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耿奕記得這方子就是梨膏糖, 這糖不難做,吃着甜,效用卻一流。

既能治咳嗽嗓子疼, 也能治暈車暈船,冬天幹燥嗓子癢也可以吃一顆緩解一番,是居家必備好物了。

做起來也不麻煩, 只需要新鮮的梨子切成塊, 另外添上甘草、後胡、貝母、半夏、杏仁、冬花等等的這些常見的中草藥來熬煮半個時辰後,撇掉這些中藥和梨子,過濾出水來,再加水進去煮。

等煮得沸騰後再添水,前後要添四次, 再加上黃糖後用小火熬煮, 一邊攪拌免得糊鍋,等勺子能拉絲的時候,這鍋梨子水就做好了。

只要放涼之後, 再切成小塊, 這梨膏糖就做好了, 放進罐子裏也能存放很長一段時間。

小罐可以随身帶, 十分方便。

耿奕都不必動手,胡嬷嬷和小李子就幫忙切梨子和燒火熬煮, 一次做了一大鍋, 分了好幾個罐子。

她想到之前李格格的女兒懷恪雖然咳嗽好了, 還是有點嗓子癢, 就讓如穗送去了兩罐梨膏糖。

這糖甜絲絲的, 是藥又不是藥, 當糖果來吃也挺好的, 孩子喜歡甜,肯定不會拒絕。

李格格收到後給了如穗一個荷包,打開罐子拿出一顆梨膏糖放進嘴裏嘗了嘗,果然甜絲絲的,而且含着一會兒,冬日裏幹澀的嗓子都舒服了一點。

懷恪眼巴巴站在旁邊看着,李格格就笑道:“好了,這一罐都是你的,悠着點吃,仔細牙疼了。”

接過罐子的懷恪這才笑了,拿着就吃了一顆,甜得眯起了眼:“額娘,甜!”

李格格笑着點頭,就聽如穗解釋道:“耿格格說了,這糖平日也能經常吃,吃久了還能養顏益壽,對嗓子也好。”

“讓耿妹妹費心了,有了好東西第一個就想到我和懷恪的。”李格格也有些感慨,別家後院那些格格們誰不是鬥的跟鬥雞眼一樣,也就四阿哥的院子一向風平浪靜,何嘗不是因為後院大多都是實心人?

看看這耿奕做出個好東西,知道對懷恪好,第一個就送到自己這邊來了。

福晉那邊是胡嬷嬷送去的,一排足足有五罐,也是同樣的說辭:“冬日幹燥,這吃着嗓子舒服些,還能潤喉清肺。”

Advertisement

聞言,福晉就笑着收下了。

知道四福晉跟四阿哥一樣可能不是很愛甜,耿奕特地讓胡嬷嬷做了一鍋少放糖的梨膏糖,吃着就是梨子的甜香味,絲毫不甜膩。

冬日吹着風,嗓子幹就不自覺有些癢癢的,吃完這個确實要舒服一些。

福晉直接給了廖嬷嬷一罐,畢竟平日廖嬷嬷出去被風一吹也有些咳嗽的樣子。

廖嬷嬷謝過後就收下了,起初吃着只覺得嗓子舒服了一點,吃久了卻發現冷風迎面吹過來之後,自己就不怎麽咳嗽了。

從開頭一兩聲,後來嗓子有點癢,漸漸的就不會再咳嗽的。

耿奕想着都開始做了,不如索性多做一點,回頭在船上能帶着。

四阿哥嘗過梨膏糖也感覺很不錯,冬天有這個就舒服多了,就道:“這次就不必多送,留一點在府裏,餘下的帶着走就是了。”

聽說他們要出門了,大福晉也痊愈了,帶着大包小包的禮物就登門來道謝。

四福晉看見她身後瘦了一圈的三福晉也是吃驚,這才多久,三福晉怎麽瘦了那麽多?

