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早讀結束後,開始了周三的課程。

孟以南在這所學校的時間并不長,但也發現了一個關于考試的規律。

他們初三年級是每周五、六都有課,規模小一些的周考會利用這兩天下午的時間開展。比如周五下午第二節 課後考語文數學,周六整個下午考文理綜合及英語。

而重要一點的考試,如月考、期中考,也都是在這兩天,只是這類考試當天沒有課,考試時長按正式考試安排,放學時間也會比平時早一些。

一般情況,他們的卷子會在周二結束之前完成批改,改卷速度快的科目當天改完就會講卷子,并公布成績,慢一點的就到周三才講。

因此,無論什麽考試,最晚周三就會得到總分和年級排名。

而周三的課程安排也雨露均沾,幾乎每科都有課。

于是乎,這天早讀結束,全年級各個班級就輪番獲得各科考試成績,初三年級這兩層樓可謂是各有晴雨,幾家歡喜幾家愁。

除了早上出現在百名榜上的同學,已經獲得“免死金牌”,其他人則是在推算總分排名的路上或哀聲哉道、欣喜若狂,或介于此兩者之間。

而除此以外,還有一種最慘的,即為“橫死街頭”。

據不完全統計,“橫死街頭”者百分之八十都在孟以南他們班,致使本班怨氣深重,鬼哭狼嚎。

根據孟以南的判斷,班上的學生其實分為幾類。

有的是游手好閑型,成績好就松懈,成績不好就努力,這種學生雖然分數跨度大,但一般比較聰明,愛玩,或者有愛好,對學習時而重視時而不夠重視。

有的是努力型,每天上課都很認真,但因為種種原因總是無法取得理想成績,跌入此班。

班上大多數人其實都是游手好閑型,初中的知識很少會難到學生無法接受,努力沒有結果的情況也非常少。除此以外,就是孟以南這樣臨時分班來的,和方峤那種“拉幫結派學習滾蛋”類型的學生。

同學中,真正和孟以南結下梁子的人只有方峤,其他人跟孟以南都算陌生,純純是坐在同一個班的同學。

他們好奇孟以南,圍觀孟以南和方峤的各種沖突,或許會想要接觸孟以南,卻又保持無形的排外感。

這種排外感沒有惡意,因此孟以南本人對此并不介意。

他沒有做過所有人都會友好待他的白日夢,也認為同學不願頂着與方峤作對的壓力跟他打好關系是人之常情。

只是,排外很正常,旁觀很正常,議論很正常,卻不代表被排外被漠視被議論是令人感到愉快的事。

孟以南上百日榜的事,僅僅一個早讀就已經人盡皆知。

早讀後陸續上課,各科老師公布成績,下發試卷,孟以南自然一騎絕塵,每科分數都是班上最高。

這原因僅僅是他分到了不合适他的班級,可在同學們看來,孟以南是班上出現的異類,是學校歷來少有的,可以從最差的班轉入二班的大佬。

大佬此刻坐在教室靠後的位置,神色平淡地改着試卷上不多的錯題,聽到某些人小聲讨論他。

“哇靠,你們看到了嗎?”

“看什麽?”

“百日榜啊傻叉,咱班……嗯嗯在上面。”似乎使了眼色。

“啊,那個我看到了!”

“我也。”

“他分數也太高了吧,比我高了快150分!”

“就是啊,但是外校的應該比不上咱們學校吧?這是不是有點離譜?”

“說不定是學校為了升學率挖過來的,不然為什麽初三轉學?”

“有點道理,但是咱們學校差這一個升學率?”

“哈哈哈我也覺得。”

……

許多人各抒己見,逐漸還原了一個與真相毫不相幹的“真相”。認為孟以南的到來有不為人知的交易,卻講不通任何邏輯。

但他們的目标并非如此,依舊熱烈地讨論下去。

……

“不過方峤真的是,他得虧是上次沒考試,不然估計要氣死。”

“哈哈,難說,考不考都要氣死。”

“對,我早上還看到他們在走廊碰到了,随便說句話方峤都能炸。”

“所以說啊,那是沒成績,要是有個對比,方峤估計殺人的心都有了。”

“不過他倆也挺奇怪的,方峤之前不是說那誰跟他哥在一起嘛,那是他小嫂子呗,為什麽還針鋒相對?”

“牙都打掉了,什麽嫂子不敵對還親親我我啊?”

“不啊,打架之前就這樣了,不然為什麽打架?”

