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萬人迷設備

帶隊老師上前仔細看了下拖拉機,才發現這臺拖拉機屬高端拖拉機,已經有了無人駕駛技術。總體而言,就像無人機一樣,只要寫好了編程設定,它能自己行走。

升級版的拖拉機并不是完全沒有手柄。

它和自動擋汽車有點像,但操作上比自動擋汽車稍複雜點,比如光前進擋位就有48個,倒退擋位有41個。操作說簡單很簡單,說複雜差點讓賀君以為自己坐上的不是拖拉機,而是什麽戰鬥機。

喜歡車的人很難扛住這拖拉機的誘惑。

帶隊老師強忍着自己的情緒,但話裏話外充滿了“羨慕,想開”的沖動:“這輛拖拉機室內有空調,摸起來比歐洲進口的不差。開起來也不會太費力。”

有一個較為瘦弱的男學生驚喜:“哎,那是不是就不用動什麽力氣?我以前一直聽說開拖拉機很費力的。”

只要有錢,有技術,工具永遠是讓人生活更方便,而非為難人的。

賀君嘗試調整着:“方向盤也能按照人體型進行調整。”手長手短都可以開,可适用很強。

底下的人擡着頭看向操作室,更加:“哇——”

有了這麽一臺拖拉機,所有學生的內心已經堅定了“要考拖拉機證”。萬一以後考進研究所,沒有拖拉機證,連這麽高檔的拖拉機都沒資格上手開。

農業學習成績是他們進來的先行條件,而拖拉機證會讓他們體驗更多的農耕快樂。

別提帶隊老師和大學生了,正在試驗田的那些研究人員,一個個忙中偷閑,眼神止不住往這頭飄。要不是知道在拍攝,肯定已經沖過來也摸摸這臺重型拖拉機。

對于大部分有一點年紀的研究人員來說,明星完全沒拖拉機來得有魅力。

賀君和帶隊老師摸索了一下,大體搞明白這個拖拉機基本怎麽開。

賀君一個人在上面不方便講解,自己下來,讓學生輪流上去參觀,并在旁邊講解他之前是怎麽開手動擋拖拉機的,順便講了一些拖拉機的安全守則。

人一旦會使用某種交通工具後,就會逐漸試探這個交通工具的底線。

車最快能開多快?車上能坐幾個人?車上能不能帶吃的?

就像童文樂小時候玩輪滑,玩着玩着就把他自己送進了醫院。

“我們啓動前一定要先檢查過拖拉機。檢查輪胎是不是健康的,潤滑油、燃油、冷卻液這些是不是都健康。也要注意有沒有漏油、漏氣的現象。”

“不出事,所有人都覺得檢查不檢查無所謂。出了事情,都會有一個‘早知道就該檢查一下’的念頭。這時已經晚了。”

“拖拉機後面如果挂車,不能載人。它是農作工具,不是專門用來載人的工具。”

賀君一直說到所有學生眼光發亮,輪流上去坐了一趟又下來。

這臺拖拉機還沒下田,此刻已經成為衆人內心的耕田能手,估計等被給了研究所,很快就會成為研究所無數人的夢中情車。

賀君把拖拉機介紹完,就輪到童文樂介紹無人機。

大衆對拖拉機的一概認知,如果不是因為這款大型拖拉機,基本上還處于滿是泥水開起來哼哧哼哧的那種老舊農村工具。

但對于無人機,大多數人的認知就很不一樣了。

如今的很多無人機對于大衆而言,就像是高級版本的遙控飛機。小孩子的遙控飛機不走程序,該怎麽飛就自己操控着怎麽飛,而真正的無人機則是可以設定好程序讓其自己飛。

無人機從軍用轉為民用的年份并不算長,但和拖拉機的歷史完全不一樣。在大多數人內心,這屬于高科技。就像無人駕駛的拖拉機,在拖拉機裏也屬于高科技。

童文樂來水稻研究所之前,額外補充了植保無人機的一些使用方法,現在應付一群大學生綽綽有餘。

他先是掏出自己的無人機秀了一圈,再是拿出了植保無人機秀一圈。

“植保無人機的承重量不一樣,飛行穩定性的需求也遠沒有航拍無人機高。”童文樂對衆人解釋,“航拍無人機最開始是拍攝機器直接安裝在無人機上,但這會導致鏡頭非常抖。”

