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因為有衛晏然在,趙辛年覺得這個新年過得格外開心。

而在開心的同時,她也更加堅定了要和衛晏然一起去宿江念大學的信念。

昨晚從曾安老街回來,趙辛年就在心裏鄭重告誡了自己一遍,接下來絕對不能偷懶了,必須好好刷題寫試卷!

于是,早上天還沒亮,她就拍着鬧鐘爬起來了。

房間裏開了一盞小燈,桌前是一堆從書包裏翻出來的卷子,趙辛年給自己握拳加油了一下,然後抽出一張數學卷子開始寫。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窗外的天漸漸亮了起來,快七點的時候,趙辛年總算把一張卷子寫完了。

她往後伸伸懶腰,想着這個點衛晏然應該起來了,便準備去隔壁房間找他。

老家的房子是落地式,三層樓高,陽臺的護欄是一根根镂空的白色矮柱子,趙辛年房間在二層,正對着院子。她一開門,就聽見了大伯的聲音。

“志海,年年這成績你們得上點心啊,高考也就幾個月了,再不成你們給她報個班也行。”

趙辛年動作很輕地側身出來,關上門,蹑手蹑腳地往隔壁房間走。

“像聰聰,我們平時在宿江都是給他請家教的,省城那邊競争你是不知道有多厲害,我期末去他學校開家長會,他們班主任就說了,像聰聰六百多分也就勉強夠個一本,更別說年年四百分了。”

趙辛年耳朵注意着大伯的動靜,身子則悄悄挪到了隔壁房門前,往上輕輕叩了叩。

院子裏,趙志海還沒來得及接下大哥趙建國的話,就先被端着粥過來的許惠茹截胡了。

“大哥,我們年年沒想和聰聰比,她這次能考四百分也算有進步了,”許惠茹放下粥,拿起邊上的小碗來盛,“況且我們也不需要報班,年年有人教。”

說着,她擡起頭往二層瞧了一眼,正好看到衛晏然的房門開了,門口站着趙辛年,忙喊道:“年年,小然下來吃飯了。”

院子裏擺了一張小餐桌,趙爺爺和趙奶奶一大清早就去忙祠堂的事了,桌旁此時坐着老趙夫婦和趙建國一家人。

Advertisement

趙辛年本想先躲着大伯,但奈何被老媽一聲喊住,只好灰溜溜地帶着衛晏然下樓來。

進到院子裏,趙辛年因為昨天沒和大伯打着照面,這會兒一過來,還是和大伯主動先問了聲好。

趙建國随口應了她一句,視線則往她身旁的人身上放。

剛剛趙志海已經介紹過,說小然是他們家鄰居的孫子,成績很好,平時都會給趙辛年輔導功課。

趙建國聽着,本來完全沒當回事。他想着花溪那種小地方,能出什麽成績很好的人,無非就是比趙辛年這種讀不來書的熊孩子好一些。

但現在見到衛晏然後,趙建國心裏忽地就咯噔了一下。

每個人身上都有一種氣質,趙建國因為常年在省城做服裝生意,和各種形形色色的人打過交道,于是對捕捉這種東西尤為敏感。

衛晏然氣質很好,長相更是萬裏挑一,趙建國感受到這一點了,心裏除了訝異,還隐隐有些不快。

這種不快來自于衛晏然就如同一個砝碼,在無形中給趙志海一家增加了份量。

兄弟之間是存在比較的,盡管趙志海沒那意思,但作為大哥的趙建國卻一直這麽認為。

所以每次回來過年,趙建國都習慣以一種省城人的優越感先壓弟弟一頭,但因為這幾年他生意做得慘淡,沒什麽可說的,就只能反複拿孩子的成績做比較。

趙志海神經比較粗,沒覺出大哥有跟他比的意思,每次只當是兄弟間唠家常的話,而趙辛年沒心眼這方面随她爸,雖然不大喜歡大伯拿她和聰聰做比較,但也沒真的覺得大伯怎麽樣。

只有許惠茹比較敏感,早早就覺察到了大哥善妒且愛比較的心。

盛好粥,兩家人吃着飯。

“聰聰,期末那會兒我給你報的網絡班你現在還有沒有上啊,”趙建國冷不丁地又挑了話題,“沒上的話把賬號借給年年用用。”

“上着呢,”趙子聰埋頭“呼嚕呼嚕”吸着碗裏的粥,“而且我理科,趙年年文科啊,賬號怎麽一起用。”

“哦,爸給忘了,”趙建國摸摸趙子聰的腦袋,然後轉頭對趙志海說,“聰聰這個網絡班啊,我之前給他報的時候一節課要二百多呢,說是名師輔導,我剛就想着也讓年年聽聽,看能不能有點幫助,畢竟……”

趙建國頓了頓,意有所指地往衛晏然那看了一眼,“畢竟跟同齡人學,總歸不全面,還是得報班,跟老師學才踏實。”

趙志海笑着擺擺手,“這個真不用,年年要跟小然還學不起來的話,那就是再好的名師都對她起不了作用了。”

“是嗎?”趙建國盡管不否認衛晏然氣質不錯,可氣質又不代表成績,所以他用開玩笑的語氣接着說,“志海,我覺得你最好還是報個班,別不舍得花這錢,你看年年跟人學了也就考四百分,這分數要在聰聰班裏那就是墊底了。”

許惠茹夾小菜的筷子一頓。

“況且花溪那地方的升學率我又不是不知道,在那裏就算考個第一名,恐怕還不及聰聰學校的前五百名,說成績好能好到哪去?”

