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蘇妧沒有再過問武珝的事情,武珝的生命軌跡早已發生改變, 她不需要幹預太多。

但太上皇李淵如今病重, 蘇妧不記得李淵是什麽時候去世的, 但她知道李淵去世後,武士彠也因為悲痛過度, 回府後就一病不起,也去世了。

楊氏手腕再高,也是一個女子, 武士彠去世後, 她的日子也并不好過。

蘇妧回去之後想了想, 覺得又不見得楊氏的日子會有多難過,都不是省油的燈。如今武珝快到說親的年齡, 說不準會有什麽變數。

可她想那麽多這些尚未發生的事情做什麽?她的太子殿下如今正為藥商的事情煩惱, 說要從房玄齡那邊突破, 蘇妧好些日子沒入過別人的夢境了, 如今想起入夢這個技能,還覺得有點陌生。

她打算重新練習一下, 去看完房玄齡的夢境, 她也該要去看看李泰那個胖小子最近到底在忙些什麽了。

蘇妧一邊想着, 一邊閉上了雙眼。

回長安之後,太子殿下很忙,朝堂上許多事情并不是不想告訴蘇妧, 大概是太子殿下覺得在洛陽的時候可把太子妃累壞了,十分心疼。更何況如今回到長安, 蘇妧是一個後宮女子,他尚且還需要有人指點迷津,這些事情與蘇妧說,她大概也是幹着急,幫不上忙。

于是,太子殿下說起朝堂之事時,總是輕描淡寫。

蘇妧到了房玄齡的夢境,蘇妧發現房玄齡是個特別有見識的人,他十分淡定,即使在夢中,許多事情毫無邏輯,他竟也不慌不忙不覺得突兀。問他點什麽事情,他又十分有禮,進退有度。

蘇妧在房玄齡的夢境轉了一圈,最後值得出一個結論,像房玄齡這樣人,大概是最适合當情報人員的,真是在他的夢裏什麽敏感的事情都問不出來。

自從蘇妧會入夢以來,除了李泰,房玄齡是第二個她提到的鐵板了。

敏感的事情問不出來,但是最近朝堂上的局勢蘇妧除了從太子殿下那裏聽說,也從房玄齡這邊的角度了解了一下。

總體上,跟李承乾說的區別并不大,太子殿下一席話激起千重浪,該跳腳的跳腳,該反對的反對,願意舉手贊成李承乾建議的,大概就是那些真的是出身寒門并無多少根基的大臣,也有像是禦史中丞方易文那樣的純臣願意抛棄偏見,但極少……

巴拉巴拉,蘇妧在房玄齡的夢中聽到的都是這些反對的、贊成的和中立的在大朝會上是如何吵架。

蘇妧離開房玄齡的夢前,忽然幻化出一個李世民的模樣來。

Advertisement

“這一趟太子去洛陽,穩重了許多。他提議将藥商此次的建議記錄在冊的提議雖然頗不成體統,但商賈之家出身的人,若是能與世家子弟一般的真才實學,優先錄取他們又如何呢?畢竟,本就沒有多少底蘊之人,若是能得與世家子弟一較高下,不是能力特別出衆便是運氣特別好,不管是前者還是後者,對大唐都并無人和壞處,玄齡你說是嗎?”

可惜房玄齡沒能再夢下去,真是造孽,他正想跟聖人說話,忽然就不知道從哪兒冒出來的洪水,他在被洪水淹沒的前一刻被吓醒。

“房少師,其實商賈之家,若是他們的子弟能達到與世家子弟一樣的高度,那麽想必不是極為聰明的,便是極為幸運勤奮的,既然他們的父輩曾為大唐鞠躬盡瘁,為何不能将我所說的建議采納。若是旁人不服,可以,他們大可也像藥商曾為洛陽百姓所做的那樣,為大唐百姓器做些犧牲,到時候自然便有了與我談論這個問題的資格。至于如今,他們有什麽理由反對呢?”

房玄齡的耳邊,好像又響起了在東宮之時,李承乾與他說的話。

房玄齡覺得,李承乾所說的話,就是他的立場。

但立場這種事情,是不能一下子便表明了的。

在這件事情上,要等朝中反對的聲音全部都已經出來,他們才好表态。

房玄齡望着室內黑壓壓的一片,原本還睡意朦胧的,回想了一下夢中的場景,竟然沒有了睡意。

當今的太子殿下真是今時不同往日了,大婚之後,又與太子妃一同去了洛陽,回來之後,竟像是脫胎換骨一般。

房玄齡這麽想,并不是因為李承乾過去不好,而是他覺得太子殿下過去确實是個聰明的少年,他骨子中有一種離經叛道的意思,可他為自己劃了一個圈,無論怎麽他心中想法如何,他的言行總會在那筐中,年少輕狂,但并不出格。