大福晉就嘆道:“我在路上遇到三弟妹,就一起過來叨擾了。三弟妹之前得了風寒,最近才好,只是一出門吹吹風就有些咳嗽。”

三福晉搖搖頭道:“太醫說是沒什麽大礙,稍微養一養就是了。”

她眉梢裏多了幾分郁郁之色,四福晉就扶着三福晉坐下,讓廖嬷嬷把梨膏糖送過來:“這是耿格格做的,吃着嗓子會舒服一點,三嫂也吃一顆。”

大福晉也跟着吃了一顆,甜絲絲的梨膏糖哪怕當糖果吃着也不錯:“這東西挺好吃的,有梨子的香味。”

吃完嗓子确實舒緩了不少,三福晉感覺嗓子也不會那麽癢了。

四福晉就直接送了兩人一人一罐:“我這還有,大嫂和三嫂吃着好,吃完後我再讓人送過去。”

大福晉就笑道:“四弟妹有心了。”

她又轉向三福晉,無奈道:“你啊,總歸對自己好一點,別把身子骨折騰壞了。你想想要是自己不好了,不就便宜了後院那個狐貍精了嗎?怎麽也得活得比她長,或者過得比她好才是。而且你是福晉,她再怎麽得到寵愛又如何,除了在府裏,在宮裏有她的位置嗎?”

哪怕三阿哥把王氏寵着又如何,除了在府裏暗地裏給三阿哥吹吹枕邊風,她敢直接給三福晉一點臉色看嗎?

三福晉要狠狠心直接告到宮裏去,王氏自是沒什麽好下場,三阿哥也得被皇帝狠狠教訓。

大福晉問道:“四弟妹,你說是不是這個理?”

四福晉輕輕點頭,心裏也是贊同大福晉的話。

畢竟她們是福晉,就是家裏的女主子,沒必要跟王氏那樣的格格那樣拼命靠着三阿哥的寵愛才能彰顯自己的不同一樣。

三福晉也是個厚道人,對後院的格格們也沒克扣和怠慢,她們卻一點都不安分守己,整天吹枕邊風鬧得後院雞犬不寧的。

在四福晉看來,三福晉很不必對王氏客氣了,真對王氏動手了,三阿哥能說什麽,以後都不進三福晉的房間,鬧到皇帝面前要和離,這可能嗎?

真鬧成這樣,臉面不好看的就該是三阿哥了。

而且明明先錯的是三阿哥,就因為他寵妾滅妻,才會讓後院的格格們一個比一個不安分,尤其王氏最受寵,所以才是跳得最高的。

哪怕以後三福晉把王氏弄下去,還會有張氏、李氏、黃氏什麽的,總歸是三阿哥的态度沒端正起來。

四福晉就勸道:“是啊,三嫂該保重自個才是。若是以後有了孩子,後院還這麽鬧哄哄的,那就不美了。”

她說得含糊,三福晉卻是聽明白了的。

三福晉是一直盼着有孩子,若是自己真沒能好好立起來,以後有了孩子,指不定也要被後院這些格格們不知道怎麽給害了呢!

她皺着眉頭,又被大福晉握着手嘆道:“我之前大病了一場,幾乎是從鬼門關熬過來的,最是明白身體比別的什麽都重要。你看看我病成這樣,大阿哥除了去宮裏鬧了一回又做了什麽,最後還不是太醫和耿格格幫着救回來的?”

所以靠什麽男人啊,大福晉真靠大阿哥的話,如今墳頭都要長草了。

她要死了,自己幾個女兒怎麽辦?

就大阿哥這麽不靠譜的樣子,讓大福晉硬生生比別人都要掙紮着恢複得快一點,讓太醫都驚奇了。

大福晉拍着三福晉的手背道:“我好起來,我的孩子才能好,三弟妹得記住這一點。”

要是她還這麽渾渾噩噩的,以後根本護不住孩子,還不如別惦記着生孩子了,這不是把孩子帶着一起跳火坑嗎?

