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名聲敗壞
回府的路上,聽見街邊叫賣聲,張瑤不由地掀起車簾,探頭望去,只見大街上熙熙攘攘,小販們或擺攤,或叫賣,好不熱鬧。
她被街邊賣糖人的小攤吸引住了目光,便打發春夏去買幾個小玩意兒帶回府上把玩。
忽然聽得隔壁茶點攤有幾名茶客在讨論詩詞大會上的事情。
“張國公家的那個京城第一才女張瑤,這次被戳穿了鬼魅伎倆!”
“怎麽說?”
“太子爺命以春景為題,十步成詩,張大小姐卻被難住了!”
“難不成之前的詩冊是假冒的?”
“詩冊裏的詩作究竟出自誰手,就不知道咯!”
此人諱莫如深,留下一串懸念後,留下茶錢便走了。
任由身後這些人議論。
果然如電視劇裏一般,八卦散播的中心就在這些街角巷尾。
她輕哼一聲:“雕蟲小技!”
春夏手捏着幾串糖人,一臉憤懑地上了車:“姑娘!他們這些人亂嚼什麽舌根啊!”
張瑤接過糖人:“他們說他們的,我們走我們的,何必放在心上!”
此時,王相府外,一只信鴿撲棱棱地飛起,往北方關外飛去。
一行人回到國公府,國公爺的小厮青雲便已早早守在門口等着她。
Advertisement
“大小姐,國公爺書房相請。”青雲傳話道。
“大姐姐,今日詩詞大會上的此番行徑,父親定是要狠狠地責罰你咯!”張琪斜沖出來,擋住張瑤的去向,幸災樂禍地沖着她譏笑道。
“呀!大姐姐的臉是怎麽了?莫不是當衆丢了醜,還想出了裝病的戲碼來?”張琪此時看清了一臉紅疹的張瑤,陰陽怪氣起來。
“身為同一府的姊妹,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妹妹還是想想,等下如何回答,你為何在大會上,對我百般刁難吧!”她倒是并不懼怕在府內同張琪争吵,背靠親爹,她還能越過自己去?
“你!今日不想你竟裝病爽了太子殿下的邀約,算你走運!”果真,張琪因撲了個空,十分不爽,竟在言語間流露出一絲恨意。
張瑤寸步不讓:“可也比不過你弄的滿身花香,沒有得了太子殿下的青眼,反倒吸引了蜜蜂來得厲害!”
她哈哈一笑,徑自跟着青雲去了書房。
張琪氣憤不已,雙眼通紅,雙拳緊攥。
“走着瞧!”張琪丢下一句狠話,便急匆匆地離去。
到了書房前,青雲示意張瑤一人獨自入內。
她撓着癢癢推開房門,只見國公爺正伏案處理公務,房內燒了地龍,在這倒春寒時節,房內竟溫暖如春。
“瑤兒來了!”國公爺頭也不擡地對張瑤道:“幫為父看看這些個折子。”
張國公幫助本朝皇帝處理地方呈報,他需将所有上報的內容一一過目整理,再彙總後分門別類地放好,呈給皇帝。
此中權利雖然也不大,可也正是因此,王相一直視張國公為眼中釘,總給國公府使絆子。
張瑤接過國公爺遞過來的折子,原是西山流民逃竄至京城附近,流民中還隐隐有流傳,各豪門貴族趁亂跑馬圈地的消息。
可惜此時的她已內心換人了,并不懂得這些彎彎繞的朝堂之事。
“父親,女兒不便對這些事情發表意見。”只乖順地替國公爺理了理書案上淩亂的折子。
張國公筆稍一頓,說道:“今日詩詞大會之事我已聽說,瑤兒如今是怎麽個想法?”
說着擡眼觑了一眼她,更是驚訝道:“你這臉是怎麽了?”
張瑤聞言一怔,見他如此關心,有些不習慣說道:“不礙事,只是長了些疹子,大約是過敏了。至于今日詩詞大會的事情,女兒只是不想做那出頭鳥。”
張國公将筆放下說道:“瑤兒,為父早在幾年前你初開蒙的時候曾說過,太過張揚不是件好事。更何況現今皇帝身體康健,而幾位皇子均頗有才幹,對那個皇位虎視眈眈,稍有不差,便會陷入萬劫不複。”
張國公起身走到書架上,抽下一本書來:“一時的得失,卻也不代表一輩子的得失。早前瑤兒鋒芒畢露,為父是有些擔心。”
“只不過瑤兒一向機敏過人,總能化解各樣難題,為父才不加幹涉。近日皇帝些許抱恙,幾位皇子私下裏都有些動作,瑤兒還是盡快将自己摘出,以免禍及自身!”張國公老神在在。
張瑤有些疑惑,既然知道現今天下動蕩,為何還要早早地講将她許配給太子。
張國公仿佛看穿了心思:“你母親過身前,又重提你和太子指腹為婚之事,原本是為着和劉貴妃自小在閨中的情誼,劉貴妃不會虧待你。”
他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但我近年來觀察李慕晨的為人處世,越發覺得這個孩子不成章法,而劉貴妃也在四處繼續物色兒媳的人選,将你母親的臨終托付抛卻腦後,你也不要學你妹妹張琪,為了一點眼前的榮耀,而自貶身份。”
好家夥,原來這門親事還有這個緣故。
原作者在小說裏并未交代女主和男主定親的緣由,開篇只提到女主自小失去母親,又自小和太子李慕晨有着娃娃親,卻一直沒有正式過了定親之禮。
不愧是個老狐貍。
老狐貍遞給張瑤那本他抽出來的書:“你幼年時期天資過人,我唯恐你早衰。幸好你平安長大,也讓我對得起你母親的在天之靈。”
“我想今日太子李慕晨已經對你的當衆出醜而生出不滿之心。若你早日能看出其狼子野心,為父就算是不要這烏紗帽,也要将你這門親事給退掉!”老狐貍擲地有聲,道出自己壓在心底的心思。
張瑤看着張國公鬓邊白發,摩挲着張國公遞過來的《莊子》心道:可憐的老頭兒,與妻子鹣鲽情深,為女兒出謀劃策,還能将烏紗帽視為無物,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深情人物,可惜不知道自己只是個小說中的人物啊!
“叫你身邊的婢女遞了國公府的牌子去請位太醫來,好好看看你的疹子,正好也待在府內別再外出了。”張國公再次叮囑道。
她朝張國公福了福身子說道:“女兒謝過父親的關心,若外府再有帖子邀請,也請父親幫女兒回絕。”
趁着休養的機會,得好好地計劃一下接下來的路該怎麽走。張瑤內心苦澀。
張國公不再多說,着人将她送回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