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先發制人
雖說皇太後的名分還在,梁昭儀也保留着昭儀之位,畢竟曹家已倒,衆人心裏都明白,梁氏一族已然是強弩之末,如今宮裏能做主的,是宋瑾瑜與高貴妃。
并且無瑕宮又出了一樁喜事,叫皇上喜笑顏開。原來是宋瑾瑜又有了。宮裏已經五年沒有這樣的喜訊,加上曹家的事叫皇帝鬧心,可不正好一掃東方玠心中的煩惱。
東方玠高興的樣子,就不必說了,宮裏其他妃嫔,也只有羨慕的份。
李文秀對宋瑾瑜說:“姐姐果然福澤深厚,這樣的好事,總叫姐姐遇上。”
“你不是也有暮雨陪着麽?”又對進宮幾年都沒有消息的衛馥道:“妹妹不要着急,許多事都要随緣,緣分到了,孩子就有了。”
“我哪有姐姐這樣的好福氣?”衛馥平靜的說。
“是啊,姐姐,這些年,我想通了一些事,能否有孩子,除了天意,亦要人為?”
“妹妹如何說?”宋瑾瑜問李文秀。
“前些年不說,這些年,哪還有誰能傳出喜訊呢,就只有姐姐一人而已。”
“你的意思是……”
“這如何不是皇上對姐姐寵愛的表現?”
“妹妹這樣說,未免太叫人難以置信。”
“娘娘不相信,我卻十分贊同。這宮裏的女人,誰不能替生養孩子呢,偏偏為皇上生下皇嗣的人,除了兩位姐姐與死去的蔣昭儀,便沒有別人了。”
“你們這樣說,皇上豈不是寵足了蔣昭儀。”
“是不是寵幸她臣妾不知,臣妾卻知道,蔣昭儀出身低,宮外沒有依靠,即使生下皇子,也是掀不起大風浪的。”
“好了,這些無憑無據的事,還是不要說的好。”
Advertisement
“姐姐不要着急,我們只是在無瑕宮說說,去外面是萬萬不會說的。”
“我當然相信兩位妹妹,只怕宮裏人多嘴雜,你我說的玩笑話,免不了被有心人聽了去大做文章。”
“娘娘放心,我們不再說了。”
李文秀與衛馥走後,宋瑾瑜想想覺得她們的話不無道理,很快笑着甩開了這個想法,不過是巧合罷了。
東方玠對于宋瑾瑜的再次懷孕,亦十分重視,除了李太醫全程照顧她,還調派了另一位年輕有為的太醫,乃李太醫的同鄉,醫術亦是高明,也值得信任。
忘記說一件事,李太醫與月伊成親這幾年,月伊已經替李家生了兩個大胖小子,都快趕上宋瑾瑜了。兩夫妻的生活,有滋有味,羨煞旁人。
再次懷孕,宋瑾瑜自然開心,卻不是最令她欣喜的事,宋瑾瑜已經有了朝霞和東方烨,再有一個,不過是錦上添花。
最叫宋瑾瑜開心的事,是有人對宋瑾瑜告密,言皇太後與太醫院的莫太醫有染。
莫太醫乃梁如夢事發,黃太醫獲罪後,前去服侍皇太後的人,三十多歲,長得還算敦厚,進太醫院已經有些年成,一直沒有大的建樹,若不是皇太後看重,大概會在太醫院默默無聞一輩子。
宋瑾瑜不知道這密報的真實性,這些年莫太醫三天兩頭往皇太妃宮裏跑得勤是事實,衆人只當皇太後身子不好,沒有往其他方面去想。誰能想象,一國的皇太後竟然穢亂後宮?
既然有人告密,宋瑾瑜當然要調查。幸而這些年宋瑾瑜偷偷在慈寧宮安插了人,雖說不能近她的身,探聽基本的消息還是可以的。
宋瑾瑜吩咐她的人注意莫太醫去慈寧宮的頻次,與停留的時間。反饋回來的消息是:不論皇太後氣色如何,莫太醫每三日去一次,每次停留兩個時辰以上,而且莫太醫來時,皇太妃必定屏退衆人,只有他們兩個人獨處一室。
這就十分有問題了。這些年,皇太妃一直過着深居簡出的日子,衆人也沒有前去做太多的打擾,想不到背後是這樣的真相。
宋瑾瑜盤算着,三日之後,借前去報喜的名義,揭發梁氏與莫太醫的私情。
她叫她的人多加注意,只要莫太醫進了慈寧宮,便過來報告,然後宋瑾瑜帶着李文秀與衛馥,悄悄的過去,若是皇帝能一起,自然是最好。到了慈寧宮,絲毫不給宮人通報的機會,直接進去捉奸。
宋瑾瑜認為這個計劃十分了得,反正到時候若沒有将梁氏抓個現行,她至多能說宋瑾瑜魯莽,難道還會懲治有孕在身的自己?東方玠是絕對不會答應的。
一想到很快便可以為家人與死去的宋瑾瑜報仇,宋瑾瑜興奮得難以自已。報了仇之後,自己繃緊的弦,就可以松懈下來,就不必生活在仇恨裏了。
曹起之死,之所以沒有讓宋瑾瑜太高興,就是因為梁氏一日不死,這個仇,便不算報。
就在宋瑾瑜打算去找皇太後的前一天,梁氏主動找了她,說是自己在宮裏悶得慌,叫宋瑾瑜過去坐坐。
宋瑾瑜雖然有些奇怪,但沒怎麽放在心上,叫心兒陪着她一同前往。
等她到慈寧宮時,才發現,被召喚的,不止她一個人,還有東方玠、高貴妃、徐充容、林文秀、衛馥等人,整個宮裏的人,都聚集在慈寧宮。
衆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皇太後叫他們過來,是為了什麽事。
衆人齊聚一堂,皇太後卻還未出現。
宋瑾瑜徑直走到東方玠身邊,問他:“阿玠可知太後娘娘叫我等前來所為何事?”
