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行,我告訴你。”沈宴舟低頭,慵懶的眼神自她面上劃過去,而後定格在窗外。
“我不聽了。”
沈宴舟開口的時候,宋知鳶突然伸手捂住沈宴舟的嘴唇。
“我想換條件,我不離婚可以嗎?”
沈宴舟偏頭躲開宋知鳶的手,宋知鳶卻依舊感受到他唇上的溫度,她以為他的唇是手那樣的溫潤,卻冰冷的可怕,凍的她神經都發麻。
這樣刺骨的冷意,像極了沈宴舟給人的感覺。
“我的耐心有限。”沈宴舟給了最後通牒。
“再延一周呢,就一周。”宋知鳶怕沈宴舟真的翻臉無情。
沈宴舟終于颔首。
“一周你又能做什麽?我不會和你在一起。”
宋知鳶嘴硬,“你怎麽知道未來的事情?”
沈宴舟淡漠的瞧了眼色厲內荏的宋知鳶,片刻後,才沉聲警告,“宋知鳶,宋競川也不了解我,你該知道,在我身邊并不安全,離婚才是明智的決定。”
宋知鳶分不清這些威脅還是忠告。
她更相信自己的判斷,沈宴舟不知道,她也已經到了走投無路的時候。
宋千嶼和趙曼兮精心編織的網即将收攏,她只有靠着沈宴舟這鋒利的利劍才能劃破困着她的網,即便利劍傷手,她也絕沒有放棄的可能。
“我才不會被你吓到,反正,我就是要追上你。”宋知鳶一邊瞧着沈宴舟的臉色,一邊給他下最後通牒。
Advertisement
沈宴舟擡眼看了看宋知鳶,沒有感情的視線,卻看得宋知鳶心虛不已,人類真的能追上一把殺氣騰騰的劍嗎?
還好,送餐的聲音打斷了宋知鳶的思維。
早餐是标準的制式,牛奶和面包。
宋知鳶很淑女的輕輕抿着早餐,慢慢吃着。
牛奶不是低脂,面包不是粗糧,需要控制熱量的她,只能吃一點,她吃飯一直都很慢,倒不是因為用餐禮儀,而是慢慢吃會增加飽腹感,她吃的不多,只能靠這樣的方式,盡量欺騙自己的胃,假裝自己已經飽了。
沈宴舟吃飯極快,吃完看了眼慢條斯理的宋知鳶,她的一片面包只吃掉了一個小角。
沈宴舟驟然想起,他曾見過宋知鳶窩在小巷口的地攤吃灌湯包,一口一個,讓人看了就有食欲。
那時候她雖然瘦,但沒有像如今,似乎風一吹就會倒。
宋知鳶喜歡在吃飯的時候胡思亂想,沈宴舟雖然和她吃飯時離的極遠,但是整個屋子只有他一個人,她的思緒難免總落在他身上。
甚至,她想用工作分心都沒有任何辦法。
宋知鳶忍不住問道,“你昨晚沒有別的感覺嗎?”
“什麽感覺?”沈宴舟反問。
“沒什麽。”宋知鳶悶悶不樂放下了面包,沒胃口了。
只有她覺得像是過電了嗎?
可她對別的男人身體都沒有任何反應的。
宋知鳶擡眼看了看時間,“我得去公司了。”
“宋知鳶,”沈宴舟視線淩厲的看着她,語速不快,每個字都仿佛下了重音,“你得學會決斷。”
“我知道啊。”宋知鳶有些懵的點點頭,她已經做好決定了。
不在上游建廠本就是她的打算,現在沈宴舟還告訴她,他還要送一份大禮,這件事情,很難決斷嗎?
直到走出沈氏,來到宋氏,宋知鳶還是不太理解。
宋氏公司,前臺看到宋知鳶的瞬間,立刻恭敬迎上來,一路送她走到了專梯。
今天的董事會,幾乎所有有分量的董事都來了,宋知鳶來的并不算很遲,但是宋千嶼顯然對這次會議重視至極,來的相當早,一早就在調試PPT,演講稿也準備的足,顯然做足了功課。
“阿鳶,”宋千嶼看到宋知鳶,眼前一亮,走過來,真誠誇道,“你這一身可真好看。”
“我每次開會都是這身衣服。”宋知鳶擰眉,她不喜歡別人在這種正式會議誇她好看。
他們可以誇她舞臺上漂亮美麗,可是誇她私下奪人眼球,但是會議場合,她希望別人誇她聰明強勢。
宋千嶼寵溺的說道,“阿鳶穿什麽都好看。”
宋知鳶沒有感情的敷衍,“你最近好像顏值下降了。”
宋千嶼面色微微僵硬。
宋知鳶又認真打量了一眼宋千嶼,不知道是不是最近沈宴舟看多了,審美上升,明明以前她覺得宋千嶼長的不錯,現在卻覺得一點都不行。
宋千嶼面色更僵,忍不住轉過了頭,躲開宋知鳶的視線。
他……今早精心整理過儀容,難道最近太過勞累,要不然開完會去做個美容?
