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高校交流會
這還是于玥第一次組織學校和企業的交流會, 之前她最多參加一下影視項目的學校路演,性質更偏向點映會和提前觀影團。
戲劇學院現在搬到了新校區,喬玉碧和李铎各開一輛車,把宣傳部和視覺部十來個人都帶了過去。
今天負責接待的是教務處主任和兩位老師, 一位是表演系的、一位是播音主持系的。
于玥和視覺部的攝影跟在隊伍最後, 一一上前去, 恭敬地和老師們握手。
她們先參觀了一下校園, 把幾個教學樓認了認,然後一起去了大劇場。
“本來還有幾位老師,說也想一起來的,但是期末了,實在是畢業生的論文太麻煩,有些走不開。” 教務主任長得慈眉善目, 說話慢吞吞的。
“沒事、沒事,工作要緊,不能耽誤了學生的學業和老師的課業嘛。”喬玉碧笑着回應。
大劇場是新建的,一共三層,比起市區一些劇院來,有過之而無不及。
剛來北京的時候,于玥很喜歡去看話劇。國家大劇院、保利劇院、國家喜劇院……她都去過。
那會兒因為沒錢, 只能買兩三百的樓座, 每次都看得特別不過瘾。
有一次莎士比亞經典劇目重演,她因為特別想看《仲夏夜之夢》, 就花了一千四百多, 買了池座的票。看的時候特別嗨, 連演員抛出的花朵道具都接到了。結果回家之後一看銀行卡餘額,又郁悶了好幾天。
她跟着老師們走在禮堂裏, 空調隆隆作響,有種豁然洞開的暢快感。
“……這幾個地方可以做陳列,舞臺上可以放背景板,我們有LED屏,也可以做KT板。”教務主任說。
“如果有電子屏那還是電子屏比較好。”夏尋點頭,“我們視覺部出一版圖片設計就行,也比較快。”
“嘉賓們就坐在池座前幾排,現場需要有人指揮協調,這方面我們學生們也有經驗,但可能面對領導或者前輩們,還是稍顯遜色。”表演系老師謙虛地說。
“老師放心,我們都有專業的同事分派任務的。”喬玉碧指了指跟着來的一群小姑娘,“這都是參加過多少場發布會的‘老人’了,現場把控肯定沒問題。”
Advertisement
看完劇場裏面,她們又去了後臺走路線。
教務主任問:“那現在嘉賓都确認完了嗎?”
“沒問題。編劇許強老師、我們公司最厲害的總制片人——曹老板親自來,還有我們業務副總和制片部總經理。四位嘉賓,各有所長,都是能代表我們公司門臉的。”
“好、好。”教務主任臉上笑開了花。
她們在學校教工食堂吃了飯,晚上又跟學生會的幾名部長見了個面,之後具體的活動安排,需要跟他們來對接。
開會開着,沈曉婷就在群裏發:“弟弟妹妹們怎麽長的啊……真好看。”
“也沒那麽好看吧?”于玥回,“就是年輕。”
夏尋都忍不住出來說:“你跟他們也差不了幾歲啊,這麽感慨幹嘛。”
這時,因為業務範疇不相幹、沒能一起來的齊睿忽然跳出來:“有多帥?拍個視頻,讓我看看!”
沈曉婷輕咳一聲,假裝不經意地拿起手機,對着對面學生會的幾個人,很快地掃了一圈。
“喜歡那個黃頭發的!”齊睿回,“姐妹能不能幫要個微信?”
“死開。”李佳佳無情地打破了他的幻想。
---
交流會是周六下午三點開始的,因為怕耽誤學生們的學習時間。
曹州是司機直接從家裏送過來的,特意穿了一身複古灰的西裝套裝,梳了個大油頭,顯然精心打扮過。
劉宇哲今天也帶了高跟鞋,下車前換上的,還自嘲:“好久不穿了,都有點不會走路了。”
讓于玥驚訝的是,許強老師的車門打開後,先下來的,竟然是周正珂。
周正珂看了她一眼,回身去扶許強,嘴裏說着:“老師,您慢點。”
許強戴着一頂帽子,被他扶下來之後,還說:“我還沒那麽老,自己打車來就行了,你看老曹,非得派車來接我……”
校方今天來的領導,也都穿着正裝。兩邊排成兩行,互相握手問好。
嘉賓們是從劇場前門進場就座的,學生們提前半小時開始進場,走的是兩道後門。這會兒劇場裏面已經坐了一多半人了,烏泱泱的,都在交頭接耳。
臺上搭好了LED屏幕,放着設計好的背景板,主題是:
“一部合格的影視劇,是如何創作出來的?”
下面是嘉賓的職位與名字,然後是主辦方,聯合主辦寫了學生會。
嘉賓們在化妝間稍稍補了下妝,是人物形象設計專業的同學幫忙弄的。
許強剛開始不肯化妝,還跟曹州說:“你曹總夠帥啦,還化呢?”