“到底發生了什麽事啊……”

……

八卦是人類無法抛棄的特性,議論起來更是沒完沒了。

這個年紀的議論與猜測又更像偵探游戲,好像窺探他人生活是游戲中的一環,不能推理出來,就會被淘汰出局。

他們說早上孟以南與方峤如何狹路相逢、如何劍拔弩張,說孟以南是學校走後門特意挖來的學生,說他考試前就上了不到兩周課說不定早就請假在家請了補習。

又或者是別的雜七雜八的事情,給別人安上各種各樣的标簽和人生情節。

孟以南靜靜聽着,他已經足夠清楚自己是班裏最大的談資,排解了同學們急需八卦的心情,制造不小的話題。

只是他依舊坐在原位,沒有離開也沒有制止,神色淡然地看他的卷子,寫老師課上布置的作業。當周邊的一切都不存在。

一直到中午最後一節課結束,孟以南被班主任叫到辦公室,才離開了那樣的環境。

一起被叫到辦公室的還有兩個人,他們三個就是這次需要轉班的學生。

班主任簡單地給三人鼓勵,恭喜他們更上一層樓,又叮囑大家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不要辜負了努力的自己。

孟以南心不在焉地聽着,好像聽進去了,又好像沒有。

大概說了半個小時,班主任讓其他人先回去,單獨留下了孟以南。

這個班轉班的人數本來就少,這樣大幅度跨越的就他一個,班主任需要說的話就更多了。

先是簡單講了二班目前的學習進度,又問孟以南卷子上的東西是不是完全明白,言語間十分客氣,還套近乎,說當初見孟以南時就知道他非池中之物,現在看來,果然沒有看錯。

孟以南心想,說什麽鬼話。完全看不出那是對待“非池中之物”的态度。

要不是見了穆湛西,知道穆湛西是誰,又怎麽會對孟以南特殊對待。

果然,客套幾句之後,班主任又把話題引到穆湛西身上。

說讓孟以南轉告他哥哥放心,之前說的有事常聯系依舊有效,盡管孟以南轉班之後就不會再回來,也不用他帶課,但總是同校的師生,有任何問題都可以來找他。

回班之後,孟以南把這件事轉達給了穆湛西。

自那天穆湛西說不要客氣以後,孟以南便學着讓自己看起來更為随意。盡管他認為自己并沒有客氣,但因穆湛西太好,希望他不要讨厭自己,因此會變得小心翼翼。

不過穆湛西不喜歡這樣的小心,那就還是算了。要是穆湛西不喜歡他了,孟以南再想辦法就好了。

于是孟以南轉達結束,有些調侃意味地大着膽子說:“哥哥,我班主任好在乎你。”

穆湛西大概沒想到為什麽忽然會有這麽一句,立時回複了兩個标點符號。

【哥哥】:?。

說不上為什麽,孟以南覺得眼前這兩個用了無數次的标點符號十分有趣,腦補着穆湛西疑惑或是無語的神色,禁不住露出笑容。

大抵是不想這樣的穆湛西很快恢複成平時那樣,又或是想要多看看這樣好笑的回複,孟以南生出一點逗弄的心思,有些得寸進尺:“他最近每次找我談話都提到你,不是讓你別擔心,就是要保持聯系。可是他跟你聯系什麽呀,我怎麽不知道?”

穆湛西非常無語:“我也不知道。”

“我不信,”孟以南極其享受社交軟件帶來的快樂,認為這樣遙遠又因網絡而變得咫尺的距離很适合皮癢與逗弄,帶着一些自己也沒有察覺到的別樣的心思,有些刻意地說,“哥哥,你說,他是不是喜歡你?”

發完這句話,孟以南有種惡作劇成功的喜悅,幾乎憋不住笑,趴在桌上,按滅了手機屏幕藏在桌兜裏。

過了幾秒鐘,他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穆湛西會是什麽反應,這才往下挪了挪,依舊趴着,看桌下的手機。

他的身體弓成弧形,單薄的衣衫勾勒出肩胛的形狀,随着時不時壓抑不住的笑意而輕輕顫抖。

不過這次穆湛西沒有立即回複,而是等了三分鐘才說:“孟以南?”

孟以南趕緊乖乖回答:“我在的。”

那邊顯示正在輸入中,但是等了一分鐘也沒有下文,正在輸入中也消失掉,等孟以南想着要不要再說一句話,才收到答非所問的回複:“你午休不要玩手機。”

孟以南想過幾種回複,沒想到現實比他想象中的更要好笑,認為穆湛西是拿他沒有辦法才冥思苦想了這麽一句出來,于是說:“我沒玩,我在和你說話。”

又迅速說:“要是我這叫玩,那你也是在玩手機。”

穆湛西:“……”

穆湛西:“我沒在午休。”

孟以南便問:“那你在幹嘛?”

穆湛西:“考試。”

他又說:“小測驗。”

“那你更應該被批評!”孟以南的感嘆號已經可以使用的很熟練,“你小測驗玩手機!”

五分鐘後,穆湛西:“我已經寫完交卷了。”

孟以南:“我不信。”

穆湛西拍了張學校食堂的照片。

穆湛西:“出來買水。”

“那好吧,我信了,”孟以南笑起來,接着打字,跟上之前的話題,“我還以為你會說要揍我。”

穆湛西:“為什麽?”

“就是剛才的啊,”孟以南重複,“我說,我班主任是不是喜歡你那句。”

“……”穆湛西說,“好。”

孟以南:“你好什麽?”

穆湛西幾乎秒答:“揍你。”

孟以南:“……”他差點就笑出聲。

作者有話說:

(1/2)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