“我也想知道她玩得什麽把戲。”東方玠不十分耐煩的說。
此時,雍容華貴的皇太後從後室出來,“大家都到了,先坐吧。”宮人們陸續奉上茶點。
宋瑾瑜确信皇太後與莫太醫真的有私情,只有被愛情澆灌的女人,才會這樣的容光泛發,回光返照。
東方玠首先說話:“不知母後将兒臣等叫過來,所謂何事?”
“将你們都叫過來,自然是有要事要與你們說。本來此事,哀家并不想幹涉,只是幹系到國之根本,便把你們都叫過來。”
“啊……”
“到底發生了何事?”
皇太後竟然将此事說到國之根本上來,衆人便好奇到底所為何事,千萬不要與自己有關。
東方玠說:“還望母後不要賣關子,與兒臣等明說。“
“哀家也想将此事快速明了的說于皇帝聽,可是,此事牽涉深廣,須得慢慢言明。“
“母後請說。“
“那我便慢慢與你們到來。”她走到宋瑾瑜面前,問道:“你們可知她是誰?”
她問出這樣的問題,衆人都覺得好笑。“她不就是我朝的淑妃娘娘,大皇子的養母,朝霞長公主與二皇子的生母?”衛馥說。
皇太後搖頭。
“她是先皇的棄妃,曾經的不祥之人。”莫才人說,自以為能讨好皇太後。
皇太後依舊搖頭。
“她是亡國之臣宋賢的孫女。”又有人說。
皇太後繼續搖頭,高深莫測的說:“你們說得都對,卻也都不對。”
宋瑾瑜知道,她是沖着自己來的了,不知道要玩什麽花樣。
“請母後賜教,阿謹在母後眼中,是何人?”東方玠問,他特意加重了“母後眼中”四個字,意思是你所說的,我未必會認同。
皇太後笑着說:“皇上,你心愛的寵妃,她根本就是一個騙子,你以為她與你在一起是因為愛你,她不過是看重你手中的權利,以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秘密罷了。”
“太後娘娘,雖說您是長輩,可也不能如此信口開河,挑撥我與皇上之間的感情。”宋瑾瑜還算鎮定的說。
“我是不是信口開河,你自己心裏清楚,你說是嗎,安樂公主?”
衆人面面相觑。“安樂公主是何許人也?”“我怎麽未曾聽說過這一名號?”
有人反映過來,“多年前亡國的南希國,有位公主便叫安樂公主,難道太後娘娘說的是她?”
“雖說不可思議,以年紀推算,卻也符合。”
“是啊,宋賢不是對南希國忠心耿耿,不能忘情?難不準将舊主的公主救出來,當成自己親生孫女來養。”
“如果真是這樣,那她混跡後宮,一定是想颠覆我朝。怪不得她總是一副狐媚樣,原來存心勾引皇上。”
“真是不要臉,枉費皇上這樣寵幸她。”
除了東方玠、高貴妃、徐充容、衛馥沉默不語,李文秀擔憂的望着宋瑾瑜外,其她人都熱烈的讨論着。
宋瑾瑜佩服自己在這樣的狀況下還能保持鎮定,她笑着說:“不知臣妾何處開罪了太後娘娘,使太後娘娘編纂出如此離奇的故事。臣妾對大夏無半點二心,還望皇上明鑒。”
皇太後冷笑:“無半點二心?若不是有企圖,你身為先皇妃嫔,如何要千方百計爬上當今聖上的龍榻。若不是有企圖,如何會與奸臣鄭武勾結,謀害忠義王的性命,還誣陷栽贓,害了曹家全族人的性命。”
“太後娘娘未免太過可笑,曹起罪有因得,何時變成了臣妾誣陷。”
“母後,曹起的案子,是朕蓋章批準的,難道朕也在誣陷他?”
“皇上你不過是被奸人蒙蔽。皇帝,哀家知道我這樣說你未必相信,待我拿出證據,你便會相信了。”
有證據,這下有好戲看了。
臨到此時,宋瑾瑜心如止水,她真要看看,梁氏能拿出什麽證據來。這麽多關都闖過來了,到了此時此刻,宋瑾瑜也不畏懼什麽。
作者有話要說:過五關,斬六将啊。宋瑾瑜,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