趙建國從期末那會兒聽到趙辛年成績進步,就一直有些介懷,加上現在又憑空冒出一位給她輔導功課的人,心裏就愈發不舒服了,于是這會兒他連委婉都懶得委婉,只管先把自己說痛快了。

許惠茹今天其實沒打算在她“親兒子”面前和趙建國犟嘴,所以忍了一會兒……但實在沒忍住。

“我說大哥,你要了解我們花溪的情況好歹也與時俱進一點,”許惠茹擱下筷子,兩手平放在桌上,微湊了點身子,笑眯眯地說,“那裏今年的第一名可絕對不止聰聰學校的前五百名啊。”

趙建國瞧着許惠茹一臉燦爛的笑容,立馬不甘示弱地回道,“我看是你不了解宿江的學校吧,我們聰聰那可是省重點高中,學生都是通過層層選拔才能進去的,說前五百名還真的是客氣了。”

許惠茹會意地點點頭,轉了一下話鋒:“對了,前陣子聽媽在電話裏說聰聰去年還參加了比賽是吧,什麽比賽來着?”

這個話題就算許惠茹不提,趙建國也早已把它安排在後續的話題裏了,這會兒被挑出來正中他意。

“奧林匹克數學競賽,”趙建國挺了下背,“我們聰聰入圍了全國性的總決賽。”

“幾等獎。”

“全國三等獎。”

“不錯,”許惠茹誇了一句,而後對一旁啃着米糕,正樂滋滋聽熱鬧的趙辛年說,“小然物理競賽幾等獎?”

趙辛年配合道:“一等獎。”

這話一落,正“呼嚕呼嚕”吸粥的趙子聰驟然一頓,擡頭看了衛晏然一眼。

昨天就覺着這人眼熟,現在聽到物理競賽趙子聰似乎想起什麽了,忙從口袋裏掏了手機出來。

桌旁,許惠茹和趙建國的口舌大戰還在繼續。

“一等獎?”趙建國像是聽見什麽大笑話似的,對許惠茹冷嘲熱諷,“你說的那個物理競賽是花溪當地舉辦的吧,我們聰聰參加的可是全國性的,知道什麽是全國性嗎?”

許惠茹今天手握籌碼,表現相當淡定,聽着趙建國的話也不急眼,耐心等他先科普完。

“全國性指的是每年每個省,會挑選出最頂尖的一批學生聚在一起的比賽,不是你一個班級一個學校組織的那種小打小鬧,我們聰聰在數學方面那是從小就有天賦的,加上這兩年在重點高中更是勤勤懇懇地學習,才能一路從初賽拼進決賽,最後拿了全國性的獎項。”

桌上此時除了趙子聰在低頭翻手機,其餘人都安安靜靜看着趙建國。

趙建國對此十分滿意,他笑着說,“所以你那什麽校園一等獎就有些小兒科了,我平時也和志海講過,培養孩子就要舍得下成本,選一個好學校有一個好氛圍那是相當重要的,先不管成績怎麽樣,就說那眼界都會高一些,我……”

“爸。”趙子聰擡眼,用手搭搭他爸肩膀。

趙建國停下了,側過頭關切地問,“怎麽了聰聰。”

“咱別說了。”

“嗯?”

趙子聰看着趙建國,将他從省隊集結群裏翻出的一張照片遞過去。

“人家才是真正的大神,咱再說下去,就有點丢人了。”

趙子聰翻出的是去年十二月底,衛晏然在宿江頒獎典禮上被省隊同學拍下的一張照片。

當時,決賽成績一出來,宿江各參賽學校就對衛晏然頗為關注,主要是這位第一名并不來自宿江的任何一所重點高中,但最後卻以Z省代表隊第一的成績脫穎而出。

後面在頒獎典禮上,大概因為衛晏然長相還頗好,又引發了一陣小範圍的熱議,很多人便将他獲獎的照片發到了省隊各學科組裏。

趙子聰是數學組的,當時就見過衛晏然的照片。這也就是他昨天見着人時為什麽覺得眼熟的緣故。

而跟大家科普了半天的趙建國,則被這個打臉的事實噎了好一陣兒都沒緩過勁來。

一直等散桌了,他才拉住兒子小聲問,“聰聰,那個照片……就是爸還是覺得太不可思議了,花溪那種小地方怎麽可能培養出全省第一,這不符合常理啊。”

“是不符合常理,”趙子聰輕輕掰開他爸的手,彎腰從客廳的茶幾上拿了幾本教輔和卷子塞包裏,“但這就是發生了。”

“那爸問你,”趙建國神色認真,“是物理難度大,還是數學難度大?”

趙建國想着或許是學科的難度不同,他們聰聰從小天資聰穎,怎麽可能輸給一個小地方上的人。

“物理吧,”趙子聰不假思索,“你忘了?我這回理綜就被物理拖了後腿。”

趙建國嘆了口氣,有點心累了。

趙子聰其實了解他爸望子成龍的心情,從牆角找了兩張折疊桌椅拎手裏後,就轉頭安慰着。

“爸,你也別太難過,我現在就去和物理大神取取經,到時候高考考個好學校,這樣你面上的光就會重新回來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