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番外 生生不息

又是一年夏天到來,這年的夏天卻和往年不同,是屬于沈樂一個人的夏天。

小爸帶着大爸去了英國,打算給大爸做一次最全面的身體檢查,因為那裏有一支非常專業的心外科團隊,沈樂知道大爸的心髒曾經做過一次姑息手術,當年的技術針對大爸的病情其實已經做了最好的處理,卻依然留下了隐患,可是那并不影響日常生活,事實上短期內再行手術對大爸的心髒負荷太大,風險也大,至少在二十歲之前,醫生覺得不必再動手術,但是等過了二十歲以後,還是要根據身體的情況進行再治療。

然而小爸對大爸的照顧細致入微,以至于大爸平日裏連場小感冒都沒有,二十歲更是早就過去了,每年又有至少兩次的定期檢查,時至今日,他們已經共同走過了三十七個年頭,可就是最近兩年小爸似乎因為大爸的身體情況有些不安,盡管常規檢查看似無恙,可是沈樂也發現大爸的力氣明顯不如往年,與此同時,沈樂也察覺到小爸的不安,連他都察覺到了,更何況是大爸?

人都希望能活得長長久久,尤其是深愛的那個人,沈樂在十五年裏業已見識到兩位爸爸深厚到不可分隔的感情,為了能讓小爸不再擔驚受怕,大爸親自約了那支專家團隊,這就有了兩個爸爸把他撇下的倫敦之行,誰讓他是個才大一結束馬上就要進入大二的莘莘學子呢?又因為他已滿十八歲,就快十九歲,可以算是個成年人了,兩個爸爸将他撇下一點都沒有負擔,美其名曰鍛煉他的生活獨立自主性。只是沈樂卻覺得自己打小就很獨立很自主了,畢竟他從小就已經非常有意識地給兩個爸爸留出空間,讓他們過他們的二人世界,小時候懵懵懂懂都是如此了,更何況長大以後,可就是這樣,他們竟然還覺得他不夠獨立,這讓沈樂很是不滿,當然,他選擇性遺忘了曾經對兩個爸爸粘的不得了的小孩和少年時期,也沒有把兩個爸爸輪流接他放學陪他高考,以及大一剛入學時陪着他去大學報名的事算進去,不得不說,這和兩個爸爸從小就灌輸他“他們是一家人”很有關,無論是不是獨立,一家人是不能分開的,可是為了大爸的身體,沈樂還是勉強接受了這次的分離。他擡頭望向早就被綠葉爬滿的小樹屋,獨自站在家門口,想起十分鐘前視頻裏大爸的笑容和小爸對他囑咐的話,默默将落寞的情緒收拾妥當,然後拿着筆記本去了小區裏的“樂樂咖啡”。

“樂樂咖啡”,正是小區裏那個視野最開闊,地理位置最高的全玻璃設計的陽光房。在沈樂五歲那年,也就是他被沈熹和周言谕收養滿兩年的那個日子裏,“樂樂咖啡”正式開張,小沈樂在那個時候就是咖啡店的名譽店長,到了去年他十八歲時,沈熹就将這個咖啡店的經營權正式移交給了他。

從五歲到十二歲這七年,除了家裏,沈樂有許多時間都在“樂樂咖啡”裏度過的,只因為這裏樓下是咖啡店,樓上開設了玩具坊,每天都有許多孩子會聚集在樓上或玩耍或學習,如同小區裏“幼兒園”般的存在,與“幼兒園”唯一的區別是這些孩子全都來自福利院或者孤兒院,有些是一周來一次,有些是隔幾天來一次,但是沈樂幾乎都在,沈樂還見到了曾經與他同一個福利院的孩子們,他懵懵懂懂中感知到,這些玩伴都是爸爸們為了他而聚集起來的。

随着這些孩子們的年齡漸長,包括沈樂自己在內,都開始在咖啡店裏充當小服務生,做一些端咖啡倒茶的小事,工作每滿一小時就能拿到五元零花錢,孩子們都很樂于在咖啡店裏工作,除此之外,他們還會組隊展開別的工作,例如給小區樓層打掃衛生,幫助小區老奶奶倒垃圾等等。

