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李格格要的香味是特別的, 能區分她和其他人就最好了。
耿奕推薦了幾種花,她似乎都不太合心意。
最後耿奕想到一種叫瑞香的花,李格格就開始感興趣了:“這是什麽花,我似乎沒見過?”
耿奕就答道:“這花不算多, 尤其是長在雪山之巅, 就京城這個天氣它都覺得熱了, 養不好, 所以才不多見。香味卻特別濃郁,還不是熏人的那種,名字也吉利。”
就是能不能找到這種花,需要李格格自己想辦法了。
李格格一聽就喜歡這個花的名字,還感覺相當特別:“耿妹妹放心,我這就找人去外邊尋一尋。”
李家經商還是富裕的, 別的不多就是錢多,于是她讓春芳發信給李家幫忙找一找,還真是從一個花農手裏買到了兩盆,一股腦都買下送過來了。
這瑞香花的葉子還帶着金邊,十分好看, 味道是香而不膩, 李格格收到後是愛不釋手,只覺得自己選對了。
她直接拍板, 以後這個瑞香就是自己的專屬香味了!
胡嬷嬷是做熟的,都不必耿奕動手,她帶着兩個丫鬟就能用瑞香的花瓣做好一鍋玉容膏。
李格格收到成品的時候美滋滋的,對着耿奕滿是笑容道謝後, 就帶着三個罐子回去抹身上了。
聽聞這東西不好放, 越早用完越好, 李格格也就不貪心想着一次性做很多,只做一鍋有三罐也能用一段時間了。
宋格格看李格格親自去外頭采買的盆栽,也不好意思讓耿奕出錢去弄沉香,就花錢讓人去外頭采買了一丁點的沉香回來,就已經費了老大價錢,怪肉疼的。
不過耿奕說用的不多,還真是不多,一鍋只用上指甲大小的沉香就足夠了,香味濃郁持久,很得宋格格喜歡,她每天擦着,身上不癢了,也不會香噴噴的,還能夠安心禮佛念經,別提多惬意。
福晉用着桂花味道就挺好的,就沒要求換。
鈕钴祿格格也喜歡梅花,只覺得高潔清新,并不打算換了。
Advertisement
如玉私下倒是跟耿奕說道:“其他格格身上都香噴噴的,唯獨格格身上卻什麽味道都沒有,這樣好嗎?要不咱們也尋個稀罕的花兒,做出特別的香味來?”
她光是想着其他格格在侍寝的時候,四阿哥鼻尖下都能聞到不一樣的味道,閉上眼就能分辨是誰了,唯獨耿奕身上的玉容膏什麽味道都沒有,這不是落後了嗎?
耿奕卻不在意,還笑着道:“傻丫頭,你想想,四阿哥身上用的是什麽?”
如玉還懵懵懂懂的,如穗就笑道:“四阿哥跟格格身上用的是一樣的,都是沒有味道的玉容膏。”
聞言,如玉這才恍然大悟,這四舍五入不就是耿奕跟四阿哥用一樣味道的玉容膏了?
四阿哥聞不到味道,也能猜出是耿奕了,畢竟後院身上跟自己一樣沒有味道的人不就只有耿奕了嗎?
耿奕打發掉忽然恍然大悟然後高高興興的如玉,心裏擦了把汗,總算把這丫鬟忽悠走了。
她其實沒想太多,也跟四阿哥一樣不太喜歡特別濃郁的香味,沒有香味就挺好的。
夜裏四阿哥過來的時候摟着耿奕笑道:“你這身上倒是不香,聞着挺舒服的。”
李格格那邊的味道十分濃郁,剛聞着還挺好,久了之後就有點膩人。
宋格格身上都是沉香的味道,光是聞着就讓人十分清心寡欲了,覺得做點什麽都是罪過。
鈕钴祿格格身上的梅花香氣倒是不錯,暗香浮動的。
福晉身上的桂花香味也挺好,就是甜絲絲的,跟素來沉穩大氣的福晉有些不符,不過只要她喜歡就沒什麽。
聞的味道多了,四阿哥感覺自己的鼻子都快不夠用了,唯獨到耿奕這邊來就聞不到香味,讓他着實松口氣了。
耿奕心裏好笑,後院的格格們都為四阿哥特別定制香味了,想讓他聞香識美人,這還不樂意了?
