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大不敬之罪
當地養鴨子的本就不多, 林悠然要求又高,十裏八村的成年鴨早被她買光了,毛做成羽絨服, 鴨頭鴨腳鴨脖等分拆開來,腌在了壇子裏, 河沿兒食肆的地窖快塞滿了。
她在村裏雇了一批人, 到其他縣走街串巷地收鴨和鵝,只是這樣一來一去人工耗費極大,效率還低, 眼瞅着京城貴人們的訂單就供不上了。
再這樣下去, 只能被迫搞“饑餓營銷”了。
這日,一位農婦帶着孩子找上門, 想買件羽絨服, 只是兜裏的錢全都掏出來依舊不夠。
一位繡娘瞧着孩子生滿凍瘡的手, 難免生了恻隐之心, 想着自己掏錢給她補上, 被林悠然攔住了。
“嬸子心善, 但這個頭不能開。有些人确實有難處, 但更多的人有可能利用你的善心, 這對那些真正辛苦籌錢買到鴨絨衣的人不公平。”
當然,林悠然并沒有坐視不理, 而是提出另一個方案:“若銀錢不夠,也可用鴨子換。”
婦人黯淡的目光重新燃起希望, 小心翼翼地問:“沒有鴨, 鵝成不?”
林悠然笑道:“再好不過。兩只鵝可抵三只鴨, 一百只成年鴨就能換一件繡花的緞面鴨絨衣。”
婦人一聽, 當即欣喜道:“成, 成,我這就回去抓鵝!”
林悠然納悶,她怎麽瞧着一點也不為難,這附近的鴨鵝不都被她收光了嗎?
不多時,就見婦人回來,不僅抓了上百只絨毛厚實的鴨子和大鵝,還帶來了好幾個同村人。
婦人告訴林悠然,這些鴨子和鵝是她們各家養着的,林悠然托人上門收的時候她們特意沒賣,就是為了從林悠然這裏買一件羽絨服回去拆了學着做,方才那些錢就是他們幾家一起湊的。
婦人羞赧道:“小娘子勿惱,咱們不是為了跟您搶生意,只圖讓娃娃們有件暖和衣裳過冬。”
林悠然仔細看去,這才發現她帶了的那幾個孩子身上的衣服像是大人的襖子改過的,卻也不甚厚實,孩子們露出來的耳朵和面頰都生了凍瘡。
她笑笑,溫和地說:“無妨,若不在意樣式只圖保暖,還可去掉繡花緞面,改用土布,四十只鴨便能換一件,鵝的話依大小換算。”
婦人們一聽,自是欣喜異常,熱切地幫林悠然把這些鴨子鵝送到食肆。若非林阿姑攔着,她們還想幫忙殺了。
林悠然靈機一動,說:“娘子們回去可跟親朋好友帶個話,若想買羽絨服,即便家裏沒有鴨子鵝,也可以工代錢。”
“怎麽個以工代錢法?”
“去附近村子收鴨子鵝,或者來食肆幫忙拔鴨毛、處理鴨貨,都依照數量算工錢。”林悠然在心裏稍稍換算了一下,說給她們一個數。
婦人們就算沒有複雜的計算能力,也能明顯看出這是極大的優惠了,辛苦幹上幾日,不僅自家娃娃能有羽絨服過冬,大人們也能人手一件!
正逢集市,這個消息飛快地傳播開來,短短一天功夫就收上來一千多只鴨鵝。
林悠然哭笑不得,看來藏着鴨子不肯賣想自己試做羽絨服的還真不少,她這一小小的善念倒是歪打正着,不僅讓這些貧寒人家有機會穿上羽絨服,還解決了自己的燃眉之急。
盧氏忍不住提醒:“別說一件羽絨服換四十只鴨子,就算一百只都虧了。”
林悠然笑笑,說:“有時候不圖錢。”
盧氏頓時恍然,她以為林悠然是急糊塗了,一心只想收鴨子,不知道這樣做虧錢。原來,她只是在用這種方式做善事。
盧氏忍不住對孫婆子感慨:“當初是我大錯特錯,看輕了她。這麽好的孩子,難怪老天爺都在庇佑她。”
孫婆子白了她一眼,揶揄道:“怎麽,現在知道後悔了?”
盧氏笑笑,早後悔了。好在,雖然沒有福氣做人家的婆母,努力做個好助手還是有機會的。
不得不說,羽絨服的誘惑力是極大的。
先前林悠然幾乎把全村人都派出去收鴨子,還是供不應求。如今,用鴨鵝換衣裳的消息一放出去,每日都有成串的鴨子鵝往食肆送,甚至其他州縣都有人趕着驢車帶着鴨鵝過來!