這些孩子大約是知道自己沒有爸爸媽媽,不僅聽話懂事,而且個個都很願意學習獨立,五、六歲從小豆丁開始就自願跟着稍大一點的孩子在小區裏轉悠,沈熹也因此聯合了一些業主展開針對這批孩子們的寄宿生活,免于孩子們來回兩地跑,有了這樣一個榜樣般的愛心小區模式,陵裳雲就專程找別的小區業主來參觀,使得至今為止,至少已經有十個小區自願加入“給孩子們送溫暖,将孩子們容納進他們的大家園”這樣的愛心活動中。

“叮鈴”一聲,咖啡店門口的鈴铛因為開門的聲音而響了一下。

“樂樂你來啦!”正在咖啡店裏上班的王曉梅擡起頭來,見到沈樂高興地和他打招呼。她和沈樂同年,也是個孤兒,她的父母因為交通事故雙雙罹難,留下她一個人,親戚中沒有一個人願意收留她,她就被送到了孤兒院,第一次她來這裏的時候才六歲半,比沈樂還要大一歲,她經常聽沈樂說起他的大爸和小爸,說将來樓下要開個咖啡店,裏面會賣很好吃的糕點。這些糕點曾經都是獎勵,為了能吃上一塊糕點,孩子們都有認字上的要求,比如能默寫出十個字的孩子就能分到一塊。到了七歲,王曉梅有了念書的機會,這是因為沈熹專門設立了助學金,助學金需要孩子們自己去争取,如果是懶惰不喜歡學習的孩子,是沒有資格得到補助的,這其實促進了孩子們的進取心,而非競争心,因為只要達到标準,助學金獎勵的孩子們是不限數量的,包括沈樂也是需要用實力來獲得,絕不會因為他是沈熹和周言谕的兒子就擁有特權。

如今王曉梅和沈樂一樣順利考上了大學,但是她無論寒假暑假或者休息日,都會來咖啡店工作,這裏就好像是她的家一樣,除了王曉梅以外,輪流來這裏工作的孩子們還不少,有些年紀還小的就會來樓上寫作業,如今樓上也分了好幾個房間,都按年齡區分,五、六歲的孩子們照舊會被帶來這裏玩耍和識字,七、八歲的孩子們下課後自動自發組織巡區,十一、二歲的孩子們準備中考,和十五、六歲高考的學生們分在一起。

咖啡店裏的小服務生從來都不會缺,而咖啡店的客人們也有不少是學生,大約這裏成了孩子們的聚集地,那些小區裏長大的非孤兒們也會來這裏消費,順帶自習,總的來說,“樂樂咖啡”是個非常特殊的存在,也是小區裏的特色之一。

小區裏還有一個特色景點就是小樹屋了,但凡來過小區和小區裏的孩子們都在沈樂的帶領下爬過小樹屋,繼當年小樹屋在網上成了頭條以後,沒多久就被曝出了真實地址——毋庸置疑這是小區裏的住戶不小心透露的,而後被當天見過小樹屋的大V粉絲們眼尖地發現便爆了出來——沈熹早有準備,他和周言谕雖然不是名人,可是因為公司的關系關注度并不小,他索性發了一條微博歡迎同城對小樹屋感興趣的朋友來參觀,這就帶動了一批買房的潛在客戶,因為沈棋又有類似的小區項目要啓動,來參觀小樹屋的人們無可避免地一同參觀了小區,以及小區裏十分特殊的那幢陽光房,他們紛紛表示完全能接受小區裏有這樣一個專門給孩子們的保留地,也因為這個,後來沈棋開發的房産中都融入了這樣一個概念,還将陽光房的面積增大了許多,在物業方面也不斷修訂管理方式,使得這樣的模式生生不息,讓孩子們得到更多與人相處的機會,當然這其中也有過許多問題,可是只要結果是好的,過程曲折一點反而能讓人感觸良多。