四阿哥忽然道:“你多做一些特別味道的,我打算給太子殿下和十三弟也送一些。尤其十三弟,冬天一到,他比我還不耐煩擦香膏,說是黏糊糊的難受。他別說手腳,就是臉上都凍得掉皮,怪難受的。”
手腳癢還能撓,臉上一撓都是幾道紅痕就十分不雅了。
耿奕就點頭應了,四阿哥回頭還撥了經費過來,相當大方,直接就是好幾張的銀票。
看來四阿哥還是有錢的,就是喜歡用在刀刃上,該花費的時候是毫不吝啬。
她想了想,首先選的是墨蘭這個味道。
蘭花高潔不說,味道也淡雅,香氣不濃郁,反而有幾分儒雅的味道。
耿奕做好後,四阿哥一聞就拍板道:“這個味道适合十三弟,他就愛看書,回頭讓人送過去給他。”
她還以為這個味道做出來之後,四阿哥會先送給太子的,不由疑惑道:“爺,這個味道不适合太子殿下嗎?”
四阿哥卻道:“合适,太子殿下卻未必喜歡。”
墨蘭的味道不差,甚至有幾分書卷氣,卻不是太子喜歡的。
耿奕琢磨了一下,想到墨蘭這個香氣對太子來說還是不夠克制了。
味道過于張揚,并不适合太子這個身份。
于是她想了想,最後定下的是木調香,這個味道足夠沉穩了吧?
實在不行,耿奕都想來個巨石香,就石頭的味道,能不沉穩嗎?
哪怕木調香也不能随便在外邊弄一點樹皮來,還得挑一挑。
大過年的,四阿哥讓蘇培盛在外邊弄了不少樹的樹皮和樹幹回來。
胡嬷嬷就撸起袖子做了一鍋又一鍋的玉容膏,耿奕對味道都不太滿意,最後只有一棵香樹的樹皮做的玉容膏勉強還可以。
她特地請四阿哥來聞了,四阿哥聞了一圈,感覺鼻子根本分辨不出這些味道有什麽不一樣來,不都是木頭嗎?
耿奕就解釋道:“第一個味道要澀一點,少了點清新。第二個香樹的味道要濃郁一點,第三個是雪松的味道,第四個則是柏樹的。”
四阿哥是聽暈了,只讓耿奕看着辦。
耿奕就把香樹和伴生的香根草混合在一起,味道反而更為清新,完全是草木香氣,既不突兀,可以融入周圍,又不帶攻擊性,相當沉穩而不張揚。
四阿哥一聞就點頭道:“對,這味道可以,就這個。”
有了方向,胡嬷嬷很快做了一鍋,耿奕特地用琉璃罐子來裝這個玉容膏,看起來高大上多了。
四阿哥還弄了一個雕刻精致的錦盒,轉頭讓人送去給太子。
折騰好幾天才弄出來,耿奕也有些累了。
她坐下喝茶的時候心裏納悶,自己好好一個實習中醫,怎麽回頭開始做定制香味的身體乳去了?
偏偏看四阿哥因為送了适合的禮物笑眯眯的樣子,耿奕心想算了,他高興就好。
不過她想起那天德妃的話,忍不住小聲提醒道:“爺,要不要做一些玉容膏送去宮裏給德妃娘娘?”
要是太子有了,德妃這次還是沒有,她不知道會不會又要不高興了。
四阿哥想想也是,索性決定道:“這樣,你勞累一點,多做一些沒有味道的玉容膏,除了娘娘之外,皇阿瑪和其他兄弟也該送一送才是。”
不能只送德妃、太子和十三阿哥,其他阿哥就沒有吧!
