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誇獎
第二道聖旨本就是寫給博陵縣衙,聶冬這兒收到的不過是抄送的副本。博陵侯可沒有準備糧草的權利,只是皇帝讓侯府知道縣內将會出現這件事,如果縣衙為此而勞動到侯府的時候,侯府必須要配合。
縣衙內張以鴻等人早就穿戴整齊,恭恭敬敬的跪迎傳旨天使。聽完後諸人心中略松一口氣——不管如何,看來上次吳國的大捷是真的,吳國扛住了,這意味着博陵會更加安全。
正将天使們送到別院休息,便聽到老侯爺親自來府衙了,大家又是一同忙亂。不少人紛紛低聲讨論:“兩天前府衙抓了個人,你們知道是誰嗎?”
“這還能不知道?咱們老侯爺的親侄子呗,嘿,這回樂子大了。”另一人仰着下巴悄悄指了指前面的張義鴻,“張大人怕是要頭疼了,這才把人家侄子關了,現在又要博陵侯配合咱們準備糧草,你猜老侯爺會怎麽樣?”
聞此言,衆人背後冒出一股涼氣,按照博陵侯以往的表現,不一腳踹死府衙諸人都算是客氣的。
“依我看不見得。”一個胥吏放下筆,也加入了讨論,“面對時疫時,老侯爺所作所為大家都看在眼裏,我瞧這老侯爺平日裏是糊塗了些,可在大是大非上還是拿得住的,更何況這次要糧草是吳王,那位可是老侯爺拜把子的兄弟,兄弟有難,還不去幫一把?”
這麽一說到時讓衆人都安了不少心。張義鴻也是這麽想的,上一道聖旨才把博陵侯給罵了個狗血噴頭,下一刻就要讓人老實的去配合,若是個普通人倒也罷了,可博陵侯偏偏是個見樹還要踹三腳刺頭。罵了他,還讓他去辦事,簡直就是做夢!
“哎,陛下既然要咱們轉運糧草,又何必……”張義鴻嘆了聲,“好歹等吳國之事了了再說吧。若老侯爺在這次事上做了配合,加上在趙縣的表現,也算是功過相抵了,又何必專下旨訓斥呢。結果這現在鬧得,只求吳王他老人家的面子夠大吧。”
沈江卓也覺得難辦。霍文鐘都特地大半夜的跑來和霍文萱分享老侯爺被罵的喜悅了,可見博陵侯被聖上罵的夠慘。加之上次抓了霍明德的那個小校尉正是他手下的人,還不知道霍明德在博陵侯跟前怎麽給他穿小鞋呢。
沈家不算什麽名門,但好歹是個三流的世家,家族裏也出過幾任九卿,放在京城不起眼,可在一縣只地上也是頗有名望的,畢竟縱觀本朝,能稱得上是世家的家族本就不多,必須是有明确可考的家族歷史一百年以上才能有入選世家的資格。博陵沈家雖然是旁支,可終歸還是姓沈。沈江卓年紀輕輕便是一縣縣尉,與其姓氏有着密不可分的關系,但也正是如此,他只是一介縣尉,而非縣令才更令人困惑。
縣尉再如何有地位,再是縣裏的二把手,但畢竟是是涉武了,在這個文治的時代,官場裏武将天生就低人一等,除非是做到類似于大将軍這個位置上,其他的在文官眼裏都不能算是官兒。沈江卓世家出身,又娶了堂堂列侯的唯一嫡女,到如今竟然只是個六百石的小小縣尉,這背後不能多想,一想頭皮就要發麻。是以在府衙裏,張義鴻等人也不敢和沈江卓深交,明擺着老侯爺在暗地裏整他,雖然沈江卓是個不錯的同事,可大家也不想得罪博陵侯啊,于是沈江卓就這麽不尴不尬的在縣尉一職上待了三年了。
加上又出了霍明德的事,張義鴻同情的看向他,老侯爺或許會配合府衙,但肯定會找個人出氣,這個人會是誰,不言而喻,大家默默的替沈江卓點了根蠟。
除了還在趙縣的曹縣丞,張義鴻等人都齊齊站在大門處迎接博陵侯。不等聶冬從轎中下來,張義鴻就趕緊迎了過去,語氣裏透着無比的關切,仿佛博陵侯是他親爹一樣:“侯爺您怎麽來了,有什麽事直接讓人來說一聲不就行了。現在天正熱呢,您老身子要緊啊。”
聶冬疑惑的擡頭看了一天,四月初的天有啥熱的,這難道不是一年中最舒服的季節之一,見張縣令伸手想要扶他,聶冬趕緊往旁邊站了站。
——一個快四十歲的大老爺們做出一副太監模樣,真嫌不夠惡心的。他聶冬的手是能随便摸得嗎,侯府那些年輕貌美的小妾丫鬟都不給摸,更何況對方還是個老爺們!