“樂樂哥哥!”端着餐盤出來的是十二歲的男孩董峰,他是後來幾批裏的孩子了,來的時候是個愛哭鬼,如今也是個六年級的大男孩了,就是身高還沒竄起來,沈樂跟他說男孩子到了初中就會一下子長高,最近他就巴望着能長高一點,因為這孩子最愛《灌籃高手》,做夢都在打籃球。

“小峰也開始放假了嗎?”随着一批又一批孩子們的到來,沈樂早就成了大家的哥哥,沈樂小時候膽小害羞,後來成了哥哥,這個毛病就沒有了,他大方又愛笑,口袋裏每次都備着糖果,小朋友們沒一個不喜歡沈樂的,因為見到他就有好吃的糖果吃,事情做得好了也能得到他的表揚,別看沈樂今年才十九歲,他俨然已經成了所有孩子們依賴的對象,孩子們遇事總是第一個想到樂樂哥哥,而不是他們的老師或者班主任。

“嗯!我報名參加數學夏令營了,所以就只能在這裏幫忙十天。”董峰的數學成績非常好,學校暑假都會舉辦各種夏令營,由于沈熹的助學金辦得非常成功,如今這些孩子們學習的費用都有專人負責,孩子們的學習情況也都定時追蹤,學習好的孩子都有專門的備用金可以申領,像董峰這樣數學成績特別突出的孩子,無論是夏令營還是相關培訓,永遠都不需要為了錢而擔心,所謂助學金,完完全全就是為了促進這批孩子們的學習才設立起來的基金。

Advertisement

其實要說起來這是小區內,在這裏設的咖啡店一般不會很忙,可是這咖啡店又像是一個組織的中心,所有的信息都會在這裏彙總,這就使得人來人往了,就算是沈樂自己,也會因為來到這裏而坐下來喝杯茶或者咖啡了解一下大家的近況然後聊聊天再走。

店裏唯一的那面非玻璃牆上貼了許許多多行事歷,這是從周言谕這個大家長這裏學來的,孩子們自己畫了類似的表格,把這個月的課程或者休息時間畫出來,現在大家都陸續進入暑假,表格上最多的就是“愛心”,每一顆愛心對應的時間段就是他們來店裏工作的時間,咖啡店從早上九點開到晚上九點,按小時換班,孩子們會默契地錯開已經被選掉的時間,用實心和空心表示工作或學習。別的時間做什麽,他們也都寫在行事歷上,他們就像是一個越來越壯大的家庭,這個大家庭裏的孩子們都成了兄弟姐妹,沈樂小時候遭遇過很不好的事,但是近幾年他早就想不起曾經遭受的痛苦,這些年下來他得到了很多很多,也學會了将得到的美好分享出去,那些曾經加諸在他身上的暴力和謾罵在他看來似乎成了上一世的事,他現在只覺得生而美好,他希望能幫助更多仍在受苦的孩子們,他也知道這件事光憑他一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但是他眼看着來到小區裏的孩子們都在越變越好,就覺得這件事是值得做的,也是他必須要做下去的。

“一會兒樂樂哥哥陪我去打籃球吧,我還有半小時就要和家明換班。”董峰眼巴巴地看着沈樂說。

“好啊,還有誰在這兒,你把他們都叫上。”沈樂大手一揮,說。

“好咧!”董峰放下給客人的咖啡抱着餐盤蹦蹦跳跳跳回了吧臺。

沈樂在靠窗的位置上坐下來,那兒的桌腳也是灰團團的專位,它如今年紀也大了,白天被沈樂帶過來就總是團在那兒,沈樂來來去去,來的時候最多擡頭瞧他一眼,走的時候根本動也懶得動一下,沈樂倒是俯下身摸了摸它柔軟發亮的毛,算是跟它打招呼。

