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章節
,每句不過寥寥數字,德妃到底做了什麽,将好好一個人給弄成這樣。
不得不說,這也是四阿哥有意的,皇宮裏就是這樣,你越是什麽都不說,別人就越能猜想的更多,像康熙這樣本性多疑的帝王更是如此。
“小四,我得了皇父準許,明日可出宮走走,你要一起去嗎?”太子想起來意,笑着問道。
其實這也是康熙的意思,不是只有太子覺得四阿哥像是要出家,康熙也有這種感覺,已經開始想辦法杜絕這個讓他心驚肉跳的猜測,出宮看看民間的熱鬧,或許能激起四阿哥眷戀紅塵的心呢?
“你不說話,我就當你答應了?”太子自說自話道,“那明日我來接你。”
望着太子離開的背影,四阿哥歪頭繼續看着天外,黑溜溜的眸子裏無情無緒、無悲無喜。
康熙覺得他現在不正常,太子也這麽覺得,但是他們都不知道,這才是他本來的樣子,最真實的性情。
第一世的方洛、第二世的蘭斯洛奇卡梅林、第三世的君衡,都是安靜、淡漠的人,若是對着放在心底的人,還會展露笑顏,其他時候大多清冷如斯,特別是第三世修真求道後,煙火氣、凡俗氣就更淡了,及至他殒落前,修真界誰人不知,無為門點蒼山上的宇微真人最是清心寡欲,乃問道之心最堅定的修士?
四阿哥滿心平靜,僞裝了八年……終于可以做回自己了,可以展露他的性情,可以寫他的字,至于因他的反應而被康熙和太子認為是罪魁禍首的德妃,與他有關系嗎?
第二日,太子果然信守諾言,前來西暖閣接四阿哥出宮了,只是……
“皇父,您也要去?”太子詫異地看向一邊已經換好尋常衣服的康熙道。
“嗯,”康熙點點頭,牽住旁邊沉默的四阿哥,“不止朕,既然要出宮,便讓老大、老三、老五、老七、老八都去,你們兄弟一起去外面看看。”
太子聽此稱是,并沒有覺得不好,又等了一會兒,就見幾個阿哥全部來了,最小的是現年四歲的八阿哥,至于九阿哥、十阿哥,因為才兩三歲,就被排除在外了。
兄弟們相互行了禮,太子主動牽住了最小的八阿哥,父子八人就一起向宮門而去,保護他們的侍衛自然不會忘記,另外還帶了康熙和太子身邊的太監梁九功、何玉柱,這兩人的任務就是照顧主子、充當錢袋。
出了宮門,他們直奔京城最繁華的街市,一見到那熙熙攘攘的情景,幾個皇子眼中都是一亮,在康熙允許後,紛紛帶着一個侍衛鑽進了人群,這個攤子上看看,那個攤子上逛逛,興奮得忘記了身份和規矩。
“阿瑪,我帶小八去那邊瞧瞧?”太子為免他人擠到四歲的小豆丁,就将他抱了起來,十一歲的少年抱個孩子還是輕松的,再說了,太子精于騎射,胳膊自然是有力的。
康熙摸了下八阿哥的頭,笑着準了。這輩子他将八阿哥交給良貴人自己撫養,又囑咐皇貴妃多加照撫,倒是無人欺辱他們母子了,只希望這輩子的老八不要像上輩子那樣啊!
一時間康熙身邊就剩下了四阿哥,自出了宮門起,康熙就一直注意着這個孩子的神色,卻發現即使身處鬧市,那精致的小臉也未見開懷,甚至于……明明看見了滿街的熱鬧和缤紛色彩,那雙眼睛裏也什麽都未映入。
這樣的情況,讓康熙痛心無奈之餘,頗感束手無策,莫名的還有些恐慌,生怕四阿哥真的會出家。
淡淡看着玩鬧的兄弟們,四阿哥人不動、心亦不動,人間百态他早已閱盡,他要走的路就是跳出凡塵之路,這些在他眼中都是過眼雲煙,又怎會為之所感、所惑?
康熙的打算,注定是要落空了!
作者有話要說:
1413 被惦記的十三
“阿瑪,要不要去前面的酒樓坐坐?弟弟們都累了!”太子帶着八阿哥轉了一圈,他這幾年出來過幾次,所以不是很陌生,很快就把有意思的幾個地方都轉過了,給八阿哥也買了幾樣小玩意。
康熙擡眼一看,累?那幾個小子正逛得起勁,怎麽可能累?不過……他低頭一看旁邊,就發現太子擔憂的目光落在身邊清寂的四阿哥身上,立刻明白太子的用意了。
“小四,前面酒樓的醬肘子不錯,阿瑪帶你去嘗嘗如何?”康熙笑容溫和道。
四阿哥看了眼面前隐含擔憂的父兄,終于給面子的點了點頭,暗中卻有些感嘆,如果是正版的雍正,此時應該很高興、很感動吧?可惜……六阿哥夭折了!
