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意外的柳暗花明
已是臨近年節的時期,姜棄和喬靈都不打算再奔波了,準備留在邙城過年。只是這些時日因為尋家的事情,喬靈心情比較低落,也沒了折騰的興致。
姜棄不知道從哪裏偷了一壇好酒,正喝得開心。喬靈呆着正心煩,便纏着姜棄要酒喝。姜棄揉了揉她的腦袋,扔給她了個小銀塊,說道:“自己去買糖水喝啊。”
“別把我當小孩子哄,我可是你媳婦。”
姜棄險些笑嗆了,掃量了一下喬靈道:“倒是真的長高了不少,去年你還和小四差不多高呢。”
喬靈扯了扯衣袖道:“是啊,弄得我最近都不敢買衣服,沒兩個月就穿不得了。”
姜棄在懷裏又摸出了一錠銀子塞給喬靈,笑道:“快過年了,拿去給你自己買兩身衣裳,再買些喜歡的首飾,算是我送你的了,可別又省着銀子不花啊。”
喬靈面對銀子是來者不拒,好生揣進了自己的袖子裏,面上也露出了些笑容,“姜棄,要是以後我真找到了我的家人,我訛你的這些銀子就還給你。”
“你也知道是訛的?”姜棄笑道,“行啦,出去玩兒吧,省的悶着了。”
喬靈偷喝了姜棄的一口酒,這才樂颠颠地跑出去了。她去成衣店看了看,買了身鵝黃配翠綠的衣裳,後來又去首飾店瞧,買了幾個可愛的紅果朱簪。
回來之後喬靈換上新衣裳給姜棄看,姜棄哈哈笑個不停,直說她像個頂花帶刺的大黃瓜,郁悶地喬靈掐了他好幾把。
把玩着朱簪,喬靈卻是靈機一動,對姜棄道:“你說……當初搶了我東西的那個人,肯定要拿那些東西去當了換錢銀吧?”
姜棄感興趣地看向喬靈,鼓勵她繼續說下去。
“如果順着當鋪找到那個人,我也就知道我當初到底是在哪裏醒來的了。”
“你可還記得身上東西的具體樣子?”
喬靈點頭:“我剛才就想這事呢,我帶的镯子和金玉項圈沒什麽特點,但是當時我頭上的發簪樣子很獨特的,是那種粉色的玉石雕成的牡丹花,挺大的一朵,下面是金絲線綴着的幾只小蝴蝶,還有個簪花是翠玉雕刻的葉子上面襯着三朵金色的小花。”
姜棄坐起身來笑道:“去問店小二要紙筆來,你能畫出來最好。”
喬靈立刻去尋了紙筆,接連畫了好幾張,才畫了個滿意的。她把畫紙遞給姜棄,又覺得還有些地方還沒想細致,便問:“萬一那人是在山下附近的縣城裏當了東西,咱們在邙城可怎麽找啊?”
“這倒是沒關系,如果你身上戴的是真正的好物件,便是在縣城裏當了,最後也會送到郡城來,若不然他們怎麽賺錢呢?”姜棄收好畫紙,對喬靈道:“明天咱們就去首飾鋪和當鋪瞧瞧,沒準兒就能碰見。”
第二天,姜棄借用了朝廷給他的僞裝身份,假裝官差去各個當鋪詢問,這麽走了半天,還真給他查到了消息。一家當鋪的朝奉記得那個芙蓉石制成的牡丹花簪,因為是死當,所以他轉賣給了邙城最大的首飾鋪。不過當這個簪子給他的人,卻是路過的商旅,當鋪的朝奉并不知道對方的來歷。
姜棄回客棧告訴了喬靈這個消息,喬靈略有些失落,卻還是對姜棄道:“我想去那家首飾鋪看看,不管如何那簪子好歹是我的東西,如果可以我想贖回來。”
吃完中飯稍作休息,兩人就去了首飾鋪。因臨近年節,鋪子裏挑選首飾的人很多,熙熙攘攘的。
姜棄問店裏的夥計道:“你們這裏可有芙蓉石制成的牡丹花簪?”
“哎呦,小郎君問的可真巧,店裏就有那麽一只!”
店夥計去裏面拿了個盒子出來,小心翼翼地打開來放在了喬靈的面前。喬靈激動地握住姜棄的手,連連點頭,夥計瞧見喬靈的表情立刻笑道:“小娘子,這可是我們店裏最好的花簪了,這麽大塊的芙蓉石可金貴着呢,小娘子再看這雕工,多栩栩如生啊……”
“多少錢?”喬靈直接打斷了夥計的話。
“這個要十兩金。”
“啊~啊——”喬靈嘟嘴,不樂意望向那夥計。
姜棄拿起簪子插在了喬靈的發髻上,笑道:“行啦,我買給你。”
喬靈笑了一下,卻是對姜棄道:“我不是嫌它貴,我是在想當初我身上的那些東西得值多少箱金子呀!”
姜棄敲了一下喬靈的額頭,笑道:“你這個小財迷!”
姜棄拿了玉佩去取金子,喬靈戴着花簪拿着銅鏡照着玩。這時一旁的婦人扭頭瞧見了喬靈,笑着對身邊的老夫人道:“娘親您瞧,這小娘子的簪子可好看?”