做人兄弟的,也不能區別開來。
德妃送了,皇帝那邊就不能少。
皇帝都送了,皇太後那邊就不該落下。
就是這年都過了,他這樣忽然大規模送禮,會不會不合适?
福晉聽後就建議道:“就說是過年時候琢磨出的小東西,冬日用最是合适,每家送一點不必送太多。至于宮裏,正巧太後娘娘已經好一些了,就發話讓我帶着耿格格進宮去,正好我順道給太後娘娘送了,另外讓人給德妃娘娘和十四弟送一份。”
她在後宮送這個,比四阿哥就要合适得多了。
四阿哥就點點頭,又苦惱給德妃送什麽味道的,不說德妃,既然德妃送了,十四阿哥也得送。
福晉就建議道:“額娘喜歡芙蓉花,不如就讓耿妹妹幫忙做個芙蓉花味道的玉容膏。至于十四弟,他年紀小,用着爺這個沒有味道的玉容膏正适合。”
小孩子家家的,對香味反而不太喜歡,不如做個沒有香味的。
四阿哥就點點頭,對德妃喜歡什麽花,他還真的不知道,幸好福晉是知道的。
廖嬷嬷來跟耿奕說的時候,耿奕心裏都忍不住感慨這對親母子還真不如福晉和德妃兩個婆媳之間來得熟悉。
不過也怪不到四阿哥,一來他的目光都放在外邊,早年可能對德妃有所期待,後來漸漸失望了,也就放下了,自然而然就不會主動去了解德妃的一切,而是把心思都用在辦差上去了。
也可能他以前主動了解過,但是被德妃婉拒了,一而再再而三的,四阿哥也就放棄了的。
耿奕按照福晉的意思做了芙蓉花味道的玉容膏,另外還準備給十四阿哥了的。
至于送給皇太後的,福晉的建議是選佛香。
皇太後如今也是頤養天年的時候,也不愛插手後宮的事,甚是喜歡在佛堂呆一會兒。
未必真是念經抄經什麽的,勝在清淨,而且也能給自己找事做,打發一下時間。
偶爾還會請護國寺的主持帶着幾個師傅過來唱經,聽一聽心裏也能平靜下來。
正好皇太後有請,她就加緊時間全都做好,然後帶上這些玉容膏跟着福晉去宮裏了。
引路的宮女換了人,卻是皇太後殿內伺候的,對福晉和耿奕的态度畢恭畢敬,比之前更要好。
兩人過去行禮後,耿奕悄悄偷看一眼,發現皇太後的面色比之前要好多了。
發現她偷瞄的小動作,皇太後就笑着招手道:“站那麽遠做什麽,耿格格過來我身邊也能看清楚點。”
耿奕就順勢過去,然後笑着道:“太後娘娘這面色紅潤了許多,夜裏是不是睡得踏實多了?還是院首厲害,這才幾天功夫,太皇太後就好起來了。”
皇太後笑道:“确實感覺身子骨舒服多了,夜裏也能睡得好一些,人就精神了許多。也虧得你早早發現,院首的意思是這毛病不大,拖得久了就麻煩。”
院首也是有些後怕,後邊一天兩次往這邊跑,每次都要把脈許久才能放心。
吃食更是親自過問,什麽能吃什麽不能吃的,院首都要去廚房提耳命面,細細檢查一遍,還試吃兩口,生怕禦廚做了什麽皇太後不能吃的東西,別提多緊張了。
院首因為太擔心,于是讓廚房送來的都是清淡的吃食。
是真的清淡,淡得舌頭能出鳥那種,沒滋沒味的。
原本皇太後年紀大一些了,味覺不就不如年輕時候敏感,所以會喜歡吃口味重一點的吃食,才能吃出味道來。
如今好了,院首給吓了一跳,什麽有滋有味的菜式都不敢上,皇太後的胃口還不如以前,把栗嬷嬷都急壞了。
正好福晉和耿奕今天過來了,栗嬷嬷就道:“太後娘娘夜裏睡得好了,胃口卻不如以前,耿格格可看出什麽來了?”
