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老板娘
梅林小築就在部委大院旁邊, 是臨街的一處湘菜館, 由普通的民房改建,做的都是熟人生意。
因為位置方便、口味地道, 大院家屬們常常在此聚餐,早在楊梅出國之前,楊、趙兩家人就把這兒當成了他們“根據地”。
餐坊外種着一株梅樹, 每逢寒冬臘月就會綻放豔紅的花朵, 迎着淩冽的寒風放肆妖冶。
據說老板娘正看見這株樹,才毅然決定簽下長期租約,起早貪黑地經營餐飲生意, 帶着一家老小在帝都站穩了腳跟。
楊梅挽着父親的手走下樓梯,迎面碰到剛買菜回來的老板娘,湖南口音的普通話讓人倍感親切。
“阿梅!大半年不見,真是越長越漂亮。”
老板娘在圍裙上擦了擦手, 長滿皺紋的臉笑成了一朵花:“今晚我親自下廚,給你們燒幾個好菜,記得帶爸爸早點過來啊。”
楊爸爸樂得騎驢下坡, 樂呵呵地應承道:“給我備瓶好酒!”
“放心吧,楊處長, 少不了您的那點樂子。”
專注經營多年,梅林小築已經把所有的客人都變成了朋友, 大家更像是家屬院裏的街坊鄰居,而非做生意的店家顧客。
目送老板娘離開後,父女兩才繼續朝超市走去——楊梅長久沒有回家, 需要添置一些日常用品。
她深吸一口氣,這才以撒嬌的口吻抱怨道:“爸,不是說好今晚不去吃飯嗎?”
楊爸爸搓了搓下巴,自知理虧地回答:“我知道你跟星河吵架了,但還有趙叔趙姨和星歌呢,你總不能不見他們吧。”
“誰想跟趙星河吵架?這是原則問題,必須寸土不讓!我當然會去見叔叔阿姨,星歌下班後也會來家裏玩,兩家人完全是正常交往。”
看到女兒一幅寧死不屈的表情,楊爸爸索性耍賴:“剛才已經答應老板娘了,不能自食其言。”
楊梅氣得直跺腳:“你可是先答應我的啊,也不能食言!”
Advertisement
“我還答應你趙叔趙姨了呢,人家更排在你前面。”楊爸爸狡黠的眨眨眼睛,“一頓飯而已,星河又不會吃了你。”
她咬牙切齒:“爸爸,你這樣賣女求榮是會遭報應的。”
老人家陰謀得逞,愈發開心:“真能把你賣出去,我老楊家就該燒高香啦!”
楊梅被趙星河“霸道”了這麽多年,卻始終無法斷絕對方的念想,就是因為身邊的這幫“豬隊友”。包括和她一邊的趙星歌,也常常幫倒忙,憑空長別人志氣、滅自己威風,真是不提也罷。
在超市采購的過程中,楊氏父女打了一路的嘴巴官司,最終以楊爸爸的全面勝利告終。
五十歲出頭的男人就學會倚老賣老,以退為進、偷換概念、裝聾作啞……各種套路玩得溜溜的,楊梅只能甘拜下風。
在餐廳見面時,趙家父母待楊梅一如既往地親切,不停地噓寒問暖,絲毫沒有因為趙星河尴尬。
兩個孩子都是自己看着長大,即便結不成親家,也是手心裏的一塊肉,長輩們對此很看得開——不過,如果最終能夠修成正果,他們當然樂見其成。
遲到的是趙星歌:《競技周刊》難得搶到個大新聞,編輯部集體加班,臨出門就已經來不及了。
等她氣喘籲籲地沖進包房,才發現兩家人到得非常整齊,自己的閨蜜被夾在正中間,滿臉如坐針氈的表情。
見到趙星歌,楊梅立刻兩眼放光,大聲招呼:“星歌,坐我這邊來!”