曹州可不聽他的,安心讓同學幫他根據現場燈光調整妝面,還說:“怎麽也是公司門面,不能給拖後腿呀!”
嘉賓入場後,所有人就在舞臺旁邊待命,等主持人邀請嘉賓上臺,學生會的男生們立刻沖上去放椅子,然後又沖下來。
這下沒什麽要緊事了,于玥她們在兩邊留出的空位上坐了下來。
李佳佳和沈曉婷搶先就座,還特地招呼于玥:“咱們坐這兒。”
于玥點頭,讓了讓組裏新來的那男生,跟在最後過去。
她剛打算坐下,就見周正珂已經在她隔壁的座位上坐好了,還腼腆地對她笑了笑,目光示意“坐”。
于玥拿出手機給他發消息:“你沒說你也來?”
“嗯,想給你個驚喜。”
于玥輕笑:“今天應該結束挺早,我室友出差去了,晚上要不要去我家坐坐?”
周正珂下意識朝她看過來,卻見她正襟危坐,眼睛都沒有擡一下,于是低頭回複:“坐坐而已嗎?”
于玥很快說:“不坐算了。”
她回完就收起了手機,目光向臺上看過去。口袋裏的手機連着震了幾下,她都沒有動。
周正珂急了,伸手繞過座椅中間的扶手,勾住了她一只手指,輕輕晃了晃。
于玥這才帶着得逞的笑,朝他看過來,順勢撥開他蜷曲的手指,與他掌心相貼,五指順着他手指間的縫隙,緩緩滑了進去。
周正珂立刻收緊了手,跟她十指相扣。
臺上曹州正在講“項目是如何開始的”。
“……每一個故事,都有一個核心,這個核心一定要能夠簡化成一句話,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時間、地點、人物、行為。通俗點說,就是誰在什麽時間、什麽地方、做了什麽。想清楚這個問題,你才能沿着‘核心’,開始往前、往後、往四面八方去發散你的想法。”
“作為項目的總制片人,除了故事、內容,還要考慮市場。我們的市場非常廣大,在座的同學們,誰平時不看電視劇?不看電影?當然,你們可能将來是要成為從業者的,那那些非從業者呢?他們一樣要有娛樂活動、會接觸影視劇、成為我們的潛在用戶。”
“此外,還有一點就是政策。政策的制訂和完善,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期間,一定會有很多曲折,但這是大環境。你能改變大環境嗎?改變不了!——山不就我、我來就山——你能改變的,永遠只有你自己可控的因素。”
“考慮清楚了這些問題,你才能明确地告訴別人:我這個項目,是一個什麽東西啊,講了什麽、拍出來是什麽樣子、将來針對的受衆群體是誰、能對标的是哪些項目。因為我們前期在拉投資啊、談商務啊的時候,都是拿‘項目書’來談的,如果你這些東西不明确,你一定是無法打動別人的……”
接着是許強說“一個好的編劇,是怎麽培養出來的?”
他因為入行比較早,開始就說了自己當年從業的原因:“現在很多編劇,都是科班出來的,他們上了十幾年學、念了十幾年書,滿腹經綸、才高八鬥,但是他們缺少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我們叫作——社會歷練。我入行的時候,國家難啊,吃飽飯才幾年?說要搞文化創作,沒辦法,那是政治人物,就硬上!先從自己的生活寫起,寫苦難、也寫光明,寫動蕩、也寫發展……”
“後來讀的書多了、寫的東西多了,閱歷也多了,才開始寫各種天馬行空的什麽……武俠啊、奇幻啊……但是有一種戲,是我始終寫不了的,就是所謂現代——都市——職場劇。很簡單,因為我沒有經歷過職場啊,光靠想象,是想不出來的!”
學生們哄笑起來,就此讨論了一會兒。
“編劇一定要對生活敏感,要會觀察生活細節,要能共情,否則根本寫不出細膩真實的人物來,這和演員是一樣的。沒有生活,光靠坐在家裏想、坐在學校想……是最大的無用功。”
有學生忽然問:“那科幻編劇呢?那可都是脫離生活的!”
“欸,這位同學問得好。”許強指了指他,“科幻片當然是超脫于我們的現有生活的,但反過來想,又何嘗不是來源于我們的現有生活呢?科幻片的基本框架,還是人類社會發生的故事,只是元素和背景超前,代表的是對人類社會某方面的想象力,而不是完全創造出來另一個與人類社會毫不相幹的世界。”
他看了曹州一眼:“我們生活的世界,自有其邏輯和原理,文藝工作者,就是要在這種框架和基礎上,搭建它的骨骼、豐富它的血肉,從而創作出既能審美、又能被市場所接受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