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清涼膏日子過得快,轉眼過年,又到次……

日子過得快,轉眼過年,又到次年入夏。

平山縣依山傍水,周邊多水流,因此魚蝦便宜,只是入夏之後蚊蟲也多,讓人煩惱。

亮哥兒年紀小,經不得熱,常常光着兩條小短腿,但蚊蟲多,每天都被叮咬得大包小包的。沈氏日日用薄荷金銀花艾草煮水給亮哥兒洗澡,奈何亮哥兒人小火力壯,常常跑出一身汗,作用甚微。沈氏蘇祖母自是心疼的不得了,卻又沒有法子。

這日,蘇明月帶着棉花采回一把新鮮薄荷草、金銀花、艾草,神神秘秘的找到田婆子說要制作防蚊蟲的藥膏。

田婆子十分為難,她只是一個煮飯的婆子咧,藥膏不會弄呀。

沈氏知道蘇明月常常有一些奇思妙想,這兩年在蘇祖父啓蒙下也讀書認字,蘇祖父贊蘇明月腦子靈活擅長活學活用,因此沈氏也不阻止,反正閑來無事,只令田婆子配合。

田婆子無奈,只能陪蘇明月過家家。是的,在田婆子看來,蘇明月就是在過家家。

尤其蘇明月要求先把薄荷草金銀花艾草等搗得碎碎的(這一步還有點像藥),然後加上點花生油隔水蒸熟(看,這不就是過家家煮飯幹啥),蒸熟後用紗布将蒸熟的藥渣過濾出油(幸虧田婆子常年幹活有一把子力氣),最後加蜂蠟凝固裝進小盒子裏,成品就出來了。

蘇明月取名為清涼膏。

沈氏拿到成品一看,的确有濃濃的薄荷艾草味,還帶有點辛辣刺激,再問問田婆子,用的都是花生油蜂蠟之類的。雖不知道有沒有效果,但是為了不打擊女兒的積極性,還是讓紅線給亮哥兒塗上。

只要沈氏用,蘇明月便十分有信心。這個清涼膏萬金油,在那個物質缺乏的年代家庭常備藥物好嗎,蚊叮蟲咬燙傷瘙癢,萬能藥。

果然,到了下午,紅線驚喜來報,亮哥兒兩腿的大包小包少了好多。

沈氏喚亮哥兒進來,亮哥兒朝他娘亮出自己的胖乎乎小短腿,“娘,不癢”展示完,又蹦蹦跳跳跑出去。

蘇明月眼見證明效果,便不再跟進,擠那麽一點薄荷油簡直廢了大力氣了,蘇明月覺着繼續幹不适合自己的角色,于是揮一揮衣袖說,“娘,田婆子知道做法了哈,你讓她做。”

沈氏被女兒這番做法逗笑,好奇問道,“你如何想到這個法子?”

“我看爹爹書房裏有一本雜書是說如何制面脂的,就試了試。”前面說了,蘇家詩書傳家,破落到只剩下一屋子書證明傳承祖宗輝煌,裏面先人收藏,各種亂七八糟的無用書籍都有,蘇祖父都辨認不清。

蘇家有三個書房,最大最重要的一個藏書室,蘇祖母和陳嬷嬷負責打掃,蘇明月這些小朋友一概不能進。其餘蘇祖父一個,蘇順一個,放些日常用書和不怎麽重要的閑雜書籍。上次蘇明月用一個願望取得了蘇順書房的進出權,沈氏見她只是翻閱些閑雜書籍便也随他。

估摸是哪個祖宗随手收藏回來的,讀書人愛好多,沈氏想着,便也不再深究。

眼看着防蚊蟲叮咬有效果,沈氏又命田婆子做了許多。

因為又學到了一門手藝,田婆子喜滋滋的忙碌了幾天,覺得自己不能再小瞧二小姐了。這讀過書腦袋就是靈性,過家家也能做出這種好東西出來。以後可得好好巴結二小姐,說不定能學到更多呢。田婆子心裏暗暗的想。

蘇明月是料想不到田婆子胖乎乎的身材下還有此等靈巧的心思,如果她知道,都得說一句這就是人才啊。

說回清涼膏,沈氏用過之後,她心細,想到之前蘇順說過的臭號問題。于是用首飾盒裝了好幾個小盒子,把做法和用途詳細的寫上去,派人給蘇順送過去了。

不出所料,過來十幾天,蘇順回信表示十分有效果,既防蚊蟲,困累的時候抹一點在鼻梁下,瞬間清醒了,實在是讀書人必備。

清涼膏發展出這種功效,是出乎沈氏意料的。

更出人意料的是,本鎮最大的一家書店,劉家書店,派人上門來購買清涼膏的秘方。

聽到門房老福頭的通報時,沈氏楞是愣了一愣,因為來人通報是劉家書店主人,沈氏忙命餘嬷嬷去請蘇祖父。

蘇祖父正在教課,聽到餘嬷嬷所說也是驚訝,兒媳婦也跟他說過清涼膏一事,他知道是孫女蘇明月弄出來的。只是他也料想不到這小孩子弄出來的小玩意也值得人上門購買秘方。想了想,蘇祖父把蘇明月從課堂上一起帶走。

本朝男女大防不算嚴格,蘇明月年紀尚小,因此蘇祖父便帶着蘇明月直接見客。

劉家主是一個年過三十的中年男主,面白無須,身穿一身藏青色深衣,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經營書店的關系,略帶儒雅氣質,更像一個讀書人而非一個商人。他還帶着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少年身穿淡青色長袍,雙眼好奇的四處打量。

看見蘇祖父帶着蘇明月出來,劉家主站起來鞠手道,“蘇老先生,冒昧前來拜訪,打擾了!”

