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舊事重提(02)
汪小山站在一邊看了場免費的戲。
直到那個女人落荒而逃,她才看了身邊男人一眼——男人緊繃的下颌線出賣了他的心情。
回到房間,蔣東川一改剛才喝酒像小貓舔水那樣斯文的模樣,日本酒度數不高但也一杯杯灌下去,吓得李華他們一愣一愣。
“你剛才出去對我們蔣隊做了什麽了?”井翔傳李華的話問汪小山。
汪小山擠了擠眼睛,然後拿出手機,把除了蔣東川外的三人拉到同一個微信群群裏。
【汪小山:剛才在外面遇見了個女人,好像是他熟人,兩個人碰撞了幾次,就成這樣了。】
【李華:???碰撞??】
【汪小山:就是吵了幾句,不過是蔣東川單方面壓制,那個女的吓得連話都不敢說。她本來在這兒幹服務員,結果蔣東川逼她辭職。】
【井翔:蔣隊逼人辭職?感覺他不是這麽咄咄逼人的人啊。】
【汪小山:剛才你是沒看見,這人臉色差到差點把那女的吓哭,我在邊上屁都不敢放,害怕聽多了被滅口。】
【李華:是不是前女友之類的啊,老二你不是以前是蔣隊的老師嗎,知不知道內幕?】
【井翔:據我所知蔣隊還是單身,上學期間也沒女朋友,工作以後就一直在緝毒一線更不可能了。】
【汪小山:八成是雲南那邊帶過來的孽債,我看那女的長相挺東南亞的。】
【方家榮:別猜了,怎麽說也是人家的私事,跟我們沒關系。】
蔣東川注意到桌上的四個人從某刻開始就全都抱着手機開始聚精會神地聊天,但是他沒說什麽,還是喝自己的酒。
散場的時候,李華偷偷把單子拿過來看了看——酒竟然比飯前要貴好幾倍,一頓飯吃了他一個月的工資。
Advertisement
蔣東川刷卡的時候眉頭也沒皺。
幾個人最後叫了個代駕,折騰兩趟才把五個人外加一個小綿羊運了回去。
接下來的幾天緊鑼密鼓地交接材料,證據整理完畢後全都移送到了蕪城中法,汪小山他們終于可以松一口氣——因為那些人不來警察局鬧,改去中法門口靜坐了。氣得那邊接待處的處長天天跟蔣東川打電話,剛開始他還接起來敷衍幾句,後來直接只要看到是中法辦公室的電話就讓井翔替他接,開會出任務生病接孩子,什麽理由都用遍了。
“恭喜蔣隊成功登上中法黑名單。”李華拍拍手。
汪小山在沙發上翻了個身:“咱們全市警隊都在中法的黑名單上,不差他一個。”
“鈴鈴鈴——”
井翔攤手:“每早十點,中法的電話比挂鐘還準時。”
他看了眼辦公室裏,蔣東川朝他擺了擺手,他嘆了口氣,接起來——十秒鐘後,他捂着話筒朝辦公室裏喊:“蔣隊,南信路派出所的電話!”
蔣東川接起電話,和對面人說了幾句,表情有點凝重。随後他挂了電話走出來。
“南信路派出所那邊說要轉過來一個案子,李華你和他們那邊的人對接一下。”男人拉了個凳子坐下。
方家榮探了探頭:“是不是一個女孩的虐殺案?”
蔣東川看向他:“你怎麽知道?”
方家榮猜對了,幹脆湊過來:“我家就在南信路上,和那邊派出所的人還算數,前一陣子這案子還挺轟動的。一個十四歲的女孩的屍體被發現扔在荒地裏,經過檢驗身上有多處傷痕,下體也有撕裂傷,死狀挺慘烈。”他撓了撓頭,“我記得這個案子當時鎖定了一個嫌疑人,是個住在南信新村的男人,平時在附近的印刷廠打工,離過婚,深居簡出,性功能有障礙。不過因為一直找不到證據所以案子就一直拖着。”
他問:“怎麽要轉到咱們這兒來?”
