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章節

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12、十二

“我們是不是,曾經在那輛爆炸的公交車上見過面?”江楓問。

像是有高山在眼前轟然倒塌了一般,那種心電圖歸零警報的尖銳嗡鳴再次在耳邊響起,說不清是興奮還是什麽,宿鷺只覺得渾身血液都往頭部湧去。

她艱澀地說:“也許吧。”

想了想,又補充:“見面後再和你解釋。”

“好。”

有同事遠遠地叫他,江楓沒有聊天的時間,挂斷電話。忙音從揚聲孔裏流淌出來,在三人圍成的小空間裏回旋,肖鶴雲神情複雜地問:“你和那個江警官認識?”

“高中同學。”宿鷺說。

作為被小江警官審過的人,李詩情和肖鶴雲本能地對他發怵。

但是當務之急是弄清楚江楓擁有不屬于這場循環的記憶的原因。因此兩人只将個人情感置于一旁。

想起宿鷺決定不下車的那場循環,再聯系當時警方發布的犧牲警官名單,李詩情心裏有了答案:“是不是公交車第一次正常到站的那回?”

“對。”宿鷺說,“打算不下車,結果誤打誤撞遇見了江楓。然後我們倆都摔下去了。”

她說這話的表情十分精彩。

想起宿鷺不下車的目的是什麽,李詩情有些錯愕,她隐隐有種感覺,宿鷺和江楓的關系遠不止昔日同學那樣簡單。

“所以現在看來,江警官已經進入循環了。”肖鶴雲說,“這對我們很有利。隊伍裏有警方的人,會提升我們的可信度,也能節約報警的時間。”

Advertisement

宿鷺卻沒多開心:“他信不信還是個問題……到那邊看情況吧。你們什麽打算?”

肖鶴雲剛想說我們和你一起去,就聽見李詩情接了個電話:“嗯,是的。我們在一起……好的。”

挂斷電話,她說:“警察讓我們三個一起去市局協助調查。”

三人打車前往公安局,車上礙于司機,沒有多交流,只是盯着窗外的車水馬龍發呆。

下了車,熟悉的建築出現在視野裏,李詩情嘆氣:“希望這次不會再進小黑屋了。”

“我們這次是正常到站下車,只是作為途中上下車的乘客配合調訪,應該……不會吧。”

白天的記憶在眼前浮現,拉盧笛下車、翻司機宿舍……怎麽看都不像對事故內幕絲毫不知情。肖鶴雲說到最後,底氣開始不足,聲音越來越弱。

緊接着他想起一件更為可怕的事:“既然我們都被叫來市局了,那麽盧笛也……”

“也會被叫來。”李詩情接話。

她思考的時候習慣盯着五步遠的地面,圓溜溜的眼睛裏自然而然地帶着點凝重,過度解讀的話,還能看出點恐懼。因此容易給人一種「這事情特別嚴重」的感覺。

和盧笛短短二十分鐘的接觸中,他們能感覺到,這是個城府不深,很難藏住事的熱血青年。

三人懷揣着沉重心思踏上臺階,進入市局大門。

迎面就是江楓和小徐,前者走到宿鷺面前,李肖二人自覺跟着小徐離去。

離開前李詩情不放心地回頭看了一眼,正看見宿鷺盯着玻璃上的虛像出神。

發現李詩情在看她,宿鷺通過玻璃鏡面,不明顯地朝她笑了笑。

……

“宿鷺。”江楓問,“這是怎麽回事?”

他的太陽穴依舊隐隐作痛。

今天下午某一時刻起,他忽然像是大夢初醒,腦中多了一部分不存在的記憶。

他查看這些記憶時,就像透過老式的黑白屏看一出默劇。起初是他在空蕩的車道上行走,身後是車輛連成的長龍,大橋在江上猛烈的風中輕微擺動。陽光應當很烈,但是記憶裏的場景只是黑與白。

