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變天

朝朝又陷入了夢境中。

夢中,她仿佛被什麽緊緊束縛住,無法動彈。眼前是一片模糊的紅色,耳邊是牛羊的叫聲,馬兒的嘶鳴,還有此起彼伏的慘叫聲。風掠過耳畔,帶來刺骨的寒意。

她害怕極了,死死咬住嘴唇,努力控制住淚意。

驀地,“烏蘭,我來娶你了。”少年的聲音如琴弦撥動,泠泠動聽,低沉而堅定,清晰地鑽入她耳中。

蒙住頭的紅綢被扯下,光亮湧入,眼前的一切清晰起來。

蔚藍的天,一望無際的草原,她穿着一身喜慶的大紅緞衣,被綁縛在一輛式樣奇怪又簡陋的敞篷馬車中,面前站着一個形容狼狽的少年。

少年又高又瘦,打扮渾不似中原人,長發編成一根根小辮,散亂披在肩頭;身上一件破舊的羊皮襖子沾滿了血跡;古銅色的面上,滿是髒污和鮮血,模樣兇戾。唯獨一雙眼睛,又黑又亮,如上好的墨玉,裏面盛滿了喜悅。

朝朝眨了眨眼,遲疑問道:“你……是誰?”

少年的笑容凝固住,驀地目露兇光:“你又忘了我!”

兇什麽兇?朝朝覺得他莫名其妙,自己自幼長在閨中,別說認識,連見都沒見過這樣兇蠻無禮的蠻夷少年,怎麽可能記得他?還用了個“又”字!

他兇神惡煞的模樣有些駭人,朝朝瑟縮了下,認慫地往後退了退。

少年更生氣了,帶血的彎刀刀芒一閃,挑開綁住她的繩索,伸手将她從馬車上抱了下來。

朝朝才得自由,身子已落入他懷中,不由失聲驚呼。少年惡狠狠地瞪了她一眼:“閉嘴。”

濃重的血腥氣沖入鼻端,除了他身上臉上鮮血的味道,還有……朝朝舉目四顧,頓時吓得花容失色。

馬車四周,橫七豎八倒了不少屍體,穿着打扮都和眼前的少年差不多,一看就不是中原人。

朝朝長這麽大,都沒見過這麽多死人,不由花容失色。

Advertisement

“膽小鬼!”少年聲音好聽,口氣卻兇巴巴的,溫熱的帶着薄繭的手探到她面前,擋住了她的視線。

熟悉的氣息與體溫緊緊包裹住她,安撫住了她的慌亂。莫名的似曾相識感越來越強烈,有什麽呼之欲出。她腦中一團亂麻,喃喃而喚道:“鷹奴?”

耳邊的呼吸聲一頓,随即,越來越粗重,“乖囡囡,叫夫君。”他的聲音變得喑啞,越來越近,消失在她嫣紅飽滿的唇前。

輕柔的讓人心慌意亂的觸感傳來,少年帶笑的聲音貼着她唇逸出,氣息不穩:“這是認出我的獎勵。”

朝朝心尖顫抖,轟一下,渾身的熱血都湧上了面頰。

……

朝朝硬生生地憋氣憋醒了。

昏黃的燈火透過碧色紗帳,将帳上的纏枝梅花紋照得朦朦胧胧。她心神恍惚,手背輕輕覆上柔軟的櫻唇,被人肆意輕薄的感覺仿佛猶在。

那樣甜蜜的,令人渾身顫栗的感覺。

相隔四年,她又夢到了鷹奴。

朝朝有一個秘密:她從七歲開始,便會斷斷續續夢到即将發生的事。父母的和離,父親的離世,甚至姜潤的背叛……她都提前夢到了。十四歲那年,她第一次夢到了這個兇蠻的異族少年鷹奴。

玉泉關外風沙如雪,她渾身是血,倒在少年的懷中,一字字,虛弱而堅決:“鷹奴,惟願來世……”他顫抖的手抓着劍柄,淚如雨下,神态欲狂。

醒來時,被一劍穿心的痛苦刻骨銘心,她害怕極了,默默取消了原本北上散心的行程。

也許是對她擅自改變命運的懲罰,從那次以後,整整四年,她再未做過預見的夢。

直到今夜。

這個夢卻不像是預言,夢中的“烏蘭”稚嫩而天真,正是她十四歲時的模樣。真實感卻一如往昔。

究竟是怎麽回事?