耿奕詫異,看着皇太後的臉色就不像是食欲不振的,等問過後就有些哭笑不得。
院首是草木皆兵了,送來的吃食全是少鹽少油還沒什麽肉的,什麽味道都沒有,誰能吃得下去啊,皇太後胃口能不差嗎?
偏偏院首還是好心,擔憂皇太後的高血壓,索性一杆子打翻一條船,把所有都禁了。
皇太後明白為了保重自己的身體,不讓皇帝繼續擔心,就該老老實實吃這些清淡的飯菜,就是味道實在太淡了,她是有些吃不下去,勉強吃一些,食量就遠不如以前了。
剛開始還行,身體還沒反應過來,但是時間長了,總沒吃飽對身體也不好。
而且吃個東西這麽郁悶,久而久之胃口只會更差了,想到要吃沒滋沒味的東西,估計連吃的欲望都沒有了的,心情不好自然會影響到身體。
都說身心身心,身體會影響心情,心情自然也能影響身體的。
耿奕就斟酌着道:“不如這樣,妾手頭有幾個吃食方子,正适合太後娘娘這時候用,太後娘娘不如試試看?”
皇太後就笑着點頭道:“那敢情好,就是這些吃食……它好吃嗎?”
耿奕就笑了:“自然是好吃的,妾別的不說,這舌頭是挑剔得很呢。”
皇太後就喜歡她這個耿直爽快的性子,笑着道:“也不必去禦膳房那邊那麽麻煩,慈寧宮就有小廚房,平日也有禦廚在的。”
食材什麽也是準備妥當,皇太後什麽時候想吃點熱的,小廚房就能送來。
很不必從禦膳房那邊送,大冬天哪怕努力保暖,離得不近,過來的話吃食總會有些涼就不好了,皇帝索性在慈寧宮設下小廚房,派了兩個禦廚來,皇太後什麽時候想吃就吃,很不必跟着禦廚房那邊了,也不用派人去跑腿那麽麻煩。
栗嬷嬷親自帶着耿奕去小廚房,兩個禦廚連忙過來行禮道:“不知道栗嬷嬷和耿格格有什麽吩咐。”
兩個禦廚是知道耿奕上回來慈寧宮一趟,就看出皇太後身體不适,後來還得了皇帝的賞賜,自然是禮數周到的。
耿奕說西,他們是絕不會往東去。
原本耿奕還擔心自己使喚不動宮裏的禦廚,有栗嬷嬷在可能會好一點。
誰知道她過來,栗嬷嬷都不用發話,兩個禦廚就圍着自己轉悠。
耿奕說了一道點心一道湯兩個菜方,兩人就一個勁點頭,還誇這菜方怎麽好怎麽妙,把她都聽懵了。
如今宮裏人都這般和善,耿奕印象中那種使絆子啊,鼻子朝天啊,眼睛在頭頂上之類的情形是一個不見了?
栗嬷嬷看兩個禦廚帶着徒弟們開始忙活了,耿奕還一副沒回過神來的模樣就笑道:“他們哪裏敢不聽話,最近做的飯菜不得太後娘娘的心意,吃得比之前少,禦廚比誰都要擔心。”
禦廚又不是真的鐵飯碗,他們沒能做好吃的給皇太後,時間長了,皇帝可不管是不是院首的吩咐,該發落的時候是一點都不手軟,也可能是直接換人。
在慈寧宮的小廚房比禦膳房還輕松,只要伺候皇天後一個人。
偶爾有人過來做客,禦廚才要做點心什麽的,工作不累,福利又高,皇太後又是對宮人極好的,基本上沒犯大錯就不會責罰,過年過節收到的賞賜都不少。
而且在慈寧宮幹活,哪怕一樣是禦廚,地位都比一般的禦廚來得高。
這麽好的工作,他們哪裏舍得丢,絞盡腦汁想把吃食做好吃點。
但是院首這不讓用那不讓放,禦廚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什麽都不放怎麽能做好吃的呢!
