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掩藏
54、掩藏
蘇言陪着宋誼在偏殿當中等了許久, 蘭姨才過來告訴他們,寧後與蕭妃已經說完話, 正等着她們過去呢。
點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蘇言在出去之前還是忍不住拉着宋誼提點她道:“阿誼,往後你見着宋諄那混世魔王遠些,他向來是橫行霸道慣了,加之王昭儀也不是個講理的主兒,往日他幹着那些壞事我替你記着心頭上, 到時候有的是機會收拾他!”
如此這麽鬧了一場,宋誼再是粗心的性格,此時也是有些後怕了,聽着蘇言的勸話, 乖乖的點頭答應。
回到主殿的時候, 蕭如清的臉色已經比之前好了許多了。宋誼擔心了半天,此時已是迫不及待的撲到跟前去, 一疊聲的問道:“母妃, 你怎麽樣?葉太醫怎麽說?”
“并無大礙。”蕭如清摸摸女兒的頭安撫她的情緒, 而後看向了旁邊的座上的寧後道:“娘娘, 那麽我們便先行告退回宮,後面的事情有勞您了。”
“如清,一切都可從長再議,以保重自身為重。”寧後神色并不輕松, 皺起眉頭有些凝重的囑咐蕭如清。
蕭如清回以寧後一個點頭, 躬身行了退禮之後便帶着女兒宋誼離開萬春殿回去自己甘泉殿當中休息。
寧後合眸再睜開似乎下定了什麽決心, 而後喚連翹到自己跟前,吩咐她道:“連翹,你去紫宸殿當中禀告陛下,說今日蕭妃娘娘身體突然不适,經過太醫診脈,确為喜脈。”
蘇言聽着這話,這番完全不符合常理的舉動,使她生出了許多不好的預感。蘇言不是不知道蕭如清懷有身孕,同樣的寧後也是這般,之前瞞着就為了放着他人的暗算,如今為何突然宣布消息。
待連翹領了寧後的命出去殿外後,寧後松懈下來可以看出臉上的倦怠。寧後身懷六甲精神頭總不比平日,這麽一鬧擺平下來也耗了不少心力。
蘇言輕輕走到寧後身旁,蹲下把頭伏在她的膝頭上邊,輕聲問道:“阿娘,蕭姨她今日身體是出什麽問題了嗎?”結合今日蕭如清在殿上的突發狀況以及寧後最後的叮咛,蘇言心中已經對于蕭如清的情況暗暗有了些猜想了。
寧後無奈的嘆了一口氣,輕輕的将蘇言耳朵旁邊的幾縷碎發挽到了耳後。“這母子之間有時候還是得講究緣法的,差一點都不可以,如清她這回為我遭了大罪了,這回是我欠了她的。”
雖沒有明說,卻已經是默認了蘇言的猜想。但是蘇言與寧後做母女這麽些年,有些話已然是不必多說,各自心中便是了然的了。
若是孩子保不住了,蕭如清還如此大張旗鼓的将自己有孕的事情公布出去,那麽只可能有一個目的,棄車保帥,最後把宮中蠢蠢欲動觊觎的人的目光吸引過去。明顯暗藏,寧後這邊就更有可能掩藏起來。蘇言心道,寧後當年真是看對了人。
但卻只有包括蘇言在內的少數人明白,即使蕭如清如此竭力,寧後這邊的情況其實也不容樂觀,棘手得很。
寧後自從發覺身孕之後,葉啓元每隔上一段時間會以請平安脈的由頭過來診脈,反複多次似乎對于寧後現在懷着的這一胎情況慢慢摸得清楚了。
知道這個月過來診脈時候,葉太醫才開口對寧後說明自己診脈所得的胎像情況:“娘娘,您現在憑下官這些日子診脈的判斷,您此次腹中這多半是男孩兒。”
明明說的是喜訊,葉啓元的眉頭卻始終皺着,沒有半點松快下來的意思,對于下面要說的話猶豫着,直到寧後表示無妨,他才繼續往下邊說道:“娘娘,另外,此胎像看來,很可能還是雙生兒。”
不管是名門望族還是平民百姓,若是喜得雙生兒都是件值得慶賀的難得喜事。但偏偏這雙生男孩兒卻降生在了皇家,若是對孿生公主卻也無妨。
卻又是皇子,中宮所出長子,為承繼将來王位不二人選,雙生兒的出現是絕對忌諱的,皇家最不缺的便是兄弟之間為着王位你死我活的争奪,作為繼承人決不能允許世間有個與自己相貌相同,甚至能夠以假亂真的兄弟的存在。
若是這種出現孿生皇子的情況,最大可能便是會在宮廷內被秘密處置,掐死其中一個,對外宣布只有一個皇子。
