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收藏二百加更】險情
朱棣登基為帝後,打仗都身先士卒,帶隊沖鋒。
按理說皇帝萬金之軀都沖在前頭,太孫不過千金之軀,沒有不往前沖的道理。
朱瞻基有保家衛國的心,我不該攔着。
可我總是心神不寧。
他只有十六歲。
雖然騎術和武藝都算不錯,可對方是擅長騎兵對砍的蒙古人。
更何況,這軍中,漢王的人居多。
行軍打仗,說話許多忌諱。我便不說先前自己如何心神不寧,只說:“那你可得跟着陛下緊一些,我怕漢王他們有非分之想。”
好在黑蛋不逞能,想了想覺得我說得有道理:“皇爺爺要李謙照應我,我到時緊跟着李謙不走散就是了。”
李謙是都知監的宦官,管“關支勘合”,通俗來說就是管錢糧的。他是朱棣貼身的內侍,且以往與漢王不算親近,跟着他,想必沒什麽閃失。
可我千仔細萬仔細,還是漏掉了兩點:一,是李謙的性格;二,是朱棣此次出征的打法。
清晨,親手幫黑蛋穿好了盔甲。黑蛋相當興奮,完全沒看出我的憂慮,臨出帳還使勁親了我臉頰一下,笑着說:“等我回來。”
他的身影快步消失在帳門外,我的心裏空落落的。
朱棣以柳升為中鋒,率三大營精銳出戰,劍指忽蘭忽失溫。
站在帳門口目送大軍遠去,回頭看着空蕩蕩的帳子,雖然是自己和黑蛋的營帳,卻好像不是自己的一般,一刻也不想在裏頭坐着,便去尋呂婕妤說話。
呂婕妤照舊喝茶繡花,一顆心踏踏實實放在肚子裏。她好像對戰事一點都不擔心。
Advertisement
仔細想來,是了,大明是她的母國,卻并不是她的祖國。
元朝時朝鮮向元朝稱臣,獻貢女;改朝換代之後朝鮮向大明稱臣,獻貢女。
中華誰為主,對于朝鮮人來說,其實無關緊要。
而就她個人而言,若此戰大明贏了,呂婕妤繼續是朝鮮獻給明帝朱棣的女人;若此戰大明敗了,呂婕妤完全可以成為朝鮮獻給瓦剌之主馬哈木的女人。
想到這一點,眼前的呂婕妤,便顯得有些疏離。
雖然近兩年間相互照應,有些情分,但情分再好,終究非我族類,交不得心。
心裏有了隔膜,在呂婕妤那裏便也待不下去。
本想去營地外坐一坐,可今天偏偏狂風卷地烏雲漫天,小蓮又勸,說天寒地凍的,凍出風寒來,可比不得在宮裏醫藥充足。我聽勸,便回帳去。
約莫過了一個時辰,嘶喊聲、火铳聲,沖天巨響從遠處動地而來,是總攻開始了。
帳外,太陽和北風在決戰,我在帳內雙手合十,靜靜地祈禱。
那巨響持續了約半個時辰,漸行漸遠,我知道是大明暫時贏了,在追擊敵軍。
戰事持續到下午,我連飯都沒有吃,好像把自己的性命也押在了這場戰役上,等待着命運最後的答案。
日頭西斜,北邊傳來急促的馬蹄聲,我“騰”地站起來,一把掀開帳門沖出帳去,只見遠方一人一騎漸行漸近,叫喊着什麽,那聲音被狂風吹散起初聽不清楚,後來終于可以分辨:“大捷!大捷!大捷!”
我捂着胸口,松了口氣,心放下了一半,就只等黑蛋回來。
留守的文武諸臣,呂婕妤帶着我和兩個漢王侍妾,一齊到營地外列隊迎接王師凱旋。約過了一個多時辰,天邊出現了“大明”旗幟,漸漸看清了隊伍中每個人疲憊而驕傲的笑臉。
朱棣真如黑蛋所說,仿佛在一場浴血奮戰中煥發了青春,宛如一個二三十歲的少年将軍般,容光煥發,被衆将簇擁在中央,高頭大馬,分外奪目。
可我的目光只在他臉上落了一瞬,便繼續苦苦搜尋朱瞻基的身影。
找了一圈又一圈,朱瞻基沒找到,李謙沒看見,連範弘胖胖的身形也沒有。
我急了。按位分,朱瞻基如果不是在皇帝身旁,就必然在漢王一側,斷不會在這群将軍屁股後面。可他到底在哪?出什麽事了?
偏偏迎駕凱旋還有一大通的繁文缛節,大臣們道賀的話長篇累牍,說半天都說不完。
我急成熱鍋上的螞蟻團團亂轉,幾乎跳腳,卻無計可施。
沒辦法,只好把眼一閉,往後一倒。
身邊跪着的小蓮不禁“啊”地一聲驚叫,成功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我慢慢張開眼睛,裝作緩緩蘇醒的樣子,從容請罪:“民女有罪,驚了聖駕,在諸位将軍面前也獻醜了。”
朱棣看見我,好像猛地想起什麽事,扭頭問了一句話,我聽了差點沒真背過氣去。