好在耿奕來救他們于水火之中,禦廚當然用心了,要皇太後真胃口好了,他們給耿奕磕幾個頭道謝都樂意的!
耿奕要做的一道點心是菊花山楂糕,菊花和山楂對高血壓都有好處,做成糕點味道也不錯,帶着菊花淡淡的香氣,又有山楂的酸甜,正是開胃的點心。
山楂的量放得少一些,就不會太酸,也不必放太多糖進去了。
而且糖是換掉的,耿奕讓禦廚把稀釋過的蜂蜜水放進點心裏面,就不必擔心糖分超标對身體不好了。
做出來的點心主體是金黃色的,上面點綴着紅色的山楂碎,色香味,色在前,當然點心好看才讓人胃口大開。
果然這道點心先上,皇太後嘗了一口後不住點頭道:“不錯,酸酸甜甜的特別可人,這糕點瞧着也好看。”
點心做得不多,尤其做得很小,一口能吃一個,一碟只有三個,吃完了也不會覺得撐。
皇太後吃完後還有些意猶未盡,原本感覺不餓,吃完後反而感覺胃口開了,肚子也開始有些餓了。
正好小廚房那邊就上了第二道菜,是玉米烙餅。
玉米原本就是甜的,碾碎後放在餅子裏面隔水蒸,吃着口感有些甜絲絲的,襯着軟軟的餅子正好入口。
做的也是兩指寬,一碟依舊只有三塊。
皇太後看着栗嬷嬷回來了,指着盤子無奈道:“耿格格這是喂貓呢,這一盤就沒幾個,吃完後就沒飽。”
栗嬷嬷就笑道:“耿格格準備了好幾道菜呢,要是一道就讓太後娘娘吃飽了,後邊的豈不是吃不下了?”
皇太後不由起了興致,見耿奕還沒回來就好奇道:“耿格格交代幾句就好了,怎麽還留在小廚房那邊,兩個禦廚是榆木腦袋,需要耿格格盯着才會做了?”
聞言,栗嬷嬷就答道:“太皇太後可冤枉禦廚了,只是耿格格不放心,打算盯着一點兒,免得禦廚做出來跟她說的不一樣,生怕不夠可口讓太後娘娘吃不下了。”
皇太後無奈一笑:“這孩子也是個愛操心的,跟老四是一模一樣。“
果然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嗎?
過了好一會,耿奕才從小廚房回來,後邊跟着兩個禦廚,還有太監端着菜進來。
皇太後招呼她趕緊坐下,生怕耿奕累着了,讓宮女又是上茶又是遞了手帕。
耿奕就擦擦手笑着介紹道:“太後娘娘,時間有些緊,只做了兩道菜。一道是槐花豆腐,另外一道是天麻炖雞。”
幸好小廚房裏一直吊着雞湯,炖了好久的,放進天麻再炖一會就好。
槐花則是小廚房裏備着的,槐花開的時候摘下來曬幹,然後用罐子封好保存下來。
小廚房裏真是應有盡有,不然耿奕哪怕拿着适合菜方,沒有适合食材也不知道從何做起了。
一上菜,槐花的香味就撲鼻而來,栗嬷嬷幫着布菜,皇太後之前院首的菜式裏面也有豆腐,卻沒放什麽鹽,淡而無味。
這次她嘗了一口豆腐,豆腐裏有槐花的香甜,而不是跟之前一樣沒滋沒味的。
豆腐不但軟,不必怎麽咀嚼,對老人家的牙口特別友好,豆制品的營養也好,還十分溫和,最是适合皇太後了,槐花更是有降血壓的功效,于是這道菜又好吃又有作用。
耿奕在旁邊細細一說,皇太後不知不覺就吃完了一盤子槐花豆腐,不住點頭道:“這菜好吃,讓人停不下嘴,又對身體好,吃着也高興。”
見皇太後的胃口比之前好多了,栗嬷嬷也高興,立刻把天麻雞湯給布上了。
天麻放得不多,藥味只有一點點,雞湯極為鮮美,遮掩住這點藥味就更不明顯的。
雞湯喝着渾身暖融融的,皇太後一邊聽着耿奕說這雞湯怎麽好,一邊喝着,感覺光是吃着她這身子骨仿佛就輕快多了。
她上了年紀,也清楚很多東西不能跟年輕時候那樣胡吃海吃了。但是吃着沒滋沒味也難過,如今好了,既好吃又對身體好,誰能不喜歡呢?
