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章節
你師傅師娘惦念。”
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了,再不靠譜也得抓住它,抓住還有一絲希望,放棄就只能等死。
林绛軒狠狠心,“我知道了,我師兄對婆婆是誠心恭謹的,還請您一路多關照他些,他,他的身體實在是不适合再和人動手了。”
田園生活
送走了令狐沖和那位看着實在不像婆婆的婆婆,林绛軒心中茫然,自己要去哪裏呢?
回頭去追華山派的諸人?搖搖頭,還是算了吧,雖然令狐沖囑咐他趕快去追師傅師娘,日後多照顧小師妹,可是沒有了大師兄的華山派對他來說是避之唯恐不及的。
細算下來,就是覺得有些對不住岳靈珊,不過感情的事情真的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就像他明知不會有任何回報,還非要對令狐沖好一樣。
那位婆婆好像看透了他的心思,在草棚裏告訴他,如果信不過華山派,不願回去的話,河北境內的平定州應該是個不錯的藏身之處,那裏距日月神教的總壇黑木崖很近,一般的武林人物都不會去那裏,只要他隐身得好,不要招惹了本地的日月教教衆,就不會有什麽大危險。
那就去平定州吧,他這麽個四體不勤五谷不分,連火都生不起來的人,藏身在深山老林中肯定是很不現實的。
下了五霸崗,辨明方向,一路向北,沿途不停地變換裝束,一時是長袍方巾的書生;一時是短衫草鞋,挑兩個大筐的農夫;後來走得累了,幹脆花錢向一家農戶買了一輛驢車,自己戴個大鬥笠靠在車上的兩大捆稻草上,揮鞭趕驢行進。
這一日走在田野之中,看着天地廣闊,聞着稻香撲鼻,心情平緩寧靜,這裏已經是平定州城的郊外,遠遠地都可以看到城牆,林绛軒很是安心,諒岳不群絕不敢頂着華山掌門的身份追來這裏。
自己一路換裝,那些觊觎林家‘辟邪劍譜’的人就更沒有可能知道自己的行蹤了。
果然安全就是硬道理,現在除了不時還要惦念起令狐沖,受些相思之苦,其它就沒什麽大擔心的,渾身上下自在多了。
要怎麽樣不露痕跡,自自然然地進平定州城找個地方常住還是個難題。
林绛軒先在城外找了家農戶借宿,聲稱自己是來投親的,趕着驢車不方便進城,準備就在城外住一晚,明早再進城去找親戚。
第二日一早,把驢車寄存在借宿的農家,自己背着包裹溜溜達達地就進了平定城。在城裏轉了一大圈,大為滿意,這裏雖然不及洛陽那樣的大市鎮,但也差不到哪兒去。
Advertisement
街道整齊繁華,商鋪林立,行人熙熙攘攘,林绛軒看得暗暗點頭,這地方想買什麽都有,很适合他住啊。
現在的小林同學是不缺錢的,他本來就有舊主留下的一包裹財物,去洛陽轉了一圈,外祖父母憐他孤苦,走時又特意給他帶了不少花用。
去平定城中轉悠幾日,發現要買個合意的住處還不是說有就有的,古代沒什麽房地産業,一般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每家都有人住,要買好的宅院,得等人家全家搬走才行,這種機會可遇不可求,再不然就是自己蓋。
問題是林绛軒能看上的地方都滿滿騰騰的,沒空地給他蓋房子。
折騰了數日無果之後,靈機一動,自己可真傻,不一定非要住在城裏面啊,這幾天借宿的那個農家就很不錯,離城很近,站在他們家田裏都能看見平定州的城門,要進城買東西十分方便。
于是轉而去和那戶農家商量,說自己尋親未果,老家也沒有其它親人,看這裏民風淳樸,百姓富庶,就決定在此處定居了。
農家姓何,有一個老婦,伴着女兒女婿,和兩個小外孫同住,為人樸實厚道,何大嬸看林绛軒一個年輕漂亮的後生,路途遙遙地前來投親,找了數日卻都沒有找到,同情心大起,把他當自家大侄兒一樣照顧。
由大嬸的兒子栓柱大哥出面,幫林绛軒花錢在隔壁買了一小塊地,請村裏年青人來幫忙蓋了幾間瓦房,圍個籬笆小院,門前還有塊空地就種些花草菜蔬。
