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打架

河沿兒食肆頭一回開竈,林悠然原想着燒兩把爆竹熱鬧熱鬧,沒想到趙惟謹居然找來一挂鞭炮,噼裏啪啦一點,別提多喜慶!

兵士們應景地送上“開張禮”,或是兩只木桶,或是一個大水缸,實在想不到送什麽的幹脆包了串銅錢塞給林悠然。

林悠然瞧着這一張張或憨厚或和氣的面孔,不知不覺中,竟一一記住了他們的名字。

這就是時間帶給她的東西,一天天變滿的存錢罐,一位位結識的新朋友,還有越來越多的對這個世界的歸屬感。

倘若現在有一個機會回到現代,林悠然已經不像剛來時那樣毫不猶豫地選擇回去了。

喜慶的日子,确實适合包餃子。

趙惟謹如願吃到了酸湯水餃,羊肉餡的。

不過,不肯服輸的林悠然壞心眼地在湯裏加了他讨厭的姜末。

趙惟謹一邊嫌棄地抿嘴一邊和魚不考搶着吃。

林悠然心情愉悅。

河沿兒食肆選址極妙,三河交彙,水流滔滔,河流對岸便是廂軍的屯田之處,目之所及沃野千裏,再往南看,蒼翠的南山近在眼前。

每日看着這樣的美景做美食,即便有些煩心事都會很快想開。

林悠然突然意識到,趙惟謹修橋不過是捎帶腳的,他真正想修的是不遠處的“三河碼頭”。

這裏剛好是三條大河的交彙處,西北有府河,東北有澱河,西南有石橋河,再往南走上幾裏地還有一條唐河。在這裏修個碼頭,剛好在四條河、三處關隘的中心。

林悠然進一步想到河沿兒食肆的價值,以後碼頭修好,行商往來,都得在這裏踩一腳!

她扭頭看向趙惟謹,暗搓搓想着,這是一只大肥羊。

Advertisement

趙惟謹察覺到她“殷切”的目光,挑了挑眉,不過區區一個小食肆,看把小丫頭感動的!

接下來的幾日,吃飯人數增多,林悠然每天都很忙碌,卻也充實。

仿佛回到了現代剛剛創業的那段時間,每天只睡四個小時,卻絲毫感覺不到疲憊,時時刻刻都精神抖擻。

當然,收獲也是可觀的。存錢的陶罐足足裝滿了九個,還差一個就能買下許氏心心念念的那塊地了。

這天,甜菜根用完了,林悠然正想去村裏收一些,剛一出門就瞧見林二丫和林四郎蹲在門邊,頭挨着頭,叽叽咕咕說小話。

林四郎是林老三和錢氏的小兒子,性格不像林老三憨厚,也不像錢氏莽撞,反倒随了那個精明的林四叔,是個小滑頭。

林悠然怕林二丫吃虧,站在柱子後面支起耳朵聽着。

林四郎問:“你家昨晚吃的啥?”

“‘自然’羊肉。”林二丫自信地回答。

林四郎頓時驚奇:“莫非還有‘不自然’的羊肉?”

“不知道,就算有,阿姐肯定也會做!”林二丫驕傲地說。

“好吃不?”

“羊肉呢,能不好吃麽?”

“你吃了多少?”

“半盤子吧。”林二丫實話實說,絲毫沒有顯擺的意思。

林四郎咽了咽口水,又問:“前天吃的啥?”

“好像叫‘丢回鍋裏再炒一炒的肉’。”林二丫不那麽确定地說。

“只要是肉,別說丢回鍋裏,就算丢到地上都好吃!”林四郎感嘆。

“當然,那可是我阿姐做的!”

“……”

林悠然聽到“不自然羊肉”那句就已經笑得直不起腰了,走過去敲了敲林四郎的小腦袋。

林四郎條件反射地捂住臉,慌忙解釋:“別打我,我沒說二丫傻!”

這是還記得她扇林二娘的那一耳光呢!

林悠然笑笑,說:“不打你,交給你個差事,幹好了有肉吃。”

林四郎還是有些怕怕的,一點點蹭到栅欄門外,警惕地問:“什麽差事?”

林悠然指了指翻鬥車,說:“和二丫去村裏收‘蘿蔔疙瘩’,收滿一車給你們倆一人十文錢,怎麽樣?”

林四郎想了想,說:“可以換成肉嗎?‘自然’羊肉或者‘丢回鍋裏的肉’,能吃進肚子裏的就行。”

林悠然頓時明白了,林家大宅沒分家,如果拿錢回去八成會被胡氏沒收,還不如換成吃的。

果然是個精明的小家夥。

林悠然幹脆地點點頭,問林二丫:“你呢?”

“我想要錢買小鴨子,五文就好。”林二丫一點都不貪心。

就這麽愉快地決定了。

林悠然留下來幫着許氏磨豆腐,林二丫和林四郎挨家挨戶收甜菜根。

兩個小孩子都不會用稱,林悠然就拿了一大一小兩個甜菜根做模子,讓他們照着大小比對,大的一文一個,小的兩文一個。

這年頭甜菜根沒人大規模種植,都是在自家小院種上一壟當菜吃,價錢比白菜還便宜。

林悠然對兩個孩子期待不高,只要別把錢丢了,能換回小半車甜菜根就行。

沒想到,林四郎這個小家夥居然給了她一個大大的驚喜!