皇太後喝完一碗雞湯就有些昏昏欲睡了,吃飽了卻不會太撐,分量是剛剛好。
耿奕就起身,小聲跟栗嬷嬷道:“天麻也有安神之效,太後娘娘小睡一會就挺好的。福晉和妾就先告辭了,不繼續打擾了。”
福晉和耿奕就蹑手蹑腳要退下,栗嬷嬷還想親自去送,被耿奕輕輕攔下道:“姑姑留步,可不能驚着太後娘娘了。”
皇太後這睡得不沉,要身邊沒個熟悉的人在,估計就要驚醒過來的,反倒不美。
她雖然睡得比之前踏實了一些,卻還是過分淺眠,一點點聲響就會被驚醒,白天總會有些瞌睡,卻怎麽都睡不着。
如今可好,皇太後胃口大開吃完東西之後,閉着眼沒多久就小睡過去了。
栗嬷嬷就對兩人點點頭,卻沒讓她們就這樣出宮,低聲吩咐宮女送二人到隔壁偏殿稍等片刻。
就這麽讓客人離開,皇太後醒來後可要生氣的,覺得她待客不夠周到了。
福晉無法,只好帶着耿奕去隔壁偏殿坐一坐。
偏殿的地龍也燒得足足的,兩人身上就不冷,宮女還送來了茶水和點心,甚至還有兩小碗雞湯。
耿奕就笑道:“這天麻雞湯福晉喝着也好,妾就只提了一嘴,沒想到小廚房的兩位伴伴就記下了。”
福晉笑笑,宮裏哪個不是人精,尤其能在慈寧宮小廚房呆着的禦廚更是千挑萬選,是人精中的人精了。
哪怕耿奕沒說出口,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兩個禦廚都能揣摩出什麽來。
福晉喝了一口雞湯,确實鮮美,沒有難聞的藥味,喝完後渾身暖融融的。
兩人惬意地喝完雞湯,吃了兩塊點心,那邊皇太後就已經醒了。
她簡單收拾後才讓栗嬷嬷請兩人回去,還頗為不好意思道:“我這吃完飯渾身暖呼呼的,也不知道怎的就睡過去了。”
耿奕就笑道:“說明小廚房做的菜不錯,東西好吃,吃完身上暖和,人舒服了自然會想睡一會兒。太皇太後眯了一會眼,是不是覺得精神頭也好多了?”
皇太後還真是這麽覺得,難得精神頭這般好了。
其實就眯了一會眼,看着時辰也沒多久,最多小半個時辰,沒想到醒來她感覺渾身都有勁,跟之前是差遠了。
她就笑着點頭道:“是啊,醒來感覺精神好,身上也有力氣了,不像之前那樣懶洋洋的,什麽都不想做,人也懶得動的。”
大冬天懶洋洋什麽都不想做是正常,但是皇太後睡得久了精神頭也不好,證明睡眠質量不怎麽樣。
哪怕剛才小眯的一會時間不長,卻能夠深度睡眠,她自然就感覺精神得多了。
福晉這時候把玉容膏拿出來給皇太後,笑着道:“這是耿格格親手做的,四阿哥和我用着好,就想着大冬天十分幹燥,帶了幾罐來,還請太後娘娘別嫌棄。”
皇太後笑眯眯的,小輩有了好東西就念着自己,她哪裏會嫌棄呢?