喬靈聽見了扭頭望向了這兩人,見那婦人正笑着看她的簪子,喬靈嘟嘴護住她的花簪道:“這個我要買啦,我相公已經去取金子了。”
婦人見喬靈的模樣可愛,和善地笑道:“小娘子莫惱,我是瞧着你漂亮!”
這時,在婦人身後的老夫人卻是驚訝地望着喬靈喊:“阿、阿……錦?阿錦?”
“啊?”喬靈懵了,“老夫人您說什麽?”
這時姜棄取了錢銀回來,進門就見到一個老夫人走過來抓住了喬靈的手,正對着喬靈仔細打量。
老夫人滿目驚喜地說道:“哎呀,這俊俏的模樣,和阿錦一模一樣,小娘子,你是阿錦的什麽人啊?”
喬靈這才回過神兒來,連忙問道:“您是說您見過和我很像的人?”
“可不就是,看看你,和阿錦的模樣分毫不差的。”老夫人抹了一把喬靈的臉,“阿錦是你娘親嗎?”
“呃?”
姜棄這時才上前來,禮貌地笑道:“老夫人您有所不知,這是我娘子,她前些年被人販子賣到了安原郡去,一直找不到自己的家人,因為年紀小,只記得自己原來是固溫郡的人。此次我們來固溫郡就是想要尋找她的親人。您若是認識她的家人那就太好了。”
老夫人一臉憐愛地看着喬靈,連忙道:“小娘子和小郎君若是方便就去我那裏坐坐,這事兒啊,在這兒也說不清楚。”
喬靈和姜棄自是沒有不答應的,姜棄把錢給了夥計,然後就跟着老夫人和那婦人一起回了府。老夫人夫家姓于,家裏是祖孫三輩都是生意人,也算得上是邙城的富戶了。于老爺子見到喬靈的時候也是一驚,捧着喬靈的臉道:“這是阿錦的孩子嗎?長得可真像!”
老夫人連忙和于老爺子說了喬靈的情況,于老爺子啐了一口:“那些挨千刀的人販子,哎呦,我可憐的小娘子……”
喬靈很激動,這家人顯然和她的家人很熟悉,那個叫做阿錦的可能就是她家裏的長輩。她這就要找到家啦!
姜棄見老兩口都很感嘆,又見喬靈有些着急,便率先開口問道:“不知您說的那位阿錦前輩,是住在哪裏的?”
“我只知道她原來住在倉颉山上,現在她……唉,只怕是不在了。”
喬靈頓時失落極了,難不成又是沒了線索?
姜棄道:“我娘子是在倉颉山附近被拐賣的,您可知道那位阿錦前輩是住在倉颉山的哪裏嗎?”
老夫人搖頭道:“我只聽阿錦說是在山上,具體是哪裏我也不太清楚。”
于老爺子說道:“我們遇見錦姑娘的時候,才剛成親沒多久,我們兩個在城東開了家小食鋪子,錦姑娘喜歡吃我這廚藝,每次下山都會過來。一般她也就在城裏呆上三兩天,據說是家裏的兄長管的嚴。”
“其實哪有富貴人家的姑娘四處亂跑的?”老夫人笑道,“阿錦還總是與我抱怨她兄長管的多,總是把她抓回去。也不瞧瞧她,三五個月就偷溜出來一次!”
于老爺子又道:“本來錦姑娘就是一個我們喜歡的食客,可是後來卻成了我們家救命恩人。”
“是我懷孕的時候不小心摔了一跤,醫館的大夫都說母子不保了,卻是正好碰見阿錦下了山。她醫術高明,硬是把我們母子從閻王殿裏拉了回來。這恩情啊,我一輩子都忘不了。”
“那後來呢?”喬靈急切地問。
“其實關于阿錦的事,我們知道的也不多。”老夫人道,“那時候世道正亂着,各路的皇子、王爺還有起義軍都打成了一團,阿錦性子太活潑,總是喜歡四處跑,一年偶爾才會來邙城幾次。”
“後來有幾次她帶了一位公子過來。”于老爺子說道,“許是她的心上人,樣貌也挺英俊的,兩人感情可好了。那公子姓蔣,叫什麽來着?”于老爺子看向老夫人。
“叫蔣旭的,聽說還做過官的呢。”老夫人笑道,“蔣公子一點架子也沒有,特別喜歡笑,兩人在一起啊,真是一對兒璧人。”
這下子別說喬靈傻了,就連姜棄都有些傻了。喬靈早就覺得阿錦這個名字怎麽那麽熟,再聽到蔣旭,她終于是想到了。倉颉山,阿錦,蔣旭……我去,這是她親戚啊!
老夫人沒瞧見他們兩個的表情,還繼續道:“後來兩人一起去了帝都,那是我最後一次看見阿錦了。”
于老爺子道:“我記得他們走了沒多久,怡華姑娘好像打聽了一句,也跟着去帝都了。”
“怡華?”喬靈和姜棄異口同聲。
“忘記和你們說了,那位怡華姑娘和阿錦是好友,約莫也是住在倉颉山上的,兩人有時還一起下山來。後來阿錦回來,我還打聽過,說是怡華姑娘去安原郡了,也不知道她現在在哪兒。”
完了,這下子是千真萬确了,她真跟那個青衣蔣旭有關系,那人可能是她爹?又或者是她爺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