宋氏開會,主位一直都是兩個人。
以前是宋競川和宋知鳶。
現在是宋知鳶和宋千嶼。
“人到齊了就開始,”宋知鳶看了眼時間,說道,“今天開會就一個目的,商量我們元件jsg工廠選址。”
“目前兩個選址地方,一個是清江上游,一個是北區城郊。”
“我依舊認為應該在北區城郊建廠,你呢?”宋知鳶說着看了眼宋千嶼。
“阿鳶,我的态度也沒有變,我認為清江上游更利于公司發展,上次我沒有準備好,這次我做了充分的準備,我想我可以說服阿鳶包括你在內的董事。”
宋知鳶眉頭微皺,開始在意的時候,會覺得宋千嶼一字一句處處在削自己的權利。
即便以前和爺爺一起開會,爺爺也是讓所有人叫她小宋總,現在宋千嶼卻直言叫她阿鳶,并将她放到普通董事的位置。
宋知鳶只是淡淡看了眼宋千嶼,“你先彙報吧。”
宋千嶼眉眼也略過一抹不快,彙報……顯得宋知鳶比他高高在上許多,除過他手中股份沒有宋知鳶多,在公司的認可度,他遠遠高于宋知鳶。
宋千嶼的确花了心思,一番十五分鐘的PPT演講完畢後,在場董事們确實對在清江上游建廠充滿信心。
原本猶豫的董事們不在猶豫,反對的董事們也開始猶豫。
宋千嶼自信笑着看向宋知鳶,“阿鳶,你覺得呢?”
如果不是早上詢問過沈宴舟,或許她現在也動搖了。
宋知鳶搖頭,“我上次的問題,你并沒有正面回答我。”
宋知鳶:“我說過,上游建廠,本身就是個錯誤,污染首先是問題。”
宋知鳶:“清江上游附近有許多村落,建廠後,村裏的水,土長期以往難免會被污染,這部分要如何解決?上游工業污水,處理後勢必要流向下游,下游用水一旦受到影響,如何解決?”
宋千嶼:“阿鳶,我想我已經說得非常清楚,現在的污水處理技術已經很成熟,你不必過多擔心污染問題,建廠後我們為附近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機會,他們不會有任何意見。”
宋知鳶:“上游排污,技術難度非常高,現在國家每年對環保政策要求也一年比一年嚴格,工廠建成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這段時間政策變了,前期努力一旦打水漂怎麽應對?”
宋知鳶:“我還是那句話,這塊地本就不該作為工廠用地。”
宋千嶼自是不願,“政策我們已經和內部人員打聽過,這塊地現在建廠沒有問題,只要我們拿到建廠批文,後續建廠不是問題。”
宋知鳶搖頭,“拿到批文是一回事,後續還有許多驗收工作,政策一旦改變,任何一道環節都會異常困難,不是建廠就能建成。”
宋知鳶:“另外,你說的村民樂意,你做過調查嗎?”
宋千嶼眉頭微皺,“能進宋氏工作,他們自然樂意。”
宋知鳶:“我做了調查,留在清江上游的村民,大多都是較為年邁的老人,這些老人更希望保留清江原始自然的山水,不希望清江沿岸向重工業化發展。”
宋知鳶說着,就讓秘書給在場董事們分發村民們實名制填寫的調查問卷結果。
宋知鳶:“另外,這裏還有一份上游排污的造價,以及近些年環保政策逐年的收緊情況,我想在座各位應該都在關注環保問題,那麽政策會繼續收緊,我想這是默認的共識,那麽在這裏建廠并不是明智的決定。”
宋知鳶:“我們宋家所有系列産品全都主打綠色環保,我想不該在這件事情上亂了宋家的根基。”
宋千嶼沒想到宋知鳶這次竟然如此不給面子,一定要拒絕他的提議,忍不住反駁,“宋家現在只有兩塊地适合建廠,一塊這裏,一塊城郊,城郊那裏建廠更是代價巨大,水電不通,交通不便,不論是建廠還是招人都阻力重重,我們也要考慮投入産出比。”
宋知鳶繼續說道,“第一,城郊的地價便宜,是清江的三分之一,地也更廣,第二,政府有意在那裏發展工業園區,政策扶持,未來的路會更好走。”
宋千嶼搖頭,“政策說要傾斜和扶持,已經說了十年,那裏依舊是一片荒地。”
宋知鳶:“以前我們京市其他地方有更好的發展,但是如今,其他地方已經飽和,北郊這塊地,如今是香饽饽,早點進駐,不但迎合了政策,也能争取更好的利益。”
宋知鳶:“初期在建廠和人力會投入更多資金,但是這裏處理污染不需要那麽大的代價,後期投入會漸漸減少,一旦工業園區建成,這裏發展會更為迅速,而且,在這裏更貼合我們環保現代的企業發展理念。”
宋知鳶淡淡說道,“看的要遠。”
“現在大家都說說自己想法。”宋知鳶看向下首的人。
最靠近宋知鳶的一個眉目和善的老人鄭老張口了,一開口倒是聲若洪鐘,叫人信服,“我信小宋總說的,我們宋氏家大業大,初期投入不會讓我們傷筋動骨,何況地價便宜,節省的三分之二地價,用來建廠,是筆劃算生意,另外,咱們做生意的,确實根不能忘了,動清江水和土,跟斷當地人命脈有什麽區別,我看這些村民沒一個支持的。”
“大家都清楚,建廠怎麽回事,咱宋家環保是金字招牌,提宋家,那就是環保,別把自己的招牌砸了,這以後還怎麽安身立命?”
在場衆人議論紛紛,最後宋知鳶的提議以絕對優勢勝出。
宋千嶼臉色漸漸鐵青下來,本以為是他必贏的局面,他還拉攏了不少董事,沒想到這些人都是軟骨頭,一個堅持的都沒有。
鄭老瞧了眼沉不住氣的宋千嶼,“千嶼你也別沮喪,清江這地兒吧,我這老骨頭沒記錯的話,本來就不是公司的。”
說着,鄭老看着宋知鳶笑了笑,“是我們小宋總的私人財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