三福晉抿着唇輕輕點頭道:“大嫂說得對,是我魔怔了。”

剛成親的時候,三福晉和三阿哥的感情還是挺好的,于是對他有了期盼。後來王氏進來,備受寵愛,自己則是開始受冷落,漸漸就對王氏怨恨,對三阿哥還帶着一分僥幸。

久而久之,幾乎成了三福晉的心魔了。

如今被大福晉當頭一棒打下來,三福晉才忽然驚覺自己似乎走進了死胡同,一直在裏面打轉,死活沒能走出來。

這會兒她是豁然開朗,要是自己還把希望放在三阿哥身上,以後孩子怎麽辦,跟自己一樣苦嗎?

三福晉可以自己苦着,卻絕不舍得讓孩子吃一點點苦頭的!

大福晉看三福晉的眼裏終于有光了,而不是剛進門時候死氣沉沉的樣子,這才笑道:“就該如此,這才是我們姑奶奶們該有的樣子!”

三阿哥如此糊塗也不是什麽秘密的,該知道的都知道了。

他還沾沾自喜,覺得多了個紅顏知己,能夠紅袖添香什麽的,不知道外頭的人私下嘲笑三阿哥多少回了。

後院一碗水都沒能端平的人,能成什麽大事?

大福晉聽說三阿哥要留下來輔助太子,大阿哥為此事還頗為不高興,她卻覺得三阿哥很可能要鬧出什麽來,只等着以後看笑話了。

見三福晉被大福晉安撫住了,四福晉就笑道:“大嫂和三嫂要留下來用飯嗎?”

大福晉就笑道:“早就聽說四弟妹這裏的飯菜好得很,一直想要嘗嘗,三弟妹也一并留下來吧,我們也很久沒這麽熱鬧着一起吃飯了。”

三福晉從善如流答應下來,回去她也就一個人吃飯,實在沒什麽意思,還不如留下跟妯娌們一起熱熱鬧鬧吃個痛快的。

只是三福晉之前大病了一場,也不好吃油膩的大葷,四福晉就交代廚房做得清淡一點。

馬廚子就發愁了,這清淡也不能太淡而無味,畢竟還是招待人的菜式。

若是沒有一點葷菜,全是素的也不行,三福晉不吃,大福晉和四福晉也要吃一點的啊!

他想來想去,終于定下菜式,帶着徒弟們做了起來。

等上菜的時候,四福晉就發現先上的是一道菜式叫布袋雞,只是她用筷子夾着嘗了一口,發現這并不是真的雞肉,而是用豆腐做的素雞,卻有着雞肉的鮮味,口感居然有種在吃雞肉的感覺。

三福晉剛吃的時候也以為是雞肉,多吃兩口才發現是豆腐做的,不由笑道:“四弟妹這邊的廚子是用心了,手藝也好得很。”

大福晉也點頭,布袋雞裏除了豆腐之外還有四葉參、核桃、紅豆和青豆,吃着還是相當清爽的,又很滋補。

很快上了第二道菜,上菜的丫鬟說是叫豆花魚,不由笑道:“這不會也是豆腐做的魚,其實沒用魚來着?”

瞧着也跟真魚沒什麽兩樣,卻比上一道菜要五彩斑斓得多,用了好幾種食材,她嘗了一口驚訝道:“有魚有豆腐,味道不錯。”

原本這道豆花魚該是用鲈魚、辣椒、豆腐、黃精和胡蘿蔔做的,因為三福晉這邊要清淡不好放辣椒,最後馬廚子就換了枸杞,味道稍微不一樣,卻依舊不錯。

加上顏色鮮豔,看着就很有食欲,三福晉之前又被勸說過,心情豁然開朗,胃口都好了一些,身邊伺候的丫鬟頻頻布菜,眼底也滿是欣喜。

大福晉就笑道:“就該如此,大口吃飯,回去好好睡覺,把自己養起來。不是我說,身子骨好了,也更容易有孩子。”

身子病歪歪的,哪怕爺們來房裏的次數多,不也是懷不上嗎?