“張縣令太客氣了,事關糧草大事,本侯還是親自來府衙為好。”說罷,呵呵了兩聲,“省的有人說本侯只顧吃喝玩樂,酗酒鬧事啊。”
Advertisement
“這就是胡說八道!”張義鴻比聶冬還要氣憤,“侯爺您不必放在心上,要不是由您在主持大局,咱們博陵能有今天這般繁榮?要不是有您,在時疫的時候咱們這幾個怕是都要死上七八回了,您老人家做的可都是大功德,菩薩們都瞧在眼裏呢。”
所以菩薩就讓我穿成了一個四十八歲的老大爺?聶冬特別想去親自問候一下那位管穿越的菩薩,這貨絕對是fff團的,見不得別人小兩口好!
張義鴻見老侯爺臉色不妙,趕緊閉了嘴,直接引人去府衙內小坐。見張義鴻叫人上完茶後還要擺出各色點心,甚至開始尋覓去後宅找兩個丫鬟來打扇了,聶冬立刻道,“你不必忙了,本侯來就是說幾句話,說完就走。”
衆人微微彎腰,洗耳恭聽狀。
“現在天氣轉熱,薛太醫對本侯說要防着時疫複發,所以你們自己商量一下,是繼續讓曹縣丞留在趙縣看着那一攤子事,還是派個人過去和他輪換一下,這是其一。其二,聖上讓諸位準備運往吳國的糧草,由于咱們博陵路途便利,整個易陽郡的糧草都将運往博陵,再一道運向吳國,你們立刻騰出庫房來,安排人手日夜巡視。”
聶冬深知自己比起這些古代土著在一些常識上肯定會有所缺乏,讓專業的來一向都是他的行為準則,當即道:“這是博陵侯府的令牌,凡有要侯府做的地方,拿此令牌直接去找大郎便是,五千石以下糧草,不必告知本侯,可與大郎自行處理。”
五千石,基本是一支一萬人的軍隊十日的口糧,作為初批應急的糧草,五千石足夠他們暫時周轉了。
“侯爺如此深明大義,吾等自愧不如。”張義鴻趕緊道,“卑職一定不負所托,如今縣衙已準備好了五處糧庫,若侯爺得空……”
“這麽快?”聶冬截過他的話,“那我們現在就去看看吧,裝糧草的倉庫一定要慎重,尤其是要注意水火。”
張義鴻見老侯爺都吃有些吃驚,頗為得意道:“今年太常府頒布歷法後,卑職便特地去蔔了一卦,卦象道咱們博陵今年乃是豐年,所以卑職便提前準備好了早些年空置的糧草。”
“縣令如此未雨綢缪,真乃我博陵之幸啊。”聶冬毫不吝啬的送上稱贊,“糧草一事也得縣令多多費心了。”
張義鴻受寵若驚:“不敢不敢,此乃卑職職責所在,不敢有一絲懈怠。”這麽多年了,終于的到老侯爺一句稱贊,真是太不容易了。
衆人随老侯爺一道往五處糧倉而去。這種時候沈江卓一向不往跟前湊,免得老侯爺看見他心煩。雖然是縣內二把手,但此刻他刻意走在衆人身後,也沒人不長眼的提出來。直到張義鴻對老侯爺解說糧倉的安排時,一個不起眼的胥吏突然走到沈江卓身邊,低聲道:“大人,您府上的管事說有要事要見您。”
沈江卓心中咯噔一下,有些不妙。悄悄走到外面,沈府大管事見他出來,連忙過去,只說了一句話:“少夫人回侯府去了!”
與此同時,秦蒼也收到了府裏侍衛的消息,見到同樣站在糧倉外的沈江卓,不由微微蹙眉。沈江卓尴尬的笑了笑,秦蒼不再看他,大步走到裏處,趁着一個空隙,附在聶冬耳旁低聲道:“大姑奶奶回府了,似乎與十六郎有些不合,原因屬下暫時還不清楚。”
霍文萱杠上了霍明德?!
聶冬的眼睛嗖的一下瞪大了,這是要火星撞地球的節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