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二十一回合開始了
“陳到軍,棄營下山,攻臧霸軍,并于營中放火。……李通軍,北上設伏,成功伏擊陳到軍,陳到軍戰敗,兵力損失三十名。……張煌軍支援陳到軍,成功擊退李通軍……李通軍放棄鬥将,李通軍潰敗,損失兵力六十名。臧霸軍……向南行動,率軍插入張煌軍與陳到軍之間。一番混戰,張煌軍與陳到軍皆損失兵力二十名,臧霸損失兵力三十名,并且,潰敗豁免,成功分隔張煌軍與陳到軍。”
原本簡單的戰況,在這一回合突然變得錯綜複雜起來,首先是荀彧建議陳到棄營放火,只可惜,李通很聰明地這回并沒有再攻營,否則,李通軍恐怕要蒙受巨大的損失。在龐統的建議下,李通看破了陳到棄營要與張煌合兵一處的行動,率先伏擊了陳到,成功地扳回二十名兵力以及一點士氣。
但是,郭嘉似乎亦料到龐統有此一招,叫張煌前往援助,總算是沒有叫陳到軍出現潰敗,反而擊潰了李通軍,叫其蒙受了六十名兵力的損失。而這時,臧霸突然插入了張煌與陳到之間,叫剛剛與李通打了一場的張煌與陳到分別蒙受了二十名兵力的損失,并且阻止了兩軍的合兵。
殿內衆學子清楚地注意到,臧霸在結果出來後一反常态地朝着諸葛亮點了點頭,仿佛是贊許,叫年僅十一歲的諸葛亮不由地面紅耳赤,不過他眼中的歡喜之色那是誰都瞧得出來的。而另外一邊,李通亦沖着龐統嘿嘿笑了笑。
看上去,仿佛唯獨荀彧在這回合墊底。然而明眼人卻是瞧得出來,荀彧之所以建議陳到棄營,這不過是為了順着陳到心意的無奈之策而已。并且,諸葛亮、龐統、郭嘉都是在洞察了這一點後,在此基礎上用計。因此,荀彧這回合吃虧,其實過不在他。
“張煌軍與陳到軍沒能順利合兵啊……”
“是啊,反而是臧霸與李通合兵了……”
随着衆學子議論的聲音響起,戲志才陸續公布了之後四支軍隊的行動。
“臧霸軍與李通軍合兵攻陳到……陳到軍潰敗。陳到軍遁入林中……不再顯示陳到軍的蹤跡。”
荀彧的臉上露出了果然如此的表情,盡管敗了一陣,但是他卻又識破了一條陳到的隐藏規則。即在地形複雜之處,擅長奇襲的陳到軍可以隐藏位置。
諸葛亮與龐統微微皺了皺眉,荀彧此舉意味着他們之後只能通過自己計算推測陳到的具體位置,除非陳到從林、川、山等地形複雜的地方走出來。
“臧霸軍與李通軍攻張煌軍……張煌軍主将上陣,親讨敵首,臧霸軍戰敗……”
[什麽?還有這招?]
殿內學子們目瞪口呆,失神地望着郭嘉,唯獨荀谌、郭圖、鐘繇等人心中恍然大悟。
想想也是,比起臧霸與陳到的隐藏規則,僅僅只有鬥将必勝這條規則的張煌未免也太弱了,要知道他可是四人中最強的一位。而在看了張煌的行動後,衆人這才明白,原來張煌還附加有孤身上陣征讨敵将、并且讨将必勝的隐藏規則。
[對啊,這才符合此人只能率八百兵的身價嘛!]
殿內衆學子一臉本應該如此的表情。
[原來那張煌是附加萬夫莫敵的猛将規則……]
諸葛亮與龐統當即醒悟過來,在下一回合時,故意叫李通詐敗,誘使張煌追擊,同時叫臧霸于後殺出,只可惜,突然出現的陳到在前後截殺了李通,看樣子仿佛要成功化解張煌腹背受敵的窘迫。
然而就在這時,忽聽戲志才又說道,“李通軍,主将用重金鼓舞全軍士氣,全軍士氣臨時提升。……李通軍擊退陳到軍。陳到軍奇襲失敗,潰敗豁免,損失兵力十名,退回林中。”這一回,戲志才并沒有丢木牌便直接判定陳到奇襲失敗。
[怎麽會?]
荀彧吃驚地望了一眼李通,旋即才想到,李通似乎是那幾人中最貪財的一個。
[志才不會是因此加了一條隐藏規則吧?]