三福晉想想也是,王氏總是一副扶風弱柳的模樣,好像一陣風就能吹走一樣。

哪怕三阿哥一年到頭幾乎就沒幾天不去王氏那邊過夜,王氏除了第一回 之後,就遲遲沒能懷上。

想起來,三阿哥曾說過喜歡王氏盈盈一握的纖細腰肢,于是王氏就不敢多吃,生怕胖了就叫三阿哥不喜歡了。

可是在後院吃着卻不愛出來走動,吃少一點還是胖,就只能再少吃一點,最後一天只吃一頓,瞧着越發羸弱,三阿哥卻是喜歡,王氏只能讓自己一直餓着了。

這麽餓着,身子骨怎麽能好,所以她這一年來伺候三阿哥的次數最多,肚皮卻始終沒動靜了。

三福晉點點頭道:“四弟妹這邊的菜式不錯,尤其這布袋雞和豆花魚,能把菜方給我帶回去嗎?”

大福晉也道:“我也想要一份,這豆花魚的魚肉剔骨了,薄薄的一塊肉沒有魚骨在,魚肉又嫩,就着豆腐吃最為鮮香,很是适合孩子們吃。”

畢竟沒有骨頭不怕卡着嗓子,豆腐也不必多咀嚼,孩子們自是會喜歡,也容易吃得進去。

四福晉自然沒有不應的,讓馬廚子跟玲珑說一聲,寫下兩份菜方給大福晉和三福晉帶回去。

回頭隔了幾個月之後,大福晉和三福晉都懷上了,外頭就開始瘋傳這菜方其實是四福晉給的生子秘方什麽的,也是讓四福晉哭笑不得。

這會兒四福晉還不知道,只客客氣氣送了兩個妯娌出去。

大福晉也不是空手來的,送了兩小筐瓜果來,都是她名下的莊子産的,數量看似不多,卻足夠貼心。

畢竟如今才開春,外頭的新鮮瓜果并不算多,也能嘗嘗鮮。

三福晉帶來的是兩塊皮子,不算大,做兩個圍脖還是可以的。

禮物都不算貴重,四福晉就笑着都收下了。

她這邊送走兩位福晉,另一邊九阿哥就派人送東西來了。

四福晉還納悶,就聽跑腿的掌櫃笑着解釋道:“這是英吉利的茶葉,是舶來品店的東家送給九阿哥的,九阿哥看着新奇就讓人送到四阿哥府上了。”

九阿哥是想着自己過來蹭飯好幾次,怎麽也得回禮才是,正好舶來品店那邊送來的說是西洋人喜歡的茶葉,他就讓人轉送過來了。

四阿哥回來後一聽,就點頭道:“是九弟的心意,那就試試。”

他讓蘇培盛泡了一壺,把耿奕也叫了過來一起嘗嘗。

耿奕喝了一口後就放下了,四阿哥和四福晉也是如此。

無他,這個茶葉實在太一般了。

她來四阿哥府後用着的茶葉都是上等的,所以一喝這個普通的英吉利茶就落差很大了。

更別提四阿哥和四福晉都喝慣好茶的的,舌頭就更敏銳,一喝就知道這個茶不怎麽樣。

耿奕就笑道:“聽聞西洋人的這個英吉利茶,還是武夷山那邊的正山小種被商人賣出去的。”

只是商人肯定拿不到極品茶葉,賣的就是普通的,送到西洋人那邊就是賣出了天價。

哪怕是普通茶葉,因為海航的關系,路上茶葉容易潮濕不好保存,物以稀為貴,價錢就上去了。

四阿哥也聽聞過此事,就點點頭,看着手裏的英吉利茶是一點都不想繼續喝的。

耿奕就道:“可以試着添一點羊奶進去,味道會不一樣。”