可自從洛陽回來後,李承乾好似是破罐子破摔了似的,一言驚起千層浪。

他面對那些反對的聲音,既不跳腳也不紅臉,愛說說去,但每次大朝會的時候,他都不忘此事,聖人李世民的态度也十分暧昧,既不說同意,也不反對,像是好整以暇地等着李承乾在此事該要如何應對。

畢竟,此例一開,就意味着日後的商人地位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李承乾所提出的商道,并非是紙上談兵。他已經讓洛陽的縣府與當地商會合作,據說不久之後,第一所由官府和義商所建的醫學堂就要動工。

房玄齡覺得不久之後,或許不止是醫學堂,還會有其他的學堂出現。

大唐以農耕為主,戰亂之時需要男子保家衛國,太平之時便在家中耕地産糧,等到大批的戰士解甲歸田,定然要謀求旁的發展之道。

李承乾與他說商道之事時,他不過莞爾一笑。

初生牛犢不怕虎,太子殿下可真敢想。

房少師當時覺得太子殿下異想天開是真的,可給太子殿下的建議也是真的。

凡事不管如何,總得要有個像模像樣的謀劃,總體是怎樣的,該要怎樣實行,在實行的過程中或許會遇到怎樣的困難,但困難并非不可逾越,而此事如果辦成了,将會帶來怎樣的好處。

他身為太子少師,除了為太子殿下傳道授業外,也應該令他明白胸懷大志是好事,但要腳踏實地。

但太子殿下竟然能在洛陽有那樣的表現,甚至還将剛正不阿的禦史中丞都收服了,确實出于房玄齡的意料。

大概如今的太子殿下是抱着不破不立的心态,破釜沉舟。

房玄齡再無睡意,幹脆就在黑暗中專心致志地思量起李承乾的事情來。

至于蘇妧,她離開了房玄齡的夢境之後,就睡着了。

大概是因為太子殿下不在身邊,沒人抱沒人哄,好像怎麽睡都不太睡得熟,翌日起了個大早。

藿香和綠蘿領着侍女進來服侍她起床,孫氏屋裏的芙蓉過來說今天會有蘇氏的姐妹們來,初次之外,陳王妃和應國公夫人也會來呢。

蘇妧坐在銅鏡前,聽着芙蓉的話,也沒什麽反應。

芙蓉眨巴着眼睛,忍不住輕聲喊了一聲,“太子妃?”

蘇妧回過神來,“哦”了一聲,然後問道:“應國公夫人會帶着府中的小娘子們來嗎?”

芙蓉:“婢子不清楚。”

蘇妧微微颔首,示意芙蓉可以離開,芙蓉才低着頭退下。

陳王妃和長孫皇後的妯娌感情其實還不錯,每個月都會進宮去看長孫皇後,每次陳王妃入宮的時候,蘇妧都會見到她。蘇妧倒是不會覺得自己的王妃姨母會因為她出宮了,所以專程來看她,她覺得陳王妃是陪應國公夫人楊氏來的可能性比較大。

可楊氏怎麽會專門到蘇府呢?

蘇妧略一沉吟了片刻,等藿香和綠蘿幫她将頭發衣裳都弄好了之後,就直接去了孫氏的屋裏,像過去那樣給父母請安,然後再看看小阿弟。

孫氏看着正在逗弄蘇瑰的太子妃,笑道:“沒想到我的瑤奴入宮,上天又給了我一個孩子,在我身邊陪我。”

而且,這個孩子長大後會留在她的身邊,不必擔心他長大成人,便離開父母。

蘇妧捏着蘇瑰肉嘟嘟的手,有些心不在焉。

孫氏看着蘇妧的模樣,大概就知道她心裏在考慮事情。都說蘇妧成為太子妃,蘇氏一族頓時門楣生光,蘇氏宗親之間和蘇亶的走動也變多起來,而那些七大姑八大姨要來找孫氏的人,也是大把。

那些人之所以來,不外乎是希望借由蘇妧,替自己的子女說定一門好親事。

孫氏想起最近常來走動的楊氏,孫氏雖然并不喜歡應酬,但那并不表示她不是一個應酬高手。不管楊氏的真正意圖如何,但昔日蘇妧還沒成為太子妃之時,被颍川縣主制造了“蘇禍”謠言,當時長安城中許多貴夫人對孫氏和蘇妧都疏遠了,唯獨楊氏主動與她們示好,孫氏每次想起楊氏昔日的舉動,想要推辭不見客的念頭便抛到九霄雲外。

在衆人對她們都敬而遠之的時候,楊氏雪中送炭。

孫氏即使不想在武珝都婚事上多作主張,但如果楊氏需要,孫氏還是願意在能力範圍內幫楊氏一把的。

作者有話要說:

這幾天頭疼到吐,狀态很不好 OTL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