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財源廣進思安危

薛貴那日上門之事倒是給明珠提了個醒,說不定自己穿越之前薛明珠還真有玉環那麽個東西,否則薛貴不會上門就十分明确地要玉環,只不知這東西是讓以前的明珠自個兒藏起來了還是讓趙氏薛大他們搜去了。

罷了。

反正不該是他的東西如今惦記也無用,不如好好想想當下罷。

那日明珠試做了一下涼糕,雖說水缸的溫度不夠低可到底還是弄成了的,撈出來拿小碗兒一人盛了一碗,再加上熬化了的紅糖水這麽一澆,大人小孩兒都愛吃,尤其是忙了一天回家消夏之時。只王小湖在一旁幹看着不能嘗,實在讒狠了便眼巴巴地望着明珠去哪兒都跟着,明珠瞧他實在可憐便将紅糖水少澆了些給他盛了一小碗兒。

“吃完之後馬上去給我刷牙,往後再要我逮着你偷偷跟別人要糖吃你看我還饒你麽。”

明珠拍了一下小湖的腦門兒,後者捧着碗高高興興地跑隔壁炫耀去了,明珠瞅着這小子的背影直樂,待到王小湖拐出院子瞧不見時才想起還未給蔣家送些去嘗鮮呢,思及此明珠轉身也去端了一盆又要王大河拿了紅糖水一同去蔣大娘家串門子。

“明珠啊,又弄啥好吃的了?”

蔣大爺扛着鋤頭正往回走呢便瞧着明珠領着幾個小的在他家門口立着。

“折騰了些消夏的東西,小湖他們幾個都愛吃呢,我琢磨着您家這幾個小的應該也喜歡,這不,拿來給您一家嘗嘗,要是合口了往後再送些來。”

“哎喲你這孩子,啧啧啧,小時候咋就沒瞧出這好手藝來,走走走,老頭子我正渴着呢可巧你這小子稱心給我送喝的來了。”

蔣大爺最近沒少吃明珠送過去的吃食,老人家嗜甜,明珠送去的東西正合他口味,如今瞧見新鮮的了更是稀罕得緊。

進到屋裏之後蔣家那一圈兒孩子并王家那一圈兒孩子早把蔣大娘圍了吵着要碗筷,大娘笑着罵了句便樂呵呵地拿東西去了,明珠正好趁空将東西擺在桌上,白生生的涼糕旁邊放了紅棕色透亮的紅糖水,這一亮一暗的對比下乍眼瞧着便要人涼快了不少。

“你家川子怎沒過來?”

明珠一邊幫着大娘盛涼糕一邊回到,

“眼見着秋闱要到了不是,雖說沒想着這次過,可名川還是得多看看書,不然下場了啥收獲也撈不着連練手都沒戲。”

蔣大爺點了點頭,摸着腰上的煙杆兒要點旱煙,小溪眼尖瞧見了忙過來搶。小丫頭不喜歡這味兒,每次瞧見蔣大爺抽要麽躲得遠遠的要麽來搶煙杆兒,大爺也便養成習慣了每次見着她都拿出煙杆兒來逗,這一老一小的你搶我躲折騰了好些時候終究以小溪将煙杆兒奪過去放床底下藏起來告終,明珠瞧着也不制止,只笑着喚道:

“快些吃,剛從水缸裏頭拿出來正冰着呢慢些便不好吃了。”

聞言這一屋子老小便圍着小小的四方桌吃起來,條凳坐不下了就站着,不然直接端了碗去門檻上頭蹲着,吃東西的姿勢要多百變有多百變,沒有禮儀,全是生活該有的樣子。

“明珠啊,你來外頭,我跟你說個事兒。”

吃完之後明珠本想幫着收拾碗筷,可蔣大爺喚了他出去說話只得蔣大娘一人兒收拾,王大河年齡最長總要懂事些,見勢忙幫着傳碗遞筷,喜得蔣大娘一個勁兒誇他。

院子裏頭還透着些亮光能勉強瞧見路,明珠擦了擦手跟在大爺後頭一直到院壩中心的條凳上坐下來才罷。老人家拿出煙葉聞了聞,順手朝腰帶上一摸落了空才想起來煙杆兒還在床底下藏着呢,索性收回手忍過這一陣兒再說。

“明珠啊,那趙家村兒的薛家你興許沒啥印象,當初你爹娘在時也很少走動,可因着你大娘的關系老頭子我卻是接觸過幾回的。”

老人家雙手撐在膝蓋上,想是在思量當着明珠的面兒談論薛家合不合适。

“大爺我也不怕你埋怨,那薛家人多事兒雜難免有些眼界小的愛貪便宜,否則你爹當年也不會搬到穿山凼之後十好幾年不跟人聯系,不是大爺心思重,實在是那家子人不好對付,你往後可得防着點兒,薛貴那事兒想來也是薛家那邊放過來試水的,你且放心上些,莫要讓人鑽了空子。”

話都說到這個份兒上了蔣大爺也不好再往下說,畢竟明珠也是姓薛的,他再多唠叨便顯得有些離間人同姓親族了,這放在外頭可是天大的罪過。

“大爺,您放心罷,我心裏記着呢。”

這事兒外人确實不好插手,蔣大爺若非實在心疼這家孩子也不會跟明珠說這些,不與道同姓是非是祖宗定下的硬規矩,蔣大爺能做到這份兒上已經不容易了。明珠承下這份情,只心裏免不得有幾分忐忑。