做成奶茶,那就要好喝得多了。

四阿哥就由着耿奕胡鬧,反正這茶不怎麽樣,随意折騰就好。

耿奕就讓廚房熱了羊奶,還添了杏仁和一點糖進去煮,才能揮發掉腥味,送過來後用二對一的比例把紅茶和羊奶混合在一起,散發着香香甜甜的味道。

四阿哥喝了一口就放下了,雖然不算很甜,他依舊不是很喜歡。

四福晉就要喜歡得多了,香香甜甜的,帶着奶香味道的紅茶,口感絲滑,比之前要好喝得多了。雖然她不愛甜食,卻很難抗拒奶茶的香醇。

耿奕沒想到來了這邊居然還能喝上奶茶,幸好九阿哥送來的英吉利茶不多,不然每天這麽喝好幾杯奶茶下去,估計很難不胖了。

皇帝出行準備要妥當,足足半個月後才算是勉強收拾好可以出發了。

太子帶着兄弟們一起送皇帝出宮,皇帝對着他笑着點頭,似乎很享受被兒子環繞的感覺,道:“好了,都回去吧。”

聞言,太子依舊沒挪步,目送皇帝離開後才轉身回去。

大阿哥看了太子的背影一眼,只覺得這個弟弟裝模作樣的。他扭頭見三阿哥屁颠屁颠跟着太子身後走,皺着眉頭更是看不慣。

之前三阿哥跟他的關系還算不錯,除了滿口之乎者也有點讓大阿哥讨厭之外,三阿哥對他這個兄長還算恭敬。

如今三阿哥攀上太子,跟他這個大哥就連招呼都不打了嗎?

大阿哥心裏不大得勁,看着還站在自己身邊的八阿哥才感慨道:“還是小八好,看看老三這個樣子,啧!”

八阿哥無奈一笑,提醒道:“大哥,這裏不是說話的地方。”

大阿哥就摟着他的肩膀道:“走,去我府上,我們兩兄弟也好久不見了。”

八阿哥掙了掙,可惜大阿哥力氣太大,愣是把他帶進馬車上。

大阿哥看他的樣子就挑眉道:“小八你這幾天吃了多少閉門羹,進去了也沒要到多少欠款,就別折騰了。你看王叔知道是吃力不讨好的事就一點不摻和,只讓你忙出忙進的。”

八阿哥一臉無奈,大阿哥真是什麽話都敢說,連裕親王都敢說上了:“大哥……”

大阿哥打斷他道:“好了,你我兄弟從小一起長大,不分彼此,我才跟你說說心裏話的。“

他就是看不得八阿哥這樣忙得腳不沾地,最後還要得罪很多人,裕親王就在後邊坐着,做好了算上一份,做不好就能撇清關系,憑什麽呢!

哪怕裕親王是長輩,大阿哥也看不得他欺負八阿哥這個小輩的!

“你啊就走個過場,差不多就行了,皇阿瑪看着也沒有必須讓他們都還清的意思。也就給個态度,讓他們不要太過了,就小八你太認真,真以為能要回來?”

大阿哥搖搖頭,是看出皇帝其實不是特別在乎那些欠款,派這個差事下去也就是意思意思一下。

國庫借出去的實在太多了,有些人是真的缺錢,有的就是跟風,覺得別人去借了,他也得去借才不吃虧。

真缺錢的肯定還不上,不缺錢的看別人不還,自然也不想當這個出頭鳥,最多意思給一點就算了。

也就八阿哥傻乎乎的真上門去要,能要得回來嗎?

馬車到了直郡王府,大阿哥繼續摟着八阿哥往裏走:“聽大哥的,登門去各處,給你進就進去,客客氣氣喝杯茶就走,不讓進的就不必隔三差五上門去,這閉門羹沒必要吃。”

八阿哥不心疼自己,大阿哥還心疼這個弟弟呢!

