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恢複第一現場
“抱歉我來得太晚。确認你的姓名和地址需要一段時間。而且上周我在進行第三次模拟考試。這周出成績并且進行最後的分析,實在沒法逃課。”
“那你豈不是快高考了?”
“是啊。”
“這個時候就放學了?”蘇琳感到不可思議。
夏之聲有點不好意思,“剛剛放了高考假。”
“高考時間?”
“三天後。”
“然而你竟然還站在這裏?!”蘇琳怪叫。
“反正這時候已經定型了,不如給自己放個假。”夏之聲說,“如果不介意的話,我們可以抓緊時間嗎?或者你需要上班?”她望着蘇琳掉到地上的挎包。
蘇琳撿起包,“不,不用了。我就在這裏,了結這件事情。”命都要沒了,管不着工作了。
“那麽就讓我們回到原點,從陳佳涵的死亡開始。”夏之聲說,“告訴我之後發生的一切,蘇琳,平靜下來,盡你的全部力量去回憶,這之後的每一件事、每一個人和每一處細節。”
時光不經意地流過,當蘇琳結束完最後的敘述時,太陽離開中天,緩緩偏西,她們又回到了紅色沙發前——之前她一面敘述,一面陪着夏之聲走過那些回憶中的場景。夏之聲就像一名偵探,戴着薄膠手套、醫用口罩和一副奇特的綠色鏡片的墨鏡,查看着每一個角落。蘇琳注意到,她對一樓的雜物堆和六樓窗臺上被大家遺忘多時的生鏽刀片很感興趣。
“我說完了。”蘇琳道,“我實在想不起太多了。這是我的極限了。或許休息一下還可以貢獻什麽。”
“不用了,這些足夠了。之前你在企鵝上跟我說過很多,我也進行過一些分析。而且我還知道目前你不知道的細節。”她放下刀片,轉過身,“其實每一個元素都很簡單,但當它們合到一起就會呈現令人眩目的組合。只要把這個組合的每個成分都區分開,找出它們之間的聯系,明白它們是因了怎樣的規律而組合到一起,那麽事情不難解釋。其實警方經過一些波折依然可以找到真相,但是這個案子确實涉及到一些我們負責的事,所以警方在斷案的時候會猶豫不決。嗯……”
她若有所思了許久,蘇琳忍不住輕聲問:“請問,流淚的沙發到底是怎麽回事?我剛剛是怎麽了?所有的人是不是因為流淚的沙發才死的?你說過這裏面有你們負責的事,是不是指靈異事件?”停了停,看到夏之聲沒有任何反應,膽子又大了幾分,“我剛剛看到一個沒有雙眼的女人,而那位老奶奶說過,612以前發生的那起殺妻案中,妻子最後好像只有眼睛沒被找到。那麽我看到的就是她的怨魂吧?所有的一切,都是她不得安息的靈魂做的?”
夏之聲緩緩道:“不完全是這樣。其實我有一個
Advertisement
想法,雖然目前的證據已經不足以支持了。”
“你說吧。”蘇琳道,不知為何,她對面前這個奇怪的高三娃充滿敬服。
“沒有證據其實也不重要,因為已經找不到可以追究的人了。”夏之聲輕輕一嘆,轉向紅色的沙發,“大钊說陳佳涵是自殺,并不完全錯。”
蘇琳的心仿佛被鐵棒狠狠一擊,随之而來的是空虛,“不完全是自殺?”
夏之聲點點頭,表情微帶遺憾,“從你的描述中,不難揣摩出陳佳涵的性格。一個愛做夢、不怕得罪人、痛快地抱怨現狀,同時會理直氣壯地對未來充滿期待的年輕姑娘,即便被一個大钊占用了半年的時光和希望,也有大把的美好青春等待她。她不可能真心想去自殺。”
“那麽她是……”蘇琳的心,越跳越快。
夏之聲擡起頭,看着那根粗大的暖水管子,“她設計了一場應該走向失敗的自殺,但是很不幸,她意外地成功了。”
蘇琳張大嘴,半天發不出聲。
她想了無數真相,唯獨沒有這個可笑而可悲的真相。
“這幾枚刀片斷掉了。”夏之聲用戴着手套的手撿給蘇琳看,“沿着斷痕,它們可以拼到一起。我想如果把它們交給警方,或許會查出這上面的痕跡是因為什麽而弄出來的,通過對比,或許就能找到那根麻繩被割斷的原因。”
“麻繩被割斷了?”
“這就是你不知道的細節。為了拿到警方那裏的詳盡資料,真的很……”夏之聲神色怏怏,消沉了一會兒,才道,“警方從鴻子的旅行箱裏找到的那根繩子,有一個明顯的人工系結和一道割痕。但是和那道割痕并存的是繩子本身的一條細小的斷痕,它們連在一起,嗯,你能明白嗎?”