荀彧望向戲志才的表情變得古怪起來。
而另外一方面,龐統則是歡喜地手舞足蹈。在他想來,張煌屬于勇武之将,臧霸是統帥之将,陳到是奇襲之将,那麽李通呢?他究竟是加強了哪方面呢?可是經過之前幾輪的驗證,李通拼武力比不過張煌,拼統帥比不過臧霸,用奇襲也不如陳到,似乎并沒有什麽出奇的地方。轉念一想,龐統又發現場中張煌、臧霸、陳到三将似乎都不想是附加了‘鼓舞士氣’這條隐藏規則的樣子,因此,龐統冒險嘗試了一番,終于得到了答案。
此後,龐統又冒險地叫李通攻了一回張煌,終于探測出,李通,加強的是全軍士氣。
而且,從戲志才的話中他摸索出了兩條規則。其一,若李通用鼓舞士氣,則當前回合全軍士氣提升五點。其二,若一方軍隊士氣達到二十點,且對方與其相差士氣在五點以上,便不需要丢木牌判定勝負,直接判定二十點士氣的那一方勝。
換而言之,在當前張煌等軍隊士氣普遍都只在十、十一的情況下,只要李通士氣保持在十五點,再加上鼓舞士氣臨時提升的士氣,便達到了二十點,這個時候,李通就可以不經丢木牌的方式判定勝負,直接取勝。哪怕是張煌軍也無法改變,當然了,如若是張煌軍的話,李通的士氣就需要十六點或者十七點,否則,放棄鬥将的李通軍在士氣減低後,他與張煌的軍隊士氣相差不足五點,便不能再使用這條隐藏規則。
不得不說,李通這條規則使得他成為最難用的大将,用得好,他将會是場上最強的武将,可用的不好,他就只能墊底。一切都看他是不是能在開局積累五點士氣,畢竟只有這樣,加上鼓舞士氣的五點,士氣才能達到二十點。
經過嘗試,四位軍師發現士氣十九點跟士氣六點在這場游戲并沒有什麽區別,但是一旦士氣達到二十,就可以橫掃場上所有軍隊。而李通,恰恰是最容易達到士氣二十點的武将。
待他的士氣達到二十點,除非是郭嘉、荀彧出火攻、水攻等奇謀,否則,哪怕是借助陳到這位奇襲之将,也難再撼動李通。
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張煌、臧霸、李通、陳到四人的作用開始淡化,這場游戲的主角又重新變成了郭嘉、荀彧、諸葛亮與龐統四人。
只見四人你進攻我防守,你出良策我破奇謀,一時間,整個戰況變得比起之前更緊張地多,仿佛只要有片刻的松懈,就會被對方吞噬殆盡。
在這種情況下,別說郭嘉、荀彧、龐統、諸葛亮等四位軍師,就連在場圍觀的學子們亦屏着了氣息不敢出聲,生怕影響到了戰況。甚至于,有些好事的颍川書院學子,還擺下了盤口賭場中雙方的勝敗。
就連那名之前嘲諷衆人的小童,亦被郭嘉、荀彧、龐統、諸葛亮層出不窮的奇招、妙計所震驚,目瞪口呆地說不出話來。
見此,他的老師胡昭低聲問道,“天下……大否?”
“……”小童臉上泛起幾分怏怏之色,深深地望着場中意氣風發的諸葛亮與龐統,望着那兩名年紀與他相仿的學子在場上仿佛真正的軍師般運籌帷幄。
胡昭似乎是注意到了他那名學生眼中的神色,低聲叮囑道,“你若是研磨心性,用心鑽研學問,日後成就,絕不在彼二子之下!”
“……”小童微微咬了咬牙,在深深望了一眼諸葛亮與龐統後,轉身走向殿門。
胡昭微微一笑,在與荀爽打了一聲招呼後,随着他的那名學生離開了。
而待這師生二人走到殿門口時,那些好事的颍川書院學子卻拉住了那名小童,笑着說道,“兩位不嘗試着猜猜這場兵略之争的勝負麽?若是猜中,我書院有豐厚禮物奉上。”
胡昭笑而不語,只是看着那小童,卻見那小童在猶豫一下後,提筆在紙上寫了幾個字,之後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望着司馬懿離去的背影,有一名颍川書院的學子愣了一下,詫異問道,“此子……仿佛就是方才出言提醒荀學兄幾人的那小子?他賭誰贏?”
“是郭奉孝學兄。”另外一人回答道。
“哦,我也覺得會是郭學兄贏。……對了,那小子叫啥?”
“唔……司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