聞言,八阿哥心裏不是不感動,畢竟大阿哥真的關心自己:“大哥,我知道了。”

“知道什麽,以後記住才行,別傻乎乎的什麽一頭熱就沖上去了。”大阿哥說完,摸着後腦勺也笑道:“算了,我也沒資格說你,畢竟我也是這樣的人,你還比我謹慎一點。”

說沖動的話,大阿哥想想還是自己比八阿哥要沖動得多了。

八阿哥抿唇一笑,進去屋裏後,因為裏邊暖和,從冷到熱的地方,嗓子有些癢癢的,就咳嗽了兩聲。

大阿哥皺眉看了他一眼:“你大冬天到處跑,不會是凍着了吧?回頭請太醫過府看看,正好你大嫂去四弟妹那裏拿了一罐梨膏糖回來,寶貝得很,不過冬天嗓子難受,吃一點确實舒服得多了。”

他見大福晉吃着不錯的樣子,就跟着吃了一顆,最後抱着一罐子走的。

大福晉不太樂意,卻也不好阻攔大阿哥,就讓他帶走了。

大阿哥已經吃了半罐了,餘下的就一并塞進八阿哥懷裏。

八阿哥嘗了一顆,嗓子漸漸确實舒服了一點:“是個好東西,這是四嫂從哪裏買的?”

“不是買的,而是四弟後院那個耿格格做的,做得不多,四弟妹送了你大嫂和三嫂一些。回頭你要吃着好,可以讓八弟妹上門跟四弟妹要一些,實在不行我這邊讓你大嫂要兩罐再分一些給你送去。”

大阿哥想着八福晉不愛出門,跟其他妯娌的關系也很一般,不知道願不願意為了八阿哥去四福晉那邊要梨膏糖,還不如讓大福晉去要比較方便。

八阿哥就笑道:“多謝大哥,回頭再說吧。”

大阿哥就沒好氣道:“八弟妹也是的,不愛出門沒什麽,跟其他妯娌也得走動一下,不然什麽消息都不能給你帶一帶。”

跟官夫人們不走動也沒什麽,他們作為皇子的身份敏感,确實不好跟大臣們走得太近,連家眷也是如此。

但福晉之間走動一下是應該的,就八福晉太孤僻了一點,跟其他妯娌的關系都很一般,也就過年的時候坐在一起點頭示意或者打個招呼而已。

興許也不是孤僻,而是八福晉自認身份跟其他人不一樣,她畢竟是安親王的外孫女,祖上還是開國大臣楊清,可謂一門顯貴,自然就看不上其他妯娌們,哪裏會來往呢!

大阿哥想到最近隐隐流傳八阿哥懼內的傳言,到底還是沒再說什麽,畢竟八阿哥生母的身份低微,還是因為他迎娶了八福晉,這才把自己的身份隐隐擡起來的,不然在朝中更是寸步難行。

這邊大阿哥對八阿哥這個兄弟拳拳關懷,那邊耿奕跟着四阿哥的馬車已經到了港口的。

她看着大船不由感慨,自己終于能離開京城出遠門了!

可惜沒能出海,只能在河道內走動,不過也已經很好了!

見耿奕雙眼亮晶晶看着大船,四阿哥就笑道:“這麽喜歡?”

耿奕連連點頭道:“多得爺帶妾來,才能多多見識了。”

