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第120章
賈瑚匆匆地要去找賈政,路上正好碰到門房那兒捧着別人家送的東西進來。
賈瑚心裏一直想着那句“大造化”會不會讓自家大妹妹陷進去,倒也沒顧着看路,倒是跟那捧着禮的門房撞了個滿懷。
賈瑚皺眉看着門房手裏捧着摞得高高的禮盒,由于剛剛被賈瑚撞了一下,門房捧得并不穩,這會兒有個匣子開了一口子。
從匣子的縫隙中望進去,還能略微看到匣子裏塞的滿滿當當的珠寶。
“誰家送來的東西?”
原本是早就跟門房說了除了親近人家之外,其他的禮一概不收的。
可親近人家都是尋常走禮的,也斷斷都不可能送這樣的重禮過來的。
“是薛家送來的禮。”門房被賈瑚吓了一跳,連忙說道。
“薛家?”賈瑚眉頭一跳,“他們家的東西怎麽收了?”
要說起來,原本薛家,那也絕對算得上是親近人家了,畢竟同是從金陵出來的,又同時期追随的太祖皇帝的,到底會親厚幾分。
再加上,前些年,兩家也有也有不少結親的,哪怕是旁支,卻也讓兩家親密了不少。
但是這親近本來就是流于表面的,更多的是薛家行商要借助賈家的勢力,防止被人打壓了。
而賈家在金陵的這幫族人們又觊觎薛家的富貴,熱衷于去薛家那兒打秋風。
等到薛家的大爺娶了王家的大姑娘以後,一方面薛家是想着已經有王家這座靠山了,所以對依附賈家這種事情也就淡下來了。
另一方面,是後續他們也知道了王家大姑娘與賈政之家的那點恩怨,自然也是知道既然他們取了王家姑娘,無論他們知不知情,都算是站在了賈家的對立面,那哪怕是他們捧了大把的銀子去,也只能去熱臉貼冷屁股了。
所以兩家便也心照不宣地斷了往來,不再走動了。
可金陵這兒的門房哪裏知道那麽多,只知道賈家原本就與薛家是老親,那自然是不可能把人家送來的東西推拒在門外了。
而且這回薛家來的人也是格外的和善客氣,明明是大管家呢,卻與他一個小小的門房稱兄道弟。
門房哪裏見過這樣的場面,不過幾句話下來,門房就已經被哄得找不到北了。
所以,這不,薛家送來的禮,趕緊就打算送到二爺面前去麽?
門房不知道其中緣由,見到賈瑚問,又看到賈瑚的目光盯着那個塞得滿滿當當的匣子,便想着奉承幾句,“到底是咱們大姐兒有大造化,薛家也送來了這麽多東西。”
賈瑚原本就因為那句大造化提着心,沒想到遇到門房,連門房都是這麽一句話,賈瑚當下就有些怒意。
向來這話是在府裏都傳遍了的。
倒是他跟賈政竟然都是跟聾子似得竟然沒有聽到過。
“大姐兒生在我們家就已經是福氣了,以後不許再嚼什麽舌根。”
門房沒想到自己不過是一句奉承話,沒想到惹來大哥兒這麽大的怒意,聽着大哥兒的話是,以後府裏再不許說大姐兒有大造化?
門房有些不明白,難道連誇大姐兒都不成?
莫不是大哥兒作為嫡長孫,是怕大姐兒這個嫡長孫女搶走了自己的風頭?