羽絨供應上了,東京貴婦們的訂單就不愁了。
林悠然很是用心地提高服務質量,不僅羽絨服的款式更為多樣,還加了一個條款——
“收到羽絨服十五日之內,若不滿意可以無條件退貨。”
貴人們為了面子,大抵不會退貨,然則單是這一條款中所含的誠意就足夠她們對山神廟成衣作坊高看一眼了。
林悠然還開辟了一個大宋版“物流團隊”。
她通過漕幫的馬老大聯系上幾個固定往東京、洛陽等地運送糧食的馬隊,每隔三日托他們送一回貨,計件付錢。
江湖人總是把義氣放在第一位,有了馬老大的關系,對方十分重視林悠然的貨品,不僅每次都保護得妥妥當當,還自己出人手一一送到貴人們府邸。
這樣一來,先前談的物流費就給低了,林悠然要加錢,對方卻不肯。于是,她只能每次等馬隊停靠在三河碼頭的時候好酒好菜招待一頓。對方反覺得林悠然值得打交道,送起貨來更為用心。
就像盧氏說的,仿佛老天爺都在庇護林悠然。
林悠然“吃水不忘挖井人”,每次有新款式設計出來,都會給趙惟謹送一套,還會多做兩套托他送到宮中。
這次,恰逢官家趙恒最寵愛的劉美人晉位,林悠然專門做了一件精致貴氣的羽絨短襦為她賀喜。
這位“劉美人”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之一,傳奇故事“貍貓換太子”的主角,過不了兩年就會成為皇後的劉娥。
這樣偉大的女性,林悠然向來是崇拜的,能夠送她一件自己親手設計的羽絨服既覺得神奇又抑制不住驕傲。
劉娥十分喜歡,甚至在出席宮宴的時候脫下了繁複的宮裝,換上了這件輕便又精美的羽絨襦襖。
官家趙恒不僅沒責備,還驚喜地贊道:“這模樣倒讓我恍惚記起你我初見的光景。”整場宮宴趙恒都把劉娥留在身邊,自是溫情無限。
連帶着,劉娥身上那件羽絨服也跟着大火特火。京中貴人們為了盡早拿到貨,甚至主動漲價。
這下,林悠然在鄉民們那裏虧的錢,全在這邊補上了。
擔當“中間商”的趙蘭蕙同樣受益無窮。
對于她這樣的人家來說,賺錢還是其次的,更大的好處還是通過羽絨服打開的社交圈。不僅她的夫君連升兩級,父親兄長也跟着沾了光。
有人紅火,就有人嫉妒。
還記得趙二娘不?
當初林悠然給趙蘭蕙做月子餐,被趙二娘罵“賤婢”,當天夜裏趙惟謹就給林悠然報了仇——趙二娘大半夜披頭散發,口口聲聲罵自己是“賤人”。夫家以為她瘋了,強行和離。
趙二娘在村裏待不下去,投奔了東京的姑姑,近來跟着姑姑參加宴會,就是為了再找一個婆家。原本沒人瞧得上她,只因趙蘭蕙在貴婦圈打出了名氣,才有人把目光放到她這位堂姐身上。
趙二娘若是個聰明的,這時候就應該學學趙蘭蕙,幫着貴人們牽線搭橋,買上兩件新款羽絨服,自己也能借此賺些人緣。
然而,她不僅蠢,還氣量狹小。聽說村民們用鴨子換羽絨服,自以為抓住了林悠然的把柄,在京中大肆宣揚。
“諸位有所不知,這衣裳在我們鄉下實在算不上什麽,四十只鴨子就能換一件。聽說賣到東京價錢要翻十倍不止,這不是把貴人們當成冤大頭了嘛!”
貴人們各個長着副玲珑心肝,沒有立即相信趙二娘的話,而是通過各自的渠道到保塞縣打聽了一下,得知鄉民們當真在用鴨子鵝換羽絨服,心裏自然不舒服。
價錢倒是其次,主要是趙二娘那句“四十只鴨子就能換一件”實實在在把羽絨服貶成了低賤玩意,這不是拐着彎說她們沒見過世面,被一個鄉野丫頭唬了嗎?
貴人們顧及着面子,雖不至于退貨,但也不願再穿。至于那些交了定金還在排隊的,一見這架勢幹脆取消了訂單。
一時間,羽絨服的銷量呈斷崖式下跌。
事情甚至傳到了宮裏。
皇後本就因林悠然送劉娥衣裳的事憋着火,這下借題發揮,專門把趙蘭蕙傳至宮中要一個說法。
這麽一鬧,涉及到的就不單單是一項買賣了,若處理不好,那些別有用心的人甚至有可能給林悠然扣上一個大不敬的罪名!
趙蘭蕙連夜趕回南山村,同林悠然商議。
趙惟謹冷着臉,道:“‘四十只鴨子換一件鴨絨衣’的消息是如何傳開的?”
說到這個,趙蘭蕙就忍不住紅了眼圈,哽咽道:“都是我大意,沒安撫好二姐姐,叫她多了句嘴……”
“果然是她。”趙惟謹冷哼一聲,看向林悠然,“別怕,我年底返京,會親自向官家與皇後解釋。”
林悠然連忙搖搖頭,說:“不行,若再把你牽扯進來,事情就更說不清了。”
趙惟謹在京中的處境,林悠然早就從吳英那裏套出來了,趙惟謹護着她,她也心疼趙惟謹,她怎麽也不可能讓這件事成為吳英那幫人攻擊趙惟謹的把柄。
趙蘭蕙同樣唯恐趙惟謹被攻讦,急切道:“就算要請罪,也該是我去。我到底姓趙,又是女子,皇後娘娘就算再生氣頂多斥責一二,悠然別擔心,只管把這件事推到我身上就好。”
林悠然驚奇,這還是從前那個精于謀略、明哲保身的趙蘭蕙嗎?
她勾了勾唇,曼聲道:“都不用急着做炮灰,這一次,誰都不會有事。”
趙惟謹瞧着她的模樣,眉頭一松,笑道:“小丫頭又有什麽鬼主意了?”
林悠然狡黠地眨眨眼,當然是用魔法打敗魔法呀!
作者有話說:
謝謝【洛菱】【酒野生】寶寶的霸王票~寶寶們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