。

寧後提醒完蕭如清,便轉了話題說起另一事了。“家裏人都過來宮裏探看過了嗎?”

“得娘娘您恩典,父親和母親前幾日入宮看過嫔妾一趟。祖母和阿弟那裏得知此事都來信問候了。”蕭如清笑着應答道。

蘇言聽着蕭如清這麽說,心道蕭如清雖為蕭家養女,但如此看來倒與蕭家人關系不壞。蕭如清口中的弟弟,應該就是蕭如景,謝白身邊那個小話痨。

“本宮記得蕭小公子今年也入了宮學,與本宮那侄子澄哥兒同在天樞班。蕭小公子聰穎,名次必不會壞,今年春宴上你們姐弟倆倒是能團聚一番了。”

“謝娘娘吉言了。”蕭如清笑着應了寧後的話。

皇家對于宮學十分優待,每年宮學中表現優異名列前茅者都會受邀參與年節中皇家舉辦的春宴。雖說高門望族子弟跟随父母也能參與宴會,但以宮學優生的身份受邀是件榮光的事情。

寧後與蕭如清兩人聊着,忽然宮人打起簾子,進來的是錦笙,面色似乎有些緊張,匆匆進來行禮。她大半夜專程從萬春殿過來甘泉殿找寧後,想來應是有十分要緊的事情。

平身之後,錦笙走近寧後身邊,小聲附在她耳邊說了什麽。寧後點頭表示自己知曉了,眉頭稍稍一皺,很快又恢複如常了,吩咐錦笙道:“知道了,你先回去吧。”

錦笙退出殿外。蕭如清雖沒有聽見通傳了什麽事情,但看着寧後的反應應也是件棘手的事兒,便問道:“娘娘,是件要緊事吧,真不需要去處理嗎?”

“倒不是什麽要緊的事情,只是讓人聽了不大高興的事情。”寧後笑着,卻沒有起身的意思。“由着她去吧,反正本宮就是去插手也改變不了那位的心意。後頭自然會有人去讓他煩心的。”

蕭如清沒有聽到,但坐在旁邊的蘇言卻聽的一清二楚。寧婉在禁足期間舊病複發,且病态不輕,皇帝不管不顧的就把人從晴柔殿接到了紫宸殿中照料。

蘇言本以為寧婉能安分的思過幾個月,讓宮中清清靜靜的過完這個年節,沒想這人竟這般耐不住性子,身上的喪服還沒有穿過一年,這般不顧非議迫不及待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