不過這也難怪,畢竟大哥兒和大姐兒可不是一個爹媽生的。
門房內心腹诽,可當着賈瑚的面卻也不敢說其他。
他一個守着老宅當門房的,本也就不是什麽有大出息的。
他內心裏想着,什麽大房和二房的恩怨,也不是他一個下人能摻和的,門房就想着表面上先唯唯應了便是。
到時候大不了在大哥兒面前奉承大哥兒,到了二爺和二奶奶的面前再奉承大姐兒便是。
不過賈瑚這會兒也沒心思教育一個門房,自然也不可能知道門房的小心思,只是看着門房要走,又喊住門房道,“薛家的東西使人退回去。”
薛家和賈家已經不來往這麽久了,這會兒突然又送了重禮來,其中要沒什麽小心思,賈瑚都不相信。
這種明顯帶了目的性的禮,賈家又不缺這點銀子,眼皮子也沒這麽淺。
收了這種禮,到時候不知道,薛家要鬧出些什麽來,賈瑚自然是要讓門房退回去的。
門房不明所以,只當是大哥兒這是嫉妒大姐兒呢。
再加上,他剛剛也是收了薛家管事給的銀子,所以倒是有些不情不願。
只是,賈瑚吩咐完這件事,也沒顧得上門房,急匆匆地就去找賈政了。
如今流言已經四起了,還是及早打壓流言才是啊。
“瑚哥兒來了,”賈瑚一進門,賈政就招呼他坐下,“正好你祖父來信了,咱們一道看看。”
賈政還沒等賈瑚說話,就開始拆起了信封來。
三哥兒和大姐兒是賈政的嫡長子和嫡長女,這名字自然是要問過長輩以後才能取的。
所以兩個孩子一出生,賈政就加急把信送到了京城去,打算讓賈代善給自己的一雙兒女取名字。
這會兒京城把信送過來,估摸着便是兩個孩子大名的事情。
賈瑚見狀,倒也不好立馬提其他事情,好歹得先陪着賈政把信看完再說。
“不知道祖父給弟弟妹妹們取了什麽名字?”賈瑚勉強擠出一抹笑來說道。
說話間,賈政已經開始看起了信裏的內容。
“三哥兒,你祖父給起名叫賈珠。”賈政笑着說道,“珠,蚌之陰精也[1],又譽為美好之物,好名字。”
“是個好名字,”賈瑚也笑着說道,“那大妹妹呢?”
“大姐兒父親給取名叫賈瑷。”賈政笑着說道。
“瑷?那個字?”賈瑚有些疑惑地問道。
賈政在虛空裏用手指給賈瑚演示了一下那個瑷字,“這個字。”
“瑷者,美玉也。”賈瑚看清楚那個字以後說道,“祖父這是覺得大妹妹如同美玉一般,是咱們家的珍寶呢。”
“哈哈哈哈沒錯沒錯。”賈政邊笑邊接着看信,“倒是太太說,前兒聽那些老婦們說起,大姐兒生得日子太好,得用小名來壓一壓。”
賈瑚聽到那個生的日子太好,眉心一動,原本他來找賈政也就是為了此事呢。
賈政沒有看到賈瑚的異樣,倒是自顧自說道,“太太說,大姐兒不如給取個小名叫元春,這是取得“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
“咱們這樣人家的姑娘,雖說沒有取這種紅啊綠啊豔俗的名字,但若是用元春這個名字來給大姐兒壓一壓倒也不錯。”賈政想了想又笑着說道。
賈政看完一雙兒女的名字,這才又想到剛剛賈瑚急匆匆的來,怕是有什麽事情,又連忙問道,
“你這會兒來找我可是有什麽事情?”
