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張亦大給女友打完電話後,又想給表妹打個電話,電話裏總是嘟嘟的空聲,沒人接,他才反應過來已經是6點多,號碼是店裏的座機,人家肯定早下班了。
此時的李永樂哪怕接到電話也沒時間去見面,這幾天晚上生意太好了,她哪裏舍得放下不賺錢呀。
現在沒李龍幫着幹活,雖然東西都是事先拌好的直接油炸就行,可有時候突然來好幾撥客人擠一起了,就自己一人忙,還真是手忙腳亂的,幸虧有張末幫着打包收錢。
她記起來上輩子張末的姐姐挺能幹的,聽說和老公生氣跑來北京,自己在超市找了個促銷白酒的活,還拿過好幾種好白酒的贈品小樣讓張末拿去給她。
“哎,你姐是不是在老家閑着呢,要不讓你姐過來咱們這裏和我合夥幹這個,諾,就那家小門臉的,聽說賣小精品的老板不幹了要轉讓,我想接那房子。”
“那我得問問我姐,家裏還有個孩子呢,我爸不在了家裏還有點地就靠着我姐夫和她收種。”
“嗯,你先問問吧,現在都9月份了,你們北方地裏應該也沒啥活了,要是行的話就抓緊時間過來。”
這邊張末說要問問,哪知電話剛打過去提了一句這事。
張林在那邊就叫起來:“去呀,幹嘛不去,我把家裏安排好,後天就去!我跟你姐夫見天的吵架拌嘴且煩着呢,還正想着去你那裏躲幾天清閑。小豆包?媽看呗,反正她沒事不是伺候她那一院子花就是伺候小豆包呗。”
張林風風火火地跟家裏打了招呼,摟着兒子一頓猛烈親,“媽要去北京給你掙大錢去啦!還要去看小姨,給豆包買跟洋洋一樣的小汽車好不好?”
小豆包哪知道去北京啥意思,自動篩選只聽見小汽車,拍着手叫好,還催着媽媽趕緊去。
于是三天後李永樂和張林見到面,三個女人買了涼菜在李永樂的小屋裏吃飯聊天。
張林和張末很不一樣,雖然是姐倆聽說只差兩歲,可張林大概因為操勞田地裏的事,皮膚微黑有些糙,結婚生子有點早,看起來比張末大好些歲。
上輩子李永樂見到張林時是結婚後的事了,那時候她還有點看不上這個有點鄉土氣咋咋呼呼的好友姐姐。
怎麽說呢,同一個爸媽,張末像個土豆,白淨光滑看着就溫順;張林像個豆薯,極具自己的個性,渾身有種頑強野生的活力。
從她說話辦事,你就能看出是個爽利的人,越發襯托出張末在她姐姐面前那點子拘束。
Advertisement
李永樂暗自胡揣:難不成這排行老二的對老大的怯懦都是天生的?
“林姐,你就負責去新發地買材料那些,白天看着店。我下班後就能來店裏幫忙,咱們這村裏一般就下班後有生意,白天來買的人不多,我準備白天帶點涼拌涼皮啥的賣賣。”
“沒事,你要是上班忙,我就多幹點,你和張末都是好朋友,這打好的江山讓我白占便宜來了。”
“姐你晚上就知道了,這村裏也有人學我這樣賣這個,可味道沒我的好,所以咱們客流不用擔心,那家店我去問了,月底就能清出來,一個月一千塊房租,季付,咱們先幹着,要是後面生意不好不賺錢,那就不租了。”
其實租房是要和房東簽合同的,一簽就是一年是按季付,這間屋子小還破其實總被轉租,好在沒有轉租費,李永樂這樣說是為了寬張林的心。
李永樂說的店只有8平米大小,是人家把院牆摳了個洞從裏面搭的一個廂房,沒水沒裝修,也只能租給賣衣服鞋子的那些。
她準備把牆刷刷大白顯得新點,再去舊貨攤子買兩張桌子幾個塑料凳子,當着門口把油鍋煤氣罐玻璃櫃那些一放就能成事了。
再批發些不鏽鋼淺盤子,套上塑料袋裝食物,這樣人家要是想坐在店裏吃也行,還不用洗碗了。
回頭天冷了,就在小店裏支個煤爐子取暖,牆上還留着一個上任挖的排煙洞呢。
李永樂帶着張林去新發地常進貨的那幾家看看,然後叮囑她:咱們買的肉一樣要新鮮,油也要用好油,這吃的要是舍不得用好材料,人家吃一次不對味下次就不回來了。
兩人要買好幾十斤的東西坐公交回去,李永樂嫌太重,這回是直接把自己那便宜行李箱貢獻出來。
“就用箱子裝,來回衛生點也好搬運。”
本來準備月底開業的,那家賣精品的老板找到她:生意不好想這兩天就結束。
