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縣主
第49章縣主
已入暖夏, 寧州的風仍舊夾着絲絲涼意,清爽舒快,能吹散所有陰霾。天際偶有飛鳥, 岳珈總會多看幾眼,盼着那是慶州來的信鴿。
前幾日邊地傳來消息,頌王領着大數精銳突襲敵營, 與詐降的校尉裏應外合,直搗突厥王庭, 擒住了突厥老可汗。突厥殘部撤了數百裏,擁立了新可汗, 如今正籌劃着與大數議和。
戰事平定,不知道哥哥和他, 現在如何了。
“岳姑娘。”秋石托着傷腿一瘸一拐走過來。自打在慶州見識了岳珈的英姿,秋石再也不敢質疑頌王爺的眼光,對岳珈更多了幾分敬佩。
躺在藤椅上曬太陽的岳珈猛地起身,按着脖子上的傷口:“有消息了?”
秋石嘻嘻一笑:“您問的是王爺的消息,還是岳校尉的?”
岳珈心神倏地一亂:“自然, 自然是我哥哥的。”
“岳校尉安好,已經歸營了, 不日回朝。”秋石面色轉沉,嘆息道, “倒是王爺……”
“王爺怎麽了?”岳珈一着急,只覺寧州的清涼天氣瞬間消失, 熱出了一身汗。
“王爺啊,好不容易打完了仗又要趕回長安商讨議和之事, 勞累極了。”
岳珈知道秋石故意詐自己, 便不再搭理他, 躺回椅上眯起眼睛看浮雲。秋石能與自己這般玩笑,那元荊定也是安好的。
數日之後,岳琛到寧州了。
岳琛終于能換下突厥服飾,穿回舊日铠甲。這身戰铠是父親留下的,鐵甲經年已磨沒了光澤,更透出無所畏懼的英雄氣概,岳珈恍惚看見了父親的身影。
“阿珈,我們可以回家了。”岳琛的笑容裏透着複雜,既有得來不易的辛酸,又有功成名就的榮耀,“頌王爺求了陛下恩典,許我們兄妹衣錦還鄉,為爹娘掃墓後再入長安面聖。”
岳珈濕着眼不住點頭,半晌話說不出話來。爹娘若是知道哥哥擊退了突厥,一定會很高興。回想那日在軍營元荊勸阻她回慶州為父母上香,如今是為了還她心願嗎?
Advertisement
“哥,我們往後……”岳珈心亂如麻,仗打完了,哥哥回來了,她卻不知道往後的路該如何走下去了。
岳琛接了話:“往後,我們就定居長安了。”
岳珈一愣,心越發亂了:“已是太平盛世,還去長安做什麽?”
“傻妹妹,國富民強,外敵不敢來犯,方可稱盛世。”岳琛心懷乾坤又正值盛年,如何能甘心解甲歸田,他道,“平突厥只是清了外患,下一個戰場在長安。”
長安的局勢岳珈比岳琛更加清楚,自然知道鏟除宋康兩家勢力對大數朝廷是何等重要。她也希望哥哥能一展抱負,建功立業。可是她……
當初是自己狠拒了元荊,又放言不再踏足長安,若是往後随哥哥定居長安,她該如何面對他。岳珈道:“既是如此,我便留在慶州陪伴爹娘。”
“珈兒。”岳琛回朝後對妹妹與元荊之間的事略有些耳聞,若僅僅是為此便要在慶州草草度過此生,實在不值得。他勸道:“若是以前,你留在慶州還可幫着鄉親們抵禦匪寇。可如今戰事已平,你留下也只能是平淡度日,虛耗一生。”
為國效力,從來都不只是岳琛一人的心願。
“可就算我随你去了長安,不也一樣是虛度光陰。”
“從前你是罪臣家眷,自然做不得什麽。但如今不僅我清白昭雪,你更是領過兵、救過頌王的有功之人,豈可同日而語。”元照韞曾私下告訴過他,岳珈的功績他已如實上禀,待他們兄妹回到長安後陛下定會論功行賞。
“即便不談這些,爹娘身故,家中只剩你我兄妹相依為命,我們還要天各一方嗎?”
岳珈猶豫難決,好不容易才得以兄妹團聚團聚,她當然不想再與哥哥分離。何況長安那等龍潭虎穴,她亦擔心哥哥獨力難支。
“這樣,你先随我入長安,若有何不快再回慶州不遲。”
如此倒也是個兩全的辦法,岳珈終是點了頭。
岳珈兄妹回到長安時已是涼秋,飄落的銀杏鋪在長安街道上,馬蹄過時,銀杏相逐。
短短數月,長安人事幾番新。
當日康寶豐新婚之夜無端失蹤,康家幾乎将長安掀翻也未能尋獲。敬國公畢竟老謀深算,孫兒失了蹤,岳珈也再不曾于長安露面,便知自己的算盤落了空。
他倒不曾真動過叛國的心思,為保康氏一族榮耀,他坦背負荊上禦前告發了自己的孫子,只說是康寶豐貪圖岳珈美貌胡謅的謊,将自己摘得幹淨。
陛下龍顏震怒,雖知康寶豐沒有這等心思,必然是敬國公背後指使,卻也并無真憑實據,加之彼時頌王尚未得勝,更不可公然懲處康氏,暴露了岳琛的身份。
直到頌王大敗突厥的消息傳回長安,薛聲綁了康寶豐上殿前,陛下才将康寶豐判了流刑,罰了敬國公的食邑以懲其管教不利之責。
雖說明面上皇帝對敬國公僅是小懲大誡,實則趁勢罷了他不少親信的官爵。敬國公自知理虧,敢怒不敢言。
敬國公府之事尚在熱議之時,一道聖谕震驚長安。皇七子元荊平突厥有功,正式立為太子。
他們兄妹剛一入長安,還未抵達驿站已獲皇帝召見。前一次入皇宮,岳珈是跟着熙藍直入後宮,而這一次,則是與哥哥并肩踏入了金銮殿。
金銮殿本是男子議政之地,本朝尚未有女子踏足的先例。朝臣們分立左右,看着岳珈緩緩近前,既感意外又覺情理之中。
身着太子朝服的元荊,端立于百官之前,借着玉笏遮擋自己的歡顏。今日之前他心緒難寧,擔心岳珈當真因一時意氣不再入長安。如今再見,心下歡喜難抑。哪怕将來不能與她共攜白首,他也希望岳珈能有自己的一番天地。
岳珈做夢也不曾想過,她一個平民女子有朝一日可以站在此處。面前的是九五之尊,兩旁站立的是本朝所有位高權重的官吏。莊嚴之氣,令人心潮澎湃。
聽着內監宣讀封賞哥哥的聖旨,岳珈眼裏的熱氣幾乎要化成淚水。
“岳琛,冊拜左骁衛将軍,封襄武郡公,賜居長安。”
往後,岳氏也是長安高門了。
“岳氏女聽賞。”內監又打開了另一道聖旨,岳珈仍沉在哥哥獲封郡公的歡喜中,岳琛小聲提醒了她,她才慌忙跪下聽旨。
“岳氏女雖為巾帼,卻有不讓須眉之英姿,更曾援太子于危難,有功于社稷,着賜封襄樂縣主,邑一百戶。另賜交魚符,準入宮面谏天下不平事。”
短短數語,句句皆是浩蕩恩典。莫說岳珈,百官皆為之震驚。女子憑自己的功績掙得封號的,襄樂縣主可稱是本朝第一人。而能獲賜谏诤百官之權的,那便是曠古絕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