“蔣隊,資料發過來了。”李華快速打印了五份,分給每個人。
“這是這個案子的大致資料。”蔣東川一邊看一邊說,“就像師傅剛才說的,這個案子本來是他們派出所那邊負責,不過就在昨天晚上,他們又在附近發現了一具女屍。”
資料的第二頁是屍體照片。
“手腳有捆綁痕跡,嘴角撕裂,身上多處瘀痕,下身也有撕裂傷痕。”汪小山擡頭,“和那個案子的屍體表現很相像。”
蔣東川點點頭:“上次案子鎖定嫌疑人後,那邊派出所的民警一直監視着嫌疑人每天的動向,可以證明這個案子并不是那個嫌疑人做的。他們認為自己可能盯錯了人,而且這個案子也轉成連環案交給我們處理。”
第三頁是那個嫌疑人的資料。
楊貴,男性,四十二歲,家住南信新村五十六號,和妻子兩個人住,沒有孩子。他白天在印刷廠做工人,晚上回家,生活規律,性格內向。在第一個被害人遇害的那天他請假在家沒有去上班,所以被鎖定為犯罪嫌疑人。且在後面的調查中警察發現,這個叫楊貴的男人有性功能障礙,生殖器官不能勃-起,因此綜合女孩的傷口情況,将他鎖定為了第一嫌疑人。
“第二名死者的死狀和第一名這麽像,同一個兇手的可能性很大。”井翔說。
“有沒有可能性不是我們說的。”蔣東川轉頭說,“通知法醫去派出所領屍體,技術員跟我們去現場。”
南信新村位于玟中區的邊緣,再往西和隔壁市就隔一條高速公路。而南信新村的居民大多都是一直住在那兒的農民,這些年也有不少外地來的打工的人圖房租便宜在那裏租房子,慢慢地就形成了一片外地打工者的聚集地,人口流動性很強,人員素質也參差不齊。
“我都快忘了咱們區還有這麽一片地兒啊。”汪小山看着窗外,感嘆,“這兩年一直創城創得我都快神經麻木了......就這麽一片地在,蕪城永遠也別向創出那個文明城。”
“蕪城雖然是省會,但招商引資一直做得不好,這裏又太偏,投資商都不願來。”井翔下車,環顧四周,“不過換個方面想,如果真的開發了,那這些外地來的又買不起房子的不就沒有這麽一塊‘世外桃源’了嗎?”
“所以最後的結論是——”汪小山也下了車,“有一個合理的城市規劃是多麽重要。”她打了個響指,“gogogo!”
南信路派出所的劉所長和南信新村街道辦事處的馬書記早就等在了村口,看見他們的車,快步走上來。
蔣東川戴着墨鏡走在最前面,分別和劉所長還有馬書記握了握手:“我是二隊的蔣東川,後面是我的同事。”
“各位好,各位好。”馬書記點了點頭,“這一路過來也挺遠的吧,要不先去辦公室喝口水解解乏?也好跟你們說說案情。”
“不用了。”蔣東川直接回絕,“案子我們在路上已經大體了解,麻煩您找人帶我們直接去現場就好。”
馬書記愣了愣:“好好,那就跟我過來吧。”
路上一邊走,馬書記一邊介紹南信新村的情況。
“這一片你們現在看過去,平房基本都是原來的那些居民,剩下的二層三層小樓,就都是外來務工人員住的,兩邊加起來大概三千多人,原居民五百多,剩下都是外地打工的。”他說,“平時這邊人口流動性很大,每天來來往往進進出出的人不少,我們街道辦這邊也不太好做統計工作,基本是每個月統計一次。”
“昨天晚上屍體是誰發現的?”蔣東川問。
“是一個晚上下班回家的工人,路過這片荒地的時候尿急,找地方小便的時候發現的。我們接到報警的時間是晚上的九點十三分,具體口供我都發給你們那兒的一個叫李華的人了。”劉所長說。
大約走了不到十分鐘,就到了他們口中兩次發生命案的荒地旁。
本來汪小山還以為只是一小片,沒想到這片荒地的面積非常大,粗略看得有兩三畝。
“這裏以前是玉米地,後來村子裏的壯年都去工廠打工,地沒人種,就荒廢了。”劉所長指指荒地的東南角,“第一具屍體就是從那邊發現的,距離馬路邊有二十多米的距離。”他又指了指前方不遠處,“第二具屍體比較靠外,距離馬路也只有兩三米左右。所以被那個工人一下子就發現了。”
屍體發現的周圍還拉着警戒線,一個警察站在那裏守着,看見劉所長帶着一群人烏央烏央過來,他也向側面撤了一步,擡起警戒讓提着工具箱的老唐和技術員進去。
“謝謝你們。”蔣東川在即将靠近警戒線的時候停下了步子,轉頭看向趙所長和馬書記,“如果有需要向你們了解情況的,我們會和你們聯系。”
兩人一聽就知道他是在請他們二位離開。
馬書記和他再次握手:“這個案子就交給你們了,有什麽需要我們幫忙的盡管開口。”他低頭看了看表,“這樣十二點的時候咱們回村裏吃飯?”
“不用了。”蔣東川再次回絕,“給我們叫個盒飯就可以。”
作者有話要說: 剛剛到家,趕快爬上來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