十四歲那年,她明明許嫁給了太子趙旦,成為了大安皇朝的太子妃,怎麽會變成少女烏蘭,被異族少年搶親?

她輾轉反側,不得其解,不知過了多久,又模糊睡去,迷迷糊糊間,惶急的聲音在耳邊響起:“姑娘,快醒醒,出大事了。”

似乎有人在推她。她猛地睜開眼,看到了浣紗焦灼的面孔。

天剛蒙蒙亮,寒風吹落檐上的殘雪,帶來絲絲冷意。重重庭院燈火次第亮起,将整個宅子照得宛若白晝。

朝朝匆匆趕到三春堂的時候,發現嫂嫂羅氏牽着三歲的幼子峻哥兒站在廊下。

羅氏是個有些豐腴的年輕婦人,生得面如滿月,膚色白皙,神色間總是帶着殷勤與讨好,未語先帶三分笑。這會兒卻是滿臉惶恐,一見朝朝就哭了起來:“大姑娘,這可怎麽辦啊?”

峻哥兒原本小雞啄米似的在打瞌睡,被她一吓,頓時也哭了起來。

朝朝秀眉微蹙。

奶娘忙上來抱着峻哥兒小聲哄。

三春堂的管事媽媽方氏四平八穩的聲音響起:“姑娘過來了,太夫人吩咐,您要是過來了就請您進去。”攔下其他人,“只您一個進去。”

羅氏閃過憤恨之色,捏緊了手中的帕子。

朝朝掀簾進了屋內。

正堂中靜悄悄的不見一個人,朝朝想了想,往西次間走去。

這裏平時是祖父的內書房。一整牆到頂的黃花梨書架,密密麻麻地堆滿了書籍;中間一張碩大的紅漆榉木書案,上面擺着文房四寶,桌腳下的青花瓷缸中插了好幾個卷軸;靠窗則是一張五蝠如意雕花羅漢榻,鋪着墨綠灑金漳絨軟墊,放上了萬字不斷頭織金紋天花錦軟枕。

祖母俞太夫人披了件赭色松鶴紋袍子,紮着抹額,坐在羅漢榻上滿眼通紅,面色灰敗。

朝朝剛要向她行禮,俞太夫人一把将她摟入懷中,眼淚流了下來:“朝朝,太子被廢了。”

消息來得太突然,朝朝猝不及防,望向祖母一時無法反應。

俞太夫人手中薄薄的信紙揉成一團,咬牙切齒:“都怪那個老貨貪戀權位,我花骨朵般的孫女兒,嫁誰不行,非要嫁入那天下最險惡之處?這下好了,太子作孽,我的朝朝兒也跟着他受累。”

朝朝問道:“祖母,究竟怎麽回事?”

俞太夫人道:“太子在慶功宴上意圖謀害魏王,被魏王發現。陛下下旨,太子戕害功臣,罪不容赦,即刻廢除太子之位,貶為庶人。”

朝朝的臉色變了。

今日本是魏王趙韌凱旋的慶功宴。

魏王是什麽人?那是大勝北盧,一舉平定多年邊患,為朝廷立下不世之功的大安功臣。

北盧人從前朝起,就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本朝初立之際,天下未平,動蕩不安,北盧人乘機将幽、燕、薊、雲諸州占為己有,令年輕的大安朝如鲠在喉,寝食難安。

先帝在時,幾次派軍出關,試圖收複故土,卻屢遭挫折,折戟沉沙,被迫與北盧締結和約,納幣歲貢,屈辱不堪。

直到三年多前,魏王趙韌橫空出世。

趙韌本是宗室魏郡王之子,然而生母卑微,性子又孤僻古怪,自幼受兄弟排擠,為魏郡王不喜,寂寂無名。

六年前,魏郡王過世,諸子争位,他不知所蹤。後來才知道,他竟不聲不響加入河東路節度使顏承義麾下,從小卒一步步做起,并在三年前率部奇襲千裏,殲滅北盧第一大部落達罕兒部,震動天下。