栗嬷嬷把玉容膏拿了過來,太皇太後打開聞了聞有些詫異道:“這是佛香?”
耿奕就笑着點頭道:“太後娘娘厲害,确實是佛香。”
皇太後就笑了:“這香我聞了好幾十年了,自然一聞就能辨別出來,如此正宗的佛香卻還是少見的。”
畢竟最正宗的佛香都在宮裏,能從宮外帶來這麽正宗的味道确實難得,也足見耿奕的用心了。
耿奕這才松口氣,她原本也擔心做的佛香不能讓皇太後滿意。
畢竟手裏的材料有限,翻車了好幾次,做出來要麽不倫不類,要麽佛香夾雜了別的味道特別奇怪,要麽就是太淡了,幾乎聞不出來。
光是皇太後這一鍋玉容膏,足足費了好幾天,不知道費了多少鍋才做出來的。
皇太後撥弄了一點在手背上仔細擦了擦,玉容膏融化很快,轉眼手背就清清爽爽的,還帶着若隐若現的佛香,她低頭聞了聞,滿意地笑笑道:“不錯,是個好東西。”
看耿奕她們帶了好幾罐過來,皇太後轉頭就賞了一罐給栗嬷嬷,見福晉身邊還有一個錦盒,必然還有別的,不由好奇道:“你們這是還要送誰去?”
福晉就答道:“這還有用芙蓉花做的玉容膏,打算等會送去給德妃娘娘。”
皇太後點頭,四阿哥也算有心了,有什麽好東西想着太皇太後和皇太後,還想着是生母德妃:“那你們也不必跑一趟,等會德妃該是會過來請安的。”
她喜歡清淨,其他的妃子都是初一十五才過來請安,德妃就會找些理由多來那麽一次,不是親手炖了湯,就是另外做了甜湯點心什麽的,另外還帶着十四阿哥過來。
十四阿哥是個嘴甜的,皇太後這年紀就是喜歡會說話會哄人的後輩,對德妃這樣多一回的請安也就不排斥了。
而且德妃也懂事,每次不會呆太久,又不會提出什麽不合理的請求來,還不會跟皇帝請安的時辰撞上,皇太後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随她去了。
這事福晉是不知道的,耿奕更是無從得知,她只奇怪怎麽就德妃一個人過來請安。
果然沒多久,德妃就帶着十四阿哥過來了,看見四福晉和耿奕也是有些驚訝,不過還是按照以前的樣子規矩請安道:“見過太後娘娘,今兒是臣妾親手做的綠豆糕,味道還行不太甜,就想着來讓太後娘娘嘗嘗。”
十四阿哥在旁邊笑道:“皇祖母,這綠豆糕可好吃了,不過孫兒就吃了一塊嘗嘗味道。”
他還伸手比劃了一點點,表明自己真的沒有偷吃太多。
皇太後聽着就笑笑,招手讓十四阿哥到身邊來才說道:“剛吃了小廚房的吃食,我這會兒還吃不下,先放着吧。”
德妃有些詫異,畢竟皇太後的胃口不好,正餐吃不了什麽,經常會吃兩塊小點心來填填肚子,不然她也不會特意做綠豆糕送來,怎麽今天皇太後就吃飽了,莫不是福晉或者耿奕說了什麽,讓皇太後不想吃自己做的點心了?
皇太後示意德妃坐下,指着福晉和耿奕道:“她們特意去小廚房讓禦廚們重新做了一桌,味道不錯,我就忍不住多吃了一些。”
聞言,德妃這才松口氣,笑道:“臣妾還不知道福晉的廚藝這般好,回頭得問一問,也能幫着給太後娘娘做一桌菜來。”
她直接就略過了耿奕,皇太後微微眯起眼笑笑道:“福晉她們還給你帶了東西,剛才打算送過去,我就把人留下了,想着你也是時候過來請安,就不必她們跑一趟,若是錯過就不好了。”
德妃有些好奇,福晉帶了什麽送給自己?