“大姐姐給的那些錢我都換成‘蘿蔔疙瘩’了!還有一麻袋蘿蔔纓,是白送的,我跟他們說蘿蔔纓給咱們,下次還去他們家買菜!”

這孩子有前途。

林悠然真心實意豎起大拇指。

林四郎嘿嘿一笑,暗搓搓湊到盆邊,黑乎乎的小手抓住一個甜菜根,讨好地說:“大姐姐,這麽多‘蘿蔔疙瘩’你一個人不知道要洗到啥時候,我幫你呗!”

林悠然憋着笑點點頭,說:“行,就交給你和二丫了,鍋裏有溫水,洗完正好吃飯。”

可以留下來吃飯!

林四郎眼睛一亮,頓時洗得更起勁了。

中午,林悠然蒸了鍋糖三角。

這就是繼粘豆包之後,她打算推出的新吃食。

據她觀察,當地還沒人這麽做。畢竟紅糖比冰糖更貴,沒人舍得挖一大塊放在面團裏當飯吃。

她就不一樣了。熬糖稀這個法子除了許氏她沒教給任何人,目前全大宋只有她知道便宜的甜菜根能熬出精貴的糖稀,所以她大可以用甜菜糖稀替代紅糖!

宣軟的白面皮,如同爆漿巧克力一般的流心糖稀,咬上一口,幸福感滿滿。

林四郎燙得直吸氣,還是忍不住大口吃。

胡氏向來偏心,他娘錢氏又不受待見,但凡吃飯慢一些根本吃不飽。林四郎小小年紀就領悟到一個至理名言——

天大地大,吃飯最大。

除此之外,都是浮雲。

許氏心疼地給他倒了碗涼茶,溫聲道:“別着急,鍋裏還有,管夠。”

林四郎頓時樂開了花,脆生生說:“多謝大伯娘。”又看向林悠然,特意加了句,“阿姐做飯真好吃!”

連“大姐姐”都不叫了,直接進階成了“阿姐”。

林悠然忍俊不禁,這小子真是又精明又好對付。

林四郎還不滿十歲,幹起活來卻很靠譜,每日一大早過來,和林二丫推着翻鬥車出門,收夠滿滿一車甜菜才會回家。

自從多了這個小機靈鬼,林二丫也變得活潑起來,兵士們過來吃飯她也不躲了,偶爾還會跟在林四郎身後,纏着兵士們講行軍打仗的故事。

這也正是林悠然希望的。

每每瞧見林二丫勇敢地同陌生人搭話,許氏都會感動得眼淚汪汪,轉而塞給林四郎更多吃的。

林四郎每日吃得肚皮滾圓,幹起活來更有動力了。俨然是良性循環。

等到把村裏的甜菜根都收完了,兩個小家夥也沒“失業”,林悠然又讓他們收起了黃豆。

這天,林四郎和林二丫照例推着翻鬥車出門,到了飯點還沒回來。

林悠然正擔心,就瞧見一個相熟的婦人一路小跑着來到河沿兒食肆,遠遠便喊:“林小娘子快去瞧瞧吧,你家二丫和四郎同人打起來了!”

林悠然當即放下手中的活計,匆匆趕了過去。

遠遠瞧見翻鬥車倒在地上,黃豆灑了一地。

林四郎滿臉血,凄慘極了,但還是很有擔當地把林二丫護在身後。

一個比林四郎整整高了一個頭的小漢子站在他對面。小漢子身後跟着七八個小孩,一看就是一夥的。

旁邊圍着幾個大人,有的在勸,有的幫忙撿黃豆。

林悠然瞧見林四郎臉上的血,瞬間頭皮都炸了,三兩步沖上去,抓住小家夥檢查。

林四郎悶聲悶氣道:“沒事阿姐,就是鼻子被打破了……不過我護住二丫了,沒讓她被碰到一根手指頭!”

林悠然終于體會到了當家長的心情,誰家孩子誰心疼。

她向臨近的人家借了盆溫水,仔仔細細給林四郎洗幹淨鼻子,确認別的地方沒有受傷,這才松了口氣。

她問明緣由,更是生氣。

林四郎和林二丫老老實實收黃豆,從不惹事生非,瞧見提着重物的老人家還會用翻鬥車幫人載上一程,村裏沒有不誇的。

然而,就是這個翻鬥車惹得村裏的小孩們眼紅,這不,今日就圍過來,想要借過去玩一玩,林二丫不樂意,兩邊就打了起來。

林四郎的鼻子是被那個帶頭的小漢子一拳打破的。

林悠然原想着,讓打人的小漢子道個歉,這事就算完了。沒想到,那小子兇巴巴的,梗着脖子不肯認錯。

林悠然總不能替別人教育小孩,于是道:“既然這樣,我就去找你家大人。”

小漢子的表情有一瞬間的慌亂,惡聲惡氣道:“你要敢去告狀,我見林四郎一次打一次!”

林悠然脾氣上來,今日不告家長還不行了!

于是,姐弟三人氣勢洶洶去了小漢子家。

進門之前,林悠然把“女霸總”的架子都端了出來,怎麽着也不能落了下風。

然而,踏進院門,竟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

一個蓬頭垢面的母親,抱着個嗷嗷待哺的嬰孩,腿邊還挂着兩個,孩子們一個個面黃肌瘦,身上的衣服補丁摞補丁。

仿佛社會新聞裏的情形闖進了現實。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