後世大運河已經不怎麽用了,一部分是貨船經過,游船幾乎沒有的。

畢竟河道狹窄,最多就秦淮在一小段的河道裏走走,遠行是徹底沒有的了。

如今耿奕能借着四阿哥的光蹭上大船游歷運河,确實是難得的境遇。

大船分成上下三層,甲板上不算,底下第一層就是皇帝就寝和辦公的地方,最外邊則是四阿哥和耿奕住的地方了,中間就是十三阿哥的船艙。

再往下一層一半是伺候的人住的地方,離得不算遠,還有繩索能拉鈴叫人上來,另外一半則是擺放行李籠箱的地方,下人也會分出一些來回巡視和檢查,免得東西壞了沒能及時發現。

最底下一層則是船工住的地方,人最多,地方卻是最少的,較為狹窄。

船只的地方也有限,皇帝住的地方最大,四阿哥次之,耿奕跟着四阿哥住,也就分到一個船艙,一張不寬的床榻,旁邊還能支個小床,是給留夜伺候的丫鬟準備的。

旁邊放個桌子,再有個櫃子,位置就差不多占滿了。

四阿哥那邊要比她這裏大上一半,比起四貝勒府還是算小了。

不過出門在外,尤其是坐船,船艙就這麽大,也就只能湊合一些的。

十三阿哥那邊也差不多大,他這次只帶了兩個丫鬟和一個太監過來,倒是能住得開。

耿奕讓胡嬷嬷和如玉幫着整理了一下東西,就見四阿哥進了來,趕緊迎上兩步去道:“爺那邊需要幫忙收拾嗎?”

四阿哥搖頭道:“不必,蘇培盛帶着人整理得差不多了。你這邊要人不夠,回頭他那邊收拾完讓那兩個丫鬟過來幫把手,我叫兩個太監去十三那邊幫忙收拾一下。”

耿奕連忙拒絕道:“不用,妾這邊沒什麽東西,一會兒就能收拾好的,爺顧着十三阿哥那邊就好。”

四阿哥也只過來看看,畢竟沒收拾好,到處有點亂糟糟的,他就不久留了,打算等會去十三阿哥那邊看看才能放心,就叮囑道:“前邊是皇阿瑪的地方,你別亂走,只在這裏邊走動就好,最多讓胡嬷嬷陪着去甲板那邊透透氣。”

耿奕連連點頭,她哪裏敢亂跑,船艙不大,一個人宅着是足夠了。

四阿哥交代完就去十三阿哥那邊看完,大船也開了,他就去皇帝那邊看看。

耿奕坐在船艙的窗戶前邊往外張望,窗戶太小,只能看見一點點大的地方,卻還是看得有滋有味的。

她感覺自己可能在四貝勒府給憋瘋了,才會覺得外邊什麽都好,什麽都能看得有津有味。

耿奕讓如玉泡了一杯奶茶,她這次只帶了一點出來,大部分都留在府裏,畢竟四福晉看着還挺喜歡的。

要是上好的紅茶這樣糟蹋就不好,但是西洋人送來這些一般的紅茶就無所謂了,怎麽用都行,也一點都不會心疼。

她喝着甜甜的奶茶,胡嬷嬷還送來一盤點心,是廚房那邊做的。

胡嬷嬷不但輕松拎行李送上船來,還跟着蘇培盛走了一圈,把廚房和打熱水的位置都記得一清二楚的。

送來的點心是糯米卷,耿奕吃了一口,發現并不很甜,還帶着一點點茶香味。

就聽胡嬷嬷解釋道:“這是禦廚的拿手點心,裏邊擱了一點綠茶,吃着有茶香又不甜膩。”

耿奕點點頭,就知道禦廚比四貝勒府上的廚子更給力,果真如此。

一盤只有三個點心,并不大,她就着點心喝奶茶,船只走的時候有一點點晃,自己感覺還好,如玉臉色就有點白,被耿奕塞了幾顆梨膏糖就去歇着先适應一會,只留下胡嬷嬷在身邊伺候。

這時候看書會有點暈,耿奕就問起胡嬷嬷以前的事來。

胡嬷嬷只撿着有趣地說道:“奴婢的阿瑪原本是跟着一位山中隐居的老先生研習算學,可惜後來老先生去世了,家裏人似乎不再繼續做這個,阿瑪沒了營生,只好出去當個賬房先生。”

言下之意,跟着老先生研習算學,吃穿用都是老先生包了的。

後人不做這個,她阿瑪自然不能厚臉皮繼續住下去了。

耿奕聽着還挺驚訝的,要是算學能研究出什麽來,也算是一大成就了,只可惜那位老先生忽然就去了,後人又沒繼承上。

外邊卻傳來蘇培盛的聲音:“耿格格,貝勒爺問這邊可還有梨膏糖在?”