這等于提前半個多月,人家又主動說只要李永樂補給他半個月房租,這樣兩人都得利。
李永樂也想早點開店,不然這秋天刮風一下雨就沒辦法做生意了。
于是幹脆直接講好第二天一個搬,一個立即給錢。
李永樂買來膩子粉加上水調勻了,把報紙帽和刮刀遞給張林,一手刮刀一手用硬紙片端起一坨膩子泥,開始往牆上抹。
這牆體坑坑窪窪,之前精品店擺的玻璃櫃倒是看不出來,可一搬開真是影響視覺。
張家姐妹兩驚嘆李永樂能幹,竟然連瓦匠活都會。
“家傳,家傳的本事。”
村裏農閑時候經常有蓋房修院牆的,小時候的李永樂就喜歡跟村裏小夥伴蹲在那裏看稀奇。
老家的房子不管樓房還是平房,都是房主自己或者請本村的瓦匠們來建。
從開始的挖地基,拉線定位,混拌水泥,篩砂石…一塊塊的紅磚被瓦刀抹上厚厚一層沙泥,四個邊被瓦刀蹭蹭地削成梯形,穩穩地放在棉線拉好的牆體上,還要彎腰左右瞄準再用刀背輕輕敲實了……
這些在孩子們眼裏既神奇又好玩,建房過程全程蹲着那裏端着飯碗觀看,自然耳熟目染的都懂點。
最期待的莫過于上梁,叔叔大伯們擡着巨大的整根木頭,喊着號子爬上屋脊上梁,邊喊着吉祥話邊一把把地抛灑着糖塊……
鞭炮聲裏,婦女兒童們歡叫着,随着主家撒糖的虛晃動作,左右撲通地滿地搶着糖果。
而這就是孩子們天天蹲守的最終目的。
搶完糖果還有鋪氈子疊碼屋瓦的活,可惜監工的小觀衆們得到自己想要的,再也不來了。
只有幾個懵懂的孩童傻乎乎地在那裏等着,期盼着再次下糖果雨。
兩人加班到晚上十一點多才抹完泥,張末過來接她姐姐,一起幫着把卷簾門拉上。
笑着說:“這下好了,咱們後天就能開業了。要不要買點鞭炮啥的?”
李永樂疲憊地說:“咱們不過從露天的換了個帶屋頂的,別費這事了直接開吧。我在打印店那裏定做了個海報門頭,明天下班回來我們把店裏布置下,挂點氣球裝飾店氣氛吧。”
第三天,“誰信一盤油炸底”開業了,橙紅的印刷海報門頭讓人在三十米外就能望見。
門口貼的兩張合起來的A4紙上寫着“開業大酬賓,買二十送五元,買三十送十元!”
一眼能看見牆上挂着好幾簇的三只拼成米奇頭的紅氣球,一條繞成心形的三色燈帶條挂在正對門的牆面上,小燈泡一直閃呀閃的。
“這店名有點別致哦,老板娘這店名你怎麽想起來這樣起得?”
“啊借用古詩的,我哪能這麽有才呢。今天想來點什麽有優惠哦。”
小店的房東姓曹是個開貨車的,一身衣裳總是不穿好顯得邋裏邋遢的,他站在門口眼睛滴溜溜地轉,說:“喲,今兒生意不錯啊,忙不過來吧,我讓你嬸子來給你們幫忙吧。”
張林開玩笑地說:“那怎麽行呢,咱這都是小本生意沒工資給開支哦。”
“哎要啥工資呀,我不是你們房東嘛,照應着點應該的。”曹房東笑的一臉真誠。
李永樂抽空看了看他,到底沒說什麽。
沒兩天,李永樂發現曹房東的老婆總來店裏晃悠,不是看看這就是瞅瞅那的,還搭讪跟張林說話。
張林不愛跟人說自己的私事,就嗯嗯啊啊敷衍。
見桌上有人吃完涼皮的空盤沒來得及收,曹房東老婆伸手就要收,冷不防旁邊有個人搶拿!
她愕然地轉過身去看。
李永樂笑着道:“哪用着嬸子幫忙哦,您快回去溜溜彎吧,我們這地兒小又是熱油的別把您衣裳蹭到了。”
曹房東老婆故作爽氣地說,“甭客氣,嬸子在家閑着也是閑着,給你們幫忙還能打發點時間。”
李永樂不做聲只顧忙自己的,曹房東老婆見沒個人搭理她,又站着看了一會熱鬧,這才轉身回去。
等稍微忙閑點,李永樂給張林說:“林姐,要是房東老婆來幫忙,千萬別讓她搭手,我怕她們想幫忙是假想學會了咱們的味道,自己把店直接拿去開,吃現成飯倒是真的!”
張林瞪大眼睛,一臉不敢置信,“不能吧,這北京人還能看上咱這小買賣?”
“怎麽不能呢,這是村裏,村裏,再說誰會嫌棄錢多燙手的?咱們笑臉相迎就是不讓她插手幫忙就是了,防着點總是沒錯的。”
張末說:“你等着吧,我姐可精了,從沒人能在我姐身上找到過便宜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