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005
這是來自親祖母的直擊靈魂的質疑。
太皇太後真正着眼的,是大局,是朝堂。
是康熙能不能順順利利的親政。
大婚圓房,都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
現如今,四位輔臣之間勉強能夠達到平衡與牽制,不至出太大的亂子。
都是索尼還在的原因。
但索尼先前就病了,病得還挺重的。
若非如此,太皇太後也不會在這個時候讓康熙與赫舍裏氏成婚。
讓他們成婚,就是要将親事做實。
只有這樣,病重的索尼才會全心全意為皇家考慮籌謀。
因為他的親孫女已然成為了皇後,他疼愛自己的孫女,為了保全孫女,他就必然要保住康熙的皇位。
哪怕什麽都不做,也要強撐着多活些時日,以便能夠最大限度的牽制另外三個輔臣。
況且,在太皇太後眼中,康熙已經十二歲了,年紀不小了。
福臨六歲登基,十三歲親政。
親政頭一年就有了皇長子,而後十五歲有了皇二子福全。
如今朝中的情形,與福臨當初不全一樣,但也是存在對皇權皇位江山社稷有威脅的人。
可當年那樣艱難,不也還是過來了嗎?
當初他皇阿瑪可以,玄烨這個兒子反而不行了嗎?
圓房,不過稍加親密接觸一下,又有何不可?
太皇太後的意思,又不是日日都要如此親近,只需給群臣看一看,皇上成人了。
便可以将歸政親政提上議事日程。
況這等大事,總是需要一個由頭的。
提了出來,也未必立刻就能親政。依着他們朝臣的秉性,總是要議來議去的,少說也要一二年,才能瞧見結果。
到了那時,玄烨更大些,正可以名正言順的親政。
滿人皆早婚,早早的就有了子嗣,更可以放心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早早的知曉人事,這并沒有什麽不妥的地方。
為了這件事,太皇太後早早的就預備起來了。
她給自己最疼愛的孫兒選定了對他最有助力的皇後。
如今瞧見皇後行止,确實是不錯。模樣性情也都是好的。
只要稍加培養,待将來大些,是能與孫兒匹配的佳偶。
玄烨身邊,也不僅僅只有皇後。
便如同當年的福臨那般。身邊還應有些旁的服侍的人。
太皇太後也給玄烨挑了幾個庶妃。
在與赫舍裏氏成婚之前,便已将她們安置在宮中住着了。
還特地替玄烨挑了個在她身邊随侍的性情溫厚的年紀比玄烨大了幾歲的宮女雲姐兒。
太皇太後的意思,是想要玄烨在同赫舍裏氏大婚前試一下。
便是有教引嬷嬷教他,但沒有真正試過,就怕玄烨心中沒底。
但玄烨一個都不曾碰過。
玄烨不是不行,是不想動她們。
方才佟佳氏的那些話,不但她是這樣說的,當初太皇太後問及玄烨時,玄烨也是這樣講的。
太皇太後卻有些不以為然,覺得這并不是值得拿出來說的大事。
太皇太後就想,不碰雲姐兒她們,也不能在跟赫舍裏氏大婚前碰那些庶妃們,那便只能等着玄烨與赫舍裏氏大婚之夜圓房了。
可偏偏他們,壓根就沒有圓房。
其實這月餘時間裏,為了這件事,他們幾人始終沒有達成過一致。
太皇太後不想獨斷專行,奈何自己與他們母子各執一詞,誰也不能很好的說服對方,才一直這樣僵持別扭。
以至于今日,要當着赫舍裏氏的面,出言激玄烨。
佟佳氏聽見太皇太後這樣質問玄烨,便有些心疼,可她又不能說些什麽。
只能握着齊荷的手,溫聲道:“好孩子,想必你們起得早,還尚未用早膳吧?皇上同太皇太後還有話要說,你便回坤寧宮去用膳吧。再過些時候,庶妃她們便要去你宮中請安了,你也可早些回去準備準備。”
每回說起這些事,太皇太後與皇上便是各不相讓,各執一詞。
那場面叫赫舍裏氏瞧見了怕是不好,她也是怕吓着了小皇後,所以才想要将齊荷支開。
齊荷倒是不大想走的。
關乎她切身利益的事情,她想留下來看看究竟是誰贏了。
可佟佳氏的态度好像很堅決,齊荷沒有辦法,只能聽命。
她人還沒站起來,康熙卻從另一邊轉過來,直接牽起她的手,将她帶到了自己的身邊坐下。
康熙的大氅裏頭穿的并不是很多,大約就兩三層衣衫,比她們穿的都要少些。
這個年紀的小少年,大約火力很旺。
康熙又尤為健壯些,齊荷能很清晰的感知到,他貼着自己手背的掌心滾燙如火。
那熱意仿佛透過貼着她的手背和半截手腕,直接熨到了心頭似的。
康熙讓齊荷挨着他坐,坐下後,他的手也不曾放開齊荷。
康熙說:“額娘,就算不曾圓房。她如今也是兒子的人了。她也是大清的皇後,是咱們愛新覺羅家的人。兒子與皇祖母說的這些事,不必特意避開她。”
康熙要齊荷留下來聽。
甚至還讓她參與:“你別怕。自家人說話,想說什麽就說什麽。不必拘束。”
齊荷輕輕點了點頭,但她下意識的不敢說,也不知道該怎麽說。
康熙沒有順着太皇太後的意思,都被如此奚落質疑,她若是開口說些什麽,齊荷覺得以她現在能力,壓根承受不住太皇太後的怒火。
康熙原本只是寬慰小皇後,沒有打算讓她出頭來說些什麽。見齊荷乖乖點頭,神情卻有些惶惶不安,康熙便輕輕捏了捏她的指腹,對她笑了一下,然後就轉頭看向了太皇太後。
他說:“祖母常說,咱們滿人早婚,該早早知人事,成人早,自然立業早。”
“可如今,不同往日了。入關十數年,滿人遺風尚在,但孫兒覺得,有些大可不必事事繼承。”
“皇阿瑪在的時候,早早有了子嗣。可頭一個孩子,并未能活下來。只有二阿哥活了下來。可二阿哥的眼睛,祖母也是知道的,便是因為生母年紀小些,皇阿瑪那時候也小些,才不大好。”
“再往前數,成人生子早的,是早早有了子嗣,可孩子甚少有能活至成年的。常七八個中,不足三四個活下來。都是父母血肉,夭折時豈不心疼麽?”
