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四、大軍銜令取頤遠,巾帼亂兵困孤城(3)
尚熙指揮若定,将陸續抵達目的地的軍隊安置在沉雀山腳,傍着杳川紮營,如此龐大數量的人口遷移到此,自然驚吓到原本聚居此地的居民,尚熙未免旁生枝節,将此處住戶盡數遷移至杳川下游,并加派兵力看管。
倘若按照朔王預定的計畫,他應将該地全部人口趕盡殺絕,畢竟誰也無法保證其中是否混雜業國耳目,但尚熙還是狠不下心,縱然只有百馀口居民,念及從前在此暫居過的記憶,他将自己的錢財加贈於他們,雖未全數被他說服投降朔國,卻也算是暫時安撫。
這日,當所有兵備都預備妥當,士兵們得以安歇數日,尚熙登高,遙望沉雀山,眼神銳利的似乎可以透視到另外一側。
那裏便是朔王朝思暮想的土地,溫暖的環境、豐沛的土壤,以及富足的人民,是與朔國迥然不同的國土。
等他拿下業國,讓朔王得以統一大地,那總是不容旁人寸進的王者心胸是否也會因此幅員而開闊起來?
尚熙如是想着,翌日,下令出征。
沉雀山雖然高聳,相較鹿鳴山來說地勢較為平坦,軍隊繞過山林間的小路而埋伏在半山腰已經過了大半天,此際夕陽西斜,衆人匍匐於山間密林,正面直對着不遠處的業國城池,虎視眈眈。
尚熙亦身處其中,混着林色隐藏身形,心中盤算着計畫,聽聞身後一名罩着眼面的探子來報。
「秉将軍,頤遠城毫無動靜,城內守衛每兩時辰換班一次,下一批更替是在半時辰後。」
探子輕聲報訊,尚熙目光不轉,略一颔首,來人便迅速消逝於衆人眼前。
此役待在尚熙身旁的副官是條有着滿臉胡渣的莽漢,他使着一柄長槍可謂出神入化,因此被朔王拔擢,可惜有勇無謀,始終只能位居次職。
莽漢副官名叫許騰,這時,他有些心焦地問:「主帥!哪時要攻城?」
尚熙瞄了他一眼,似乎是嫌那粗嘎的聲音太過響亮,接着慢條斯理的說明:「待城內守衛換班,屆時突襲,趁亂取城。」
「明白!」
許騰重重應了一聲,握在手裏的長槍當空劃過,猛地負在身後。
尚熙不再過多贅詞,兩眼目測着此地與城池間的距離,見時機将至,下令全軍兵分三路,悄聲埋伏在頤遠城周遭。
Advertisement
頤遠城是業國最西方的一處邊城,雖然偏遠,卻因依山傍水的險踞環境聚集不少居民,尚熙先前早已派人去探,頤遠城內大多是農戶,偶有幾批過路的商賈,駐於此地的官府僅有十來人,而守城的衛士才數百人。
看來朔王說得不錯,業國因為自恃沉雀山的屏障而忽略此地軍防,才使得尚熙沒有花費太多時間去設計攻城要則,區區幾百人的城池,就算他的士兵一人一口唾沫也足夠淹死對方了。
「啧!等等看老子砍了你們!」
不耐的悶聲自尚熙耳邊傳來,不過尚熙并未轉過頭去責備身旁的副官,而是望着天色,暗忖着發號施令的時間,幸賴頤遠城傍山特性,他們埋伏其中根本讓人無從察覺,只有幾名業國樵夫無意間經過而被他們暫先軟禁。
是時,頤遠城外暗暗飄着一股肅殺之氣。
驀然,尚熙揚起右手,在他身後預備放箭的弓弩手們看見指示全數搭箭上弦。
箭在弦上的緊繃聲音使得衆兵将禁聲屏息。
登時見頤遠城上守衛緩緩退後,原來是城上交接守衛的時刻已到,尚熙突然将手勢下擺,屆時,身後暴射出陣陣箭雨,往頤遠城上漫天飛舞。
咻咻──
箭雨暴射而出。
聲響過後緊接是衛士們哀號的呼叫,頤遠城守備不及,立時陷入大亂。
尚熙掌握時機,朗聲下令:「攻城!」
他的表情冷靜鎮定穩靜,可他的副官不是如此,許騰聽見這道命令便舉槍高呼:「攻城──!」一馬當先往前沖去。
率先搶攻的是兵分三路的前鋒軍,他們一接收到攻城指令便自身旁的隐蔽物躍起,提起武器沖往城下。
頤遠城下的衛兵只有數人,自然不敵猛然奔來的敵軍,一個個被朔軍殲滅,控制着城門開關的業國守軍見狀慌忙拉起城門,可惜動作還是太慢,笨重的城門才阖到一半便被朔軍強行撬開,湧入了上百名軍伍。
許騰駕馬飛奔來此,領在軍隊之先搶占城門,他揮動長槍砍殺控城的業國守衛,迅速於頤遠城牆上挂滿朔國大旗。
尚熙領着後部尾随而來,見攻占頤遠城不費吹灰之力,內心無比欣喜,淺淺一笑,并未過份表現在顏面上,緩緩策馬進城,決定去往頤遠城守城将領的府邸,本想親自與那守将商量關於兩國之間的戰事,可惜許騰老早不分皂白将之砍殺,害得尚熙此計只得作罷。
傍晚清點人數時,朔軍幾乎沒有損傷,而守護頤遠城的業國兵士全被關押在牢房中,太吵雜的,全被許騰一槍刺穿胸腹,屍身懸挂在牢房門前,殺雞儆猴。
尚熙料想此刻不宜過度聲張,以免驚擾當城百姓,立刻劃了一處營地給己軍使用,并規定不得侵擾城民,免得滋生事端。
作家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