“二叔這幾日有沒有聽到府裏的流言?”賈瑚也不跟賈政繞彎子,直接說道。
“什麽流言?”賈政一臉懵。
賈瑚也料想賈政肯定不知道府裏那些下人們之間流傳的話,不然賈政他們夫妻也不可能無動于衷。
所以也沒有賣關子,直接說道:
“二叔有沒有聽聞,府裏的下人們在說,大妹妹出生的日子好,将來必定有大造化。”
“什麽?”賈政原本是手裏拿着茶杯,正想着喝一口的,但是聽到賈瑚這話,賈政吓得連茶杯都脫手掉在地上了。
因為地上鋪了毯子,茶杯從賈政的手裏掉下去後,在毯子上打了個滾。
茶杯裏的水在地毯氤氲出了一塊明顯的痕跡,但賈政卻恍然不覺。
“是誰要害大姐兒?”賈政驚慌失措道,“什麽叫大造化?這是要我們大姐兒死啊。”
賈政想得更多一些,若是自家女兒,真有了這麽個批命。
那麽哪怕是為了自己的天下着想,為着那些虛無缥缈的天命,大姐兒将來除了嫁給皇帝或是太子,那就只有去廟裏青燈古佛一輩子的命了。
大姐兒是賈政的長女,賈政真真是愛若自己的眼珠子。
別說是去廟裏青燈古佛了,哪怕是将大姐兒送到宮中去,賈政也必然不願意。
“宮中那見不得人的地方,那是咱們大姐兒能去的嗎?”賈政擰着眉頭道。
說完,賈政這才又突然想起來,賈瑚的嫡親姨母,可是太子妃呢。
這會兒不免有些讪讪地,只能小心翼翼看向賈瑚。
賈瑚倒也沒有,糾賈政話裏漏洞的意思,反倒是直接轉開話題說道,“二叔,現如今不管是不是有人要害大妹妹,最為重要的是,咱們得先将這個流言壓下去。”
“你說得是。”賈政嚴肅道,“立馬傳令下去,以後誰都不許提大姐兒的命格好之類的混賬話。”
賈政前面一句話是對賈瑚說的,後面一句話卻是對自己的小厮說的。
“二叔,這樣怕是堵不住悠悠之口啊。”
賈瑚看着賈政的小厮應了一聲以後,急忙跑出去,倒是出聲說道。
“我是怕,咱們越不讓他們說,他們暗地裏越發的讨論這事。”賈瑚看向賈政道,“咱們還是得用其他的流言來遮一遮這件事呢。”
“讓我想想……”
為了自家女兒着想,自然是得越仔細越好。
“對了,二叔,我剛剛來的時候碰上了門房來送薛家的禮,我讓門房退回去了。”
“薛家?”賈政是實在被王家那位大姑奶奶給整怕了,現如今提起薛家,他都不由得皺眉,“他們家送東西來幹什麽,退回去最好。”
“薛家?哎,對了,正好就薛家。”賈政突然就有了主意。
“我記得薛家那位大爺膝下也已經有個兒子了?”
因為當初的事情,賈政硬生生被王家給拆散了一樁好姻緣。
偏偏,王家還曾有人來賈政面前得瑟,說是他們家大姑奶奶嫁到薛家沒多久,就已經生下一子了。
所以,賈政這才對那薛家略微有些印象。
要讓一個流言平息,那就必然得出一個新的流言。
而薛家作為皇商,家中要豪富,向來也是整個金陵城風口浪尖上的人物。
若是有薛家的事情,那誰還會關心一個都沒滿月的小姑娘的命格好不好。
賈瑚見賈政有了主意,便也不再多說。
王家二姑娘原本是跟薛家的大爺定了親事的,對于她一個庶女來說,嫁到薛家倒是也算一門不好不壞的親事。
但是被王嬌這麽一攪和以後,王嬌倒是還好,至少還嫁到了薛家,可王家二姑娘直接就丢了親事。
王二本來就是個庶女,王家又在權貴中間壞了名聲,那個時候王家還風雨飄搖,誰家願意取這麽一個訂過親的庶女啊。
所以,這麽一來二去,王二便被拖延了下來。
直到現如今,王家攀上了甄家,這才起複了。
王二在京裏自然是找不到什麽好人家了,但在金陵王家好歹也是大戶人家,王老爺就想着把庶女送到金陵來,好歹讓王嬌給王二找個好人家,倒也能算是聯姻。
王家在金陵也是有老宅的,但是,家中長輩一概不在,王二一個姑娘家自然也不可能一個人住在老宅。
索性,便住到了薛家,由着王嬌照料。
王嬌本來就不喜歡王二這個庶女,只是礙于父命才願意接手王二,可平日裏話語中總也會帶點輕蔑之意。
甚至王嬌還揚言要将王二随便找戶人家嫁過去做妾。
若是去別人家當妾,倒不如給姐夫做妾。
更何況,王二與薛家大爺訂過親,薛大對王二這個訂過親的姨妹也多有憐惜。
尤其是,當薛大将王嬌這個母老虎與小家碧玉的王二對比的時候。
而且,王二當初為了嫁進薛家,能夠執掌中饋,還是特意學過管家行商之事的,所以她與薛大的共同語言也有不少。
作者有話要說:[1]出自《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