蘇祖父常年教書育人,當得起一句蘇老先生的敬稱。

他站起來,蘇明月立刻發現了劉家主右腳微跛,不是很明顯,但是蘇明月人矮視線比較低,馬上就發現了。

許是蘇明月露出了些微驚訝之色,劉家主身邊的少年馬上朝蘇明月瞪了過來,眼神裏滿是惱怒之色,像一只被侵犯了領土的小豹子,露出了攻擊之色。

蘇明月忙露出歉意,對一個身體有缺陷的人過多注意就是歧視,即使她只是無意,也可能刺穿別人的心扉。

反倒是劉家主,面無不豫之色,拍拍少年的肩膀,說,“這是吾兒劉章,章兒,拜見蘇老先生。”

劉章見蘇明月眼露歉意,加之父親安撫,于是收起渾身刺意,對着蘇祖父恭敬行禮。

“不必多禮,”蘇祖父忙到,“劉家主,請坐。”蘇祖父示意大家不必多禮,餘嬷嬷又給大家上茶。

劉家主喝一口熱茶,将想要出資一百兩購買清涼膏的來意說明。

蘇祖父放下茶杯,歉意到,“劉家主,清涼膏乃是我孫女随手之作,取材簡單,并不值得這麽貴的價格。”

劉家主笑一笑,“蘇老先生說笑了,這東西貴不貴,不僅看成本,也看何人使用。蘇家的清涼膏,近日已經在讀書人中傳開了,提神醒腦,十分有效。我劉家是開書店的,近日剛好準備新店開張,急需一物打出名聲。因此,對我們來說,此物便值此價。”

“劉伯伯,你們家要在開書店了嗎?你們開多少家書店呀?”蘇明月問。

劉家主并不因蘇明月小而忽視他,能被蘇老先生帶在身邊見客,蘇明月必有過人之處,因此他詳細解釋,“我劉家,在本朝已有36家分店。此處在鎮上開張的,是第37家分店。”

“劉伯伯好厲害。”蘇明月鼓掌到,“那我們不要一百兩銀子,我們只要一百本書。最好是近年各地的科舉時文,其餘詩歌文集、奇談怪論亦可,只要我們蘇家要的都算一本。超過一百兩,我們自付。劉伯伯你看如何?”

“好,我贊成。”蘇祖父拊掌叫好,讀書人最愛這等風雅之事,談錢就俗氣了,“劉家主你不知道,這清涼膏是我孫女倒騰出來的,如今用在讀書人身上,與書相換,甚雅甚好。”

“此法極妙,”劉家主亦笑道,“只是一時半會之間,湊不齊蘇家需要的一百本書。”

“沒有關系,我先把秘方寫給你們,我相信劉伯伯你不會騙我的。”蘇明月狡黠一笑。

“有魄力,”劉家主拍好叫好,又到“只是這37號分店是小兒接手的第一家分店,不知道蘇二小姐敢不敢與我兒簽訂合約呢?”

“俗話說有其父必有其子,劉伯伯能開36家店,劉哥哥将來肯定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我願意和劉哥哥簽這個合約。”說罷,蘇明月命棉花取來筆墨,當下就将清涼膏制法寫下。還讓棉花取來一盒樣品,“劉哥哥,這是我們自己做的,你拿回去看看。有什麽問題,你都可以過來問我。”

“嗯,”劉章繃着一張年輕的臉,慎重地點頭,然後他借筆寫下此次合約內容,還慎重的簽下自己的名字,“蘇妹妹,這是我們的合約,你收好,以後你憑此合約,在劉家書店裏,随時取書。”

蘇祖父和劉家主兩個大人,笑吟吟端着熱茶看着兩個後輩像模像樣的完成交易。最後,蘇祖父帶着蘇明月将劉家父子送出門口。

“蘇老先生,告辭。”劉家主拱手告別,蘇祖父目送兩人遠去,帶着蘇明月轉身回家。

“月姐兒,你說說劉家父子為何出這等高價買清涼膏秘方?”蘇祖父有意考蘇明月。

“無非是千金買馬骨,一百兩銀子買名聲。我們蘇家怎能收取金銀俗物落下乘,一百本書就是一場雅事。”

“不錯,不愧是我蘇家人。”蘇祖父撫着胡子,點頭贊成。

遠處,漸行漸遠的劉家父子也在讨論着這件事。

“章兒,學到了沒有。我們家世世代代開書店,就是跟形形色色的讀書人打交道。讀書人,學成文武藝,貨于帝皇家,本質上讀書就是追求權與錢,但是你跟他們打交道,又不能直接談錢。懂了嗎?”劉家主細心教子。

“懂了”劉章悶悶答到,想出的法子給一個小女娃子識破了,雖然最後是雙贏,但不知為何就是沒有開心的感覺。

“不要小瞧女子,越是漂亮的女人越是聰明,越難被騙。”劉家主又笑道。

“我沒有小瞧女子,”劉章低聲抗辯。

到底是誰說那丫頭小的時候是個傻子來的。

“不要小瞧任何人,猛虎搏兔尚需全力,你只有每次傾盡全力才能一次比一次好。”劉家主嚴肅教導,“這是你負責的第一張書店,你既然跟人簽訂了合約,就好好履行。我們做生意的,信諾就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根基。”

“我知道了,爹!”

胎穿被認為是傻子以後

···
下一章 上一章
上一章下一章

第17章 .清涼膏日子過得快,轉眼過年,又到次……

21%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