費了數日的功夫,收拾好了一看,還真有一派歸隐田園的閑适之意,心裏有些好笑,做個匾額‘東籬林隐’挂在堂屋中,心道就先在這裏住下吧。
林绛軒洗衣打掃還湊合能做,可實在不會燒飯,這鄉下的柴火大竈他也不會用,只得又央何家大嬸在村子中幫他尋個幫忙的,每日來給他做飯灑掃,他付月錢。
何家大嬸最後找來了自己的一個外甥女,年方十三,是個伶俐能幹的鄉下姑娘,就住在隔壁村裏,肌膚微黑,人倒不醜,林绛軒暗地裏叫她黑裏俏,當面就稱小繡姑娘。
小繡姑娘做得一手農家好飯,洗衣掃地也麻利,每月只收五十錢,林绛軒不好意思,每月給她一百,被何家大嬸私下抱怨他不會過日子,帶來的那點錢還不好好存着,等有合适的田地買上幾畝,有了家底才好娶媳婦。
林绛軒笑,說這錢是付給您外甥女的,肥水不流外人田,您就別替我心疼了。
小繡幹他這點活兒很是輕松,又掙得一份豐厚外快貼補家用,十分高興,每天勤勤懇懇,做得很是認真賣力,就是林绛軒每次一和她說話,她就要臉紅,扭扭捏捏的手腳沒處放,林绛軒就不敢和她多說什麽了,只怕又惹來不必要的桃花債,現在可委實沒這方面的心情。
閑居了月餘,每天除了在自己的小籬笆院子裏練練功夫就沒有其它事做,無聊之下,突發奇想,去城中的書肆之中,搬回了一驢車各種書籍,差點把書肆中一半的書都買了去,老板樂得合不攏嘴,送他筆墨紙硯一套。
回到家中閉門速成了幾天毛筆字之後,就在自己的小院中辦起了私塾,收徒授課,不過自知之明還是有的,聲明只教學生識字讀詩,要學高深學問,想考功名的,就請另尋名師了。
不過林绛軒這裏有個好處,每日授課半天,不收束修,附近農家的孩子誰愛來就來,還免費提供紙筆。
這下子沒過幾天,林绛軒的籬笆小院就熱鬧起來,農戶家的孩子還真很少有人指望他們當秀才考功名的,主要是供不起,現在有個不用花錢的地方教認字,何樂而不為。
于是乎,家裏但凡有年紀小,還不能幫忙做農活的孩子,一個個都被爹娘拎着耳朵送了來,小林同學的稱呼也一下從林小子,大侄兒之類的升級成了小林先生。
教書育人,這樣的人生才有意義嘛,每天打來殺去,舞刀弄劍,逞強淩弱的有什麽意思!林绛軒在心裏暗暗點頭,只是,只是還是有那麽一塊地方,空空的沒有着落……唉,等到農忙的時候就給這些孩子們放個把月的假,自己悄悄去打聽打聽大師兄的消息,只盼那婆婆真有本事能治好他。
……
“小繡,小繡,今天二狗兒和墩子的娘回娘家去了,家裏沒吃的,就留在咱們這裏吃飯,你多燒一點。”林绛軒從他授課的大堂屋轉出來,走到廚房門前和小繡姑娘說話。
小繡正在淘米,聽他這麽說就答應一聲,轉身又加了一碗米,“那我再加個菜吧,昨天老黃家的嫂子給您送了幾個新鮮雞蛋來,我去摘點鮮韭菜來炒一炒。”
林绛軒道,“好啊,我去摘,現在那幫小家夥正在練字,我反正也沒什麽事。”
去到門前的地裏,割了兩把韭菜,一回頭,就見一個高瘦的男子站在自己籬笆院門前,趕過去問道,“你有什麽事?”
男子轉過頭來,林绛軒不由一愣,這人的長相看不出歲數,膚色白皙,細膩得像女子一樣,眉目如畫,竟是十分的好看,只是略嫌陰柔,離近了看,衣飾也很華貴,不像是普通人,在農舍旁忽然出現這麽個人物,實在有些突兀。
男子看到林绛軒的面貌也微微一愣,“我去後面山谷裏采藥,路過這裏,看到這門前的花草種得有些特別就過來看看,這都是什麽人種的?”說着一指林绛軒的那一小塊菜地兼花園。
交友
林绛軒前些日子去後面的一個山谷中游玩,發現山坳裏生了幾株很高大的黃花,幾有一人多高,色澤豔麗,花朵有些像扶桑花,碩大且有香味。
覺得很是眼熟,圍着轉了幾圈,終于想起,這種花叫金蓉花也叫金花葵,他以前和同學去植物園參觀時見過。
據說是明朝憲武成化年間就有記載了的,做植物普查時沒有找到,一度以為已經滅絕了,後來有人偶在河北省境內發現,還被争相報道過。
這種金花葵不但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