他穿着交警制服,緩緩走上一輛公交車。

公交車前門大敞,車上有七八個乘客,都默默地看着他。

他環視所有人,覺得司機身後那個人很眼熟。但最重要的事情擺在面前,江楓僅僅是覺得眼熟,并不多想。

他說了句什麽,乘客們紛紛抱怨起來。透過不斷波動的黑白視野,江楓覺得自己在緊張,他能感覺到自己手心全是汗,目光落在每一個朝後門運動的乘客身上。

他聽見自己吼了一聲,在出聲的瞬間,坐在司機身後的那人猛地朝他撲過來。

江楓下意識用上了格擋的招式,但就在他話音落下的剎那,他被猛烈的氣浪推得向後倒去。

他看不清發生了什麽,周圍溫度飙升,他聽不見任何聲音。

幾年從警經驗告訴他,突發事故的瞬間,人根本來不及反應,更遑論感到恐懼。

因此他無從得知自己是不是失去了聽覺,失去顏色感知的眼睛影響了對環境的判斷,有那麽幾秒鐘,他完全不知道自己身處何地,眼前不斷有灰黑的細小顆粒順着氣流亂竄。

記憶到這裏戛然而止,江楓彼時滿頭是汗,直到視網膜上的殘影褪去,他才逐漸喘過氣來。

看了眼時間,一點四十六分。

緊接着警情就傳了過來:十字路口發生爆炸。他忙得腳不沾地,直到通過沿路監控排查出沿途上下車的乘客,看到同事打印出的宿鷺的資料,他才想起那段無頭無尾的「幻覺」。

那個坐在司機身後的人,可不就是宿鷺嗎?

這時已經是晚上了,他匆匆扒拉兩口盒飯,找到資料上的電話號碼,撥了過去。

于是直接引發了眼前的一幕。

六年不見,宿鷺沒有什麽變化,眉眼還是熟悉的模樣,就連笑容背後的心情江楓都猜得到。她先是問:“你是什麽時候想起來,或者說突然擁有這段記憶的?”

“今天下午,一點四十五分左右。”江楓盯着她的雙眼,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

宿鷺苦笑。

她說:“如果我說,我們正不斷在一天裏循環,你信嗎?”

江楓立馬覺得扯淡,出于職業習慣,下意識想訓斥對方,但還是将重話硬生生咽了回去。

宿鷺繼續說:“我們乘坐的那輛45路公交,沒有任何幹擾的情況下,會在一點四十五分、在跨江大橋上爆炸。”

江楓的眼神一下變了,擡手示意暫停,打開手機錄音。

宿鷺看着他的舉動,忽然十分後悔在電話裏模棱兩可地承認了自己曾經在那輛公交車上和他見過面。江楓是不會相信的——他也許會相信她,但絕不會相信「循環」的說法。

何況,作為循環者,在一點四十五分前醒來是必要前提,而江楓在一點四十五分時「醒來」,能改變什麽?

但是因為她的私心,循環的概念已經告訴了對方,現在再矢口否認,只會讓她們顯得更加可疑。

的确是把一手好牌打爛了。

她只好事無巨細地講了每場循環的經歷。甚至連張成葉倩等人的小習慣都說了出來。講完一看時間,已經過了半個多小時。

至少為詩情她們争取了半小時的自由時間。她悲哀地想。

而後她再次進了那命運般的小黑屋。

坐在對面的人依舊是張成:“宿鷺,二十四歲,在偶城工作,今天中午乘動車到達嘉林。對嗎?”

“對。”宿鷺破罐子破摔地說,“你是不是想說「真巧啊」?是很巧,張警官,我也想知道為什麽——為什麽偏偏是我?”

張成敏銳地抓住了她話中的細節:“你是被什麽人脅迫了,還是在車上看見了什麽事、聽見了什麽奇怪的聲音?不要害怕,我們會保護每一位公民。”

“都沒有,但我就是知道,因為我親身經歷過——無數次。”

身體的變化帶不進循環,但是精神層面的可以。宿鷺覺得很累,不再說話,默默地在擋板上趴下,沒費什麽力氣地進入了下一次循環。

——

45路公交車上,三人不約而同地睜開眼。

宿鷺走到兩個同伴身後坐下,在兩人期待的眼神中,她有些不忍心潑冷水:“江楓這條線斷了。”

“死心吧”三字她還是沒說出來:“他不相信。而且就算他會擁有上一次循環的記憶,那也是一點四十五分的事了。”

說到時間時她刻意壓低聲音:“那時該發生的都發生了,他除了能讓下車的我們的可信度高上一點點之外,還能幫上什麽忙呢?況且要想讓他相信循環的存在,還要花至少兩次循環。”

“只能靠我們自己。”她頹然地說。

一車人的命壓在身上,她有些不堪重負。

李詩情不知道該怎樣安慰她,只能拍拍她的肩。

已經是成年人,自然明白什麽時候應該做什麽事。宿鷺只用了幾秒,便強行将負面情緒壓下,問李詩情:“你們有什麽收獲?”

“一開始對我們的只是普通的問詢。問詢很快就結束了,但是張警官不放肖鶴雲離開,只是讓我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