“阿娘,你別怕,還有我呢。”蘇言握着寧後細瘦的手,稍稍把耳朵貼得離她小腹近一點的地方,現在裏邊聽着還一片平靜。“你們也別怕,長姊在呢。”
時間其實不多了,不管是寧後還是蘇言都沒有打算放棄任何一個孩子,她們現在要做的便是以最短的時間搭通一條可以偷偷運送出宮的通路,而真正能夠信任倚仗的只有一個人,那邊是寧澄。
本來還想多等些時日,再尋機會推翻大房,将二房扶植起來,将寧澄推上位,讓他成為新的寧氏家主。如今寧後懷胎三月再沒有時間可等了,一切計劃都必須被強行提前了。
由寧後出面為寧澄奪回了一部分本就屬于二房的地産田地。寧澄自從夏休開始便回到了寧家老宅之中,這個舉動意義重大,從前人們只知寧家長房寧擇,卻不知二房仍有人,如今入住一番大舉修繕想不知也不行了。
加上近幾年寧澄在宮學之中表現優異,連續幾年都以魁首的身份參與春宴,出盡了風頭,在京中聲望日高,炙手可熱。再過幾年踏足官場前途不可限量。
如今名望聲勢是有了,但是光光是這樣要想再短時間之內扳倒寧家長房還是不行。他們還需要一個時機與由頭,一個能夠給予寧擇痛擊的機會,一個致命的錯處。
雖說如今寧澄住在寧宅,也忙着修繕的事宜,但對于寧後這個姑母的禮數卻沒有半點的荒廢,每隔一段時間必然是會遞上拜帖入宮來請安問候的。
今日午睡過後的時間,寧澄又到萬春殿這兒來請安了,姑侄兩人說話,蘇言與阿池從旁陪着。
“澄哥兒,近來可還應付得過來?”寧後笑着問面前的寧澄,今天見着侄兒過來請安心情甚佳。
“回姑母的話,侄兒近來一切都好。侄兒除了将本宅的西院收拾了一番之外,還把京郊的幾個莊子也拾掇了一番,到時候言表妹和阿池若是在宮中待得煩悶了,也可出來散散心。”寧澄笑着看着坐在旁邊的蘇言與妹妹阿池回道。
“你這孩子,什麽事情都自個兒硬扛着。這樣一番動作工程使費可不少,雖說田産是分到了你手頭上邊,可是離着那秋收上交租賃錢銀還有一些時候呢。手頭必然是緊的。”
寧後聽着正想讓蘭姨去取些銀錢出來,卻聽那寧澄開口道:“姑母真的不用,從前有姑姑您照料,宮學每年發放的年金并沒有畫出的地方侄兒存在,如今也是一大筆銀錢,還是十分充裕的。”
“加之,前幾日去商行那邊購置材料雇傭工匠的時候,蕭兄他正好經過,從旁幫忙開口議價,也省去了一筆。”
寧澄這人看着文質彬彬的,實則骨子裏頭十分硬氣,并不喜無端受人恩惠。在修繕這一事上頭,寧後好幾次想出手幫忙,卻無一不是被寧澄婉拒了。
“如景倒是個好孩子,近些日子卻少見他進宮來見他姐姐。到時候如有機會,本宮也得親自謝謝他。”
寧後笑着點頭,她向來與蕭如清交好,連帶着自然對她這個弟弟另眼相待幾分。加之寧後從前在東郡時候,就因着蘇言那次驚險和蕭如景有些交際,寧澄這麽一說,寧後更是欣賞。
蘇言在旁聽着寧後誇獎蕭如景,心裏卻想起了常在自己身邊的宋誼那小丫頭。蕭如景與宋誼安利認真論起來是舅舅與外甥女的關系,但實際上頁不過差個八九歲而已。
所以宋誼她從不把自己這小舅舅放眼裏,總是直呼其名,蕭如景倒不是很介意,只是每回兒讓蕭妃逮到了,總得責怪宋誼目無尊長,有失禮數,讓她好好喊蕭如景舅舅。
背過身宋誼便對蘇言說自己并不喜歡喊蕭如景舅舅,明明是那般不正經的人哪裏像長輩。盡管如此,絲毫不影響宋誼喜歡蕭如景,常盼着他入宮跟自己玩,給她帶着新鮮玩意兒,說新奇的事情。昨日過來還抱怨蕭如景最近沒來宮裏呢。
“确實,那日碰見蕭兄之後,好像聽說跟幾個朋友出城去了,這幾日都沒在城裏。”寧澄說着蕭如景這幾日的去向。
蘇言看着垂簾後邊有個小小的探頭的身影,能夠在萬春殿這般來去自由,膽大妄為的丫頭,除了宋誼自然不做第二人想。
宋誼偷偷在外頭瞄着不敢進來,只因為寧澄在這裏。她因着宋谧牽連常常被考教功課的緣故,看着這些才名在外功課厲害的人就有些發憷,如現在坐着的連任三年的年考魁首寧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