趙媽媽只好往老公身旁擠了擠,打斷了趙爸爸與楊爸爸的行酒令。趙星河不着痕跡地皺皺眉頭,對妹妹冷聲道:“你又遲到了。”
“加班。”
趙星歌懶得理他,将背包挂在椅背上,轉身坐到楊梅旁邊,戳戳對方的手肘:“……長胖了呢。”
女孩瞪她一眼,癟了癟嘴說:“成天和黃油面粉打交道,瘦得下來才怪。”
“我看你這是心寬體胖,跟飲食沒關系。”
楊梅聽出對方話裏有話,連忙挑起眉,示意她做出解釋。
趙星歌于是清了清喉嚨,用其他人都能聽到的聲音道:“聽我哥說,你在巴黎交了個男朋友?長得帥、個子高、法語好?有愛情滋潤嘛,難怪比較容易長胖。”
兩人交換眼神,楊梅立刻明白了她的用意,連忙故作嬌羞地笑出聲來,顯得異常突兀。
楊爸爸與趙爸爸面面相觑,趙媽媽躬身調整椅子與餐桌的距離,趙星河則忙着清洗餐具,大家都像沒聽到女孩們的談話一樣,默契地患上了選擇性失聰。
方此時,梅林小築的老板娘推門上菜,打破了滿屋子的尴尬氣氛。
三位長輩與她拉起家常,說說笑笑的,感覺如釋重負。兩個女孩被當成空氣,所說的話更是無足輕重,包房裏的氛圍再次變得輕松愉悅。
盡管早就預料到會有此結果,楊梅和趙星歌還是像漏了氣的皮球,挫敗地癱倒在椅背上。
“你說他們是不是傻?”趙星歌壓低音量,道出心中懷疑。
楊梅嘆了口氣:“這叫‘大智若愚’。”
趙星歌拍拍她的肩膀,試着安慰彼此:“姜還是老的辣啊。”
女孩表示悔不當初:“怪我,初中的時候就拿足球隊長當擋箭牌,搞得現在說什麽都沒人信了。”
提及往事,趙星歌握緊拳頭,咬牙切齒道:“誰讓你臭不要臉,那小鮮肉明明是我先發現的。”
“我錯了。”
“……還有後來那個社團學長。”
“我有罪。”
趙星河生得耳聰目明,坐在妹妹身邊,卻只能模糊聽到兩個女孩的對話——無論有沒有聽到,他都猜到她們聊天的大致內容。
那如刀鋒般單薄的嘴唇勾起弧度,心頭湧上一絲淡淡地滿足感。
這種滿足,來自于對日常生活的掌控,對客觀事物的了解,對一切運籌帷幄的把握。作為AB公司最年輕的副總,他是一個典型的風險厭惡型投資者:偏好穩定、憎恨意外、從骨子裏排斥未知事物,渴望讓世界有序運行。
思及此,趙星河主動加入父母與老板娘的談話,從菜式口味聊到物價上漲,從物價上漲聊到子女教育,最後水到渠成地展開話題:“聽說您準備回湖南去?”
老板娘一邊催促大家動筷子,一邊愁眉苦臉地說:“早就有這個打算了,小伢後年高考,在帝都報不上名啊。”
長輩們趁機聲讨教育制度,趙星河則果斷插話:“孩子考學是大事,可這梅林小築怎麽辦?”
“我也正發愁呢,房子的租期還沒滿,交給別人打理又不放心。”
老板娘拖了把椅子坐下來,唉聲嘆氣道:“帝都和湖南的教材都不一樣,回去晚了,我怕高三跟不上。”
趙星河于是順水推舟:“找人續租怎麽樣?只要房主不反對,您的租期可以轉讓給下家。”
家屬院的房子沒有獨立産權,所謂“房主”就是楊爸爸、趙家父母任職的部委。像梅林小築這樣有商業價值的鋪面,由專門的後勤單位管理,只要能找人搭上線,想辦法疏通一下不成問題。
老板娘眼睛一亮,随即又黯淡下來:“但有誰願意接手呢?”
趙星河以退為進:“老鄉、熟人,要來帝都做生意的,都可以考慮啊。”
“哪有那麽容易?”老板娘苦笑道,“居民區的門面,人流量有限,一般生意根本做不起來。想賺錢,還是只能走餐飲這條路。”
餐飲業需要起早貪黑,勞動量大、工作辛苦,賺的都是血汗錢。可租房合同剩下的時間不長不短,剛認熟幾張面孔、把客源培養起來,又要收拾包袱走人了。
趙星河用手指輕敲桌面,刻意拉長了語調:“聽您這麽一說,能接手的人……倒也不是沒有。”
順着他的目光,所有人都看向楊梅,卻見她正與閨蜜咬耳朵說悄悄話,全然不知桌上的局勢,滿臉少女般的天真爛漫。
楊爸爸率先搖頭否定:“阿梅太不懂事,還沒到創業的時候。”
趙星河胸有成竹道:“她已經二十五歲了,過年就是二十六歲。畢業于頂級高校、當過職業經理人,現在又要從世界頂級的西餐學校畢業,是投資人最喜歡的那種創業故事。”
楊梅和趙星歌這才回過神來,發現全桌人的視線都集中在她們身上,吓得同時打了個哆嗦。
趙星河鄙視地瞟了自己的妹妹一眼,終于言歸正傳:“梅林小築剩下的租期不長,剛好可以用來搞初創。等到現金流跑起來了,再進行融資,盡快擴大經營、連鎖推廣,早日在帝都的甜品圈打響知名度。”
作者有話要說: 我知道,每本言情小說裏的正牌男主才是争取讀者訂閱的原動力,可女主也要成長嘛~~~
肖铎兩章沒出現了,再現身肯定要搞個大新聞,相信我~~~(握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