“孫兒每每看在眼裏,總是心痛不已。”
為知人事,為大婚圓房時,他們祖孫各持己見,都有自己的想法,誰也無法說服誰。
但康熙感念祖母恩情,不忍将話說的太直白讓祖母想起舊事傷心。
所以都是同他額娘一樣,話未說滿,還是比較含蓄的。
誰知祖母态度堅決,今日直接逼問。
把他的小皇後都吓着了。
康熙想起的,是昨晚她紅着眼睛抹着眼淚說疼的樣子。
他皇阿瑪不喜歡自己的皇後,前一個和後一個都不喜歡。
對他的額娘也并不上心,他額娘其實一直都不是很開心。
還是後來他登基做了皇帝,他額娘做了皇太後,這日子才慢慢舒心起來。
臉上的笑容才多了些。
他小時候幾歲,有些事不大知道,有些事卻是親眼看見的。
但聽祖母同仁憲皇太後還有她額娘聊天,有時候談及舊事,又說起現在,他便知現在對他額娘來說,才是好日子。
康熙在聽聞太皇太後給他定下了索尼的孫女,看見那小姑娘畫像的時候,康熙就想了,若是赫舍裏氏果真模樣性情都好的話,他會喜歡她,會好好護着她,會對她好的。
他不會厭棄自己的皇後,會和自己的皇後好好的過日子,在合适的時候生兒育女。
他的小皇後也是索尼疼愛的小孫女,在家裏也是掌上明珠,被人寵着愛着的。
他不可能讓人到了宮中,還要為這些事情沖鋒陷陣擔驚受怕。
他是該讓小皇後放心的。
若此後都這樣惶惶不安,這宮裏的日子也沒法過了。
為表明自己的态度,也為讓赫舍裏氏放心,康熙就出頭了。
原本這就是他自己的事,更沒有必要讓額娘替他出頭。
康熙挺直了脊背,目光清澈堅定,他說:“祖母為孫兒籌劃萬事,孫兒心中感念不已。”
“祖母已将路為孫兒鋪好了,索尼也将他能做的該做的都做了,剩下的事情,就看孫兒自己的了。”
“孫兒已經大婚,親政之事不是他們可以阻攔的。祖母放心。孫兒不會讓祖母失望的。”
小少年聲音低沉,卻在其中夾雜着雷霆萬鈞的氣勢,心弦震撼之際,沒有人敢懷疑皇帝話中的堅定。
太皇太後當然相信自己一手帶出來的孫兒。
她神情複雜的看着自己的孫兒,也确實是被孫兒的那些話勾起了些傷心的往事。
太皇太後沉默半晌,最終站起來,離開前只說:“我乏了。你們散了吧。”
這便是扶持大清半生的女子做出的妥協與退讓了。
太皇太後自己要靜靜,仁憲皇太後就回自己的宮中去了。
佟佳氏也跟着出了慈寧宮。
佟佳氏問康熙:“要不要去額娘那兒用早膳?”
康熙還牽着齊荷,聞言搖了搖頭,目光頗有些溫柔的看了齊荷一眼,說:“不了。額娘自己用吧。兒子與皇後回坤寧宮用早膳。”
佟佳氏啧啧兩聲,意味深長的看着兩個人笑,然後便很高興的走了。
康熙還把自己的大氅往齊荷身上披,齊荷不冷,這回敢拒絕了。
“臣妾不用這個。皇上自己用吧。臣妾不冷。”她是怕熱。
康熙就不勉強她,還望着她笑,心情好了,就揭她的短:“皇後現在不緊張了?”
齊荷沒想到被康熙給看破了。
她現下确實連走路都輕快了些許,她本來什麽情緒都是藏不住的,被看破了就幹脆不藏了,手乖乖的被康熙牽着,努力跟上康熙的步伐。
真心實意的仰着頭對着他笑,眼睛亮晶晶的:“剛才,謝謝皇上哥哥啦。”
小女孩的聲音嬌嬌軟軟的,不自覺的尾音拖長,正經說話都像是在軟乎乎的撒嬌。
又聽到小皇後喊他哥哥了,康熙心裏覺得舒坦極了。
他微微垂眸,望進小皇後笑彎了的眼眸裏,想,赫舍裏氏挺可愛的,小臉肉嘟嘟的還有些嬰兒肥,他好想上手捏一捏啊。
或者咬一口,一定比荔枝肉還要軟,還要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