當今天子承平帝大喜,知曉他身份後,直接叫他襲了魏郡王之爵,命他鎮守北方,抵禦北盧。

此後幾年,他一步步收複昔年被北盧人強占的幽、燕、薊等諸城,立下功勳無數,又以功晉為魏王。不久前,更是在渤海郡大敗北盧各部落聯軍,一舉摧毀北盧人主要戰力,将北盧各部逼得北撤數千裏,立下不世之功。

本朝素來重文輕武,積弱已久,在與北盧人的對峙中屢屢處于下風,魏王橫空出世,驅逐北盧,收複故土,守邊境安寧,怎能不叫人為之振奮?

一時間,魏王聲望無兩,成為無數大安朝百姓仰慕的絕世英雄,也成了北盧各部切齒之敵。

太子對魏王下手,朝朝其實并不意外。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北方平定,暫無外患,魏王功高震主,早已賞無可賞。

何況,聽說魏王為了避免掣肘,私下結交朝廷重臣;性情又古怪跋扈,領兵在外時,曾幾次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之說抗旨不遵,朝廷早就頗有微詞。

祖父也曾私下對她評說過,魏王行事手段過狠,鋒芒畢露,不留餘地,雖立下不世功勳,卻也太過犯忌諱。

這段日子,承平帝身子越發不好,太子年輕,根基不穩,若再任由魏王坐大,皇位危矣。

對魏王下手是遲早的事,只是沒想到,占據了天時地利的太子,會敗得這麽慘。

“既然是陛下下的旨意,是否陛下也被魏王挾制了?”朝朝問道。

俞太夫人道:“魏王大軍連夜進城。陛下下旨,傳位于魏王,魏王已在太極殿登基。”

大局已定。

朝朝細白的手指不自覺地攥緊:魏王行事環環相扣,顯然早有預謀,太子自以為是捕蟬的螳螂,其實不過是黃雀口中之食。

朝朝揪心,又問:“祖父怎麽樣了?”朝朝的祖父花羨官居太子太師,尚書右仆射,正是大安朝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昨夜也參加了慶功宴。

俞太夫人再控制不住情緒,掩面道:“所有參加慶功宴的臣子都被扣在了宮中,你祖父至今未回。”

朝朝的心一下子沉到谷底:祖父是太子的老師兼太岳丈,根本不可能獨善其身。祖母口中雖然責怪祖父貪戀權位,祖父出事,怎能不牽腸挂肚?

祖母失了主張,她就更不能慌。

朝朝放緩語調,勸慰俞太夫人道:“祖母休要擔心,祖父當了二十年丞相,根基深厚。魏王連太子都沒殺,更不會輕易動祖父。我們想辦法打聽祖父的情況就是。”她說着,自己也有了信心,“天無絕人之路。”

俞太夫人抱着她失聲痛哭。

外面忽然又亂了起來。方媽媽慌亂的聲音傳入:“太夫人,姑娘,相府被圍起來了。”

俞太夫人猛地站起。

重重甲兵将相府圍得水洩不通,許進不許出,相府中人心惶惶。

一直熬到天色将黑,朱漆銅釘的大門被敲開,面無表情的兵丁湧入,分成兩列靜默地站定。

披着輕甲,娃娃臉的年輕将官最後走入,環視一圈,目光落在匆匆趕出來的俞太夫人面上,客氣地拱了拱手道:“末将見過太夫人。”

俞太夫人死死抓着方媽媽扶着她的手:“汝是何人麾下,何故來此?”

那将官道:“末将殿前衛步軍班頭岳重山,奉陛下之命,請花小娘子進宮。”

俞太夫人臉色大變。

作者有話要說: 女主名字念zhao^_^

重新出發~因為我自己鬧的烏龍,這本不指望成績啦,但一定會認真寫完,把完整的故事呈現給大家,感謝大家的支持^_^

因為設定重做的緣故,故事脈絡雖然和最初版本的差不多,但具體的細節和時間線會有調整。

最後,這本是輕松寵文,一個從暗寵到明寵的故事,不會像上本那麽糾結,希望大家喜歡o(∩_∩)o

PS:app看到章節和原來一樣的話,需要清一下緩存。

愛你們(づ ̄3 ̄)づ╭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