拍攝畫面講究的東西很多,像跟拍的綜藝攝像師,常常要去健身房鍛煉身體。他們将攝像機扛在身上,都會使用上一定的固定設備。

但凡能固定在一個點拍攝,攝像師肯定會将攝像機放在地上。在地上滑動拍出來的鏡頭遠比扛着穩定。

航拍無人機的固定設備就是“雲臺”。

一個好的“雲臺”,既不會增加太多重量,又能夠充分防抖,使得無人機航拍鏡頭下的畫面相當完美,不會産生鏡頭瘋狂調整對焦或者鏡頭直接全糊的情況。

童文樂并沒有多說航拍無人機,給大家飛了一圈後,講起了植保無人機。

“無人機在農業方面的作用,遠比我想象中要大。現在的無人機已經可以做到施肥、撒農藥和播種,以後也會必然會發展出更多其他農業用途。”

帶隊老師在邊上點了點頭,補充童文樂的話:“農業種植是在向自然索取糧食。土地會慢慢變得貧瘠化。我們為了提高産量,就會需要施肥。肥料并不是越多越好,多了不但不會增加産量,而且會燒根,會影響自然環境。這叫過猶不及。機械化後,田就不會肥料施肥不勻之類的。”

大學生們若有所思。

農用無人機對穩定性也有需求,不過需求量不大,反而對載重量需求大一點。

童文樂打開無人機箱子,給衆人先行檢查了一遍無人機:“器械用之前都要檢查。無人機也是這樣。我們學習使用它是為了方便,不是為了為難自己。”

衆人不由無聲笑起來。

“無人機在空中飛行其實是很危險的一件事。就像高空墜物。重力加速度下,一臺無人機砸下來絕對屬于高危物品,危險度不亞于一捆菜刀落下來。”

這是航空管制的主要原因之一。

要是天上随随便便就能用無人機亂飛,那危險度着實太高。出門不戴個安全頭盔都不敢走在空曠處,就怕天降無人機。

多旋翼無人機看上去相當酷,更加符合現在很多人對無人機的想象。以前的農業無人機還有像直升機一樣的存在,但現在到底還是多旋翼用的多。

它的軀幹舒展開,在四個方向各有一個旋翼,能确保自己較為穩定懸浮于空中。

這時示範不需要專門設定程序,童文樂給大家講解了一下怎麽飛,轉手就讓學生上前來試。就這麽普通低空飛行,并不需要無人機駕照。

只坐了拖拉機的一群學生,沒想到自己有機會親手嘗試操作無人機,頓時一個個亢奮起來。一個操作,其餘人就圍在那兒,情緒止不住激動。

童文樂在邊上指導他們一些基本操作,甚至有考證時才需要飛的那種小花樣。

開得好不好另說,反正嘗試過了。

帶隊老師也沒攔着。他同樣認為學東西得給學生一定的吸引力,才會讓學生更加主動去學習。開拖拉機和開無人機,都是對農業學科有利的工作模式,能讓學生提起興趣就更好。

到所有人都摸過一把無人機的操作機器後,帶隊老師這才喊了大家一塊兒繼續參觀。

一群人意猶未盡,跟在帶隊老師後面繼續聽講。

賀君和童文樂綴在最後,本來也是要跟着繼續走的,然而兩人的拖拉機和無人機不僅吸引了學生,更吸引了一群研究人員。

別人一看拍攝好像暫停了一下,有需求的忙不疊過來:“哎,賀老師、童老師,你們這個拖拉機和無人機這兩天用嗎?不用的話這些天借借行不?用完洗幹淨還你們!”

有一個上前,很快就有另一個也上前,腆着臉嘿嘿直笑:“那個,我們小組最近也有需求。能不能借用一下?我排隊,你們這個哪些日子比較空的,可以外借嗎?”

有一有二就有三,圍上來的人逐漸多起來。

設備買來總歸是用的,不是當收藏的。

賀君聽着笑起來,正要和節目組商量一下,看看這些設備什麽時候有拍攝需求。如果沒安排,就借給研究所人員先用着。

但他話還沒出口,面前湊過來的研究人員就争起來了。

“你試驗田就兩畝地的,自己種一下就行了。這大馬力是給農場用的。我才比較有需求。”

“兩畝地就不能用了?這款我早就看過了。0.4公裏和40公裏都能跑。什麽面積都試用。我借一兩個小時不行麽?”

“那個,我不和你們争拖拉機。我想借個無人機。就最近我這邊在做試驗。就是想看看能不能将無人機運用到其中。我想檢測植株各種元素含量。”

“無人機你們小組申請一下不就有了。非要這臺嗎?”

“啧,你不是也想要這臺試試?”

賀君開口:“那個……”

然而研究人員情緒上來,擡着下巴擺手表示:“賀老師您等會兒說。我和他時間沖的,我需求更早。我先要和這家夥好好扯一扯。”

賀君沉默。

扯什麽?扯頭花嗎?你們研究員好像和我想象中不太一樣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