在這宗姓大于天的古代,只要他一日還是薛家子孫便沒法兒跟薛氏族人抗衡,好在如今他嫁進了王家算作王家這邊兒的人了,按規矩薛家那邊應該已經将他挪出了族譜不能随意處置,只這份親緣還是在的,薛家便是不能随意作踐呢單是這“孝”之一字便能壓死他。更倒黴的是他還不知道薛家那邊到底有哪些親戚,也不知那些個親戚來折騰他到底是為了什麽事兒。若真是因着祖傳玉環明珠也願意破財免災,可壞就壞在他是個半路出家的根本不知道有沒有這麽個東西。

夜間熄燈縮在床上睡了,明珠翻身瞧了瞧王名川的睡顏,後者似是感應出了什麽一般還未醒過來呢便伸手将身邊人撈進了懷裏。

明珠嘆氣。

若是這次秋闱王名川能考上便能免去這許多事兒了,偏偏他之前放了太多的精力在維持生計上耽誤了學業,若非如此,有個舉人的名頭在那兒挂着薛家那邊就是有天大的道理也得掂量着來。

次日清晨明珠頂着倆黑眼圈兒便去做飯了,昨晚蔣大爺那邊說的話他沒敢告訴王名川,畢竟秋闱也就是幾個月的功夫了他不想給他施加壓力,反正如今也算太平,薛家人來不來挑事兒還兩說呢。

穿山凼的日子仍舊維持着往日的和樂,明珠的涼糕一經推出便受到了熱烈歡迎,糖品齋和雲來坊都表示要進貨,分成全按三七開,這需求大了生産上便得再加把勁兒,水缸自然滿足不了需求了,明珠索性要人在井下面用繩子挂了架子,涼糕一桶一桶的做好了便往下放。農家院子四周總會有一兩口水井,王家旁邊的氣柑樹下有一口,蔣家院子前邊的土坡下頭也有一口,兩邊都支着架子每晚往裏放涼糕,等到清晨方鐵柱趕着牛車來了再取出來運進城裏,白天照樣取水一點兒不耽誤。

雲來坊的經營已步入正軌,因着一開始便定位高是以店裏頭的裝潢布置也弄得極氣派,來這兒吃飯的貴人覺着體面花錢也不會計較那多出的一星半點,是以對于雲來坊的特色吃食每次來總要點上一兩樣的,早前吃着極是香糯的幹粑沒了還有好幾人問,如今這涼糕一經推出正好補上了幹粑的空當。因着吃了不占胃還消暑解膩,這涼糕卻是賣得比幹粑還行銷些,買的人多了雲來坊便同明珠商量着多進些,可如今這産量已經到頭兒了,他們人手只有那麽幾個牛車能拉的分量也有限,就目前的條件而言着實進無可進。

明珠一跺腳。

咱擴大規模!

早前來送貨的人多了他接觸的鄉裏人也逐漸多了起來,這一日日篩選之下卻是要他瞧見幾個手腳利索人也過得去的。明珠不好出面便拖了李三娘和蔣大娘去當說客,承諾每人一月給一兩銀子的工錢,下午開工做完就走也不耽誤家裏的事兒。這條件放哪兒都算得豐厚,是以對方極爽快地答應了,只要求要帶家裏的小孩兒一同上工,明珠自然樂意的,畢竟家裏頭小孩兒多了王家的那幾個小的也有伴兒。姑娘家由小溪帶着在一處摘葉子換銅錢,小子由大河帶着跑去山上摘刺鐮摘龍豆,這般長久相處下來王家的孩子在村兒裏也能混得開些。

做涼糕的人手倒是夠了呢,可運送用的牛車卻是還差的,方鐵柱自個兒介紹來兩個人,都是下灣那邊相熟的品性也信得過,早前王家人同下灣那邊鬧了些不愉快,那兩人過來時還有些尴尬,可瞧見王家人對他們一如常人便逐漸放開了。每月半吊的工錢着實不少,間或還能給些零嘴兒帶回去給老婆孩子,再加上方鐵柱在旁邊對王家人這麽一誇,下灣的那兩人對王家的映象也改觀不少,連帶着家裏人也不再同旁人念叨王家人的不是了,這卻是意外之喜。

因着蔣大娘他們是第一批算作元老級人物,平日裏對明珠幾個也多有幫襯還負責了帶新手,是以明珠堅持要給他們漲工錢,最後大娘同三娘每月給二兩,方鐵柱那邊也是每月給足一兩的,只對外仍說跟普通人一般工錢罷。

小生意就這般慢慢做大,手裏頭的錢也再次多了起來,這次直接滿了五個瓦罐兒,明珠要王名川同方鐵柱陪着膽戰心驚地去幾家銀號裏頭分開存了,一直到将銀票拿油紙包起來塞到箱子的最底下才罷休。

然而後來明珠發現——尼瑪換成銀票他也不放心。

直接導致的結果是王名川這幾日又開始發愁了,媳婦兒不跟以前一樣夜裏起來翻到床底下看瓦罐兒了,而是直接翻身下床跑去翻箱子,一晚上總要将箱子底下的銀票翻出來一張一張數八會才罷休。明珠也知曉自個兒這樣不對,檢讨了保證了,可到了晚上仍舊是雷打不動地數銀票,王名川瞧着明珠那越來越脆弱的神經心肝兒疼,最終再次将明珠死死摁住不要他再去翻箱倒櫃。

“明珠啊,咱商量個事兒成麽?”

“又買田産啊,咱種得過來麽?”

“不是。”

王名川低頭在明珠的唇上輕輕一啄。

“咱養幾條狗來守門兒吧。”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