蘇琳呆傻。夏之聲道:“讓我給你說一遍我的猜想吧。”
她按開電梯,佯裝走出來——
“那天你下班,在這裏遇見陳佳涵。你有兩個很重要的發現,第一,陳佳涵右邊襪子大腿內側的部分破了一個洞;第二,陳佳涵在踹沙發上的一個凸起。之後你回到房間,知道大钊和陳佳涵吵架了。你向鴻子保證吃飯後會去勸勸陳佳涵。然後你回到自己的屋子,八點左右做飯,九點吃完,你便出去找陳佳涵聊天。這時,陳佳涵第一次說出‘流淚的沙發’。但是你們并沒有在意,很快将話題轉移到大钊身上。十點左右,你離開陳佳涵回房,而大钊此時出來找陳佳涵。你則進入洗手間洗漱,完畢後回房休息。
但是在十點半左右,你聽到陳佳涵和大钊的争吵聲,出來的時候看到大钊回去,陳佳涵不在。這時鴻子出來,認為陳佳涵是氣跑了,你也這麽認為,之後鴻子先回房,你再回房。你回房躺下的時候,聽到門口有動靜,你以為是陳佳涵,後來
見沒人進屋,就認為是大钊出去了。這個經過了大钊的驗證,确實如此。當時大钊聽從鴻子的勸告,再度出來尋找陳佳涵。而根據大钊的敘述,這一次他出來的時候,看到了一個拿着繩子的陳佳涵。蘇琳,這就是我們要解開的第一個問題——你和鴻子出來的時候,陳佳涵去了哪裏?
根據大钊的證詞和你聽到的“死”來“死”去的女聲,可以肯定,大钊和陳佳涵第一次吵架的時候,陳佳涵的确揚言要吊死給大钊看。類似的氣話,陳佳涵也和你講過。所以我認為,你和鴻子聽到争吵聲出來的時候,陳佳涵之所以不在這裏,是因為她下樓去找上吊繩了。
陳佳涵當然不想死,但她是個小姐脾氣,既然揚言了,就要做給大钊看,給自己掙回面子。尋死覓活,并不難辦。一層那個雜物堆裏有繩子,這不是什麽秘密,所以當大钊第一次離開陳佳涵的時候,陳佳涵就立刻跑下去找合适的繩子,而你和鴻子卻在同一時間跑出來找陳佳涵,當你們回去而大钊出來的時候,陳佳涵剛好拿着繩子上了樓。你們就這樣錯過了。
接下來,也就是大約十點四十分的時候,你睡下了。而根據大钊的敘述,這個時候,他和陳佳涵是在電梯裏争吵,所以你沒有聽到。而陳佳涵二度揚言要死,兩人不歡而散。大钊并沒有把陳佳涵的話當真,直接回房。陳佳涵則做了這樣一件事,她用窗臺上這幾枚刀片在上吊繩上割了一道不淺的口子,刀片因為早就生鏽,并不是很好用,所以有的刀刃上留下摩擦的痕跡,有的則斷掉。
然後,陳佳涵踩着沙發登上窗臺,将繩子系在暖氣管上,打好結。接着将那張三足圓凳擺放在沙發上。随後她扶着垂下來的上吊繩,小心地踩上圓凳,繩索套在脖子上,踢翻凳子,懸梁自盡。
陳佳涵當然不想真死,她做了兩個保險。第一,她讓大钊五分鐘後出來,那時候她可能剛吊上去,正好吓住大钊。不過很可惜,大钊壓根就沒出來;第二,她用刀片割了繩,這個情節在電視劇上也有。她以為繩子被割了一半後,自己再吊上去,繩子堅持一小會兒就會斷掉,自己不會真的被吊死。
但是不幸的事發生了。陳佳涵的體重對那條被割了一道口子的麻繩而言,還不足以立刻拉斷它。直到被吊死,繩子也沒有如她預期那般斷掉。
陳佳涵就這樣意外地自殺成功。根據法醫推斷、你正式睡下的時間、大钊第二次離開陳佳涵的時間以及陳佳涵放出的“五分鐘後”這幾個因素來推斷,這一刻應該是晚上十點五十分左右。
但這不是結束,而是一個開始,一連串不幸的開始。
陳佳涵的屍體随着時間的推移逐漸冷硬,那根被割傷的麻繩終于斷了—
—這就是麻繩上有割痕,也有斷痕,兩道痕跡并列在一條線上的原因。屍體掉下來後,那根稀裏糊塗就要了她年輕生命的上吊繩也跟着一并落下。這會兒大概是晚上十一點十幾分甚至二十幾分左右。大钊回來後長時間的安靜以及陳佳涵的不見蹤影,讓擔心大钊前途的鴻子分外不安,于是他就在這個時候,悄悄出來查看。
他走到這裏,看到的是月光下橫屍此地的陳佳涵、她脖子上的勒痕以及一根繩子。
最後一個離開陳佳涵的人是大钊。
大钊和陳佳涵吵架了。
大钊回來了,陳佳涵死了。她不是吊在半空中,而是在沙發或者地上,她的脖子上有勒痕,屍體旁有繩子。
蘇琳,如果是你,了解前塵因果,再面對此情此景,你最容易的想到的是什麽?”
作者有話要說:大家別抽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