這裏也是他的第二個家,他還記得當年大爸抱着他來到這裏,那時這裏空有玻璃還什麽都沒有,空空蕩蕩,大爸指着一整排靠門的玻璃大窗說:“這裏陽光敞亮,桌椅就沿着這裏排,你小爸喜歡邊喝咖啡邊思考,就讓他坐這裏。”大爸指着九、十點陽光最明媚的位置又說,“窗外要擺滿植物,望出去就好像是我們家的院子那樣,這樣讓你小爸工作的時候也感受得到家的溫暖。”

當時沈樂還在想小爸不是有辦公室的嗎,後來才知道隔了一年他們就都不在那個辦公室上班了,有一段時間兩個爸爸都在咖啡店對着筆記本“噼裏啪啦”敲敲打打,那個時候沈樂要麽在幼兒園,要麽就坐在爸爸們邊上畫畫,有時候大爸打着打着,就沒聲音了,小沈樂擡頭一看,大爸正撐着腦袋瞅着小爸出神,每到這時候,小沈樂就偷偷去瞧小爸,小爸垂着眼,好似沒察覺,可是沒過多久,小爸就會停下手上的工作,然後去廚房取來糕點,順便泡一壺茶,端來放在大爸的面前。

每到這個時候,大爸都會轉頭笑眯眯地問他:“樂樂,想吃嗎?”

“想!”小沈樂每次都點頭,大聲回答。他最喜歡吃這裏的糕點,然後大爸就說:“想吃的話把眼睛閉上。”

小沈樂不疑有他,乖乖閉上眼睛。

“張嘴。”

很快嘴巴裏就被喂了一塊甜甜的小糕點,小沈樂滿足得不行,同時聽見大爸說:“吃完這塊才能睜開眼睛哦。”

小沈樂十分聽話,從不會半途睜眼,直到很多年以後,他才意識到他閉眼的時候兩位爸爸都做了些什麽,難怪那個時候他偶爾會聽見咽口水的聲音,小時候的他天真地以為那是大爸饞他的糕點卻特意省給他吃的,為此他一直備受感動,還默默存零花錢打算給大爸買糕點吃。

後來咖啡店正式對外營業,兩個爸爸就來得少了,但是他們給他找了好多玩伴,正是與他相似又年齡相仿的同齡人,不去幼兒園的日子,沈樂就會被爸爸們送來這裏,就這樣,十五個年頭過去了,他長大了,爸爸們也沒有當時那樣年輕了。

沈樂以前希望自己能快快長大,可當他真的長大明白很多事以後,就不想再繼續長了,可惜時間對任何人都是平等的,有一天他自己也會慢慢年長,慢慢變老,但在這之前,他希望能有足夠多的時間留給兩個爸爸,他好愛好愛他們,是他們給了他新生,讓他知道了什麽是愛,他懂得了愛,也學會了愛,他看着兩個爸爸那樣相愛,那樣默契,他們從不會無端争吵,因為小爸的緣故再急的事都能冷靜處理,他們甚至很少犯錯,人總是會犯錯的,可是沈樂發現,一旦人能更理智冷靜地面對事情,就會減少犯錯發生,沈樂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很多,如今他已經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學生了,甚至他已經開始逐漸接手兩個爸爸聯手展開的慈善事業,沈樂對未來進行了仔細也長遠的規劃,但他仍然希望他做出的每一個成績,背後都有爸爸們的支持,或者,都能被爸爸們認可或者贊賞。

原來,無論多麽大,他依然是沈熹和周言谕的孩子,無論做多少事,将來獲得多大的成功,他依然只在乎是不是能讓爸爸們開心和欣慰。

沈樂忽然很想打開手機,給遙遠的爸爸們發一條信息,但他很快又把這個念頭放下了,他到底已經長大了,不再是能随意跟爸爸們撒嬌抱怨的年紀,縱然他十分想念他們深愛着他們,也應該學會等待,等他們回來。

因為他們是一家人,終有團聚的一天。

作者有話說:

好啦,只有這篇番外哦,下篇見啦~~~麽麽噠!!!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