康熙見他終于肯表達自己的意見了,哪怕只是點了一下頭,心中也大松了口氣,只要他好好待這孩子,總有一天會恢複的,也是他這輩子把小四保護得太好了,不然怎會突然被打擊成這樣?
這些天看着西暖閣安靜到一句話也不說的四阿哥,康熙從一開始的焦躁慌亂,到後來的惱怒害怕,再到現在的無奈小心,真正将上輩子未經歷過的情緒都變化經歷了一遍,上輩子的四阿哥冷則冷矣,卻也未曾讓他覺得即将虛化消失,可現在的四阿哥……
經過侍衛們的提醒,衆位皇子意猶未盡地返回康熙身邊,太子見弟弟們不舍離去,便笑着道:“時候不早了,我們先去用飯,過幾日得空了,我再帶你們出來可好?”
一串小包子,除了已經十三的大阿哥,其餘的皆眼睛發亮地看着太子,一副“二哥真好”的模樣。
大阿哥面上不快,自打太子讀書起,他的大哥地位就受到了嚴重挑戰,從老三到老四,再到現在的老五,就連還未上學的老七、老八也慢慢被攏絡過去了,更可惡的是,不管他怎麽挑釁、怎麽針對,太子都一笑了之,他就像是一拳打到了棉花上,憋屈而又可笑!
大阿哥現在最讨厭的就是太子那副不溫不火的嘴臉,可他卻不得不天天對着,真是難受死他了!
酒樓內,康熙要了個最大的雅間,帶着一溜兒子進去,張口就說出了許多菜名,從老大開始,每人喜歡的菜都有兩道,別說大阿哥如何歡喜,就是最小的八阿哥都高興的臉紅紅的,老三、老五、老七更是笑容滿面,哪還有平日的穩妥、老實氣?
唯獨四阿哥,康熙和太子都看着他無動于衷的樣子犯愁,究竟怎麽才能讓他不這麽沉寂呢?
“大哥,”四阿哥忽然看向大阿哥,視線轉向了他手上,“那是什麽?”
一屋子大大小小全部看了過去,面對這麽多雙眼睛,大阿哥有瞬間的無措,不過還是将手裏的書遞給了明顯想看的四阿哥:“是納蘭大人的詩集,聽說最近在整理刊印,我就買了一本。”
這裏的納蘭大人,指的不是當朝重臣納蘭明珠,而是其子納蘭性德,字容若,也就是衆人皆知的大詞人,只是天妒英才,他在五月也病逝了。
想到“五月病逝”這個敏感詞,康熙和太子都是心中一緊,側目一看,果然,四阿哥接詩集的手一頓,周身的清寂瞬間濃了很多。
四阿哥從沉封的記憶中挖掘了一會兒,才找到納蘭容若的生平資料,大清最著名的詞人,生在滿清貴族家庭,卻有着一刻向往自由的心,可惜了!
連同康熙在內的一衆父子兄弟都看着四阿哥,見他白皙漂亮的手指翻看着詩集冊子,不約而同地摒住了呼吸,四阿哥病了這事,他們都知道,心中均是擔心的。
“大哥,謝謝。”四阿哥還了詩集,又靜靜坐着不說話了,只是眼中浮現出傷感之色。
康熙暗嘆一聲,琢磨着是不是該找些積極向上的書給這孩子看,若不是想到容若的詞風,他還想不到這個。
太子則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明年老十三就該出生了,盡管這個四弟不是上輩子那個,但應該可以試試,不是說打破死亡的是新生嗎?老十三打小性子讨喜,說不定他們也投緣呢?
沒有發生任何意外的,父子八人順利地出宮又回宮,唯一沒有盡興的就是康熙了,因為他發現,身處鬧市似乎對四阿哥并無作用,看來還得想別的法子。
七月,四阿哥搬回了阿哥所,同時繼續進上書房讀書,在康熙的暗示下,顧八代、張英等人沒有再嚴格要求四阿哥的功課,誰知四阿哥竟沒有像他們想象的那樣落下學業,反而一如往昔,不是最優秀的那個,卻也不是最差的那個。
只是到第二年時,不管是康熙、太子,還是顧八代、張英,就發現四阿哥的字變了。
八、九歲的孩子字體本就未定形,發生變化也是很正常的事,但四阿哥變化後的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