耿奕連忙答道:“有的,胡嬷嬷給蘇伴伴送去兩罐。”

她沒問是誰要,蘇培盛也沒說,只道謝後接過兩罐梨膏糖就匆匆離開了。

被蘇培盛一打斷,耿奕端起奶茶喝了兩口,發現什麽都沒喝到,才驚覺杯子已經空了。

胡嬷嬷小心翼翼問道:“格格,可要再泡一杯?”

雖然她泡奶茶的手藝未必有如玉好,卻也能過得去。

耿奕搖頭道:“不用,這一杯就夠了。”

畢竟紅茶也是茶葉,喝多了她怕要睡不着的。

耿奕心不在焉等到傍晚的時候,才見四阿哥匆匆回來,連忙起身就要幫他換一身常服,被四阿哥攔下了:“不必,等會我還要出去,只回來吃點東西休息一下。”

蘇培盛已經去廚房提食盒了,要的是簡單,最後禦廚就做了一碗鴨肉面送來。

面條是手擀的,細細的每一根都一樣粗,跟銀線一樣,夾着卻不斷,拌着香油和蔥花,另外放上切成塊的紅燒醬鴨,聞着就很香,吃着就更香了。

四阿哥卻沒什麽細品的心思,囫囵吞棗就匆忙吃完,喝着耿奕泡好的熱茶這才開口道:“皇阿瑪往年都不會暈船,也不知道為何這次有些暈了。太醫開了湯藥,喝下後作用不大,我就想起你做的這個梨膏糖來了。”

他原本并不覺得梨膏糖有多厲害,還是蘇培盛說耿奕這邊的丫鬟如玉有些暈船,剛上船沒多久臉色都白了起來。

後來吃了幾顆梨膏糖之後,人躺下歇了一兩個時辰漸漸就适應了,下午的時候蘇培盛還見着如玉的臉色都好一些了,人也沒那麽暈,趕緊跟四阿哥提了。

四阿哥想着丫鬟吃着有用,皇帝也能試試,就讓蘇培盛去耿奕那邊要了兩罐子過來給太醫先看看。

太醫嘗了一顆後就點頭道:“這東西并不難做,平日民間也不少。有些船員也會帶上一兩罐傍身,只是黃糖不會擱這麽多,味道沒那麽好,效果還是差不多的。”

裏面放了一些常見的藥材,價錢并不算貴,就是糖要貴很多,船員們大多是不舍得放的。

既是有效,太醫吃着也沒問題,皇帝就吃了兩顆躺着歇了一會,感覺确實沒那麽暈了。

不過四阿哥還是擔心,十三阿哥也在旁邊一直勸着皇帝多休息一會,皇帝就索性讓四阿哥和十三阿哥輪流幫着念奏折然後幫着寫上批條。

四阿哥和十三阿哥忙碌了一下午,看皇帝的臉色好一些了,這才松口氣。

皇帝看這個兩個兒子連飯都沒吃就一直守在自己這邊,他感覺好多了,就揮手打發人回來吃點東西再休息。

不過四阿哥哪裏坐得住,跟耿奕說了幾句,擦擦嘴又去皇帝那邊看看才算放心,一直呆到入夜的時候皇帝要休息了,他這才又回來。

耿奕看四阿哥來回跑夠累的,給他嘴裏塞了一顆梨膏糖,然後讓人換了一身寬松的常服再躺下,給四阿哥揉了揉額角和肩膀的穴位,也能讓身體松快一點。

她估計連皇帝可能都沒察覺到,其實四阿哥還是有一點暈船的,只是程度不深,連他自己都沒發現。

一下午拿着奏折念,四阿哥看着估計更暈了,可惜意志力太過于堅定,硬生生堅持下來。

四阿哥含着梨膏糖躺下,被耿奕揉着各處的穴位,感覺白天若隐若現的頭疼被徹底安撫住了,整個人就有些昏昏沉沉的,很快就睡過去了。

耿奕看人睡熟後抽回手就有點傻眼了,四阿哥睡了她的單人床,自己又不可能跑去睡四阿哥那邊,畢竟床太小擠不下,所以今晚自己睡哪裏去?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