福晉就拿出玉容膏來,一盒子芙蓉花味道的是德妃的,另外一盒子沒有味道的則是十四阿哥的。
十四阿哥沒想到自己也有,抱着盒子有些呆。
“娘娘,這是玉容膏,冬日擦着最為幹爽不油膩,是四阿哥讓耿格格專門做的味道。”
言下之意,除了德妃之外,沒人會用這個味道,是專屬的味道了。
德妃一怔,打開一罐玉容膏,确實是芙蓉花的味道,就點點頭道:“四阿哥有心了。”
她瞥見皇太後手邊的玉容膏,沒想到四阿哥也給自己準備了一份,就連十四阿哥也沒落下。
十四阿哥聽說是四阿哥讓人送來的,抱着盒子的手緊了緊。
他有些心不在焉的,都沒跟平日一樣黏在太皇太後身邊說好話。
德妃就帶着十四阿哥很快回去了,皇太後還留着福晉和耿奕兩人說了一會話,她問道:“要是耿格格每天都在,我就能吃今天這樣的飯菜了。”
從奢入儉難,想到明天可能又要繼續吃院首吩咐的那些吃食,皇太後就已經有些不樂意了。
耿奕就笑道:“菜式其實也有不少,小廚房的禦廚們都是舉一反三的伶俐人,今兒做過後就明白明兒要怎麽做了。”
畢竟她也是按照院首說的那樣,菜式都少鹽少油,勝在味道好,而不是沒滋沒味的。
天麻雞湯除了放點鹽巴,別的也是沒放,好吃完全靠的是母雞足夠新鮮,禦廚的炖湯手法好。
這雞肉也不會浪費,回頭做一份雞絲面,既健康又好吃,也不油膩容易克化,最是适合皇太後了。
耿奕就掰着指頭數道:“決明子、夏枯草和木耳也是頂好的,比如決明子、夏枯草可以一起用瘦肉炖湯,肉選瘦的不能是肥的,炖出來的湯水鮮亮清澈,沒很多油星,最是适合太後娘娘了。”
“另外還有天麻木耳湯,放雞肉和瘦肉都可以,若是不炖湯,一塊炖煮也是不錯的。也不必放什麽,擱點鹽巴調味就足夠了。還有玉米是個好東西,玉米須也是,用玉米須泡水來喝,對太後娘娘如今的身子骨也合适。”
皇太後聽得一笑:“你年紀輕輕知道得還挺多的,栗嬷嬷趕緊記下來,回頭就讓小廚房照着做,這些聽着就好吃,明兒就換着花樣來做。”
既健康又好吃,誰能拒絕得了呢?
到了皇太後這個年紀和她的身份地位,沒什麽東西是沒見過或是沒吃過的,口腹之欲也并不厲害,就是吃着沒滋沒味的,身子骨也沒多爽利,心情自然有些不好。
耿奕不但帶來好吃的,吃完皇太後身體還舒服一點,加上耿奕說話還有意思得很,不像院首把藥理說得極為深奧,聽得人雲裏霧裏的,反而十分淺顯。
比如這個吃着健康,這個吃着味道好,簡單粗暴,卻是說到皇太後心裏去了。
她只需要知道這東西能不能吃,好不好吃,吃完對身體好不好就足夠了,哪裏需要聽院首來個長篇大論,自己又不是禦醫,哪裏能聽得明明白白的?
耿奕陪着皇太後說了一會話,見她露出一點疲倦的神色來,福晉就趕緊起身要告辭了。
皇太後笑道:“也罷,以後你們多進宮來陪我說說話,熱鬧熱鬧。”
福晉和耿奕笑着應下了,兩人正要走,就見一個嬷嬷匆忙進來,神色有些慌張,栗嬷嬷過去一問,就不得不上前禀報道:“太後娘娘,十四阿哥和十三阿哥不知道怎的打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